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臨大敵!張惇涵前進花蓮 曝燕子口堰塞湖「下游風險」
即時中心/劉朝陽報導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18)日表示,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一帶因大規模崩塌形成堰塞湖,經持續監測,目前湖水已從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並穩定回流至立霧溪主河道,雖水量略增,但整體流勢平穩,堰塞湖對於下游風險已降低。而行政院祕書長張惇涵則前進第一線,並透過臉書發文,向大家報告燕子口堰塞湖最新狀況。
張惇涵指出,工程跟研究團隊都已經在現場監測、施工,壩體和靳珩隧道溢流的水量,目前還算穩定,魯丹橋的橋體,暫時沒有安全問題;往舊台8線的便道正在施工中,今天可望完成,這樣就可以讓施工機具前進壩頂,進行降挖作業,讓堰塞湖的水排往立霧溪,目前燕子口堰塞湖的水量,大約260萬噸,當機具挺進到壩頂時,就可以更精確評估危害的風險以及施工的期程。
「目前仍在紅色警戒中,請大家不要冒進」。張惇涵指出,未來幾天的風雨狀況,中央跟地方團隊都會嚴陣以待,在秀林鄉第一線的交通部公路總局夥伴,也會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保持聯繫。請大家關注最新且正確的訊息。
而根據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監看影像顯示,今日凌晨02時30分左右,堰塞湖水開始漫淹至台8線靳珩隧道西口路面,隨後湖水經西口沿隧道向東漫流,溢流水出了隧道出口後立即從道路兩側流回立霧溪河道。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指出,據現場觀察顯示「水流穩定、未對下游造成重大威脅」。今日上午7時,林業保育署已會同廠商進入現場勘查,隨即展開便道開設作業,預計從新台8線開設約30公尺便道銜接舊台8線,以抵達壩體邊進行後續降挖及安全評估。
溢流水出了隧道出口後立即從道路兩側流回立霧溪河道。(圖/擷取自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臉書)
此外,林業保育署昨(17)日則請陽明交大研究團隊初步評估,假設堰塞湖1小時內潰決,潰決後約50分鐘水流抵達下游錦文橋(河寬約100公尺),河床水位抬升5公尺,過錦文橋後因河道擴寬,水位上升量約2公尺。因下游右岸富世村民樂部落高於河床10公尺,左岸的台灣電力公司東部發電廠立霧機組高於河床5公尺,應不會發生影響,但為求慎重,仍請該兩區域居民預防性撤離。今日成功大學堰塞湖防災團隊亦於上午抵達,展開精密測量與資料蒐集,並重新評估對沿線道路設施及聚落的影響範圍,以提供即時,且更精細的的防災決策依據。
原文出處:快新聞/如臨大敵!張惇涵前進花蓮 曝燕子口堰塞湖「下游風險」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新!坪林7遊客遭蜂群攻擊 送萬芳醫院治療
巨匠殞落!前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辭世 享嵩壽103歲
洪孟楷喊「鞭刑打詐」掀討論 卓冠廷支持:應納入國安犯罪
其他人也在看

燕子口堰塞湖快滿了!短期內恐潰決
[NOWnews今日新聞]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發生後,農業部也持續監測情況,而林保署花蓮分署今(18)日晚間緊急說明,觀察水位持續緩慢上升,壩體呈現不穩定狀態,目前距離壩頂不到5公尺,經推估堰塞湖水可能...
今日新聞NOWNEWS ・ 15 小時前
「鄭天財去挖、傅崐萁爆破」!燕子口堰塞湖再現 律師神建議
即時中心/温芸萱報導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再度出現堰塞湖,湖水已從靳珩隧道東口溢流,雖流勢平穩但政府仍啟動緊急撤離。此事也讓人回想起國民立委傅崐萁、鄭天財先前針對馬太鞍溪堰塞湖提出的「爆破說」與「鋤頭說」。對此,律師林智群今(18)日在臉書發文酸道:「太魯閣堰塞湖,可以先鄭天財去挖看看,再由傅崐萁負責爆破」,貼文一出立刻引發網友熱議。
民視 ・ 18 小時前

距堰塞湖只有2.5公里!台電東部發電廠溪畔壩急撤14名員工
花蓮秀林鄉立霧溪燕子口昨晚間山壁崩塌,今天被發現立霧溪靳珩隧道段水位高漲,形成新的堰塞湖,台電東部發電廠溪畔壩首當其衝,在堰塞湖下游僅2.5公里,台電公司收到林保署緊急通知後,將承攬包商及工作人員緊急撤離,共撤14名人員。而台電東部發電廠立霧機組則在新堰塞湖的下游9.5公里處,立霧機組是以地下水管連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立霧溪堰塞湖水位續漲! 靳珩隧道滿是積水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昨(17日)傳出崩塌,山壁滑落形成堰塞湖,湖水已從步道流出,然而今(18日)凌晨有網友就發現,靳珩隧道裡面已經有不少積水,令人感到擔憂。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便道開挖(2) (圖)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因立霧溪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及公路局18日嘗試從舊台8線施作80公尺便道,將銜接至燕子口步道,讓重機械進入對壩頂進行降挖作業,預估還有3天才能開通。
中央社 ・ 15 小時前
雨彈升級!6縣市豪大雨特報 警戒範圍出爐
氣象署今(19)日上午8時35分發布豪雨特報,受到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北部及東部地區易有短延時強降雨現象。宜蘭縣及新北市、台北市山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機率,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及花東地區亦有局部大雨發生可能。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花蓮燕子口堰塞湖評估今工程降挖
[NOWnews今日新聞]花蓮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湖水已從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並穩定回流至立霧溪主河道。農業部表示,風險趨緩,也將於今(18)日評估進行壩體降挖減災工程。花蓮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水回流...
今日新聞NOWNEWS ・ 22 小時前

台8線靳珩隧道西口現堰塞湖恐潰堤 花縣府強制撤離民樂、民有部落及東部電廠員工
台8線175.5k靳珩隧道西口附近(舊台8線道路旁之太魯閣峽谷),今(17)日上邊坡發生崩塌,大量土石阻塞立霧溪形成堰塞湖,致立霧溪水位持續上漲,推估今日19時將溢淹至台8線公路路面。為防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兩波溢流,所造成慘重傷亡災情重演,花蓮縣府稍早宣布,啟動強制撤離民樂部落、民有部落及東部電廠員工,並呼籲遊客及下游沿線兩側住戶勿進入河道及溪床活動,注意台8線交通管制。花蓮縣府表示,台8線靳珩隧道西口(175.5k)旁發生邊坡崩坍造成立霧溪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預估今(17)日日18時至22時立霧溪河水將溢淹至台8線175.5k路段,影響範圍台8線太管處轄管燕子口遊憩區下游。花蓮縣府請鄉親避免再進入太魯閣,已在山上者以及其下游鄉親,請盡速離開,請下游部落居民提高警覺,並配合相關部門各項撤離措施。隨後花蓮縣府再宣布,依據農業部林保署發布紅色警戒及秀林鄉公所災害會報,啟動強制撤離民樂部落、民有部落及東部電廠員工,並呼籲遊客及下游沿線兩側住戶勿進入河道及溪床活動,注意台8線交通管制。更多新聞推薦 ● 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 民進:兩個期盼、一個提醒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10:04規模5.3地震!宜花最大震度3級 台北整棟樓搖晃
【陳靜文/綜合報導】今天上午10時04分地牛翻身,東部海域發生有感地震,芮氏規模5.3,宜蘭、花蓮最大震度3級,台北震度2級,明顯能感受到大樓搖晃。
壹蘋新聞網 ・ 19 小時前
立霧溪新堰塞湖可能潰決 天祥至太魯閣路段封閉 (圖)
台8線中橫公路靳珩隧道西口因邊坡崩塌造成立霧溪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已協請相關單位緊急疏散下游住戶及太魯閣國家公園園區遊客,公路局封閉天祥至太魯閣路段。圖為17日立霧溪堰塞湖水位高漲情況。
中央社 ・ 1 天前吸引境外生 台大校長陳文章籲教育部修法推動「學碩一貫學程」
教育部鼓勵國立大學擴大25%碩士班招生名額,台大校長陳文章今(18)日在校務會議後受訪呼籲,教育部可以修正大學法,推動「學碩一貫學程」,目前大三可以申請進入碩士班,但流程比較繁雜,且多數仍是4年(大學)+2年(碩士)提早畢業,如有完整的AP課程加上學碩一貫制度,有助於境外生之招收,也有助於我國學生職
自由時報 ・ 21 小時前
王威晨傳達「準備好就不擔心」訊息 重點是球隊勝利
(中央社記者謝靜雯台北18日電)中職總冠軍賽今天開打,中信兄弟隊長王威晨說,會適時透露「準備好就不擔心」的訊息給隊友,提醒別人也提醒自己,也提到想在大賽有好表現沒有訣竅,個人表現其次、重點是搶下勝利。
中央社 ・ 18 小時前
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湧入靳珩隧道 今晨從東口溢出潰壩風險未解除
[Newtalk新聞]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前晚(17日)發生大規模山崩,崩落土石堵塞立霧溪河道,意外形成「燕子口堰塞湖」。由於水位急遽上升,昨(17)日晚間開始湧入台8線中橫公路靳珩隧道,導致監視與電力系統短路損壞。所幸今(18)日清晨,水流終於從隧道東口溢出形成小瀑布,不過下游河水暴漲混濁,潰壩風險仍未解除。 公路局今早公布最新監視畫面指出,上午8時許可見怪手在靳珩隧道西口魯丹橋東端緊急堆放兩排「紐澤西護欄」,防止水勢倒灌進燕子口隧道。水流出東口後,立霧溪下游寧安橋、錦文橋水位上升約1公尺,河水顏色明顯變濁,顯示堰塞湖水量已開始釋放。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指出,崩塌地點位於燕子口步道上方斷崖,土石堆疊形成約50公尺高的天然壩體,初步估計蓄水量達270萬噸。昨晚雖一度預警潰決,但水流部分改道進入隧道,壩體暫時穩定。分署已邀請成大專業團隊現勘,並出動三輛重達200至300噸的巨型怪手,從舊台8線方向執行降挖與引流作業,盼能分散水壓、降低潰壩風險。 因應紅色警戒,太魯閣國家公園昨晚起全面封閉,中橫公路天祥至太魯閣段同步封路。下游秀林鄉民樂、民有地區約300戶居民已預防性撤離,部分依親安
新頭殼 ・ 1 天前

太魯閣立霧溪堰塞湖淹沒隧道西口 劉世芳:秀林鄉已撤災民948人
太魯閣立霧溪堰塞湖淹沒燕子口部分步道,靳珩隧道西口幾乎淹沒,溪水沿隧道向東漫流。內政部長劉世芳今天下午表示,秀林鄉公所已經疏散撤離948位鄉親,目前持續監控現場動態,即時因應。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8 小時前
軍備局「手持式測距熱像儀」亮相!可裝於戰甲車供官兵觀測敵軍 連海巡署都有興趣
為期3天的「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今(18)日進入最後一天,國防部軍備局展出「手持式測距熱像儀」,儘管為手持式,但實則是裝在M60A3戰車與「獵豹」輪型戰車上,讓砲兵部隊抵達後可拆下觀測敵軍。另據了解,該項裝備連海巡署都有興趣,目前軍備局正進一步調整手持式測距熱像儀的性能,盼能達到海巡需求。軍備局說明,由生產製造中心研發的「手持式測距熱像儀」,是專為戰......
風傳媒 ・ 19 小時前
北市12層大樓火警8人送醫!離婚男縱火燒家 站1樓冷眼「觀火」起訴
台北市大同區一棟12層住商混合大樓7月底發生縱火案,61歲胡姓男子與丁姓前妻離婚後仍同住,疑因不滿對方「借錢給他人」爆發口角,一時怒火攻心,竟拿打火機點燃床單、窗簾洩憤。兩人見火勢迅速蔓延、濃煙竄滿整層樓,試圖撲滅卻失敗,驚慌逃生並通知警衛報警。消防隊趕抵撲滅火勢,但仍造成8名住戶吸入濃煙嗆傷送醫。胡男事後在1樓冷靜觀看救災,被逮還在警局呼呼大睡;士林地檢署偵查終結,依放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住宅未遂罪將他起訴。
鏡報 ・ 2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