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甜食好紓壓?研究:憂鬱症風險反增3成!醫推1飲食法更快樂
你覺得吃甜食可以紓壓嗎?新研究卻發現,過量攝取糖分更容易引發憂鬱症。甜食帶來的快樂只是短暫的,長期下來反而影響心理健康。
英國薩里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發表的研究指出,愛吃甜食的人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增加了31%。
這項研究發表在《轉化醫學期刊(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分析了英國生物銀行中18萬參與者的數據,包括血糖、膽固醇和發炎標記物等生物標記,並對他們進行食物偏好調查,根據問卷結果將這些人分為3組:注重健康組(喜歡水果和蔬菜)、雜食組(喜歡各類食物)及愛吃甜食組(喜歡甜食和含糖飲料,不愛蔬果)。
愛吃甜不只發炎指數高,憂鬱症風險還增31%
研究結果顯示,飲食偏好和健康有高度相關。愛吃甜食的人發炎指數、血糖和血脂都較高,出現代謝和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也較高;而注重健康組攝取充足膳食纖維,罹患心臟病、慢性腎臟病和中風的風險較低。
「如果你最喜歡的食物是蛋糕、糖果和含糖飲料,可能會對你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我們發現愛吃甜食的人發炎指數較高,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增加了31%,得到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更高,」研究資深作者、薩里大學健康與生物醫學資訊學教授諾法爾.蓋夫曼(Nophar Geifman)表示。反觀注重健康組,罹患憂鬱症的風險降低了22%。
除了英國薩里大學的這份研究,還有多份研究也發現,攝取過多糖分不利心理健康。2017年發表在《科學報導(Scientific Report)》的一項大型縱向研究,持續追蹤攝取過多糖分的男性,發現他們在經追蹤5年後,罹患憂鬱症、焦慮症的機率增加23%。
發表在《BMC精神病學(BMC Psychiatry)》期刊的研究則分析美國國家健康暨營養調查資料庫(NHANES)中,近2萬成人的健康數據,發現攝取的糖愈多,憂鬱症風險也愈大,每天飲食中糖分若增加100克(約8湯匙或1/2杯),憂鬱症風險就增加28%。
為什麼愛吃甜食容易導致憂鬱症?
吃甜食能帶來愉悅和滿足,是因為糖分進入人體後,會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神經傳導物質,帶來短暫的快樂感受。多巴胺被稱為「快樂激素」,負責傳遞積極和愉悅的感覺;血清素則是「幸福激素」,與幸福感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糖分僅能帶來短暫的快樂,甚至可能導致成癮,使得我們渴望更多甜食、糖分,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長期攝取甜食,反而會造成憂鬱,馬大元診所院長馬大元解釋,主要可能原因和機轉有以下3個:
1. 大腦發炎引發憂鬱、焦慮
發炎是飲食影響心理健康、憂鬱症的重要機轉。不健康的飲食可能帶來發炎反應,衝擊粒線體功能、腸道菌相、神經細胞可塑性等,增加罹患憂鬱症的風險。
馬大元說,許多研究發現,發炎和憂鬱高度相關,攝取精緻碳水化合物、甜食容易導致全身發炎,大腦也不例外。臨床上,若是看到求診憂鬱症的青少年滿臉青春痘,代表他身體處於發炎狀態,青春痘就是發炎的表現,這時光吃抗憂鬱藥效果不佳,還需要降低發炎指數,才能達到較好療效。
2.血糖震盪導致情緒不穩
大量甜食會讓血糖飆升,促進胰島素分泌來降低血糖,但當血糖低於平均值時,身體又會釋放腎上腺素來穩定血糖。神經細胞對血糖高度依賴且敏感,血糖起伏不定時,容易影響情緒、專注力、思考速度和行為表現。馬大元指出,尤其是空腹吃甜食,更容易造成血糖急遽升高,例如很多小朋友會特別躁動、靜不下來,其實就是因為空著肚子吃甜食,情緒受血糖震盪影響。因此甜食最好在餐後吃,較容易保持情緒穩定。
3.情緒好壞與腸道息息相關
與情緒調節相關的多巴胺、血清素、GABA等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主要在腸道進行。若吃太多甜食,導致腸道菌相不健康,會影響這些物質的合成。若這些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導致食慾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及情緒波動等問題,甚至導致憂鬱症。
地中海飲食富含快樂營養素,可抗發炎、穩定神經傳導
飲食影響我們的情緒,想打造快樂飲食習慣,與其吃甜食,不如試試地中海飲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張倍禎指出,地中海飲食強調多蔬菜、堅果、辛香植物、全穀類、魚類海鮮等,並減少使用促發炎的油脂,以橄欖油為主,能減少發炎反應。
地中海飲食也富含情緒調節的營養素,像是色胺酸、維生素B群、維生素D、Omega3、鈣、鎂、硒等礦物質,能促進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生成及運送,有助於調節情緒。
想嘗試地中海飲食的民眾,可先從改變肉類來源開始,魚類海鮮可天天吃或每週吃3~5次;2腳家禽每週1次;4腳的豬牛則每月1次即可,並逐漸增加蔬菜份量。
延伸閱讀:
其他人也在看

2026世新大學公關營登場! 帶領高中生探索未來方向、打造最實用的多元學習體驗
由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主辦的2026第十一屆公關營將於明年寒假舉辦,本次以末日冒險為主題,推出《代號:伊甸 Code: Eden》沉浸式營隊,
Yahoo奇摩新聞訊息快遞 ・ 1 天前中釉、和成 前三季獲利大減
房產市場低迷,衝擊玻陶廠營運,釉料廠中釉(1809)前三季稅後純益僅1,911萬元、年減57.32%,EPS為0.11元;衛廚浴設備廠和成(1810)前三季稅後純益1,087萬元、年減80.72%,EPS為0.04元。
工商時報 ・ 2 小時前

宜蘭林代理縣長關心颱風造成農損 三星蔥田視察
【記者卓羽榛宜蘭報導】受鳳凰颱風及東北季風影響,宜蘭地區近日恐有強降雨發生。宜蘭縣代理縣長林茂盛今(11)日特別會同相關單位前往三星鄉林長河農友青蔥田區視察,關心農作物生產狀況,並提醒縣民豪雨期間務必...
自立晚報 ・ 2 小時前
民進縣市長初選登記起跑 嘉縣蔡易餘、黃榮利再交鋒
民進2026縣市長初選登記起跑,嘉義縣英系立委蔡易餘及傳出「府方派」的嘉義縣議員黃榮利皆選在11日登記;兩人多次選舉路上交鋒,蔡易餘受訪時強調,都是嘉義隊,大原則下沒有分什麼派系,就是良性競爭;黃則打出財政牌,主張「翻轉嘉義縣財政、年年發現金」。
中時新聞網 ・ 2 小時前
衛福部表揚優良暨資深典範醫師基隆醫院陳家祿、賴寯志喜獲獎
衛生福利部11日舉辦「第12屆優良暨資深典範醫師」頒獎典禮,肯定部屬醫院醫師在臨床醫療、預防保健及推動公共衛生政策上的貢獻。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兩位醫師獲得殊榮,眼科陳家祿主任醫師憑藉28年的卓越醫療服務與學術貢獻,榮獲衛福部醫福會王裕煒副執行長頒發「優良獎」;外科賴寯志醫師為基隆痔瘡、大腸癌病人帶來新福音,榮獲國策顧問簡文仁物理治療師頒發「優良新人獎」。基隆醫院指出,榮獲「優良獎」的眼科陳家祿主任醫師,在基隆醫院已服務28個年頭,他從民國88年起,擔任眼科主任一職迄今,醫術精湛,深受病人信賴。陳家祿主任專精多項眼科手術,包括:白內障超音波手術、視網膜病變雷射、青光眼雷射與手術、眼瞼整形與斜視手術等,累積近萬例眼科手術,其中,白內障超音波手術逾8,000例,能為病人提供全面 ...
台灣新生報 ・ 10 小時前
韓善化自爆對姜河那「有點心動」 車銀優一句話暖到她
瘋狂爆笑喜劇《放飛旅行團》即將於本週五(14日)在台灣上映。以《酒鬼都市女人們》系列走紅、被封為「新一代喜劇女王」的韓善化,這回飾演從小暗戀姜河那的女子「玉心」,一手包辦全片最強笑點與溫馨時刻。這也是她繼《變身機長》後與姜河那的再度合作,談起拍片過程,她不掩真情地說:「一開始真的有點心動和期待喔!」更透露姜河那在片場對她十分照顧,細心給建議、時常關心狀況,讓她感動表示:「現在想起來都還會想哭。」
鏡週刊Mirror Media ・ 8 小時前
秋冬鼻子過敏易加劇 打噴嚏、流鼻水別再當感冒!老中青少影響原因各不同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秋冬交替,氣溫驟降、空氣乾燥,台灣進入呼吸道過敏高峰期。根據台灣耳鼻喉醫學會最新統計,換季期間過敏門診量可激增20%至40%,其中以過敏性鼻炎(俗稱鼻子過敏)最常見。 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師張進芳指出,這類患者若未及時治療,不僅影響睡眠與生活品質,嚴重者還可能併發鼻竇炎或氣喘。 過敏性鼻炎好發族群橫跨各年齡層 張進芳觀察,近7病患在秋冬季症狀加劇。常見症狀包括打噴嚏、鼻塞、流鼻水、鼻癢及嗅覺減退,甚至影響夜間睡眠與專注力。她提醒民眾,若出現連續數日的噴嚏與鼻塞、清澈鼻涕等症狀,應盡快就醫,避免拖延導致慢性化。 臨床上,過敏性鼻炎的好發族群橫跨各年齡層。兒童因免疫系統尚未成熟,最容易對塵蟎過敏;青壯年族群則與工作壓力、空調環境及空氣汙染有關;中老年人因免疫力下降與居家黴菌問題,也常反覆發作。根據衛福部資料,全台約有500萬人長期受鼻過敏困擾。 防治過敏應雙管齊下 張進芳建議,防治過敏應從「生活與環境」雙管齊下。居家應使用防蟎寢具、定期清潔、維持空氣流通並搭配HEPA空氣清淨機;外出時戴口罩、避免冷風刺激鼻腔。治療上,可依症狀使用抗組織胺、鼻用類固醇噴劑或進行免疫療法
健康醫療網 ・ 18 小時前
錯過老同學對決!讀賣巨人投手黃錦豪冬盟傷退 無緣回台對決許庭綸
2025亞洲冬季棒球聯盟即將開打,台、日、韓三國共五支球隊參戰。原本預定代表日職聯隊、效力讀賣巨人的育成左投黃錦豪,因傷退出名單,無緣回台登板,也失去了與平鎮高中同屆好友許庭綸正面交鋒的機會。
鏡報 ・ 13 小時前
老夫老妻如何增添新鮮感?心理學家教「1聊天方式」迅速回到熱戀期
婚姻久了,夫婦雙方都會有倦怠感,其實愛可以從熟悉中重生。芝加哥大學馬歇爾.菲爾德四世心理學教授(Marshall Field IV Professor of Psychology)大石繁宏於《內在富裕》一書中,揭露除了追求享樂與自我實現,另一塊圓滿人生的重要拼圖——內在富裕,帶領讀者透過探索、自我反思和記錄生活,來提升內在富裕,進而活出精彩人生。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 ・ 20 小時前
獨家/一放假就找柯震東嗑高級日料 王大陸福態會好友「菸抽到飽」
11月6日傍晚5點29分,王大陸搭乘友人的車回到台北市大安區的家,頭戴黑色帽子、口罩遮掩的他身形略顯圓潤。當天是星期四,還不到周末,還在服替代役的他已經放假回台北,送他回來的男子,陪同進門後約15分鐘便獨自駕車離開。隨後,王大陸與女友沐軒現身一家知名無菜單料理高...
CTWANT ・ 1 天前

放不放颱風假?雲林縣停班課公告一改再改 市民無奈:心情像洗三溫暖
雲林縣政府今(11)日晚間接近20時宣布明(12)日停班停課,然而,就在1小時前,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官網已先行公布雲林「停班停課」消息,卻多次反覆變動。緊接著,雲林縣長張麗善的臉書專頁在19時50分左右貼出「照常上班上課」的訊息,讓關注上班課動態的民眾全都傻眼,直呼:「到底放不放假?」今日下午16時左右,張麗善召集各局處長在消防局舉行一級緊急應變中心會議,裁......
風傳媒 ・ 5 小時前
召開鳳凰颱風第一次工作會議 陳其邁:嚴加戒備守護市民安全
即時中心/顏一軒報導高雄市政府災害應變中心今(11)日下午召開鳳凰颱風第一次工作會議,市長陳其邁於議會報告115年度高雄市總預算編制後隨即前往視察並趕往中心親自主持會議,與區公所視訊,了解各地情形與防災整備,也提及昨日發生地震,針對土石鬆軟地區更要嚴加戒備。會後他前往視察鼓山三路抽水站,聽取簡報、檢視站內設備數量以及運作情形,同時也向側溝清疏的同仁慰問致意,感謝工作人員致力維護排水暢通。
民視 ・ 9 小時前
宣布啟動333計畫 賴總統:30年內打造3領域3位諾貝爾獎得主
即時中心/顏一軒報導總統賴清德今(11)日上午出席「2025年總統科學獎」頒獎典禮,親頒獎座予「生命科學組」得獎人梁賡義院士及「工程科學組」葉均蔚院士,肯定他們在生物統計與高熵合金等領域的卓越貢獻,深刻影響臨床與公共衛生決策、材料科學發展及關鍵產業創新。賴清德也宣布,希望在30年內,台灣在物理、化學、醫學3領域內,至少增加3位諾貝爾獎得主。
民視 ・ 13 小時前
夏拉會川普 敘獨立後首位訪美總統
記者廖子杰/綜合報導 敘利亞過渡政府總統夏拉10日前往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舉行歷史性會談,成為這個中東國家自1946年獨立以來,首位訪問白宮的領導人,締造兩國
青年日報 ・ 6 小時前


樂天桃猿甫奪冠 總教練古久保健二宣布卸任
中華職棒樂天桃猿隊今(2025)年才剛拿下接手後的首座總冠軍,昨(9)晚打完交流賽卻拋出震撼彈。樂天球團發布消息,總教練古久保健二卸任,新球季教練團陣容待明確後公布。對於換教頭是否醞釀很久,樂天領隊牧野幸輝表示不方便回覆,只說是雙方基於合約立場的合意結果。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台北照常上班上課!蔣萬安臉書遭咕嚕大軍灌爆 網怒:要蔣幾百次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黃摯恩/綜合報導颱風鳳凰逼近,中央氣象署預估明(12)日至週四(14日)將是距離台灣最近的時候,並可能從高屏地區登陸、再由台東出海...
FTNN新聞網 ・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