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主席選舉 鄭麗文澎湖勝郝龍斌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國民主席選舉,離島澎湖縣10個投開票所,員3240人,投下1181票,投票率36%,鄭麗文以574票力壓群雄,郝龍斌則是423票,其次為羅智強123票、張亞中25票、卓柏源24票,蔡志弘則是一路掛0。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鄭麗文若當選國民主席 聲量看政治:中國將不需再靠傳統統戰管道
國民主席選情冷!郝龍斌本命區北市投票率「不到四成」
國民主席選舉開票 鄭麗文票數暫領先
新聞360》藍主席「慘劇倒數」選到膛炸?學者揭國民更大風暴
其他人也在看

澎湖表揚銀髮楷模 陳光復盛讚是澎湖寶貝(1) (圖)
澎湖縣政府18日舉辦「重陽敬老銀髮楷模」表揚活動,澎湖縣長陳光復表揚一一表揚銀髮楷模,並盛讚獲得的銀髮長者是澎湖寶貝,在家是「桶箍」,在村里是「棟梁」。
中央社 ・ 1 天前
國民主席選舉 鄭麗文宜縣1326票奪冠
國民主席選舉,宜蘭縣完成開票,鄭麗文以1326票獲得宜縣最高票,囊括54.7%選票;其餘依序是郝龍斌836票、羅智強200票、張亞中45票、卓伯源9票、蔡志弘8票。國民宜縣有投票權員6435人,設有12個投開票所,總投票數2435票,有效票2424票,整體投票率約3成8。宜縣12個鄉鎮市,鄭麗
自由時報 ・ 20 小時前
青少年足球賽 澎湖中山國小熱血開踢
由無塵清潔公司主辦、中山國小協辦的「無塵盃青年組足球比賽」,將於即日起至19日,在澎湖縣中山國小足球場盛大登場。今(18)日舉行開幕典禮,除了參賽隊伍外,合橫國小校長葉萬全、文光國小校長方南芳、文光國中校長葉天文、澎南國中校長鄭維傑等人到場共襄盛舉。
自由時報 ・ 21 小時前
扯!郝龍斌陣營屏東高樹監票員「冒領選票代投」 當場被抓包
國民主席改選,屏東縣高樹鄉投開票所驚傳郝龍斌陣營推派的柯姓監票員冒領他人選票代投的離譜情況,遭到現場其他監票員現場「抓包」,簽下自白書道歉認錯。屏東縣部主委蘇清泉,該案已進行調查,不容許有這種情況發生,涉案人柯自治為某議員助理的先生,將送考紀會處分。
自由時報 ・ 21 小時前
藍魁之爭鄭麗文遙遙領先 作家喊「太諷刺」:反共派痛失主導權
即時中心/廖予瑄報導國民主席選舉今(18)日登場,全台約有33萬名員可行使權利,由於天氣晴朗,投票率超過五成,意即有逾16.5萬員出門投票。下午4時開票後,候選人鄭麗文一路領先,目前票數已突破5萬票。對此,作家顏擇雅在臉書發文表示,內已經不再當權,並指出,這是1927年至今,反共的中華民國派在國民內第一次失去主導權,並感嘆道,沒想到就在台灣「光復」80週年的前夕,中華民國派竟然痛失國民主席的位子,「這太諷刺了。」
民視 ・ 19 小時前
不斷更新/國民主席選舉開票! 鄭麗文領先、郝龍斌緊追
國民主席改選今(18)天登場,共有6位候選人,包括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國民立委羅智強、前立委鄭麗文、前彰化縣長卓伯源、前國大代表蔡志弘、以及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全台33萬名員於上午8時至下午4點
中廣新聞網 ・ 20 小時前
交棒在即!朱立倫回桃園投票親曝心境 再駁內參民調傳言
即時中心/顏一軒、魏熙芸報導國民主席、代表選舉今(18)日8時至16時投票。現任主席朱立倫上午重返桃園八德投下神聖一票,他受訪時表示,現階段要交棒了,心情上當然比較輕鬆,也抱著感恩與感謝;至於被問及昨(17)日部分媒體披露的一份「主席內參民調」,朱立倫則嚴正澄清,這些流傳的(內容)都不是事實,希望大家能澄清這些謠言。
民視 ・ 1 天前國民主席選舉今投票 高雄3.7萬員投票踴躍
國民主席選舉今天(18日)舉行,高雄市有投票權的員達3.7萬人,全市設有36處投開票所,由於六搶一競爭激烈,今天上午投票率踴躍。國民高雄市部主委、立委柯志恩一早就出現在市部投票,她表示今天投票踴躍,可說是創紀錄,有這麼大的熱情非常好;她強調「部會秉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把選務工作做好。」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國民主席選舉 基隆鄭麗文贏郝龍斌近200票
國民主席選舉基隆市開票結果,鄭麗文和郝龍斌競爭激烈,最後鄭麗文781票最高票,贏了郝龍斌近200票。連江縣則是鄭麗文一枝獨秀。基隆市長謝國樑與立委林沛祥一早就到市部投票,但整體投票率不到3成。市部人員說,今年因大罷免案,部工作繁忙,許多員忘了繳費,今天很多員到了現場才發現沒繳費失去投
自由時報 ・ 20 小時前
都在同一艘船!新任主席今產生 柯志恩喊:團結的開始
國民主席選舉今(18)日登場,高雄好天氣、出大太陽,高市部投開票所,人潮非常踴躍。身兼高市部主委的立委柯志恩也現身投票,她提到,今天投票踴躍大概創紀錄,也強調過去的競爭讓它過去,「這就是團結的開始,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期許新任主席帶領團結,並迎向2026最大勝利。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綠委指國民赤化 鄭麗文:毀了中華民國誰都沒好處
(中央社記者王承中、劉冠廷台北18日電)綠委指國民赤化,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今天表示,把中華民國毀了,對誰都沒有好處。亂貼仇中、反中的紅色標籤無助台灣進步,反而成為台灣停滯不前最大的問題。不要廉價地拿紅色標籤作為政治鬥爭的工具,很不負責任。
中央社 ・ 17 小時前
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民進拋「2期盼、1提醒」 籲防範中國勢力滲透
國民主席選舉今(10/18)天舉行,前立委鄭麗文以逾2千票差距,擊敗台北市前市長郝龍斌,成為新任主席。民進發言人吳崢表示,民進對新任國民主席有兩個期盼、一個提醒,其中要提醒國民,在這次主席選舉過程中,已明確顯示中國勢力的介入與滲透,呼籲新任主席應審慎防範,國家安全零容忍、沒有灰色地帶。
太報 ・ 18 小時前
快訊/郝龍斌承認敗選!祝福鄭麗文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主席選舉今天(18)日晚上揭曉,從下午4點開票後,前立委鄭麗文票數就一路領先,前副主席郝龍斌晚上7點出面承認敗選,他說,祝福鄭麗文,期望所有的員一起團結、支持新任的...
今日新聞NOWNEWS ・ 19 小時前
斯巴達》新北市站湧進3500位小勇士 北北基「娘家」6、70人參賽
除了斯巴達大勇士的激烈競賽之外,新北市站周六也湧進多達3500名小勇士參賽擠爆現場,讓現場場面特別熱鬧,其中還有不少名人也帶著小朋友參賽,有民眾見到庾澄慶與太太帶著小孩來跑1.6公里的Spartan kids,一路陪伴小孩順利完賽。來自北北基組成的「娘家」隊,這次也報了多達6、70名小勇士參賽,家長姿萱也著全家4名小孩參賽,她說:「這是我們第四次帶小孩來參賽,今年新場地風景比較好,場地是ok的,小孩子身上比較不會髒,但可惜就是少了一點水,但有時後有些泥濘會更好玩。」媽媽姿萱有四個小孩,大到小六最小僅一年級,但她非常鼓勵家裡的小孩子都來參加小勇士的比賽,她說:「因為斯巴達賽可以給予小朋友很大的自信,像我家小朋友每次剛跑完就說,『下次不來了』,但每次又要我幫他們報名,這應該就是斯巴達的魔力吧!」更多新聞推薦• 更多》其他最新報導
麗台運動報 ・ 13 小時前
澎湖表揚銀髮楷模 陳光復盛讚是澎湖寶貝(2) (圖)
澎湖縣政府18日舉辦「重陽敬老銀髮楷模」表揚活動,澎湖縣長陳光復(右6)表揚一一表揚銀髮楷模,並盛讚獲得的銀髮長者是澎湖寶貝,在家是「桶箍」,在村里是「棟梁」。
中央社 ・ 1 天前
鄭麗文台中贏郝龍斌2474票 郝僅小贏這兩區
國民主席選舉18日舉行投、開票,候選人鄭麗文得票數穩定領先,但最終結果尚未確定。台中市開票結果已出爐,鄭麗文獲得6543票,郝龍斌獲得4069票,鄭領先郝2474票。台中市共開設26個投票所,郝龍斌僅在北屯區及新社區分別小贏鄭麗文12票及3票,其餘皆輸。
中時新聞網 ・ 19 小時前
國民主席選舉 朱立倫:已致電鄭麗文表達恭喜,盼團結讓更好更強
國民主席選舉投票將於今(18 )日登場, 目前開票作業仍持續進行中,但候選人鄭麗文票數遙遙領先。主席朱立倫晚間表示,他剛才已跟鄭麗文表達恭喜,等連勝文副主席召開宣布結果後,新當選的主席會跟大家見面,未來在新任主席領導之下,盼大家要能夠團結,讓更好,讓國民更強。朱立倫說,雖然最後計票還在進行當中,剛他已經跟六位主席候選人分別通電話,謝謝大家共同為內民主參與、為奉獻犧牲來參與這場主席選舉,能夠有一個精彩的選戰。他相信,這個結果一定是在內民主跟團結之下,未來在新任主席領導之下,國民一定會更好更強。朱立倫表示,他剛才已跟鄭麗文表達恭喜,當然最重要的結果還是要等完全統計出來後,由選監小組召集人連勝文副主席做正式宣布,他也邀請鄭麗文等下到中央部,在連副主席召開宣布結果後,新當選的主席會跟大家見面。朱立倫指出,國民面對最大挑戰是所有內同志所期待,未來能夠贏得民心,贏得民眾支持,即將到來的2026、2028選戰,這才是大家最關注的,選舉過程中大家都很辛苦,他一再加油鼓勵,希望大家要能夠團結,讓更好,讓國民更強。朱立倫表示,過去四年謝謝大家全團結一致克服許多難關,
台灣好新聞 ・ 18 小時前
國民主席開票最新》鄭麗文破2.5萬票大幅領先群雄 郝龍斌暫居第二
歷時1個月的競逐,國民主席選舉今(18)日舉行投票,並與下午4時進行開票,預計稍晚結果就會出爐,此次共計6位候選人參選,選戰後期逐漸形成前立委鄭麗文、前台北市長郝龍斌「雙強競爭」態勢。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最新票數依序為,鄭麗文已突破2萬票暫居第一。最新開票結果顯示,截至下午5時30分許,鄭麗文已拿下逾2萬5000票領先群雄,暫居第二的為郝龍斌,得到約1......
風傳媒 ・ 18 小時前
鄭麗文當選主席 盧秀燕子弟兵說話了
鄭麗文今當選國民主席,在台中市的得票率更過半,台中市長盧秀燕的子弟兵、國民台中市立委黃健豪表示,尊重選舉結果,希望新主席帶領,能依多數民意,贏得多數中間選民的支持,重返執政,對於選舉時的承諾也不要讓員失望。黃健豪在選前為另名候選人郝龍斌站台助勢,認為他行政資歷豐厚、擅長內協調溝通,做事務
自由時報 ・ 1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