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聰明選保健品 醫師建議:劑量不是越高越好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成人糖尿病患者,超過259萬人,藥物控制外,醫生建議透過飲食、運動調整身體,不少人也會搭配保健食品。近年苦瓜胜肽相關食品越來越夯,有國際生技大廠研發多年,從促進新陳代謝與調整體質方面下手,獲得多項科學研究證實,可作為醫師輔助保健建議。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健康,想維持穩定代謝,有人早起運動,也有人飲食控管,更多人選擇搭配保健食品,尤其近期苦瓜胜肽相關保健食品,越來越夯。
苦瓜胜肽專家徐榜奎說:「主要是針對國內外的,臨床研究發現,其實苦瓜萃取裡面的,專利定序19肽的成分,經過臨床實證,可以在12週的期間,快速地去降低患者的,糖化血色素以及空腹血糖,還有在三酸甘油脂的部分。」
不少國際生技大廠,都在研究苦瓜胜肽相關機能,特別是在促進新陳代謝與調整體質方面,但市面上相關產品這麼多,該怎麼選呢?
陳韜名理事長提醒應選擇有國家級&國際級官方機構所頒發的品質或安全認證,從源頭避免過量或不明來源的成分所造成的健康風險。(圖/民視新聞)台灣輔醫會理事長陳韜名說:「關於保健食品,其實事實上它不是用來治病,它就是用來做身體的調理,所以我們建議給民眾,第一個要明確,要知道它,對身體有什麼樣的幫助,劑量不是重點,而是在它有效的作用點。」
簡單四個口訣,首先要明確,要看清楚關件成分,再來要科學,包括臨床實證佐證,第三則要認證,由國際級官方機構認可,像是SNQ國家品質標章、美國FDA等,最後則是要適合,民眾要聽從醫生建議。
不少國際生技大廠,都在研究苦瓜胜肽相關機能。(圖/民視新聞)家醫科醫師林家揚說:「與其看劑量,倒不如要說,我們要選對的食品,是選對的成分,關鍵成分對才最重要。」
業者也提醒保健食品,不是吃越多越有效,吃得多不如吃得好,才能邁向健康人生!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勇士苦吞敗仗!柯瑞末節跛行離場 火箭作客奪勝
史上最狂金唱片!Jennie、Stray Kids、IVE明年攻台北大巨蛋
專家曝省錢妙招!「這5項」生活用品千萬別買
其他人也在看
屏東體發中心編制難負擔大型賽事 議員建議升格
(中央社記者黃郁菁屏東縣27日電)屏東縣體發中心目前設於教育處下,編制僅14人,承辦大型運動賽事負擔大。議員方一祥今天建議,將中心升格為體發處;屏東縣長周春米表示,是正確方向,將盤點、整備。
中央社 ・ 1 天前
旺季加持 綠茵營運樂觀
保健食品原料廠綠茵生技(6846)總經理徐榜奎27日指出,搭上年終購物旺季順風車,樂觀11、12月業績,全年營運動能符合預期。綠茵新廠預計明年第四季投產,整體新品產能可望大增3~5倍,將成2027年成長新動能。
工商時報 ・ 21 小時前

搭旺季順風車!綠茵生技總座:11、12月營收有望再創新高
保健食品原料廠綠茵生技(6846)今(27)日舉行記者會,總經理徐榜奎表示,目前產品外銷全球14國,其中以東南亞為主,隨著第四季購物季登場,拉抬供貨需求,今年11月及12月營收可望再拚新高。此外,公司指標產品苦瓜胜肽正式進入醫療體系,他強調「看好這塊市場才剛起步」,未來將持續布局國外市場。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衛福部次長罹癌引關注! 胃癌風險因子「幽門桿菌」將納入公費篩檢
衛福部常務次長莊人祥於2024年初診斷出胃癌,經榮總醫療團隊治療後目前恢復良好。這起事件再次提醒國人重視胃部健康。根據衛福部資料,2022年度台灣胃癌發生率/死死率,在十大癌症發生率/死亡率中排名第八位。另根據台北市衛生局新聞稿,胃癌在2024年造成約2,200人死亡。臨床上認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引發胃癌的重要因素,世界衛生組織亦在1994年就將其歸類為第一級致癌物。
NOW健康 ・ 1 天前
口齒清晰度與「吃」的有關?專家:留意嬰幼兒口腔動作發展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早期的口腔經驗是嬰幼兒與世界連結的重要窗口,大多數孩子學習主要藉由口腔期的探索開啟。高雄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語言治療師張炳鑫表示,常見幼兒將不同的東西放入口中,藉此感知周遭環境。 寶寶吃的好不好 影響未來口齒清晰度 張炳鑫語言治療師說明, 0-2歲是口腔動作發展的關鍵時期,並在2-4歲逐漸成熟,發展出與成人相當的口腔動作能力。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與口腔動作的發展,進食食物的質地也逐漸多樣化。嬰幼兒透過吸吃和咀嚼不同質地的食物經驗,累積肌肉的力量與協調度,因此,寶寶吃的好不好,不僅對健康和發展有重大的影響,同時也會關係著未來說話的口齒清晰度。 逾兩歲應可吃所有質地食物 家長可觀察並從旁協助 張炳鑫語言治療師特別分享一般嬰幼兒飲食與口腔動作發展列表,並提醒家長可根據孩子月齡觀察並給予適合的食物,尤其18個月以上就可吃大部分的餐桌食物,並使用湯匙進食。兩歲以上幾乎可食用所有質地食物,家長也須放手留意口腔動作,並在旁多加協助、留意進食安全。 盡早給予不同的口腔經驗 異樣應及早尋求協助 張炳鑫語言治療師表示,從兒童發展角度來看,要盡早給予不同的口腔經驗,提供多種口味和質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慈悲行動力 一滴水承載辛巴威的未來
慈濟在辛巴威的水井團隊只要一下鄉就是16天,要鑿10口井,頂著烈日做同樣的鑽鑿動作,其實非常辛苦。在朱金財的帶領下,這天水井團隊要來協助的是一所偏鄉小學,他們學校有四口井都已經枯竭。「我們是慈濟水...
大愛電視 ・ 1 天前
30+不暈船但「暈碳」!揭飯後嗜睡現象 醫曝背後1隱憂:微妙卻具指標意義
近日有網友在Threads上發文表示,自己32歲,已經不是當年會暈船的小女生,但她暈的是碳!貼文立刻掀起熱論,許多人都好奇何謂「暈碳」?對此,營養師Gary解釋,有些人一吃澱粉就暈碳,大多是因為平常澱粉吃較少,身體對碳水的利用效率變差,導致血糖一下衝太快又掉太快,就會想睡。基因醫師張家銘則點出背後隱憂。
鏡報 ・ 1 天前
【換日線職涯】上班第一天就離職?護理師:我的未來到底能去哪裡?
我第一天到某署立醫院上班,上午報到,下午進病房,結果 5 點下班時間一到,我就決定離職。我心想:「這裡不能久留,我不要。」這麼篤定的心情,不是任性,也不是抗壓性太低,而是基於深刻的職場實況觀察與自我保護。
換日線Crossing ・ 1 天前

久坐久站族注意!嚴重靜脈曲張恐致潰瘍 及早治療助恢復步行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56歲的邱先生因工作需要長時間站立,近兩年來雙腳靜脈曲張愈發明顯,不僅外觀突起,甚至出現疼痛與沉重感。近期他前往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就診,經心臟外科林伯翰醫師診斷後,建議他進行雙腳靜脈曲張雷射手術。手術過程順利,邱先生術後幾乎無明顯傷口疼痛感,隔日即能穿著醫療級彈性襪出院。回診時他開心表示,雖然工作仍需久站與走動,但穿著彈性襪後雙腳疼痛感大幅減輕,生活品質明顯改善。 久坐久站易引起靜脈曲張 除影響外觀也可能腫脹潰瘍 林伯翰醫師表示,下肢靜脈曲張是常見的靜脈系統疾病之一,俗稱「浮腳筋」,主要原因為靜脈瓣膜閉鎖不全,導致血液逆流,使淺層血管曲張變形。常見症狀包括腿部皮膚出現紅藍色如蜘蛛網或蚯蚓狀的血管,嚴重者甚至形成結節,不僅影響外觀,也可能引起腫脹、疼痛或潰瘍。 靜脈曲張的發生與遺傳、肥胖、年齡、懷孕、久站或久坐等因素相關,像是專櫃小姐、醫療人員與廚師等皆為高風險族群,平時應避免穿著過緊衣物或高跟鞋、避免蹺二郎腿,並可在睡前將雙腿抬高,幫助血液回流。 靜脈曲張無法自行修復 雷射治療切口小、恢復也快 林伯翰醫師指出,靜脈曲張是無法自行修復的疾病,若不及早治療,可能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太萌!巨大熊現身貴婦百貨 快閃聖誕市集歐洲美食一次吃
下個月即將迎來聖誕節,信義區已開始瀰漫著濃濃耶誕氣息。貴婦百貨正打造超巨大的熊熊布置,將於28日正式開放;香堤廣場則規劃連續四天的聖誕市集,提供法國可麗餅、德式香腸和熱紅酒等多國美食。新北耶誕城作為重頭戲,也設有異國風味市集,販售泰式炸雞、韓國年糕和德國豬腳等多樣選擇,讓民眾能在節慶氣氛中盡情享用各式美食。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賴清德談陸武統論說法反覆 陳菁徽:布局芒果乾2.0
賴清德總統26日提及「2027武統說」後,總統府隨即出面反駁,此事引發各界熱議。國民立委陳菁徽今(27)日抨擊,賴清德過去對外宣稱台海戰爭機率最低,如今卻拋出武統說,前後說法矛盾且處理方式倉促,質疑賴清德對情勢掌握不足,或是打算販賣「芒果乾2.0」作為政治布局。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香港大火/這1物比火更強!醫曝3保命原則:貼地爬行
生活中心/周孟漢報導香港新界大埔屋苑「宏福苑」昨(26)日晚間發生堪稱史詩級的5級火警,火勢延燒7棟大樓,截至目前已增至55人死亡(包括一名消防人員),另有72人受傷,當中有15人生命垂危,以及至少279人失蹤。眼看香港陷入火海,不少台灣人也擔心大火到來時不會逃生、避難,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就發文,給出真正能救命的3原則,透露火災時最致命的不是火焰,而是「這1物」。
民視 ・ 1 天前
一生只有200萬顆腎絲球!最傷腎10大食物出爐 「第1名跌破眼鏡是它」早餐穀物也中
台灣是全球洗腎人口比例最高國家之一,無論是吃的還是喝的,還是從早餐到宵夜,只要踩雷,恐怕都是默默摧毀腎臟的「隱形凶手」。對此,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就公開國人最常吃、卻最傷腎的10大食物榜單,第一名是國人最愛的手搖飲珍珠奶茶。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8 小時前
蔡依林認罹「1惡疾」醫示警:1年內中風機率急升131%
45歲天后蔡依林維持好身形,近來不只發行全新專輯、推出Podcast節目《Pleasure Talks》,年底將首次攻大巨蛋,門票一開賣就引爆搶票潮。她日前在Podcast中談及9點半睡覺的好處之後,並透露早睡的真實原因,證實曾得過「皮蛇」(帶狀皰疹)。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為帶狀疱疹高風險族群外,研究指出,45歲以上患者罹患帶狀皰疹後,一年內中風風險提高131% 。(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救命一針要價近1億!台灣史上最貴藥物納入健保 首年13人受惠
衛福部健保署今(28)日宣布,自今年12月1日起調整健保藥品給付規定,新增納入3項重大治療用藥,其中最受關注的,莫過於由台大醫院團隊研發、單劑要價近新台幣1億元的罕病基因治療藥物Upstaza,正式納入健保「暫予支付」,寫下健保史上單價最高給付紀錄。健保署預估,生效後第1年使用人數13人藥費約13億元。
太報 ・ 9 小時前
「惡性腦瘤手術專家」名醫馬辛一病逝 三總最新回應了
三總神經外科部腦腫瘤學科主任馬辛一是惡性腦瘤手術專家,11月1日才在高雄醫學大學舉辦的腦中風學會年會獲頒終身成就獎,近日...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更年期瘦不下來?努力運動反更胖? 營養師揭「體脂不降真相」:這個沒吃夠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困惑:明明每天努力跑步,體重計卻紋風不動,甚至體脂率還居高不下?這也是許多更年期女性都面臨的真實困境,究竟該如何透過正確方法,成功告別「越跑越胖」的魔咒? 跑步無效? 更年期體重停滯的秘密 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分享,C小姐的故事是個典型。50多歲的上市公司副總,工作忙碌卻堅持運動。她每週慢跑三次,堅持三年。然而,她的體脂率幾乎紋絲不動,體態也沒變。這背後有更年期特有原因。C小姐飲食清淡,卻因蛋白質不足,導致肌肉量低、基礎代謝率下降。偶爾進健身房,也僅限於輕型機械訓練,對增肌幫助有限。根據《Maturitas》在2025年的研究顯示,停經後女性若能持續進行阻力訓練,不僅體能活動水準能顯著提高,甚至能在兩年後維持效果 。這說明:跑步雖能提升心肺,但缺乏重量訓練,就難突破代謝低谷。 為何單靠跑步難以瘦身? 科學告訴你 運動研究證實:單一有氧運動無法顯著增加肌肉量。更年期後,荷爾蒙變化使脂肪易集中腹部,這就是許多女性「小腹難瘦」的原因。根據《Geroscience》在2025年的實驗,阻力訓練能讓女性肌肉蛋白質合成率增加47%,改善肌力與肌肉量,提升總瘦體重2%!想有效燃
常春月刊 ・ 1 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