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不孕主因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為常見內分泌及代謝異常疾病,主要影響生育年齡女性,盛行率約為女性人口百分之六至十五。國泰醫院婦女醫學部醫師蔡亞倫表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女性不孕主要原因之一,其特徵之一為排卵異常或沒有排卵,以致受孕機會大幅降低。此外,符合三項當中任二項,代表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蔡亞倫指出,根據鹿特丹診斷標準,只要符合以下三項當中任兩項,就可診斷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第一,排卵異常,比如月經週期不規律、經常性無排卵或罕見排卵。第二,高雄激素表現,比如血中雄性激素(如睪固酮)濃度升高,或出現如多毛、痤瘡、雄性禿等臨床表徵。
第三,多囊性卵巢影像,經由超音波發現卵巢中有多個小卵泡(通常超過十二個以上),排列像「珍珠項鍊」狀。
蔡亞倫醫師進一步指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確切成因尚未完全明朗,可能跟多種因素有關,第一,胰島素阻抗與高胰島素血症,胰島素阻抗導致胰島素濃度升高,進而促進卵巢分泌過量雄性激素,干擾排卵。第二,遺傳因素,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或糖尿病家族史的女性罹病風險較高。第三,體重與肥胖,過重會加劇胰島素阻抗與荷爾蒙失衡,進而加重患者病情。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不僅影響女性生殖健康,也與多種慢性病風險升高有關,第一,不孕症,因無排卵或排卵不規律導致受孕困難。第二,第二型糖尿病,胰島素阻抗使罹患糖尿病風險顯著增加。第三,代謝症候群,比如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等。第四,心血管疾病,因為將會提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第五,心理健康問題,比如焦慮、憂鬱、自尊心下降等。
值得注意的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無法「根治」,但透過早期診斷與全面生活調整,可以有效管理病情及減少併發症風險。特別是體重控制。
其他人也在看


大水淹平房 獨居嬤終於能安心睡了
宜蘭蘇澳水災過了好多天,還是有好多民眾的家、沒有恢復,因為很多是獨居長輩,光靠自己根本沒辦法。這個周末、志工就接獲里長通報,前往一位高齡80歲賴姓獨居阿媽的家,一樓平房、被水淹了大半,家具都壞掉,...
大愛電視 ・ 1 天前
全國競技體操錦標賽 葉政吊環奪金 (圖)
114年全國競技體操錦標賽最後一天賽程16日舉行,輔仁大學體操好手葉政(圖)在大專社會男子組吊環項目脫穎而出,以12.666分成功拿下金牌。
中央社 ・ 1 天前
新加坡國寶級藝術家追憶摯友三毛 黃意會《不要告別》個展葫蘆墩登場
【民眾網諸葛志一台中報導】新加坡國寶級藝術家黃意會,以深厚筆觸追憶文學女作家三毛,推出《不要告別-三毛與我的台 […]
民眾日報 ・ 1 天前
「腳踏車行程換冰棒」解救都市熱島 公共政策創意提案賽奪冠
台北市政府青年局(16)舉辦「2025公共政策創意提案競賽暨頒獎典禮」。青年局表示,本次競賽由8月開始徵件,共有全台74組青年團隊報名參賽,經過初選後,有10組團隊進入決賽。台北市副市長張溫德親自將獎項頒給冠軍隊伍「Y&C」,他們提出「Cool台北」發放冰棒,成為這次比賽亮點,獲得一致好評。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總統盃街舞大賽決賽登場 參賽者造型吸睛(1) (圖)
「2025總統盃全民運動賽事-街舞大賽」全國決賽16日在台北凱達格蘭大道熱鬧登場,賽程一路從白天進行至黑夜,有選手以殭屍與道士造型亮相熱舞,吸睛全場。
中央社 ・ 1 天前減重老是失敗?減重醫師揭「胰島素阻抗」暗中作祟 2 招修復代謝
[Newtalk新聞] 許多民眾長期減重不順利,往往先怪罪自己意志力不夠,但減重醫師蕭捷健提醒,這種想法可能完全錯誤。他指出,許多人越減越挫折,真正的問題往往不是嘴饞,而是身體的整套系統已經被「胰島素阻抗」出賣。如果近年努力不斷卻看不到成效,他強調,「真的不是你的錯」。 蕭捷健解釋,內臟脂肪偏高、體脂率明顯過高,又加上家族中有人罹患糖尿病,這三項因素組合在一起,幾乎代表身體正逐步走向胰島素阻抗。他將其比喻為「身體油門卡住了」。當細胞收不到能量,身體便發出錯誤指令:「快點儲存脂肪!不然以後會餓死!」吃下肚的澱粉也因此更容易轉成脂肪,而非被正常使用。 他指出,最糟的是大腦也收不到「吃飽了」的訊號。於是有人整天都在聽到內心的催促:「我好餓、快吃、再吃一點不會怎樣。」這讓許多民眾以為自己是抵抗不了零食,但蕭捷健強調,真正的對手從來不是餅乾,而是「一個壞掉的警報器」。 面對這類問題,他提出兩大核心方向:為胰島素「減壓」,以及讓肌肉重新「學會用糖」: 1. 讓吃進來的碳水變聰明,而不是完全禁止。他強調,過度極端的做法最常見,例如許多人一焦慮就宣布:「我不吃澱粉了!」結果往往撐不到三天就暴食,之後再
新頭殼 ・ 13 小時前國旅真的贏日本?旅台日人觀察引爭議 台灣網友反應兩極
台灣民眾近年瘋出國,旅遊逆差持續擴大,但一名長期在台的日本網紅卻觀察到另一個現象。他表示,社群平台上不時可見台灣旅客對日本行程的負評,從住宿、餐飲到服務品質皆有人吐槽;相較之下,日本人來台旅遊時,多半分享的是文化差異或趣味見聞,少見激烈抱怨。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耳鳴 與腎肝脾三臟相關
耳鳴是現代人常見困擾之一,聲音可能如同嗡嗡、蟬鳴、流水,安靜時特別明顯,甚至影響睡眠與情緒。開業中醫師周大翔表示,傳統中醫認為,「耳為腎之竅」,耳鳴不只是耳朵問題,而是反映氣血失調、臟腑失衡,常與腎、肝、脾三臟相關。周大翔指出,耳鳴依照症狀可分為四型,第一,腎虛型,常見於年長者、長期熬夜或體虛者。耳鳴聲低,如蟬鳴或流水,伴隨腰痠、膝軟、頭暈。治以補腎填精、養陰益氣,可用六味地黃丸或熟地、枸杞、山茱萸等藥。飲食建議多食黑芝麻、核桃、山藥、桑椹等補腎養血之品,避免咖啡、酒精與辛辣刺激。周大翔醫師進一步指出,第二,肝火上炎型,多見於情緒緊繃、壓力大的人。耳鳴聲大而急,如潮水或雷鳴,常伴頭痛、口苦、目赤、失眠。治宜清肝瀉火,可用龍膽瀉肝湯或配菊花、梔子、夏枯草等。飲食建議可飲綠豆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全國競技體操錦標賽 劉彥甫地板奪金 (圖)
114年全國競技體操錦標賽16日在新北市厚德國小體操館舉行大專社會男子組賽事,在地板項目中,台北市立大學大一新生劉彥甫(圖)以12.366分奪金。
中央社 ・ 1 天前男子長期打鼾 微創手術通氣
27歲潘先生因嚴重打鼾合併黃鼻涕,內視鏡檢查發現有慢性鼻竇炎、鼻中膈彎曲併鼻甲肥大及雙側扁桃腺與懸壅垂肥大等,嘗試藥物與正壓呼吸器(CPAP)改善,但療效有限。經接受微創鼻竇及鼻中膈鼻道成型手術改善鼻道通氣,再進行雙極射頻扁桃腺切除裝置輔助懸壅垂顎咽成型術,術後呼吸道阻塞緩解,不再需要依靠CPAP的輔助,睡眠品質及白天精神提升。奇美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沈至軒提醒,打鼾其實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根據研究顯示,約有五成的打鼾病人會在睡眠過程中伴隨「睡眠呼吸中止症」,長期下來,呼吸道在睡眠中承受過高阻力,恐引發高血壓、心臟病、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甚至提高半夜猝死的機率,兒童更可能會影響顏面骨骼發育與學習效率。沈至軒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根據病因不同可分為中樞性、阻塞性及上呼吸道阻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工商社論》面對美國壓力,台灣產業如何自處?
台美關稅談判近尾聲,本月底前能否敲定協議頗受關注。但即使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台灣仍要擔心美國商務部進行的232條款調查,對台灣在全球居主導地位的半導體產業,徵收新關稅。
工商時報 ・ 22 小時前
兩岸共同建立「內戰傷痕紀念碑」
馬英九前總統在228紀念碑前道歉,鄭麗文主席在馬場町九十度鞠躬,這些動作展現了追求台灣內部和解、兩岸和平的誠意。然而,和解與和平不代表必須以隱藏、淡化或扭曲自身史觀為代價。
中時新聞網 ・ 22 小時前中國財政部擴內需、加碼專項與超長期國債,力挺打造強大本土市場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財政部部長藍佛安上週五表示,建設強大國內市場是發揮中國經濟體量優勢的關鍵,也是「十五五」時期要推進的重點任務之一。未來財政政策將堅持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從提振消費、擴大有效投資與加快統一大市場建設三個方向同時發力,推動供需動態平衡與經濟良性循環,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在消費端,藍佛安指出,財政將一方面眼於釋放當期消費潛力,統籌運用財政補貼、貸款貼息等工具,擴大商品與服務消費,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增長點,打造更多消費新場景;另一方面,重提升居民長期消費能力,透過稅收制度、社會保障與轉移支付等手段,優化收入分配結構,增強中低收入群體實際購買力,以消費回合內需基本盤。投資方面,財政部將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強調統籌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與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資金來源,優化政府投資方向,圍繞「打基礎、利長遠、補短板、調結構」加大投入力度。藍佛安強調,要通過完善機制,鼓勵和吸引民間資本參與重大工程與關鍵領域建設,發揮政府投資撬動社會投資的放大效應,進一步激活民間投資活力。在推進統一大市場建設上,藍佛安提出,將完善有利於全國統一市場的財稅制度,通過規範稅收優惠與財政補貼政策、加強政府採
財訊快報 ・ 19 小時前

高雄運動中心夯 多區爭設
高雄市運動中心受歡迎,仁武區人口數突破10萬人,爭取設立運動中心,鳳山等3區人口數多,地方認為現有1座不敷使用,也爭設第2座運動中心。市府表示,澄清湖旁推動全國最大12公頃運動休閒園區,將採公辦都更開發帶動球場升級,提供鳥松、仁武一帶民眾使用,未來將視現有運動中心營運情形,依土地可行性、交通易達性、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鏡論/電力與豬肉都聽凱因斯的話
總體經濟學裡,有一派學說稱為「凱因斯學派」。學說原意為:需求創造了供給,政府應增加支出,擴大需求,繁榮經濟。「需求創造供給」之說,也能用於其他領域。最近,二件農工大事,都印證了凱因斯學派說法:核電返場,指日可待;廚餘退場,遙遙無期。
鏡報 ・ 1 天前假日急症中心看診數續成長 強化宣導備戰春節假期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6日電)假日急症中心上路第3週,今天日診看診227人,比上週日多18人,多數據點看診數均有持續緩步成長,衛福部長石崇良坦言宣傳力道仍待強化,以利備戰明年春節連假,避免急診壅塞。
中央社 ・ 1 天前
撞擊瞬間曝光!高雄73歲翁失控「撞翻待轉區」騎士團骨牌倒地…1死9傷
高雄73歲陳姓老翁16日下午開車行經楠梓區德民新橋,準備在下橋後左轉時,先是撞上一名機車騎士,在失控撞進前方待轉區內的數輛機車,造成9名騎士送醫,不過最先被撞上的陳姓男騎士(50歲)送院後意識改變,經搶救後宣告不治,另8名傷者中3人骨折住院,5名擦挫傷患者已先行出院,目前監視畫面以已曝光,清楚記錄下陳翁肇事的所有過程,不過詳細的車禍原因仍要由警方判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