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病」嚴重嗎?科技專家不滿《經濟學人》下指導棋:天外和尚唸的經別聽
英國《經濟學人》在最新一期以「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為題報導,指出台灣央行持續抑制新台幣匯率,以避免貨幣升值衝擊經濟,此舉反而造成經濟嚴重失衡,形成所謂的「台灣病」。對此,科技專家許美華今(14)日在臉書發文直言,匯率這件事,不管是升值或貶值,有人哭就有人笑,永遠是這樣。
許美華回憶,4年前《經濟學人》的封面是以台灣為中心的雷達圖,左有五星旗、右有美國星條旗,並有軍艦、軍機光點,說這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區」;最新一期封面是指教台灣經濟得了「台灣病」,解方就是台幣升值。
許美華提到,其實指出台幣匯率被低估,以致台灣經濟失衡不正義的理論一直都在,《經濟學人》說這話並不新鮮。問題是,經濟學從來就不是一刀兩斷、是非對錯的學問,尤其是總體經濟學,幾乎沒有最佳方案,都是必須妥協的選擇,只能選擇利大於弊、傷害沒有那麼大的決策。
許美華舉例,就像匯率這件事,不管是升值或貶值,就是出口跟進口兩頭的利益拉扯,線不管畫在哪裡,有人哭就有人笑,永遠是這樣。
台灣出口依賴高 央行力守匯率穩定
許美華表示,為什麼台灣央行長年來,在對外貿易順差持續擴大的情況下,一直努力維持匯率相對穩定,避免匯率大幅升值?原因很簡單,台灣是極度倚賴出口導向的經濟體,就是典型的出口導向國家,出口總值佔GDP比重已經超過6成。
許美華說明,台幣匯率如果大幅升值,相對有競爭優勢的半導體產業影響有限,即使衝擊獲利,但大多數還不至於活不下去;但是,傳統產業勢必成重災區,倒掉一半都可能發生。
維持經濟穩定是第一要務 許美華:天外和尚唸的經別妄聽
許美華直批,《經濟學人》下指導棋,說到台幣升值之後的負面效應似乎都是可以處理、可控的,這種天外和尚唸的經,真的不要妄聽。
許美華強調,台灣現在面對內憂外患,維持金融、經濟穩定是當前第一要務,要做大幅度的改革必須非常小心。台灣淺盤經濟,經不起任何大風大浪,尤其是大敵當前的現在,「這點一向極度保守的中央銀行,是最深諳此道的,我一點都不擔心。」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央行罕見與美發聯合聲明 承諾未來改為每季揭露匯市干預資料
中央銀行於今(14)日台北時間晚間8時30分,罕見與美國財政部同步發布聯合聲明,表示央行與美國財政部就匯率議題已達成共識,且未來央行干預匯市金額等資料之發布頻率,將由現行每半年改為每季公布一次,並強調本次聯合聲明與台美對等關稅談判無涉。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不滿颱風假「大翻車」發雞排!竟發文恐嚇「掃射」 警4小時火速逮人
即時中心/廖予瑄報導日前一名自稱是台灣大學大氣系學生,在颱風「鳳凰」登陸前發文表示,預測台北市將會放颱風假,否則將發雞排及珍奶;但最終台北市仍未放假。沒想到,今(14)日社群平台Threads上竟出現一名網友疑似不滿發放雞排活動,揚言將傷害排隊人潮。恐嚇貼文一出,警方也立即介入調查,並將發文者41歲謝姓男子帶回偵辦,謝男表示該貼文為一時抒發情緒的發言;全案警詢後,將依恐嚇公眾罪嫌移請台北地檢署偵辦。
民視 ・ 1 天前
熱門股/星際之門加持 目標價亮眼的他
東元(1504)日前召開法說會,宣布其第三季營收在智慧能源工程帶動下年增 8%,但受認列節奏與匯率影響,季減 6.8%,來到新台幣 145.4 億元。公司預估,美國「Stargate」資料中心專案的實質貢獻將自 2027 年起才明顯放大,進度較先前假設延後。中信投顧維持東元「增加持股」評等,預估其 2025 至 2027 年 EPS 分別為 2.49、3.19、7.20 元,並給予 130 元目標價。主要風險為全球資料中心建置放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快訊/美股持續血洗?開盤「眾科技巨頭幾乎全跌」
雖然美國政府停擺危機暫時告一段落,但日前聯準會(Fed)放鷹,加上關鍵經濟數據發布不確定性極大,還有輝達及其他人工智慧(AI)明星股下跌,上個交易日美股大盤慘烈,科技股估值過高的擔憂情緒在本次交易日是否會蔓延?今(14)日美股開盤,輝達、超微、台積電ADR等科技個股,幾乎沒有一檔股價走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遭批恐助長毒梟 哥國總統撤回停止與美共享情報命令
(中央社波哥大13日綜合外電報導)哥倫比亞左派總統裴卓(Gustavo Petro)今天撤回先前威脅終止與美國長達數十年的情報合作,此舉先前被哥國前情報首長批評為「難以置信」與「荒謬」。
中央社 ・ 1 天前央行5點說明回應經濟學人 駁匯率被低估衍生台灣病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14日電)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撰文論述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一大因素是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衍生諸多問題。央行晚間發布新聞稿作出5點說明,強調大麥克指數有缺陷,iPhone指數就與其結果落差甚大,所以以此為基礎的推論並不成立,且美國財政部從未要求新台幣升值。
中央社 ・ 1 天前馬太鞍溪新堰塞湖溢流剩20萬噸 解除紅色警戒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14日電)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空拍監測馬太鞍溪3號堰塞湖(13日凌晨形成)溢流後,水量剩下約20萬噸,評估若潰決雖然會造成下游水位最高抬升15公分,但現有堤防已可防堵,下午4時10分發布解除堰塞湖紅色警戒通報,當地民眾可返家。
中央社 ・ 1 天前
馬太鞍溪3號堰塞湖紅色警戒解除 (圖)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評估新形成的馬太鞍溪3號堰塞湖溢流後,壩體剩下約20萬噸水,若潰堤僅會造成下游水位抬升12至15公分,且現有堤防已可防堵,14日下午發布解除紅色警戒通報。
中央社 ・ 1 天前
Netflix Top 2《你旁觀的罪》驚悚劇6大劇情看點!全少妮X李瑜美共謀向「家暴男」張勝祖復仇…聯手行兇謀殺!展開無法預測反轉劇情...
Netflix驚悚韓劇《你旁觀的罪》已在11/7上線公開!該劇由全少妮、李瑜美、李茂生、張勝祖主演!該劇是一部驚悚懸疑韓劇,以女性視角復仇敘事為主軸,改編自日本小說家奧田英朗2014年的作品《直美與加奈子》,由《皇后的品格》、《惡鬼》的李靜琳導演執導,金孝庭編劇執筆,劇情講述在死亡或不殺就無法擺脫的現實面前,決定殺人的兩個女人捲入意想不到的事件中所發生的故事,共譜無法預測劇情走向!
Yahoo奇摩電影戲劇編輯部 ・ 4 天前
花蓮陸配村長解職案逆轉!縣府撤銷原處分 本人反應曝光
花蓮縣富里鄉學田村村長鄧萬華因國籍認定爭議遭解除職務,她不服提起訴願,花蓮縣政府10月29日召開訴願委員會後,認定原處分程序草率,決定撤銷解職處分,案件將由原處分機關重新審認。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閃兵案修杰楷、陳柏霖、坤達、書偉等5藝人遭起訴 求刑2年8月比當兵久
新北地檢署偵辦閃兵弊案,今日偵結第二波,將涉嫌逃兵的藝人修杰楷、陳柏霖、謝坤達、張書偉、廖允杰5人等人,依違反《妨害兵役治罪條例》起訴,除了對犯罪集團首腦陳志明具體求處6年徒刑,逃兵5藝人則各求處2年8月徒刑,另外5名逃兵役男,依其法定役期長短分別建請法院量處1年至2年2月不等刑期。
太報 ・ 1 天前
耶誕城首日開城亮燈 新北警智慧交通守護萬人
(記者謝政儒新北報導)2025新北歡樂耶誕城於本(14)日盛大開城,五彩繽紛的燈海與夢幻造景讓新北市化身奇幻之都。侯友宜市長於晚間主持開城點燈儀式,與民眾一同迎接年度歡樂盛會。為確保活動順利與安全,新...
自立晚報 ・ 22 小時前
全台唯一!台鋼雄鷹團長挑戰「棒籃排」三棲應援 柏澄、Matt簽經紀約
台鋼集團桂田文創14日正式宣布,與台鋼雄鷹2位應援團長柏澄、Matt簽訂經紀合約,未來2人將同時擔任集團旗下籃球隊「台鋼獵鷹」及排球隊「台鋼天鷹」的應援團長,挑戰首組「三棲團長」新身分,透過更深入的合作,全面展現「鷹援軍」的熱情與活力,為球迷帶來更優質的觀賽體驗。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KLA深耕台灣 斥4.65億擴建
全球半導體製程控制與製程支援技術領導廠商KLA 14日正式啟用位於新竹的新台灣總部辦公室,及全球最大Learning and Knowledge Services(LKS)訓練中心。此次擴建總投資金額達1,550萬美元(約新台幣4.65億元),不僅展現KLA深耕台灣半導體業的決心,也強化其在先進製程與人才培育上的全球布局。
工商時報 ・ 19 小時前
〈技嘉法說〉明年資本支出上看12億元、增50% 記憶體尚有一季存貨因應
技嘉表示今年前 3 季營運繳出同期新高,受惠 AI 伺服器需求強勁,訂單持續增溫,技嘉也看好 AI 熱度,將維持擴充全球產能,預估資本支出將從今 (2025) 年度的約台幣 8 億元擴增至明年 10-12 億元。
鉅亨網 ・ 1 天前
弱勢台幣換經濟成長?黃士修看經濟學人眼中的「台灣病」:這群人受益、民眾是真正病人
台灣經濟表現亮眼,GDP已超越澳洲、德國與日本,但《經濟學人》提醒,亮眼成績背後其實隱藏著嚴重的結構性失衡,央行多年來透過壓低新台幣匯率來維持出口競爭力,雖成功推高經濟成長,卻也伴隨巨額貿易順差等多項副作用。專家警告,這是需要及時治療的「台灣病」。對此,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直言,《經濟學人》將台灣的結構性失衡,定調為「病」,敘事的潛台詞是,台灣的成功建......
風傳媒 ・ 1 天前

法雙胞胎鋼琴天才 罹病夢碎 創獨特演奏法 重登舞台
法國一對雙胞胎姊妹擁有鋼琴天賦,卻不幸罹患關節遺傳性疾病,兩人想成為頂尖鋼琴家的夢碎。法國電影《天才琴手》改編自真人真事,將兩姊妹不向命運屈服,重回舞台的故事搬上大銀幕。兩姊妹在琴藝達到高峰時發現罹病,人生跌到谷底,後來雙胞胎練習不以手腕的力量彈琴,讓手指像羽毛般落在琴鍵上,還以四手聯彈的方式互補,演奏完整曲目,不放棄的精神,終於讓夢想成真。
TVBS新聞網 ・ 1 天前經典賽》日本陷「雙重危機」三巨頭若缺席 恐成史上最冷清一屆
明年3月登場的世界棒球經典賽(WBC)被視為日本隊挑戰二連霸的重要舞台,卻在開賽前陷入主力球星可能缺席、轉播權又引發民怨的「雙重危機」。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