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正向我們發出警告!十張圖看懂氣候危機
(德國之聲中文網)來自世界各地的領導人齊聚巴西參加2025年聯合國氣候大會(COP30),他們努力尋找應對全球變暖的解決方案,因為氣溫上升正在給世界各地帶來災難性後果。
自柏林首屆氣候大會發出警訊以來,已經過去了30年,而如今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卻屢創新高。以下是全球變暖對地球造成多大影響的詳細分析。
#1 哪些地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
越來越多政府承諾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碳中和,這意味著他們的目標是使自身產生的溫室氣體與從大氣中清除的溫室氣體達到平衡。目前,歐洲和美洲的排放量已趨於穩定,而亞洲和非洲的排放量卻在上升,這張圖表顯示,經濟脫碳之路仍然漫長。
但絕對排放量只能說明問題的一半。過去幾十年裡,一些亞洲國家的人口數量激增。人口越多,資源消耗就越大。
但如果從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角度來看,情況就截然不同了。從人均角度考慮,美國和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以及俄羅斯、沙特阿拉伯、阿曼、卡塔爾、蒙古等都值得關注。
專家認為,富裕國家——尤其是那些歷史上二氧化碳累計排放量最大的國家——負有更大的減排責任。
下圖顯示,富裕國家的人均排放量普遍更高。
當然,各收入群體內部也存在很大差異。例如,全球排放量最高的卡塔爾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遠高於德國和法國,盡管三個國家都屬於“高收入組”。
另外,盡管印度和中國等國的人均排放量較低,但考慮到其龐大的人口基數(上圖圓圈的大小),其決策仍然具有重大影響。
#2 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是什麼?
電力行業佔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29%,是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大來源。其次是工業部門。工業部門排放的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佔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22%。
森林對氣候穩定至關重要。森林是所謂的“碳匯”,能夠吸收大氣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將其儲存在樹木和土壤中。一旦森林被砍伐、焚燒或退化,這些二氧化碳就會釋放到大氣中。
過去二十年,森林覆蓋面積的年損失量逐漸增加。俄羅斯、巴西和加拿大是2024年全球森林砍伐量最大的國家。
#3 過去幾個世紀二氧化碳排放量如何變化?
自工業革命初期以來,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直在穩步上升。起初問題並不大:人類產生的二氧化碳能被森林、海洋等天然“碳匯”吸收。
但隨著人類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超過了地球生態系統的自然吸收能力,留存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量持續增加,如下圖中的紅色區域。
#4 氣溫已經升高了多少?
大氣中不斷增加的二氧化碳會吸收太陽的熱量,使地球像溫室一樣升溫。
與20世紀的平均氣溫相比,2024年全球氣溫上升了近1.3攝氏度。
這一變化是通過計算特定時間和地點觀測到的溫度,與該地點歷史平均溫度之間的溫差來衡量的。
全球氣溫平均上升了1.3攝氏度。在局部地區或個別月份,氣溫差異可能更大。例如,2025年9月的氣溫比1956年9月高出近2攝氏度。
氣溫上升已導致致命熱浪、危險風暴和嚴重影響農作物的干旱等極端天氣事件更加頻繁、更加劇烈。如果氣溫繼續上升,情況只會更加惡化。
海平面上升是全球變暖最顯著的影響之一。氣溫升高導致冰川融化,海洋總水量增加。
#5 海平面已經上升了多少?
根據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的數據,過去140年間,海平面上升了近25釐米。其中約三分之一的上升發生在過去的25年裡。
全球海平面正在上升。但北極地區的上升趨勢最為顯著,其升溫速度遠超其他地區。
與此同時,全球海洋也在升溫。水溫升高時體積膨脹,加劇了海平面上升。
雖然世界大部分地區的海平面都在上升,且高於歷史上的任何時期,但各地區的變化並不相同。這主要是由於地球引力場的不均勻性以及風、熱和蒸發等海洋動力學因素。
在一些地區,例如加拿大西部和智利北部,驗潮儀顯示海平面穩定甚至正在下降。但在其他地區,例如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島嶼,海平面正以驚人的速度上升。對於這些地勢低窪的島嶼而言,風險極其嚴重,一些島嶼甚至可能被淹沒。
本文最初發表於2021年,並於2025年11月更新,以反映最新進展。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Gianna-Carina Grün, Rodrigo Menegat Schuinski, Holly Young
其他人也在看

肌少症不只會跌倒!醫師揭高齡者骨折後一年死亡率達3成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林招煌肌少症是高齡族群的隱形殺手,不僅造成行動遲緩,更大幅提高跌倒與骨折風險。研究顯示,70歲後肌肉量每年下降1~2%,肌力甚至流失3~4%,若合併骨質疏鬆,髖關節骨折後一年內死亡率可高達30%。預防關鍵在於「肌肉與骨骼雙管齊下」:定期重量與平衡訓練、充足蛋白質與維生素D攝取,並檢視居家安全。從中年開始維持肌力與骨密度,才能遠離跌倒風險,延緩老化、守護行動力。隨著人口老化,肌少症已經成為全球高齡族群健康的隱形殺手。它不只是行動遲緩的問題,更與跌倒風險增加、骨折甚至死亡率上升息息相關。根據流行病學研究,70 歲之後肌肉量與肌力的流失速度明顯加快,每年可能下降 1%~2%,肌力則下降更快,可達 3%~4%。若再合併骨質疏鬆,跌倒後骨折的機率大幅上升,其中髖關節骨折患者一年內死亡率可高達 20%~30%,對生活品質與壽命都造成重大威脅。什麼是肌少症?世界衛生組織(WHO)將肌少症定義為與年齡相關的骨骼肌質量與肌力減少,並伴隨身體機能下降。臨床診斷通常依據三個要素:肌肉量測量(DXA 或生物電阻抗分析 BIA)肌力評估(握力測試)身體功能測試(行走速度)肌少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 17 小時前
掌握4大營養原則 強化代謝力
代謝問題已成為台灣全齡人口共同面臨的健康危機,不僅兒童族群需留意新陳代謝健康,四十至六十歲民眾中更有約八十九萬人屬於「代謝警訊」高風險族群。台灣營養基金會董事吳映蓉博士營養師提醒,維持良好代謝力的關鍵在於均衡飲食,建議民眾掌握「好醣、好油、高纖、優質蛋白質」四大飲食原則,持續培養正確營養知識與習慣,才能維持身體代謝功能與提升整體健康。為幫助民眾維持代謝健康,佳格健康營養研究所攜手台灣營養基金會、長庚科技大學保健營養系,針對一千名二十二至六十五歲辦公商圈民眾,進行「代謝認知與飲食行為調查」,許青雲教授營養師進一步歸納上班族常見的三大代謝NG行為:一、自認吃得健康,實際外食卻多為高鹽、高油、高糖食物。調查發現,雖有許多民眾認為自己在外食選擇時多選擇健康食物,但其中仍有三成早餐 ...
台灣新生報 ・ 9 小時前
農田起風 翻玩再現 神岡文化季午後場掀起信仰、人文與守護的行動體驗
圖▲活動現場全民國防障礙闖關體驗。(圖/臺中市神岡區公所提供) 【記者張嘉誠/綜合報導】 11月15日周末午後 […]
民眾日報 ・ 7 小時前
中部顱顏家庭齊聚麗寶樂園 20歲施羽桂勇敢面對先天神經纖維瘤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今天在台中市麗寶樂園「世界劇場」舉辦中部地區顱顏家庭年會暨得福獎助學金頒獎,173個顱顏家庭、共587人齊聚參與,女大生施羽桂因罹患先天神經纖維瘤,影響其相貌,甚至視力,3年動了5次手術,她上台分享,特別感謝父母始終以正向態度陪伴,讓她學會接受腫瘤就是自己的一部分,強調「接受了我就是
自由時報 ・ 16 小時前台股逆風中送暖 麥格理初評這檔喊買
麥格理證券指出,全新(2455)作為光收發模組上游關鍵供應商,掌握AI網路爆發商機,並在雷射晶片供給緊縮背景下,受惠程度更深;看好2026年營收加速增長、每股稅後純益(EPS)翻倍,初評「買進」、推測合理股價236元。
中時財經即時 ・ 7 小時前
200籃毒雞蛋流向曝光! 散客+35家店「3.2萬顆已被民眾吃完」
彰化縣「文雅畜牧場」芬普尼毒蛋風波持續延燒,台中市府最新檢驗結果顯示,該畜牧場在被管制期間仍違規出售問題蛋品,且已有3.2萬顆超標雞蛋流入市場並被消費者食用。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研究證實秋葵可降空腹血糖!醫:黏液是關鍵成分勿炒太久
全台約有200萬名糖尿病患者,近期研究顯示,常見蔬菜秋葵具有穩定血糖的功效,其中最關鍵的成分就是那令人印象深刻的黏液,而料理方式也會影響其保健效果。
中天新聞網 ・ 14 小時前
控警以「推論」舉發闖紅燈 畫面曝秒打臉
新北市鶯歌有行人橫跨巷口過馬路,突然被警方攔下,因為闖紅燈被開罰各五百元,卻不滿發文指控員警以「推論」的方式舉發,警方提供監視器還原事發經過,並解釋開單理由。
TVBS新聞網 ・ 10 小時前

嫦娥六號月壤樣品首現晶質赤鐵礦 揭月球「生鏽」成因或與大型撞擊相關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藍彥欣/綜合報導中國國家航天局、山東大學與中國科學院今(16)日共同宣布,科研團隊在分析「嫦娥六號」帶回的月背南極—艾特肯盆...
FTNN新聞網 ・ 14 小時前
日客九份老街錢包遭竊 警方破獲跨國扒手集團
瑞芳警分局表示,14日傍晚一名日籍旅客在九份老街發現皮夾不翼而飛,懷疑被扒手趁人潮洶湧時摸走,便報警求助。警方獲報後啟動快速處理機制,結合旅客提供的資訊透過多來源情資交叉比對,鎖定兩名42歲與50歲蒙古國籍女子,昨日晚間將兩人拘提到案。警方調查,2人疑似在今年8...
CTWANT ・ 7 小時前
高雄運動中心夯 多區爭設
高雄市運動中心受歡迎,仁武區人口數突破10萬人,爭取設立運動中心,鳳山等3區人口數多,地方認為現有1座不敷使用,也爭設第2座運動中心。市府表示,澄清湖旁推動全國最大12公頃運動休閒園區,將採公辦都更開發帶動球場升級,提供鳥松、仁武一帶民眾使用,未來將視現有運動中心營運情形,依土地可行性、交通易達性、
自由時報 ・ 5 小時前德媒評高市遭文攻:語言暴力是政治暴力一部分
(中央社台北16日電)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發表「台灣有事」談話後,中國駐日本大阪總領事薛劍及一些官媒的攻擊性言語引人側目。德國之聲15日發表文章說,如今中國官員和官媒認為,用渾號辱罵外國領導人是「聰明智慧」,粗鄙的髒話則代表「國家的力量」,而建政以來,語言暴力是政治暴力的一部分。
中央社 ・ 13 小時前
大樂透6.91億沒得到別難過!今彩539頭獎連開四注 台北、台中、屏東4人各得6百萬
[FTNN新聞網]記者張書翰/綜合報導台彩昨(15)日晚開出第114000277期今彩539中獎號碼:12、20、25、28、29。其中頭獎開出4注,每注獎金為6百萬元,分別從台...
FTNN新聞網 ・ 11 小時前
"16人點5份"義大利披薩事件延燒 市長緩頰:盼找台代表溝通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義大利披薩店直播罵台灣遊客事件持續延燒,雖然事後該店老闆也有發影片道歉,但他在GOOGLE評論區仍對理性提醒說"這只是文化差異"的留言回髒話,此事也上升到外交事件,當地市長出面說老闆沒惡意、只想博關注,但做法錯誤,希望找台灣駐義大利代表溝通、化解爭端。
民視 ・ 5 小時前
「砰」一聲!53歲男在家中遭霰彈槍射中背部 竟是愛犬痛下毒手
美國賓州近日發生一起離奇槍擊事件,一名53歲男子在家中突然遭霰彈槍擊中背部,警消到場後發現他倒臥在地、傷勢嚴重,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開槍的兇手竟然是他飼養的寵物狗。
鏡報 ・ 13 小時前
賴總統出席總統盃街舞大賽頒獎典禮(2) (圖)
「2025總統盃全民運動賽事-街舞大賽」16日在總統府前凱道舉行全國決賽暨頒獎典禮,總統賴清德(圖)晚間出席表示,他看到每個隊伍表演都非常精彩,可說是光彩奪目,「已經照耀到整個凱道上空」。
中央社 ・ 9 小時前
泥流衝明利村「水利署的鍋」?季連成急喊不應責備 理由全說了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花蓮縣最近頻遭風災重創,近日鳳凰颱風再挾豪雨狂炸,使得不久前才因堰塞湖溢流、躍登全國新聞版面的花蓮馬太鞍溪,再次發生溪水暴漲;進而導致11月10日傍晚起,就有龐大泥流不斷沖進萬榮鄉明利村,摧毀許多居民的家園。事後,外界質疑水利署的聲浪不絕於耳,認為釀災原因,就是未事先防堵好堤防末端。不過,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今(15)視察災區時,大力為水利署緩頰,甚至認為不應太過責備。季連成受訪時直言說,他想替水利署署長帶領的團隊「持平講幾句話」;他說,大家首先可思考一個問題,為何這次風災,光復鄉上次迅速搭建的2860公尺堤防,沒有遭到破壞、甚至也讓光復鄉這次根本免於受災?因為工作重點有兩個,第一個就是疏濬,季連成大讚,馬太鞍溪下游的濬深工程做得很快,已經做出長800公尺、寬60公尺、深5公尺的深水槽,「讓水下來之後,能按照深水槽往下流」。至於第二段工程,季連成繼續說明,就是修築2860公尺的堤防;而這道堤防還打造3城防線,第一道防線是消波塊,也就是頂塊、然後是太空包、最後則是土堤,甚至還用鋼網與水泥固化,這些工程全都需要時間。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右)。(圖/民視新聞)不僅如此,季連成還表示,前陣子花蓮縣府也不斷提出,馬佛溪、花蓮溪都有疏濬需求;因此,水利署、九分署及他們的團隊,都將重心擺在這幾處。至於明利村的部分,季連成則說,他當初其實也有指導水利署,偕同明利村村長視察;現場有發現河床位置高、與邊坡已經平起,但因為仍有涵管便橋協助疏濬,故判斷暫時無太大的立即危險,才決定放到後面再做,這是先後順序的問題。季連成說,這次雨勢如此之大,水沖下來以後,涵管便橋竟然直接被堵塞、被沖毀,才導致上游水位提高。因此季連成認為,這次的災害,主要肇因於上述意外,故他也接著說:「我覺得要持平地講,水利署這次為了政府、為了馬太鞍溪的疏濬及堤防建設,其實真的已經居功厥偉,應該沒什麼好去責備的!」。原文出處:快新聞/泥流衝明利村「水利署的鍋」?季連成急喊不應責備 理由全說了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中日「為台灣」鬧翻?胡錫進「嗆高市早苗」美方反擊演唱會門票「留給外國人」挨批 黃捷籲交通部:不該犧牲國人權益錯誤財劃法別送出立院!陳培瑜出招「一人一通電話阻韓國瑜」
民視影音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