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同理心恐傷害人際關係!專家:感性理性需取得平衡
最新研究顯示,同理心並非越多越好,而是需要在情感與理性之間取得平衡。「同理心失衡」是影響人際關係的關鍵因素,同理心需要達到適當平衡才能維持健康的人際互動。
基因醫師張家銘在臨床實踐中觀察到,許多患者面臨兩種極端情況:一種是過度受他人情緒影響而無法自處,另一種則是明知對方情緒低落卻無法產生共鳴。這些現象反映出同理心的兩個面向—情緒同理心與認知同理心之間的失衡。
「情緒同理心是當我們看到別人難過,自己也會感受到那種痛;認知同理心則是我們能理解對方為什麼會這樣,頭腦可以分析出原因。」張家銘醫師解釋,理想狀況是這兩者平衡合作,但研究發現許多人存在失衡狀態。
這種失衡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張家銘醫師舉例,在家庭中,有些父母因孩子哭泣而過度緊張;在職場上,有人會因同事的一個表情就陷入自我懷疑。這些都可能是「情緒太強」或「理性太強」的表現。
研究還發現一個生理層面的關聯:同理心失衡的人體內催產素(Oxytocin)濃度往往較低。張家銘醫師指出,催產素不僅是「愛的荷爾蒙」,更是調節社交情緒的關鍵物質,能幫助大腦在理性與情緒之間取得平衡。
針對不同類型的同理心失衡,張家銘醫師提出具體建議。對於「感受太快、容易焦慮」的人,他建議在情緒反應前停頓五秒,區分自己與他人的感受,並避免過度接觸負面資訊。對於「理性太快、不容易共感」的人,則建議先表達理解而非立即給予建議,並透過藝術活動刺激情緒感官。
「同理心不是能力,而是節奏。」張家銘醫師強調,每個人大腦都有自己的節奏,有些感受多、有些思考多,這是個體差異而非缺陷。他鼓勵人們了解自己是「感覺多」還是「理解多」,學習調節感性與理性,以更輕鬆的方式維持人際關係。
延伸閱讀
「周休三日」2年前曾被打槍 行政院曝3顧慮:不宜全面推行
美中通話剛結束!高市早苗與川普熱線 拒透露是否談「台灣有事」
影/國6大塞車!外籍男突下車「站路肩跳舞」 畫面曝光
其他人也在看

普發一萬領了嗎?提領、匯款或檢查帳單⋯「1關鍵」教孩子金錢管理
政府普發1萬元現金陸續入帳,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到ATM查詢或領錢,對不少孩子來說提款機的運作既神祕又令人好奇,而家長也希望趁機教孩子金錢管理和自我保護的基本觀念。對此,精神科醫師表示,家長穩定的陪伴、開放的態度,以及願意讓孩子提出問題的空間,可以幫助孩子學會理財,也能提升親子關係。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
伊能靜直播狂曬9歲女兒「大長腿」引戰!育兒幸福感vs.兒童隱私爭議 網友吵翻
伊能靜11月23日的直播引起熱議。她在鏡頭前多次展示9歲女兒米粒的腿部照片,並以「又直又細又長」形容,還透露從嬰兒時期就開始替孩子拉伸按摩。雖然她以母親角度分享育兒日常,卻意外掀起兒童隱私、性別教育與外貌焦慮的討論。
姊妹淘 ・ 22 小時前
孩子易哭、容怒? 爸媽先別貼標籤,敏感兒需要被理解!
有些孩子笑得瘋狂、哭得驚天動地,甚至一點小事就大發脾氣,這或許是「情緒敏感」的特質;爸媽該怎麼引導孩子的情緒,從「允許適度宣洩」到「冷靜技巧」,再到「積極轉念」,讓孩子學會調節情緒,不再失控!
信誼好好育兒 ・ 48 分鐘前
你好強我軟腳!人妻劈2男狂喊「高潮好幾回」 軍人小王:71歲早不行了
高雄一名婦人阿涵(化名)婚內出軌,一次給老公洪男戴了2頂綠帽,其中一人還是高齡71歲退伍軍人,手機裡留存與小王們鹹濕對話,包括「你好強,我軟腳了」、「期待下週溫床」;橋頭地方法院根據這些對話內容,不採信小王們說法,分別得賠償洪男30萬、20萬元。全案可上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劉世芳稱質疑小橘書「公主病」 卓揆說話了
[NOWnews今日新聞]政府印製《台灣全民安全指引》並陸續送達家戶,對此卻有網友怒嗆要將小橘書丟垃圾桶。內政部長劉世芳昨反擊,稱這些人「可能不是在台灣出生長大,要不然就是有公主、王子病」,此番話也引...
今日新聞NOWNEWS ・ 22 小時前

丟棄國防手冊「公主病」說法惹議 劉世芳:各界不同的聲音都聽到了
內政部長劉世芳今(25)日出席「2025突發性重大天然災害危機處理及應變管理國際論壇」,針對她認為把《台灣全民安全指引》丟回收桶是「公主病、王子病」的發言,劉世芳回應,是希望大家看看手冊內容,可以有同理心去照顧自己、還有照顧家人,有準備更安全。
中天新聞網 ・ 21 小時前
國際期刊證實了!胖是癌症共同風險 婦產科名醫黃元熙曝光1招救自己
全球頂尖醫學期刊《Lancet》(刺胳針)、《NEJM》(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指出,肥胖不只是外型議題,是會全面拉高癌症、心血管、肝腎與代謝疾病的關鍵風險因子。婦產科名醫黃元熙醫師提醒:「胖不是可愛、不是福氣,是全身在發炎的警訊。你以為只是變胖,小心可能已經深陷13種癌症風險。」而「體重」是可改變的危險因子。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藏母屍3年詐領191萬!56歲男「假扮媽媽」還辦新身分證 2特徵慘露餡
義大利一名失業的56歲男子,在82歲母親過世後沒有向警方通報,竟趁機假扮成母親,3年內詐領了房產、福利金,預計每年能拿到191萬元。最終一名政府官員識破男子身分,並通報警方到家中搜查,發現男子母親已成乾屍。
鏡報 ・ 17 小時前
癌症骨轉移痛到無法入睡!「放療+熱治療」一週擺脫嗎啡
攝護腺癌骨轉移患者接受放射線治療合併癌症深層熱治療後,僅三天不再喊痛,一週後可下床走路,透過放射治療與癌症深層熱治療的結合,不僅能有效控制疼痛,還能減少嗎啡使用。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民主人籲軍人拒非法命令 五角大廈揚言軍法審判
(中央社華盛頓2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軍方今天表示,正在考慮對民主籍聯邦參議員、前太空人凱利(Mark Kelly)提起軍法審判,因為他出現在一支影片中,敦促部隊拒絕非法命令。
中央社 ・ 21 小時前
剛被金秀賢牽連「新戲泡湯」!《山寨人生》曹寶兒震撼宣布好消息
31歲韓國女星曹寶兒曾主演《九尾狐傳》、《戀愛不可抗力》、《吞金》,今(11/25)傳出好消息,所屬經紀公司XYZ Studio正式宣布,她與與圈外丈夫結婚滿1年後,懷上第一胎,預計將於明年初迎接新生命。
太報 ・ 17 小時前
南韓新型巡防艦「全南號」下水 明年底成軍服役
記者賴名倫/綜合報導 南韓海軍25日證實,「SK Oceanplant」公司承造的巡防艦「全南號」(FFG-831),於同日在慶尚南道固城郡造船廠舉行下水暨命
青年日報 ・ 1 天前
高市早苗擁抱、滑椅盡顯「社交狠角色」 彭博:打破日本男性僵化外交作風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週在南非20國集團(G20)領袖峰會,與義大利總理梅洛尼的熱切擁抱的影像,近日在日本社群媒體瘋傳,彭博報導她打破了日本男性領導人數十年來僵化拘謹的外交作風;其實本月初她在APEC峰會的「滑椅子」之舉,就展現出她風格獨具的「開朗外交」。
太報 ・ 1 天前
總是替孩子付出太多?心理師揭「3種教養心態」容易把父母關入孤島
父母總是為孩子做得太多?小心容易把自己關入孤島。諮商心理師胡瑋婷於《讓孩子成為自己人生的玩家》一書中,分享「遊戲化學習」的方法,透過陪伴孩子玩耍,滿足他們的安全感、歸屬感、新鮮感、控制感和效能感等,幫助孩子學習情緒調節與培養自信心,成為自己人生的最大玩家。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 ・ 22 小時前籲美軍拒非法命令 前太空人參議員遭國防部威脅召回起訴
美國五角大廈(Pentagon)24日威脅要召回退役海軍上校(Navy captain)、美國參議員凱利(Mark Kelly),以便對其提起訴訟。五角大廈稱,這位前太空人兼功勳老兵的行為涉嫌煽動叛亂。 凱利否認有任何不當行為,並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他不會受到威嚇。凱利和另外5位具美國軍方和情報部門背景的民主國會議員一起,敦促美國軍人拒絕執行任何非法命令。 凱利在11月18日發表的影片訊息,正值民主人和一些美國軍官日益擔憂,川普(Donald Trump)政府下令美軍在拉丁美洲水域攻擊疑似走私毒品的船隻並殺死嫌犯,此舉違反了法律。 五角大廈則表示,這些攻擊是正當的,因為毒品走私者被視為恐怖分子。 五角大廈的聲明表示,正在審查針對凱利的「嚴重不當行為指控」,不過並未說明若採取此一非常步驟,凱利可能面臨何種指控。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在X上發文,指控凱利和其他國會議員煽動叛亂。 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在X上表示:「『煽動叛亂6人組』(Seditious Six)製作的影片卑鄙、魯莽且虛假。」 他寫道:「鼓勵我們的戰士無視指揮官的命令,破壞了『良好秩序和紀律』的各個層面
中央廣播電台 ・ 21 小時前
3個漂亮女兒都拒絕出道!鍾麗緹認「想讓她們當idol」 一段話洩媽媽真實擔憂
55歲的鍾麗緹因形象亮眼,多年來擁有高知名度。她與前兩任丈夫育有3名女兒:27歲的大女兒張敏鈞(Yasmine)、17歲的張思捷(Jaden)以及15歲的小女兒張凱琳(Cayla、考拉),三姊妹不僅遺傳到媽媽的外貌與身形,近年跟著鍾麗緹出席時尚活動時,也因氣質突出而受到不少關注。
姊妹淘 ・ 3 天前肚子越大腦袋越老? 研究揭「內臟脂肪」加速大腦老化
想要大腦保持年輕靈光?除了動腦,你可能更需要「動身體」。根據科技新聞網站《SciTechDaily》報導,最新科學研究發現,影響大腦衰老速度的關鍵線索,竟然藏在我們的肚子裡。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團隊透過先進的全身核磁共振(MRI) 與人工智慧(AI)技術分析證實,體內「內臟脂肪」越多、肌肉量越少的人
自由時報 ・ 20 小時前

鬧經痛3年一次比一次慘… 35歲女一查「子宮內布滿肌腺瘤」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35歲的李小姐,近三年來每一次生理期來,總會腹痛難耐,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忍到受不了,擔心身體狀況的她,就醫一檢查,沒想到竟發現子宮內布滿子宮肌腺瘤,所幸透過腹腔鏡與婦科超音波導引進行「逐顆擊破」治療,症狀才大幅改善。醫師提醒,若有劇烈腹痛、經血過多以及頻尿等症狀要小心,否則長期下來恐影響受孕。 收治病人的台北慈濟醫院...
匯流新聞網 ・ 2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