台灣每年吃掉4.7億顆安眠藥!醫:多重藥物 高齡用藥潛藏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根據健保資料顯示,台灣大約有四分之一的成年人有睡眠困擾,每年有數百萬人領取安眠藥。耳鼻喉科醫師柯仁弘表示,全台一年消耗的安眠藥數量超過4.7億顆,這代表失眠問題不僅普遍,也反映出社會對藥物依賴的嚴重性。
多重藥物交互作用 潛藏副作用風險
安眠藥與其他藥物或物質併用,可能造成危險後果。柯仁弘醫師指出,常見的情況包括「安眠藥加酒精」,容易導致過度鎮靜甚至昏迷;若與止痛藥或抗憂鬱藥併用,則可能加重頭暈、跌倒及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增加事故風險。這些情況在日常生活中相當常見,卻常被忽視。
高齡族群風險高 更需注意用藥安全
長者常因慢性疾病而同時服用多種藥物,若再加上安眠藥,容易造成白天精神恍惚、記憶力下降,甚至出現如夢遊般的狀態。柯仁弘醫師提醒,這些副作用不僅會降低生活品質,也增加跌倒或意外事故的風險。因此,高齡者在安眠藥使用上需要格外謹慎,應定期與醫師檢視處方。
長期使用有耐受性問題 臨床強調減藥與非藥物治療
安眠藥的另一大隱憂是耐受性。初期使用時,一顆藥物即可幫助入睡,但隨著時間推移,藥效逐漸減弱,患者可能需要增加劑量才能維持效果。柯仁弘醫師提到,當劑量不斷上升,甚至出現「吃藥也睡不著」的惡性循環,不僅影響睡眠品質,也加重身心負擔。
醫界近年持續強調「減藥」的重要性。遇到失眠時,並非立即依賴藥物,而是先尋求專業醫師的評估。柯仁弘醫師表示,因為失眠往往與生活習慣、心理壓力或情緒困擾(如憂鬱、焦慮)相關,若僅依賴藥物,往往無法真正解決根源問題。
改善生活習慣 有助於提升睡眠
在非藥物的處理方式中,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首要目標。柯仁弘醫師的建議包括:
規律運動:促進體力消耗與夜間深度睡眠。
減少睡前使用3C產品:避免藍光抑制褪黑激素分泌。
固定作息:每天在相同時間就寢與起床,幫助生理時鐘穩定。
放鬆練習:透過深呼吸、冥想或溫熱泡腳等方式,協助身心放鬆。
這些方法雖然見效需要時間,但能從根本改善睡眠品質,避免依賴藥物。
治療失眠方式因人而異 短期用藥搭配非藥物治療
失眠的處理方式應該以個人化為原則。醫師會依據患者的年齡、慢性病狀況、用藥史及生活習慣,做出合適的治療建議。柯仁弘醫師指出,對部分患者而言,短期安眠藥使用仍有必要,但應搭配生活調整與心理支持,才能降低副作用與依賴風險。
台灣社會對安眠藥的使用量反映了睡眠困擾的普遍性。然而,柯仁弘醫師呼籲,藥物並非唯一解答,過度依賴反而可能帶來更多問題。透過生活習慣調整、心理壓力管理及正確醫療指引,才是改善失眠、維持健康睡眠的長久之道。
【延伸閱讀】
睡不著怎麼辦?營養師:失眠型態多樣 補充「這些」營養素才有效
太早醒也是失眠!可致「5大疾病」 快改變「這些習慣」解決睡眠問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4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10天暴斃117頭豬!台中豬農喊冤「沒想害台灣產業」:只是想救豬、不是壞豬農
[FTNN新聞網]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台中市梧棲區一處養豬場近期爆發非洲豬瘟疫情,場內豬隻在短短10天內接連死亡117頭。經檢驗確認病毒陽性,消息一出引發關注...
FTNN新聞網 ・ 13 小時前
藍鳥老將Scherzer盛讚大谷翔平是時代象徵:「讓棒球重新找回全能精神」
世界大賽開打在即,藍鳥老將Max Scherzer今(24)日在媒體日受訪時,對道奇二刀流球星大谷翔平讚譽有加,強調大谷不僅是當今最具影響力的球員,更是啟發新世代的象徵。
鏡報 ・ 7 小時前
順藥中風新藥二期數據報捷 拚突破治療枷鎖
[NOWnews今日新聞]下禮拜即將迎來世界中風日,順天醫藥在世界中風大會中,首次揭露中風創新藥LT3001臨床二期完整數據。順藥總經理葉聖文指出,目前主流溶栓藥物有6至7%會有症狀性腦出血風險,加上...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桃園翁赴基隆看海失聯! 竟是吃安眠藥"忘憂谷睡三天"
地方中心/陳崇翰 基隆報導竟然吃藥睡在忘憂谷三天!桃園一名老先生,日前獨自搭火車到基隆看海,沒想到,突然失聯,搜救人員找了三天,ˊ終於找到了,原來老翁吃了安眠藥後,在忘憂谷睡著三天,醒來後下山到超商求助,民眾發現報警,成功破案。
民視 ・ 1 小時前
風雨最強時!桃園翁基隆望幽谷看海失聯三天 奇蹟自行下山
一名75歲的林姓老翁於20號獨自從桃園搭火車至基隆看海,在望幽谷附近失聯,引發一場大規模搜救行動。搜救人員不畏颱風外圍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帶來的狂風暴雨,連續搜尋兩天未果。所幸老翁在失聯第三天清晨自行下山求救,結束這場驚魂記。據了解,老翁因服用安眠藥後在邊坡睡著,甚至連搜救人員呼喊的聲音都未聽見,所幸無大礙。
TVBS新聞網 ・ 2 小時前
陳勇正北上開南大學拜訪請教吳仲凱 以格鬥結合教育公益防身
模特兒兼防身推廣者陳勇正,近日前往開南大學拜訪國際格鬥教練吳仲凱,兩人共同探討「反霸凌與心理防衛教育」。陳勇正分享從家暴陰影中走出、以防身找回自信的歷程,期盼結合格鬥與心理輔導推動公益教育。吳仲凱則強調格鬥的真正意義在於自律與尊重,雙方期望以實際行動推廣校園安全與正向力量。
警政時報 ・ 1 天前從忘路到能指路,84歲阿公打新藥、玩遊戲延緩失智,醫師曝關鍵轉折
隨著能延緩阿茲海默症的新藥問世,治療方式正逐漸改變。藥物搭配非藥物介入受到重視,像遊戲化認知訓練、社會參與等,讓治療從醫院延伸到生活中,為病人與家屬帶來新的希望。 84歲周爸爸走進記者會現場,腳步穩健、精神飽滿,還揮手高聲和在場眾人打招呼。這樣的活力,很難讓人聯想到他是一位阿茲海默症患者。 5年前,周爸爸被診斷為輕度認知障礙,當時家人警覺到他開始忘記事情、方向感變差,因母親曾罹患重度失智,女兒周小姐便立刻帶父親就醫,即使確定診斷,他仍每天清晨規律散步,一天走上2萬步。周小姐說,「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真的差很多,相較媽媽,爸爸狀況穩定很多。」 半年前,周爸爸因妻子過世一度情緒低落、記憶退化,所幸經醫療團隊評估後,周爸爸可以使用阿茲海默症新藥,定期回診施打,並在治療期間由護理師陪同進行認知訓練遊戲。 打完藥休息後,護理師會陪他玩認知遊戲、聊天鼓勵,透過App還能看到每次訓練的數據變化,知道他哪裡進步、哪裡需要加強,「以前爸爸很抗拒去醫院,現在都很開心要去醫院治療,」周小姐說。 積極治療的效果,家屬很有感。周小姐觀察到,父親病況嚴重時,容易迷路,但現在方向感明顯改善,「以前走到巷口就會忘記路,
康健雜誌 ・ 1 天前
投資人最愛 台股ETF前10檔高息型佔5成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台股強強滾頻創新高,市場投資氣氛持續熱絡,根據集保戶股權分散10月17日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台股ETF受益人數上周增加8萬479人,統計總人數來到1141萬2133人,連續2周創新...
自立晚報 ・ 1 天前台灣邊緣鬼進軍法國 「夜官巡場」讓巴黎齊喊有喔
(中央社記者李若韻巴黎22日專電)以嘉義民雄鬼屋為故事起點,揉合二二八事件邊緣野史,台灣小說「夜官巡場」近日推出法文譯本。作家張嘉祥與其樂團「裝咖人」20日受邀赴法,以文學與音樂導讀新書。當歌詞唱出傳統殯葬儀式的「囝孫有有孝無?」,巴黎讀者齊聲以台語回應「有喔!」。
中央社 ・ 1 天前猛禽翱翔打臉風電業者!居民將北上抗議楓港溪風機案
屏東枋山鄉楓港溪下游風電開發爭議未解,屏盛公司看上恆春半島北端強勁的落山風,規劃在楓港溪兩岸設置10座風力發電機組,每座基座最大使用面積達660平方公尺,單機容量4至5兆瓦,總裝置容量高達40至50兆瓦。然而,今年秋季猛禽過境季節,鳥友與居民卻在當地多次記錄到赤腹鷹、灰面鵟鷹及鷺鷥等候鳥活動影像,「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國二少女得糖尿病!「3餐吃這些」營養師愣了 母淚喊:是我害了她
台灣兒童與青少年肥胖率呈近年關注焦點,引發健康隱憂。營養師高敏敏指出,曾有14歲少女因長期攝取過多精緻糖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凸顯家長忽視飲食管理的問題。她提醒,日常飲食中添加糖應控制在總熱量的10%以下,並建議家長選擇低糖、天然的點心,幫助孩子遠離肥胖與慢性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老公明明沒吃多少肚子卻很大?專家揭「真正元兇」:不是年紀 晚餐必吃這1蔬菜
「他根本沒吃多少,怎麼肚子還是越來越大?」這句話可能是很多媽媽們的心聲,每天只有一餐可以聚在一起吃飯,當然要豐盛的款待家中的支柱。可是看著老公越來越大的肚子,自責煮得太豐盛的同時,卻往往忽略了背後真正的元兇——壓力與生活型態!根據《Przegla̜d Gastroenterologiczny》2025年研究指出,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失調會讓皮質醇長期升高,促進腹部脂肪堆積與代謝症候群發展。當壓力沒有出口,身體會用「囤積脂肪」來自保,這也正是很多爸爸們不知不覺中肚子變大的原因。很多女性以為:「叫他少吃一點就好」,但實情是——壓力大、睡不好、沒有動,才是導致中廣身材與代謝症候群的真兇! 壓力型肥胖 根本不是「年紀大了」而已 當老公抱怨說「最近比較累」、「一吃就胖」、「晚上睡不好」嗎?這些不是單純年齡在作怪,而是壓力正在「悄悄改寫」他的身體代謝!根據《Obesity Reviews》在2019年的研究顯示,高壓男性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45%。這種風險不是突然冒出來,而是長期慢性壓力影響內分泌系統,導致皮質醇過高、胰島素阻抗、三酸甘油脂升高與高血壓發生。更令人擔憂的是,《Meta
常春月刊 ・ 11 小時前
每天吃藥血壓也不降?營養師曝關鍵原因 這「3食物」要多吃
你是否也有每天按時吃藥,血壓卻依然降不下來的問題?營養師薛曉晶表示,高血壓的關鍵原因不是因為藥物沒效果,而是出於「鉀」攝取不足。對此,她表示多吃一些高鉀食物,例如香蕉、菠菜、地瓜等,可以讓血壓更穩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超商就買得到!醫揭「3飲品」防大腸癌:每天1杯降低近20%風險
台灣大腸癌患者每年新增1.7萬人,且確診年齡明顯下降,過去多為50歲以上者,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罹患大腸癌,那除了定期檢查外,還能怎樣預防大腸癌?對此,高雄馨語診所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直言,答案其實就在你我身邊的超商裡,只要持續飲用3種飲品,就能有效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韓國人氣女星自創1分鐘入眠法,醫師認證有效!光想一個畫面就能睡著
你是否也曾在深夜輾轉反側、遲遲無法入睡?日前韓國人氣女星IU(李知恩)主演的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大受好評,而IU也曾自創1分鐘入眠法引發網友熱議。這項看似簡單的技巧,竟獲得精神科醫師的認可。
健康2.0 ・ 1 天前
「主動脈剝離」恐秒奪命!醫警告若發現有5大危險因子任一 速就醫!
主動脈剝離是一種致命性高的心血管急症,根據統計,死亡率竟高達五成!雖然它發生率不如心肌梗塞或中風普遍,然而一旦發生,往往如風暴般來襲,很可能來不及救回來。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任光提醒,血
健康2.0 ・ 13 小時前
不只生活習慣!日吃「1維生素」發炎指標狂降 逆轉脂肪肝
肝臟過多的脂肪堆積,會導致肝臟慢性發炎,造成肝臟細胞受損,最終演變成慢性肝病、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根據衛福部指出,台灣的脂肪肝盛行率約為33.3%,在亞洲,每1千名脂肪肝個案,1年就約有5.3名個案會死亡。由於目前沒有直接治療脂肪肝的藥物,醫生多建議以良好生活習慣、飲食改善,不過一項研究發現「每日補充300毫克維生素E」能顯著改善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對肝臟健康可能有正面影響。
鏡報 ・ 8 小時前
不會傷人卻會傷生活!他曝非洲豬瘟恐怖真相
[NOWnews今日新聞]台中養豬場通報疑似非洲豬瘟案例,農業部宣布自22日起全國豬隻禁運禁宰5天,會視情況延長,引發人心惶惶,婦產科兒科醫師蘇怡寧特地發文簡單科普,這種病毒只感染家豬與野豬,要大家不...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90歲李富城讀碩士克服失智 每天騎車13公里!醫師都佩服他做到大腦活化6關鍵
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退休後的「第三人生」如何保持心智健康、頭腦清晰,成為許多人關注的議題。90歲高齡的氣象專家李富城,用行動詮釋「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人不老」的真諦。 跨越90高齡的學習熱
健康2.0 ・ 13 小時前
蔡璧名辭世!曾罹患子宮頸癌 靠「改變習慣」抗癌成功
台大教授、作家蔡璧名於10月21日安詳辭世,享壽60歲。蔡璧名曾於2007年罹患子宮頸癌第3期,她從此改掉熬夜的壞習慣,並保持情緒平穩,成功戰勝癌症。蔡璧名的離世引發各界關注,也讓子宮頸癌防治再度成為焦點。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