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基督教醫院引進6D導航弧形刀 精準守護癌友健康
【記者 劉芳妃/嘉義市 報導】癌症治療邁向高精準時代,嘉義基督教醫院秉持「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於2025年斥資億元正式引進最新一代高階放射治療設備—6D導航弧形刀(ELEKTA INFINITY),日前正式啟用,此設備整合六軸定位治療床、智慧型治療計畫系統與新一代高速多葉準直儀等先進技術,讓放射治療更快、更準、更安全,為癌友帶來更舒適的治療體驗。
嘉基放射腫瘤科主任張志嘉醫師表示,6D導航弧形刀能在眾多放射治療設備中脫穎而出,最主要是具備有「定位更精準、照射更細緻、規劃更智慧」三大優勢。在定位精準度上,系統結合高解析度影像導航(IGRT)與6D定位治療床,可即時偵測病人姿勢的細微變化,並在三維空間中自動修正旋轉與平移誤差,使照射誤差降至亞毫米等級。這對腦部、頭頸部、肺臟及肝臟等鄰近重要器官的腫瘤治療尤其重要,能有效降低誤差導致的副作用。
▲導航弧形刀適用於大多數癌症,包括肺癌、乳癌、頭頸癌、腦瘤、肝癌、婦癌、消化道及泌尿道腫瘤,以及轉移性病灶等。
其次,在照射細緻度方面,6D導航弧形刀採用新一代 Agility 多葉準直儀(MLC),葉片寬度僅 5 毫米,移動速度極快,最大治療照野達 40×40 公分,可依腫瘤形狀進行高靈活度的射束控制,模擬接近 1 毫米的照射效果。這項設計讓射束更貼合不規則腫瘤輪廓,能以弧形路徑進行高精度照射,同時有效保護周邊正常組織,不僅提升治療準確度,也減少病人治療後的不適感。
在治療計畫智慧化上,系統搭載最新 Monaco 治療計畫系統(TPS),支援強度調控放療(IMRT)、弧形放療(VMAT)、立體定位放療(SRS/SBRT)等多種技術,並整合 IntelliBeam 自動射束優化功能,可依腫瘤位置與形態,快速計算出最適合的射束入射角度與劑量分布。即使面對複雜腫瘤類型,也能於短時間內完成高精度治療規劃。
▲陳煒院長(坐者)帶領醫療團隊與治癌利器6D導航弧形刀合照。
張志嘉醫師指出,導航弧形刀的臨床應用範圍極廣,幾乎適用於大多數癌症,包括肺癌、乳癌、頭頸癌、腦瘤、肝癌、婦癌、消化道及泌尿道腫瘤,以及轉移性病灶等。由於具備自動化控制與高劑量率(FFF)照射模式,單次治療時間可大幅縮短,病人不必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顯著提升治療順從性與舒適度。
院長陳煒表示,嘉基從設備上一直更新及軟硬體升級,致力以「更快、更準、更安全」的放射治療守護在地癌友的健康。陳煒強調,嘉基不只是提供治療,而是以信仰與專業陪伴病人面對挑戰。癌症雖是一段艱辛的旅程,但在科技與專業醫療團隊的支持下,讓病友在這條路將能走得更穩、更有希望。(照片:記者劉芳妃翻攝)
其他人也在看

她起身「眼前一片黑」險摔! 醫揭「2原因」釀禍:不是中風
近來氣溫變化大。一名女子最近從床上或椅子起身,都會頭暈,且眼前一片漆黑,還險些暈眩跌倒,懷疑是中風前兆。醫師林軒任表示,這種情況可能是「姿態性低血壓」所致,原因包括缺水及藥物影響,但仍有機率是貧血、神經病變等疾病的警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嬰幼兒最常見疾病!孩子換尿布若出現「咔嗒」怪聲 醫示警:恐終生跛行
新手爸媽注意,幫孩子換尿布出現「咔嗒」怪聲,恐與關節有關。骨科醫師示警,如果能儘早發現及治療,就不必面臨到手術治療,甚至造成終生跛行的遺憾。(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首例成功、跨科齊進!大同醫院達文西手術量創佳績 南台灣微創革命啟動
【記者 王苡蘋╱高雄 報導】高雄市民期待已久的精準微創手術服務再升級!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於9月20日正式引進「達
台灣好報 ・ 14 小時前
影/罕見神蹟!8土地公加持 嘉義大福興宮半月擲出「2次立筊」
嘉義市知名的月下老人祖廟嘉邑崎頂大福興宮近期發生罕見現象,短短15天內有兩名信眾接連擲出「立筊」,令人嘖嘖稱奇。廟方表示,目前有八尊土地公分身正等待開光儀式,這個數字或許帶來了好運,讓信眾感受到神明的庇佑。
中天新聞網 ・ 15 小時前

嘉義癌末男試槍遭逮移送突昏迷 疑"吞氰化物"身亡
南部中心/鄭榮文、莊舒婷 嘉義報導嘉義有名癌末的男子,日前因為涉及槍砲案件遭逮捕,沒想到在被法官裁定羈押後,準備移送看守所時,突然身體不適,緊急送醫後仍宣告不治,醫院初步懷疑是氰化物中毒,嘉義地檢署將在19日上午解剖,採集血液檢體進行鑑驗,釐清死因。嘉義一名男子朝著民宅開槍,遭警方逮捕。(圖/翻攝畫面)15日晚間,一名男子打開車窗,朝著民宅開槍,接著就離開現場,巨大槍響嚇壞居民,警方獲報後在產業道路路邊找到槍枝等物,也循線將人逮捕。附近民眾:「他開很快就過去,開很快過去他在行駛當中順便就對了啦。」開槍的男子本身罹患大腸癌四期,就在被法官裁定羈押後,移送嘉義看守所前,突然身體不適。聲源:救護人員:「幫我拉一下一二三。」救護人員將他從救護車上,緊急送進醫院急診室搶救,不過經過急救後仍宣告不治。嘉義地方法院發言人官怡臻:「羅姓男子表示自己有罹患末期癌症,本院法警將羅姓男子解還地檢署,正在進行相關交接作業時,羅姓男子突然身體不適,緊急送醫急救後仍不治死亡。」男子遭羈押後身體不適送醫搶救,但仍不幸身亡。(圖/翻攝畫面)醫院初步判斷,羅姓男子疑似是氰化物中毒,這也讓檢警懷疑,嫌犯是否畏罪輕生,但死者兒子覺得納悶,爸爸都已經被逮,身上若真的有放不明藥物,怎麼整個過程中都沒人發現?死者兒子:「他也知道他的疾病,他也已經包尿布了,你們自己都知道,為什麼還要堅持要收押他,他為什麼身上還會有那些東西,他都在你們那裡了。」嘉義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江金星:「安排11月19日星期三上午9時,實施解剖同時採集血液等檢體,送法務部法醫研究所進行毒藥物鑑驗。」由於死者本身是癌末患者,到底是病發導致猝死,還是有可能服毒,還有待釐清。原文出處:嘉義癌末男試槍遭逮移送突昏迷 初步懷疑「吞氰化物」身亡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好運來-EP225精彩片段》雙爸救茹 父女大相認?匆促辦完演唱會!曹雅雯圓癌逝父心願 親揭「感人內幕」:最後一次12歲起迷戀死亡!「巴黎吸血鬼」太平間割屍塊生吞 自爆口感:像馬肉
民視影音 ・ 10 小時前
假冒嘉義市農會賣超燃脂組合!官方急聲明「是詐騙」已報警
[Newtalk新聞] 社群平台近日瘋傳一則影音,假借嘉義市農會的名義推出「超燃脂組合」,同時還剪接名人推薦,讓許多網友上當,紛紛在留言區詢問產品資訊,更有人已經準備下訂,嘉義市農會緊急聲明,遭冒名在網路平台販售商品,已經向警方報案,依法追究相關民事與刑事責任。 臉書上的影片販售「超燃脂組合」,包括如今流行的超級食物如羽衣甘藍、酪梨(牛油果)、奇亞籽等,並且於影片中標註嘉義市農會,假借官方名義誤導消費者,同時還剪輯名人推薦影片,進一步增強說服力。 嘉義市農會發出聲明,不明人士假冒市農會名義販售商品,這是詐騙,已經報警,承辦員警正持續追查中。提醒消費者,若有可疑網站、社群帳號或銷售連結,請立即向農會回報或報警處理,共同維護消費安全與權益。 目前嘉義市農會已於10月29日向嘉義市警察局第一分局北鎮派出所報案,認為該影音內容涉及妨礙名譽及詐騙行為,力求維護農會名譽、防止民眾受騙,同時強調,嘉義市農會僅透過實體分部販售商品,除了上述管道,任何其他來源皆與農會無關。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蘇澳煙波飯店30餘車遭滅頂!受災住客批「人禍」集體訴訟求償高雄73歲翁撞翻待轉區 釀1死8傷!警依
新頭殼 ・ 16 小時前
男性發生率女性2倍 胃癌「一症狀」常被誤認消化不良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胃癌長期名列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一,發現常常為時以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謝文斌提醒,這是因為胃癌早期多無明顯症狀,常被誤認為胃炎或消化不良,導致延誤診斷,民眾一旦出現食慾不振、上腹悶痛、體重減輕、黑便或吞嚥困難等症狀,應盡早就醫檢查。 根據衛福部統計,2024年國人因為胃癌喪命者共約2200人,位居十...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國道突出現鐵架! 深夜8車輾過受損幸無人傷
社會中心/賴國彬 桃園報導上週六深夜(11/15)國道一號南下路面,居然有鐵架掉落,至少有八輛車閃避不及受到波及,加上當時天色昏暗,又是內線車道,有駕駛撞到連安全氣囊都爆開,國道警察正調閱監視器畫面,要揪出肇事車主。有網友直呼這根本是蓄意殺人,應該予以重罰。
民視 ・ 14 小時前「快樂物質」血清素竟與癌症有關? 研究揭可能機制
科學新聞網站《Science Alert》報導,長期被視為「快樂化學物質」的血清素(Serotonin),可能在癌症發展中扮演另一種意料之外的角色。科學家指出,這項機制並非來自血清素在大腦中調節情緒的功能,而是牽涉到血清素在身體其他部位的作用方式。
自由時報 ・ 1 天前
SBL假球簽賭案一審 昔MVP柯旻豪7年判最重
SBL超級籃球聯賽2023年爆出打假球簽賭案,曾勇奪年度MVP的柯旻豪、吳季穎等球星都因涉案遭士林地檢依詐欺等罪嫌起訴15人,而士林地院今(17)日上午一審宣判,其中柯旻豪遭判7年、吳季穎2年、外籍球...
華視 ・ 15 小時前
芬普尼蛋流入台中 盧秀燕肯定食安處發現破口 (圖)
彰化文雅畜牧場雞蛋被驗出農藥芬普尼超標後,疑解除移動管制空檔出蛋到台中;台中市長盧秀燕(圖)17日在議會肯定食安處主動稽查通報。
中央社 ・ 14 小時前
愛喝茶快注意!哈佛醫驚揭「7糟糕習慣」:胃和肝慘了、糖尿病風險狂增
國人喜喝茶,無論是罐裝茶或手搖飲,甚至自行現泡,都很受歡迎,不過專家警告,如果喝茶的習慣不佳,就算是號稱健康的茶飲,恐怕也會傷害你的胃和肝臟,並指出「7種糟糕的喝茶習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攝護腺癌居「台男發生率第3名」 別輕忽頻尿、夜尿警訊!
台灣血腫權威醫師、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陳耀昌今(17)日傳出病逝於台大醫院,享壽76歲。據了解,陳耀昌曾在64歲時罹患攝護腺癌,外界猜測可能是癌症復發而病逝。衛福部國健署最新統計顯示,攝護腺癌已成為台灣男性發生率第3高的癌症,民國111年發生人數高達9062人,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41.6人。專家提醒,若出現排尿異常、夜尿頻繁或不明骨骼疼痛等症狀,應盡早就醫,以利早期診斷與治療。
中天新聞網 ・ 10 小時前
每天都在餵養癌細胞?避開「4種毒」可降50%罹癌風險
台灣每2人就有1人一生中會罹癌,每3人中有1人因癌症過世。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強調,防癌關鍵不在於亂補,而是避開癌細胞最喜愛的4種養分:糖毒、油毒、氧化毒與腸毒,如此可降低一半罹癌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7 小時前
「使用瘦瘦針」大腸癌患者5年死亡率減半 BMI高者效果更顯著
被醫界稱為「瘦瘦針」的GLP-1類藥物,可能不僅有助減重,還與大腸癌死亡率下降有關聯。根據最新研究顯示,使用瘦瘦針的大腸癌患者,5年死亡率僅約15.5%,而未使用者則高達37.1%,差距超過一倍,此發現引發醫學界高度關注。
中天新聞網 ・ 15 小時前
以為普通感冒!大叔發燒送醫「雙眼化膿」失明 醫示警:1個月已5例
綜合陸媒報導,55歲的陳叔(化名)來自茂名,身體一向良好,沒有慢性疾病,上月出現喉嚨痛、發燒,以為是普通感冒,自行服用退燒藥,未及時就醫。豈料病情急轉直下,他開始氣促、意識模糊,後被診斷為化膿性腦膜炎,於10月4日轉入深圳三院ICU,入院時已昏迷,完全依賴呼吸機...
CTWANT ・ 1 天前
吃飯皇帝大!腸胃權威吳明賢拒絕「邊吃便當邊開會」:靠三好一心養生,曝最推薦早餐水果
臺灣成年人當中,約有15%會得到潰瘍。早年醫界普遍認為胃潰瘍與壓力、飲食或體質有關,直至1980年代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會引起慢性胃炎,透過篩檢與治療,大幅降低國人胃潰瘍與胃癌發生率。國際胃腸科權威吳明賢指出,許多人仰賴胃藥舒緩胃痛、胃脹氣等毛病,其實該檢討的是飲食習慣:「你有沒有好好吃飯?」身為腸胃科醫師,他給大家最好的建議就是「寧可把食物當藥物吃,也不要把藥物當作食物吃」。
幸福熟齡 ・ 12 小時前
芝麻醬「這樣放」小心變一級致癌物! 醫嚴厲警告:很多人每天都在吃毒
芝麻醬是許多家庭常備的調味品,但這類製品其實容易受到黃麴毒素污染。根據國際食品安全研究顯示,芝麻及其製品因為富含油脂和蛋白質,為黃麴菌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這種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的黃麴毒素,主要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產生,正好符合台灣的氣候條件。 正確儲存很重要 小心引發健康問題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李翔豐醫師在門診中發現,一位家庭主婦長期有輕微的肝功能異常,但一直找不到明確原因。經過仔細問診後發現,這位患者喜歡用芝麻醬拌麵食用,使用的是從傳統市場購買的散裝芝麻醬,通常一買就是大份量,放在室溫下保存數個月。因此,李醫師懷疑可能與長期接觸低劑量毒素有關,建議她改變食品保存習慣後,肝功能指數逐漸改善。此案例突顯慢性低劑量毒素暴露的風險,李翔豐醫師指出,黃麴毒素不需要大量攝入就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長期累積在體內會對肝臟造成慢性損傷;即使是健康的人,如果經常食用保存不當的芝麻製品,也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若當毒素干擾肝臟的正常代謝功能,還會影響身體的解毒能力,長期下來可能增加各種肝臟疾病的風險。 使用保存都應注意 過期成分生風險 李翔豐醫師提醒,黃麴毒素主要由黃麴菌產生,這種真菌廣泛存
常春月刊 ・ 2 天前
吃飯順序錯害血糖狂飆!學會這「三步驟」改善代謝 醫師警告勿輕忽!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者的健康維持也慢慢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您知道嗎?對於高齡者來說,「吃飯順序」其實也藏著保健的學問。過去我們常常聽到「先吃菜再吃肉」的建議,認為可以幫助穩定血糖、避免肥胖。不過,日本最新公布的《2025年日本人飲食攝取基準》指出,這項建議雖然沒有錯,但對於高齡者來說,真正需要優先補充的其實是「蛋白質」。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加,基礎代謝量與活動量皆逐步下降,導致整體能量需求降低。同時,隨著年紀增加,身體的肌肉量也會逐漸流失。如果沒有足夠的蛋白質攝取,就容易出現「肌少症」。
TVBS新聞網 ・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