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降膽固醇藥別配葡萄柚汁!醫揭Statin藥物4大禁忌 紅麴、燕麥都要注意
目前大多數病患服用Statin史他汀類藥物降血脂效果佳,約可降低4至5成壞的膽固醇,同時兼具抗發炎反應、清除自由基等功效,規律服藥可降低未來發生心肌梗塞、腦中風及其他心血管相關事件的機會。少部分患者服藥後可能出現輕微肝功能指數上升、肌肉痠痛等副作用,也提醒高血脂患者服藥期間,特別是第一次服藥或改變劑量後的2~3個月,至醫院檢查肝功能指數。
statin史他汀類藥物與飲食的交互作用
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柏霖指出,服用史他汀類藥物之後,飲食上要避免飲用葡萄柚汁,不僅不可同時吃,即使隔開時間仍不建議。因為葡萄柚汁會影響此類藥品的代謝,抑制肝臟代謝酵素CYP3A4,讓身體裡有過高的藥品濃度,此物質在身體要經過很久才會被代謝,易增加藥品的副作用。也避免與燕麥一起吃,高纖維的燕麥,易降低藥在腸胃道的吸收率,讓身體因此無法獲得足夠的藥量來控制疾病。但食用時間相隔2-4小時即可避免。
不建議額外攝取紅麴類保健食品,紅麴菌素的結構與Statin類藥品有類似作用,當服用降血脂藥品,因為兩者併用會使血液中的藥品濃度增加,可能會加重肌肉痠痛、無力等副作用,嚴重恐造成橫紋肌溶解或導致肝腎損傷。
此外,不建議進行高強度的離心運動。此運動主要利用重量與地心引力對抗,於短時間對身體進行高強度的肌力訓練,若有在使用Statin類藥品的民眾,進行此種訓練恐引發橫紋肌溶解症,建議進行緩和的有氧運動,像是慢跑、快走、游泳等。
調整生活習慣是降血脂關鍵
面臨無藥可用、或是已經發生過心肌梗塞的病患,目前已有新型PCSK9抑制劑針劑可合併治療,不失為治療新選擇,幫助降低壞膽固醇指數與心肌梗塞發生的機率,可使病患原本的壞膽固醇指數再下降60%以上。
林柏霖提醒,改善高血脂,最重要的還是調整生活習慣,飲食、戒菸、減肥、運動等等。可採地中海飲食的原則,多攝取新鮮蔬果、全穀類、堅果與豆類的植物性食物,避免攝取反式脂肪酸,以植物油取代動物油,也多吃魚類、海鮮,少吃紅肉、加工肉,讓「油管」回復成健康的血管。
(記者畢翠絲、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吃對油反而能降膽固醇!醫揭「血管最愛的油」 煮飯常用這1種油恐害中風
·愈減重膽固醇愈高?醫揪「飲食最大陷阱」 很多人都吃太多
其他人也在看

iPhone 18恐大漲價?蘋果將採用台積電2奈米製程A20晶片 傳成本至少提高5成
[FTNN新聞網]記者陳献朋/綜合報導據專門報導蘋果相關新聞的外媒《MacRumors》報導,蘋果明年將在iPhone18系列導入最新的A20晶片,它將可能成為世界首款量產...
FTNN新聞網 ・ 10 小時前
九九重陽3生肖遇「天月星」 健康消耗小心舊疾復發
●生肖虎天月星在2025年重陽節過後對於屬虎者,是一段需要「緩下腳步」的時期,屬虎者本性剛烈、行動力強,總習慣以衝勁面對一切,受天月星影響,身心狀態會出現「外剛內虛」的現象;表面上仍能撐起日常節奏,內在卻逐漸累積疲憊,這種狀況若不留意休息與飲食調理,容易造成免...
CTWANT ・ 1 天前橘世代/【秋日旅行避險須知】認識高山症三類型 嚴重會奪命
高山症指人們在短時間內上升到高海拔地區,因高地適應不良而產生的不適症狀,或腦部、肺部的病變。先決條件是一天內快速上升到高...
聯合新聞網 ・ 18 小時前
膽固醇不是壞東西!7成自己製造、3成吃進來 醫師揭「3大警訊值」別忽視
膽固醇是身體必需存在的物質,膽固醇是從哪來的?都是吃進來的嗎?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柏霖表示,人體約7成的膽固醇是由肝臟和小腸壁製造而來,約3成由食物中取得,膽固醇如果過量,容易造成健康風險,現代人多半營養過剩,運動量普遍不足,工作壓力大,容易擾亂身體的調節作用,產生病變。冠狀動脈會因長期膽固醇及血糖控制不佳,形成不規則粥狀斑塊堆積,讓動脈硬化堵塞,導致心肌缺氧壞死。 膽固醇多少算超標?膽固醇分別為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HDL,好膽固醇)及低密度膽固醇(LDL,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有密切關係,正常值應小於130 mg/dL以下,130~159 mg/dL為警戒值,160 mg/dL以上為危險值。低密度膽固醇越高,血管老化的速度會越快。當低密度膽固醇指數上升時,發生心肌梗塞機率越高,如果是糖尿病、慢性病等易發生心血管疾病者,建議降到100mg/dL以下。若曾發生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更建議降到70mg/dL以下。至於高密度膽固醇男性正常值應大於40 mg/dL、女性50 mg/dL,若男性小於40 mg/dL 、女性小於50mg/dL即為警戒值。 動脈粥狀硬化
常春月刊 ・ 1 天前政府關門軍人斷餉 五角大廈收私人捐款應急
(中央社華盛頓2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防部今天表示,他們接受一筆1億3000萬美元的私人捐款,用以在政府關門期間支付130多萬官兵薪資。然而五角大廈收受這筆捐款有違反聯邦法律之虞。
中央社 ・ 15 小時前
學霸歌手自爆「結3次婚」!帥尪正臉照曝光 浪漫誓詞逼哭全場
「學霸歌手」蔡佩軒(Ariel Tsai)今年2月推出新歌〈卡農 in Love〉創下佳績,成為婚禮圈與愛情播放清單的指定曲。歌曲感動無數人之際,她也步入人生新篇章,與新加坡籍丈夫「J先生」先後於加拿大教堂結婚,並在新加坡舉辦婚宴、完成證婚儀式,笑稱:「因為讓加拿大、新加坡兩地的親友見證幸福,感覺好像結了3次婚,但每一次都充滿新的感動。」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地瓜+五穀粉」是偽健康早餐 醫師提醒血糖恐爆炸
早餐選擇清淡不代表健康,某些看似營養的食物組合可能是隱藏的「血糖炸彈」。減重醫師范亞萱指出,許多人自以為健康的早餐組合,實際上可能導致血糖飆升,甚至讓人越吃越餓,影響減重效果和整體健康。
中天新聞網 ・ 14 小時前
鍾欣凌帶十星助陣 安心亞處理活蝦嚇到尖叫
鍾欣凌主持的《星廚之戰》將於26日首播,十位通過海選的頂尖主廚 Jessica 林佳蓉、余鑫源、施捷夫、Will 高郁晧、阿毛(張程典)、張楷奕、陳佑昇、陳思凱、陳勇孝、鄭淳豪,與十位明星廚助安心亞、李玉璽、林予晞、胡宇威、姚淳耀、陳庭妮、黃偉晉、蔡詩芸、張懷秋、白潤音等藝人組隊展開激烈競賽。
Yahoo娛樂訊息 ・ 7 小時前
乳癌高居女性癌症首位!定期檢查提高治癒機會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公布的《111年癌症登記報告》,乳癌已連續20多年位居女性癌症發生率之首,女性乳癌新發病例數超過1萬7千人,平均約每30分鐘就有1名女性被診斷罹患乳癌,且多發生於女性人生與職場最忙碌的中壯年階段。台灣第一三共股份有限公司致力於為員工打造健康職場,為響應十月乳癌防治月,台灣第一三共邀請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張端瑩醫師與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秘書長伍淑瓊,從醫療專業與病友角度出發,於內部講座宣導「認識乳房、及早篩檢」。現場也結合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攝巡迴車,提供員工乳房X光攝影服務,讓健康行動更貼近日常。醫師提醒:定期乳房X光攝影,主動掌握你的健康張端瑩醫師強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降低乳癌死亡率的關鍵。根據國健署篩檢政策,40至74歲女性每兩年可接受一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若家族中有乳癌病史、屬於高風險族群,應諮詢專業醫療團隊,提早安排檢查與治療。同時,她也提醒要「認識自己的乳房」,若發現有持續變大的腫塊、乳頭凹陷、橘皮樣變化等,應儘速就醫。「自我檢查不能取代篩檢,但能讓你更了解身體變化。」早一步行動,多一分主動掌握健康的機會。從防治到治療,乳癌的照護持續
常春月刊 ・ 14 小時前化製車曾到梧棲案場......彰化芬園養豬場爆4死豬 業者:正常範圍
非洲豬瘟來勢洶洶,彰化縣芬園鄉一家養豬場出現4頭死豬,引發恐慌,業者今天(25日)出面指出,該養豬場飼養2000多頭豬,場域豬隻都相當健康,其中4頭豬隻死亡的數量屬於正常範圍,相關單位已經前來採樣,靜待採樣結果。台中市梧棲一處養豬場傳出染感非洲豬瘟後,全台人心惶惶,彰化縣芬園鄉1家養豬場昨天(24日
自由時報 ・ 15 小時前
喜歡吃冰塊消暑? 醫示警背後含義:身體在求救
吳昌騰分享自己曾經遇到的案例,一名年輕上班族小陳,近幾個月來總是感到異常疲倦、精神不濟,工作效率也直線下降,連爬幾層樓梯都氣喘吁吁。除了疲勞,他每天還要咀嚼好幾杯冰塊,這種清脆的聲響和冰涼的口感讓他無法自拔。他從未想過,這個「吃冰塊」的習慣會和自己的健康...
CTWANT ・ 11 小時前20年多來致力防豬病!台灣首席獸醫官杜文珍 任非洲豬瘟應變所指揮官
台中爆發非洲豬瘟疫情,農業部第一時間到台中設立非洲豬瘟前進應變所,派任農業部常務次長杜文珍擔任指揮官,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昨天發文指杜文珍為台灣首席獸醫官,「全國最強事務官之一」!20多年來努力防堵豬病,形容她防如同防堵COVID-19疫情的疾管署長羅一鈞。
自由時報 ・ 14 小時前
成本壓力衝擊!拜耳三藥停進口台灣 醫界憂短期換藥潮
根據《TVBS新聞網》報導,健保署表示,為確保供應穩定,已陸續修正「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與「藥品價格調整作業辦法」,擴大多元核價制度,並在113年調升超過200項藥品支付價格。以阿斯匹靈為例,國內市占率約3.5%,學名藥共有33項,醫學中心僅4家仍採用原廠...
CTWANT ・ 14 小時前

超商就買得到!醫揭「3飲品」防大腸癌:每天1杯降低近20%風險
台灣大腸癌患者每年新增1.7萬人,且確診年齡明顯下降,過去多為50歲以上者,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罹患大腸癌,那除了定期檢查外,還能怎樣預防大腸癌?對此,高雄馨語診所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直言,答案其實就在你我身邊的超商裡,只要持續飲用3種飲品,就能有效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她天天嗑便當長息肉!2習慣沒改切了又復發 醫警告:恐變癌
當代人生活忙碌、飲食失衡,導致各種腸胃疾病與文明病逐漸年輕化,其中「腸躁症」與「大腸息肉」更是常見困擾。一名42歲的上班族婦女因長期外食、飲食不均,健康檢查時竟發現大腸長出息肉,切除後雖改吃得較清淡,但息肉仍再度出現,最後才找出真正的原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不只生活習慣!日吃「1維生素」發炎指標狂降 逆轉脂肪肝
肝臟過多的脂肪堆積,會導致肝臟慢性發炎,造成肝臟細胞受損,最終演變成慢性肝病、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根據衛福部指出,台灣的脂肪肝盛行率約為33.3%,在亞洲,每1千名脂肪肝個案,1年就約有5.3名個案會死亡。由於目前沒有直接治療脂肪肝的藥物,醫生多建議以良好生活習慣、飲食改善,不過一項研究發現「每日補充300毫克維生素E」能顯著改善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對肝臟健康可能有正面影響。
鏡報 ・ 1 天前
老公明明沒吃多少肚子卻很大?專家揭「真正元兇」:不是年紀 晚餐必吃這1蔬菜
「他根本沒吃多少,怎麼肚子還是越來越大?」這句話可能是很多媽媽們的心聲,每天只有一餐可以聚在一起吃飯,當然要豐盛的款待家中的支柱。可是看著老公越來越大的肚子,自責煮得太豐盛的同時,卻往往忽略了背後真正的元兇——壓力與生活型態!根據《Przegla̜d Gastroenterologiczny》2025年研究指出,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失調會讓皮質醇長期升高,促進腹部脂肪堆積與代謝症候群發展。當壓力沒有出口,身體會用「囤積脂肪」來自保,這也正是很多爸爸們不知不覺中肚子變大的原因。很多女性以為:「叫他少吃一點就好」,但實情是——壓力大、睡不好、沒有動,才是導致中廣身材與代謝症候群的真兇! 壓力型肥胖 根本不是「年紀大了」而已 當老公抱怨說「最近比較累」、「一吃就胖」、「晚上睡不好」嗎?這些不是單純年齡在作怪,而是壓力正在「悄悄改寫」他的身體代謝!根據《Obesity Reviews》在2019年的研究顯示,高壓男性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45%。這種風險不是突然冒出來,而是長期慢性壓力影響內分泌系統,導致皮質醇過高、胰島素阻抗、三酸甘油脂升高與高血壓發生。更令人擔憂的是,《Meta
常春月刊 ・ 1 天前
60歲高金素梅凍齡抗老靠3招!醫師、研究都稱讚:防癌、降血糖、抗失智
「一點也不科學!」60歲立委高金素梅最近在雙十國慶晚會久違登台開唱,沒想到一出場驚艷全部觀眾,民眾直呼怎麼還是這麼年輕。到底高金素梅怎麼保養出凍齡外貌? 高金素梅生病後調整生活習慣 高金素梅在
健康2.0 ・ 3 天前
狂嗑堅果杏仁小魚「她腸胃全失調」! 中醫師推「這些飲料」消脹氣、解便秘
小美趁休假大啖最愛的調味堅果、杏仁小魚,每天一大把一大把的抓來吃,幾天下來出現口乾舌燥、嘴破、便秘、脹氣等症狀,至傳統醫學科看診,經醫師問、望、聞診及把脈評估,診斷小美一下子食用大量燥熱油膩的食物,導致脾胃失調上火,以香砂六君子湯為主調劑治療,並衛教可適度按摩手腕第一條橫紋往手臂三指幅處的內關穴,消除脹氣不適感,在一周後回診,不適情況已大幅改善。 中醫治療腸胃不適 這樣調理效果佳 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傳統醫學科主任醫師吳宗益表示,中醫在腸胃不適方面一直有良好的療效,中醫師通常以疏肝健脾的逍遙散、柴胡疏肝湯幫助患者通達肝氣,補強胃部功能,或用香砂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甘溫除熱增進腸胃消化功能,若有胃食道逆流症狀可用旋覆代赭石湯、半夏瀉心湯等來降逆和胃。 依下肚食物看解方 穴道按摩也有幫助 吳宗益說到,若吃了過多燥熱食物如油炸物、堅果,造成口破、口渴、胃脹氣,可適度喝茶葉或大麥茶緩解症狀;如果因吃了過量肉類造成便秘,可以泡具有疏理肝氣效果的牛蒡茶改善,也能降低血壓血糖;若因起居不慎,造成腸胃型感冒可選擇用薑、蔥煮水喝,並選擇按摩通條百病的足三里(位於小腿外側,膝蓋往下約四指幅寬處)、內關穴(手腕
常春月刊 ・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