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配3菜秒變養血管料理!醫教夏至養生2重點 1飲品過量超危險
酷暑季節如何養生?夏至時節的氣溫持續攀升,讓許多人感到身心不適,甚至引發焦慮與煩躁。中醫師指出,這時民眾可透過具有清熱解暑、養心安神功效的食材來養生,同時也要避免頻繁進出冷氣房,不然容易加重心血管負擔。
夏至養生首重「脾胃調理」
中醫師黃上邦表示,夏至時節,正是腸胃道疾病高發期,飲食習慣需要格外留意。隨著氣溫上升,過量食用辛辣燥熱食物或暴飲暴食,容易加重脾胃負擔,進而引發消化不良等問題。
脾胃作為後天之本,一旦受損,將影響食慾、睡眠與情緒,長期下來甚至可能引發其他全身性疾病,因此夏至期間應特別注重脾胃保養。日常飲食可適量攝取當季的新鮮瓜果與蔬菜,有助於促進消化與補充水分,但部分寒性水果,如西瓜與梨等,則應避免過量食用,以免對脾胃造成負擔。
看更多:夏至避暑最重「防汗」 中醫提醒流汗太多傷心,快按2穴降心火防心氣虛
夏至祛暑益心 避免心血管負擔
黃上邦指出,隨著夏季酷熱來襲,不少人會感到心神煩躁,而頻繁進出冷氣房則可能加重心血管負擔,這時不宜進行劇烈運動,以免過度流汗、耗傷津液並損及心陽,反而對身體健康不利,所以「祛暑益心」也很重要。
這時可用紅藜1.5g、天麻1g、地骨皮1.5g、桂花0.5g、青蒿1g、遠志1g,以500c.c.熱水沖泡。這款養生茶不僅有助於清熱解毒、安神寧志,還能促進肌膚保養,對整體健康有長期益處,有助於保持身心舒適,提升夏季的生活品質。
看更多:爆熱天氣 你需要喝一碗透心脾的綠豆蓮子湯!夏至消暑穴道這樣按
冰涼含糖飲料攝取過量 恐引發失智、胰臟癌危機
炎炎夏日,許多人喝杯冰涼的手搖飲來解暑,但含糖飲料卻容易讓在人不知不覺攝取過量糖分,甚至超過每日建議的攝取量。黃上邦提醒,過度攝取糖分不僅可能導致肥胖,還可能增加罹患失智症、胰臟癌等健康問題的風險。此外,許多含糖飲料中還含有各種人工及化學添加劑,長期飲用恐造成健康威脅。
夏至養生料理:沙茶鮮筍滷素菜捲
黃上邦提到,木耳的熱量低,富含膳食纖維,對維持腸胃健康極為有益,還具有活血、止血、促進腸胃蠕動、潤肺益胃的功效。有研究顯示,它對預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所以在夏季適量食用木耳,助於改善整體飲食結構,提升整體健康水平,民眾可以多吃「沙茶鮮筍滷素菜捲」來養生。
先將木耳、竹筍、香菇、紅蘿蔔洗淨,泡水後切絲;取一平底鍋,加入適量的油,依序將紅蘿蔔絲、香菇絲、木耳絲和竹筍絲放入鍋中炒香,加入鹽調味,備用;接著取圓形豆腐皮,剪成三角形狀,將已炒好的食材包裹在豆腐皮中;再取一平底鍋,加入適量的油,將包好的素菜捲煎至金黃色;最後加入適量的沙茶醬、醬油及水,將煎好的素菜捲放入鍋中稍微滷煮一下,即可起鍋。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黃上邦中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她長甲狀腺囊腫靠這樣做消失了!名醫也大推 2營養素超關鍵
謝祖武痛述照護失智母8年煎熬!科學證實「最懶護腦法」降39%失智風險
早餐吃稀飯白粥等於喝糖水?中醫最推崇4款養生粥 吃對穩血糖、防失眠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研究揭「1能力」=心臟健康度 醫喊:現在練還得及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一篇研究發現,握力強不強可能與心臟健康息息相關,握力越強,心血管越健康。此外,若能每週累積至少150分鐘的中度至劇烈身體活動,對於握力較弱或中等的人而言,可明顯降低死亡風險。心臟科醫師表示,民眾若無暇進行戶外運動,可多做「握力」運動,以訓練心臟功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有食譜》汗皰疹與手腳濕氣重有關!中醫推「三妙祛濕茶」有效止癢
汗皰疹是一種濕疹類的皮膚病,好發於換季或是天氣熱的時候,該如何正確止癢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資深主治醫師謝旭東於《肌膚的事,讓專業的來!》一書中,從中醫角度說明皮膚問題,輕鬆瞭解蕁麻疹、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神經性皮膚炎、乾癬性關節炎等皮膚疾病,幫助讀者建立最完整、最堅固的肌膚防護網。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
退休師白內障+散光霧茫茫 看食譜加鹽巴「3匙竟看成8匙」
65歲的周老師退休後熱衷烹飪與園藝,卻因白內障合併散光導致視力模糊、夜間行車出現嚴重眩光,甚至在料理時將食譜上的「3匙鹽」誤看成「8匙」,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經醫師評估後,她選擇「新一代延焦散光人工水晶體」搭配飛秒雷射輔助手術,術後成功擺脫眼鏡束縛,重拾生活熱情。
中天新聞網 ・ 17 小時前
日本人長壽秘訣!每天喝湯加1物 科學證實可降血糖、血脂與抗癌
日本沖繩擁有全國最低的癌症死亡率,科學家發現秘密可能就在當地人每天必喝的味噌湯裡。這種看似平凡的褐色海藻,因其經科學驗證的降血糖、降血脂與抗癌功效,正從傳統食材搖身成為國際矚目的超級食物。
NOW健康 ・ 1 天前
下落不明4天!台人赴阿布達比轉機「遭5警拘捕」 外交部出手了
即時中心/黃于庭報導雲林一對夫妻本(11)月23日自桃園國際機場出發,準備展開為期16天的中東之旅;未料抵達阿布達比機場轉機時,陳姓先生突然遭5名員警登機拘捕,事發至今4天仍下落不明,楊姓妻子透過各管道求助,期盼外交單位出手協助。對此,外交部回應,我駐處正與當地警方進一步釐清案情。
民視 ・ 1 天前
減肥方法全都試⋯小心陷「減重成癮」不自知!快看6特徵你是否中標
現代人為了減肥經常習慣性的節食,有人是為了改善自己目前的健康狀況,有人是為了更美好的體態,但是過度追求減重目標可能會影響身心健康。《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朱瑞君所撰此文,他分享「減重成癮」的特徵,建議民眾將肥胖視為認識身體的過程,才能健康減肥不傷身。
優活健康網 ・ 13 小時前

脂肪肝盛行率破3成「新國病」 防治網拚3年擴展25醫院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脂肪肝成新國病!根據統計,台灣人脂肪肝盛行率超過三成,不但超越病毒性肝炎成為台灣最常見的肝臟疾病,更與肥胖症、糖尿病、三高、心血管重症及數種癌症顯著相關。台灣肝臟研究學會今(27)日宣布與國衛院及醫院合作,預計三年內要擴展至25家醫院,打造全國「代謝性脂肪肝病」及「代謝性脂肪肝炎」防治網,進一步建立「台灣脂肪肝登錄資...
匯流新聞網 ・ 14 小時前
台籍旅客在阿布達比遭警方帶走 外交部曝最新狀況:人在杜拜警局
雲林一對陳姓夫妻於10月23日從桃園機場出發前往中東旅遊,陳男在阿布達比轉機時,卻遭5名武裝人員帶走,從此失聯,陳男的子女因此在社群平台發文求救。外交部今(11/27)日透露最新狀況,陳姓國人已由阿布達比移送至杜拜警局,駐處同仁已經前往當地關切,並將狀況轉告家屬。
太報 ・ 13 小時前
謝龍介撂台語質詢 李洋抿口水苦笑:台語沒那麼好
運動部長李洋今(26)日首度到立法院備詢,國民立委謝龍介開頭先以台語問候,緊接著就開始一連串的台語質詢,李洋只能趕緊表示,自己台語不是很好,全場笑聲一片。至於備受關注的世界棒球經典賽,李洋被問到怎麼...
華視 ・ 1 天前
30+不暈船但「暈碳」!揭飯後嗜睡現象 醫曝背後1隱憂:微妙卻具指標意義
近日有網友在Threads上發文表示,自己32歲,已經不是當年會暈船的小女生,但她暈的是碳!貼文立刻掀起熱論,許多人都好奇何謂「暈碳」?對此,營養師Gary解釋,有些人一吃澱粉就暈碳,大多是因為平常澱粉吃較少,身體對碳水的利用效率變差,導致血糖一下衝太快又掉太快,就會想睡。基因醫師張家銘則點出背後隱憂。
鏡報 ・ 13 小時前
如何聰明選保健品 醫師建議:劑量不是越高越好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台灣成人糖尿病患者,超過259萬人,藥物控制外,醫生建議透過飲食、運動調整身體,不少人也會搭配保健食品。近年苦瓜胜肽相關食品越來越夯,有國際生技大廠研發多年,從促進新陳代謝與調整體質方面下手,獲得多項科學研究證實,可作為醫師輔助保健建議。
民視 ・ 10 小時前
口齒清晰度與「吃」的有關?專家:留意嬰幼兒口腔動作發展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早期的口腔經驗是嬰幼兒與世界連結的重要窗口,大多數孩子學習主要藉由口腔期的探索開啟。高雄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語言治療師張炳鑫表示,常見幼兒將不同的東西放入口中,藉此感知周遭環境。 寶寶吃的好不好 影響未來口齒清晰度 張炳鑫語言治療師說明, 0-2歲是口腔動作發展的關鍵時期,並在2-4歲逐漸成熟,發展出與成人相當的口腔動作能力。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與口腔動作的發展,進食食物的質地也逐漸多樣化。嬰幼兒透過吸吃和咀嚼不同質地的食物經驗,累積肌肉的力量與協調度,因此,寶寶吃的好不好,不僅對健康和發展有重大的影響,同時也會關係著未來說話的口齒清晰度。 逾兩歲應可吃所有質地食物 家長可觀察並從旁協助 張炳鑫語言治療師特別分享一般嬰幼兒飲食與口腔動作發展列表,並提醒家長可根據孩子月齡觀察並給予適合的食物,尤其18個月以上就可吃大部分的餐桌食物,並使用湯匙進食。兩歲以上幾乎可食用所有質地食物,家長也須放手留意口腔動作,並在旁多加協助、留意進食安全。 盡早給予不同的口腔經驗 異樣應及早尋求協助 張炳鑫語言治療師表示,從兒童發展角度來看,要盡早給予不同的口腔經驗,提供多種口味和質
健康醫療網 ・ 11 小時前
別亂擠痘痘!臉部「危險三角區」血管直通大腦 當心細菌逆流攻入肺
近期一名年輕女性因隨手擠壓臉部痘痘,細菌竟沿著血液逆流進入肺部,導致嚴重感染,肺部出現多個破洞,部分組織甚至已經壞死,必須接受長期治療才能逐漸康復。這起案例並非個案,全因患者忽略臉部有個「危險三角區」,一旦在此處擠痘,後果往往超乎想像。
NOW健康 ・ 1 天前
流感H3N2病毒來襲!7旬翁自行吃成藥 惡化插管救命
流感疫情持續攀升,疾管署指出,本季流感疫情與疫苗接種率皆創歷年同期新高,預估12月下旬疫情可能再次升溫。一名72歲慢性病患者因輕忽流感症狀自行服藥,導致病情惡化至需插管治療。
中天新聞網 ・ 14 小時前
護齒正視牙周病 植牙別貪便宜
國人平均壽命逐年提升,牙齒使用年限隨之延長,口腔健康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為提升社會對口腔醫療與預防觀念的重視,旺旺中時媒體集團26日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預防醫學口腔健康」講座,邀請5位醫界權威親自分享,從臨床經驗、植牙選擇到牙科衛教,全面剖析口腔健康。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冬季超級食物!「這食物」含豐富花青素 專家:抗氧化兼顧血糖
隨著氣溫逐漸轉涼,不少民眾開始尋找更健康、能增加飽足感的季節食材,其中色澤鮮豔的紫薯近年受到愈來愈多人關注。食安專家楊世煒在臉書粉絲專頁「韋恩的食農生活」指出,紫薯不僅營養價值高,也是一項適合日常替代主食的「超級食物」。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一咳嗽就心肌梗塞?醫曝冬天「完美製造血栓天氣」致命環節:不是冷當天才發作
隨著冬季到來,最近天氣明顯變冷,今、明(26日、27日)2天受東北季風影響,北部、東北部及東部天氣較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中南部日夜溫差大。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也指出,其實是全身連續冷個好幾天,都可能是身體正在拉警報:「我們在急診最怕的,不只是某天突然變冷,而是冷到了,然後之後的那48至144小時,最危險的是你以為『自己已經習慣了冷』的那幾天!」
鏡報 ・ 23 小時前
脊慢跑強化核心肌群!抬手跑步矯正脊椎側彎 3招椅子運動增強背肌
隨著人口老化與久坐的生活方式,脊椎退化問題日益嚴重。台大癌醫疼痛專科醫師梁恆彰指出,透過適當的訓練,不論是否動過手術,大多數人的脊椎問題都能獲得改善,甚至完全康復。他分享脊慢跑和改善脊椎歪斜的正確跑姿
健康2.0 ・ 1 天前
飯後別急著刷牙!牙醫揭「琺瑯質崩壞速度翻倍」真相 越刷越傷還更容易蛀牙
許多人覺得「三餐飯後立即刷牙」是最乾淨、最講究口腔衛生的做法,但牙醫卻指出,這個看似健康的習慣,其實可能正在悄悄破壞你的牙齒。原因與時間點,竟與飯後口腔的「酸度變化」有關。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