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次長罹癌引關注! 胃癌風險因子「幽門桿菌」將納入公費篩檢
【NOW健康 辰蘊如/台北報導】衛福部常務次長莊人祥於2024年初診斷出胃癌,經榮總醫療團隊治療後目前恢復良好。這起事件再次提醒國人重視胃部健康。根據衛福部資料,2022年度台灣胃癌發生率/死死率,在十大癌症發生率/死亡率中排名第八位。另根據台北市衛生局新聞稿,胃癌在2024年造成約2,200人死亡。臨床上認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引發胃癌的重要因素,世界衛生組織亦在1994年就將其歸類為第一級致癌物。
胃癌元凶幽門桿菌!有症狀應及早檢查 正確篩檢是關鍵
台安醫院內科部主任暨胃腸肝膽科醫師鄭勝偉指出,幽門桿菌感染初期往往沒有明顯警訊,少數人會感到胃部悶痛、腹脹、反胃或胃口變差。若長時間未處理,會逐步演變成慢性發炎、胃壁受損,甚至出現癌前病變,最終可能轉為惡性腫瘤。
目前醫療上建議,曾有潰瘍病史、胃黏膜相關淋巴瘤、不明原因缺鐵性貧血、不明原因血小板減少、家族中有胃癌患者或經常胃不舒服的民眾,年滿20歲後即可自費檢測;而常見檢驗方式包含吹氣測試、糞便檢查、抽血驗抗體以及胃鏡採樣。其中吹氣與糞便檢驗因無侵入性且精準度佳,成為檢驗首選。然而抽血檢測方式僅能當作是第一次檢查,若是曾經感染過接受治療後,不適合再用抽血追蹤。
此外,衛福部自115年起,將「糞便抗原檢測幽門桿菌」納入公費癌症篩檢項目,補助45至74歲民眾終身一次的免費檢查服務。民眾可前往健保特約醫療院所進行篩檢,若結果為陽性,可經醫師評估後安排進一步的除菌治療,以降低胃癌風險。
鄭勝偉醫師表示在台灣每3至4成民眾體內帶有這種細菌,若放任不管,則未來得到胃癌的機會將是健康者的3至6倍。治療部份會結合制酸劑與抗生素,連續服藥10至14天,首次治療的成功機率超過8成。
預防幽門桿菌改善用餐習慣 使用公筷母匙、避免共用碗筷
即便成功清除細菌後仍可能再度感染,尤其同住家人之間容易互相傳播。鄭勝偉醫師強調,預防之道在於改善用餐習慣,務必使用公筷母匙、避免共用碗筷;飲食內容應少吃醃漬品、高鹽分食物與煙燻製品,多攝取富含維他命C的新鮮蔬果,同時戒除菸酒、保持規律作息,這些都能有效維護胃部健康。
完成療程的患者應於結束後回診複檢,確保細菌已徹底消滅。如果第一輪治療效果不佳,可與醫師討論更換藥物組合,直到完全根除為止,才能真正為健康胃部建立堅固防線。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天冷穿衣術大解密!單穿厚外套易失溫 「三層穿搭法」靠空氣層最保暖
▸超高齡社會全人照護! 專家提出安寧緩和醫療3大要點
其他人也在看

大腸癌年輕化!4大惡習恐加速癌化 久坐傷害性最大
大腸癌已不再是長輩專屬疾病,近20年來50歲以下「早發性大腸癌」案例急遽上升,且腫瘤更具侵略性。營養師指出,除了飲食因素外,四種日常生活習慣也正悄悄推高罹癌風險,包括高糖高脂低纖飲食、久坐少動、睡眠品質不佳及長期壓力堆積,民眾應及早調整生活型態。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慢性發炎恐致癌!醫推「多吃4類抗炎食物」 不讓癌細胞長大
若想遠離癌症,應從飲食著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提高癌症發生率,建議日常多攝取「橄欖油、多酚、Omega-3、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天前
2027武統威脅 許美華批藍白:續扯後腿恐把台灣推向極權
總統賴清德26日召開「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記者會,會中提及未來8年將投入1.25兆國防特別預算,他說,以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的準備為目標,企圖以武逼統、以武逼降,併吞台灣。科技專家許美華直言,台灣真正的危險不是戰火,而是「合法」被中國接管。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亡妻遊戲裡的房子找不回 單親爸求助掀淚海:每週上線打掃是我唯一寄託
中國手遊《妄想山海》一名老玩家,上週發現亡妻在虛擬世界裡建造的房子突然消失,他因為無法登錄對方帳號,打給遊戲客服又得不到回應,於是發文求助。該名玩家透露,妻子在遊戲內打造的房子,是他僅剩的精神寄託,每週都會上線打掃,找不回房子他非常鬱悶,只能藉酒消愁,希望大家能幫幫忙。故事感動無數網友,好消息是遊戲官方出面回應了。
鏡週刊Mirror Media ・ 4 小時前
政院減稅大禮包來了! 重點一次看
行政院會今通過財政部「暖心減負擔:所得稅及貨物稅惠民減稅措施」,所得稅部分基本生活費提高至21.3萬元,也調高民國115年度免(扣)額以及稅率級距,單身租屋自住者年所得在新台幣64.4萬元以下免繳所得稅;另租屋自住且有2名6歲以下子女的4口之家,年所得在168.5萬元以下也免繳稅。
中時新聞網 ・ 9 小時前
台灣商業火箭完成澳洲發射 創飛行高度新紀錄
中部中心/邱俊超 苗栗報導台灣晉陞公司,在澳洲的子公司,今日(27日)上午,成功在南澳洲完成商業火箭發射任務,飛行時間大約4分半鐘,成功接近目標高度80公里,創下澳洲商業火箭,飛行高度的新紀錄,也讓國際,見證台灣太空科技實力!火箭升空,在天空中畫上一道長長的火箭雲,換個角度看,畫面更是震撼震撼畫面曝光! 台灣商業火箭澳洲"發射成功"(圖/翻攝畫面)台灣唯一一家火箭開發製造商,在澳洲的子公司,完成了在南澳洲的發射,此次升空的A01火箭,約12.2公尺高,27日上午,台灣時間7點多,從澳洲發射,歷經4分半的飛行,成功接近80公里的目標高度,創下澳洲商業火箭,飛行高度史上的新紀錄。其實2020年初,公司就有在台東發射,但最後沒有成功升空,後來提出發射申請,都未獲得許可,便轉往國際尋找發射機會,今年7月在日本發射,時隔5個月,又在澳洲成功發射,展現台灣太空實力! 商業火箭"創紀錄"澳洲完成發射(圖/翻攝畫面)澳洲試射成功,展現台灣太空實力,也成為了繼續前進的動力。原文出處:台灣商業火箭完成澳洲發射 創飛行高度新紀錄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LIVE/賴清德重磅投書外媒!談國防預算展現護台決心 今1130記者會說明屏東聯勇操演展開! 瞬間陣風太大"火箭射擊一度暫停"彰化百年「山壩福德宮」遭潑漆!信徒痛心譴責
民視影音 ・ 5 小時前
長照3.0出院銜接 拚2026達2天到位2030第0天接住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7日電)第6場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議今天登場,台灣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衛福部次長呂建德說,長照3.0盼加速出院後銜接,以2026年2天內完成、2030年起第0天接住出院後長照對象成為目標。
中央社 ・ 5 小時前
臺灣跨領域團隊建置AI智慧預測系統 助攻代謝與心血管疾病防治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調查,國人成人的過重與肥胖率已經超過五成,而20歲以上人口糖尿病的盛行率則高達12.8%。冠狀動脈疾病(CAD)則是造成心血管死亡的首要原因,每年奪走超過萬人的生命。這些數據反映出臺灣在代謝疾病與心血管疾病領域的挑戰格外嚴峻,突顯建立早期預測與個人化防治系統的急迫性。對此,國家衛生研究院、基隆長庚醫院、宏碁與陽明交通大學自109年起共同推動「智慧預測系統之建置」計畫,透過跨領域的整合,運用AI智慧分析結合基因體、代謝體與腸道菌相等多重資料,逐步打造專屬於臺灣族群的精準醫療平台。 AI演算建立模型 合併腸道菌可及早辨識高風險族群 臺灣研究團隊以本土族群為主體,首次在國際上提出「腸-腎軸」與「基因-脂質-心血管疾病」的跨體學機制。在糖尿病患者常見且致命的併發症糖尿病腎病變研究中,研究團隊納入990位受試者,涵蓋健康人、糖尿病患者、慢性腎臟病(CKD)以及糖尿病腎病變患者,藉由AI演算法進行整合分析,建立準確率高達七成以上的疾病分類模型,並揭示13種與腎功能相關的菌群。若將腸道菌檢測與AI模型應用於臨床,或可即早辨識出高風險族群,並以飲食調整、益生
健康醫療網 ・ 3 小時前
衛福部整頓醫美亂象納評鑑 吳明賢表態支持 (圖)
衛福部預告修法要求執行高風險手術醫美診所須納評鑑,掀反彈聲浪。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圖)27日受訪時表態贊同衛福部改革手段,認為是正本清源。
中央社 ・ 5 小時前
國際馬聯亞洲馬術錦標泰國舉辦!台灣隊7選手參戰、理事長許安進現場加油
體育中心/季芸、楊淨泰國報導國際馬聯亞洲馬術錦標賽在泰國展開,台灣隊派出7名好手,參加馬場馬術、障礙超越以及耐力賽共三項項目,馬術協會理事長親自赴泰為選手加油打氣,拚戰成績之外,也要努力爭取晉級名古屋亞運的門票。
FTV Sports ・ 5 小時前
濃煙狂竄!澎湖紅羅掩埋場陷火海 6村里空氣品質恐受影響
澎湖的紅羅村垃圾掩埋場今(27)天凌晨發生火警,經過整晚撲救,所幸被控制在掩埋場範圍內,沒有外擴疑慮,目前火勢也已經撲滅,但濃煙順著風勢,可能影響周邊地區的空氣品質,包含紅羅、西溪、成功、城北、烏崁、
台視新聞網 ・ 5 小時前
COP30留下新啟示!趙恭岳:看見「無法發聲」的脆弱族群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在巴西貝倫落幕,但還有哪些議題值得後續關注?《遠見ON AIR》推出越洋連線系列,由《遠見》總編輯林讓均主持,獨家連線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執行長趙恭岳,即時解析會議亮點,並從台灣角度探討企業與社會該如何因應氣候挑戰。COP30選在亞馬遜雨林的出海口貝倫舉行,象徵意義濃厚,也讓「雨
遠見雜誌 ・ 5 小時前
如何聰明選保健品 醫師建議:劑量不是越高越好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台灣成人糖尿病患者,超過259萬人,藥物控制外,醫生建議透過飲食、運動調整身體,不少人也會搭配保健食品。近年苦瓜胜肽相關食品越來越夯,有國際生技大廠研發多年,從促進新陳代謝與調整體質方面下手,獲得多項科學研究證實,可作為醫師輔助保健建議。
民視 ・ 3 小時前
賴清德宣布1.2兆國防特別預算 AIT:這些投資不可或缺
總統賴清德今(26)日宣布新台幣1兆2500億元國防特別預算,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對此表示歡迎。台灣加入歐洲各國、日本、韓國等夥伴的行列,在國防領域投入至關重要的投資,若要嚇阻全球和平與繁榮所面臨的空前挑戰,這些投資不可或缺。美國支持台灣快速取得強化嚇阻所需的關鍵不對稱戰力,而這與《台灣關係法》以及數十年來橫跨多屆美國政府的一貫承諾相符。 谷立......
風傳媒 ・ 1 天前
賴清德砸1.25兆軍購!她示警:全民上戰場了
[NOWnews今日新聞]總統賴清德昨(26)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計畫在2026年至2033年之間,投入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5兆)的追加國防特別預算,當中更提到北京...
今日新聞NOWNEWS ・ 30 分鐘前
今年新生兒僅剩11.5萬人!勞動部擴大檢查 懷孕歧視重罰150萬
少子女化嚴重,今年最多僅剩下11萬5000名新生兒!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27日出席記者會時表示,預估今年最多11萬5000名新生兒,原因之一就是職場不夠友善。
中時新聞網 ・ 7 小時前
蔡依林認罹「1惡疾」醫示警:1年內中風機率急升131%
45歲天后蔡依林維持好身形,近來不只發行全新專輯、推出Podcast節目《Pleasure Talks》,年底將首次攻大巨蛋,門票一開賣就引爆搶票潮。她日前在Podcast中談及9點半睡覺的好處之後,並透露早睡的真實原因,證實曾得過「皮蛇」(帶狀皰疹)。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為帶狀疱疹高風險族群外,研究指出,45歲以上患者罹患帶狀皰疹後,一年內中風風險提高131% 。(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早餐店「1類食材」易致癌!被世衛列一級致癌物等同菸草,卻有一堆人愛吃
加工肉品對健康的影響近年來備受關注,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將其列為一級致癌物,危險程度與菸草相當,像民眾在超商或早餐店購買的培根、火腿、香腸等常見食品,實際上都含有可能致癌的添加物。根據專家研究指出,長期攝
食尚玩家 ・ 1 天前
久坐超傷身、奪命!研究揭「1物」真可補救:讓血管有彈性
久坐已成為現代生活的日常,而久坐已被確定會增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代謝疾病等。食安專家韋恩(楊世煒)表示,一項研究發現,可可黃烷醇可以抵銷久坐造成的傷害。黃烷醇是類黃酮的一種,是植物多酚的一員,常見於茶、無糖可可、莓果類、蘋果、李子、堅果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