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台灣光復」的商榷
文/洪三雄
今天是10月25日。日本二戰戰敗後,1945年的今天,「台灣地區」的同盟國受降典禮,在台北公會堂(今台北市中山堂)舉行。日方代表為台灣總督安藤利吉,同盟國則由陳儀代表中華民國政府主席蔣中正受降、接管台灣。
1946年10月,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陳儀自行頒佈命令,將10月25日定為台灣「光復紀念日」(後改為台灣光復節)。
一、「光復」的意義與「台灣光復」
「光復」也者,失而復得之意也。也就是所謂「物歸原主」的意思。
(一) 1895年4月17日「大清帝國」因甲午戰爭戰敗,和日本國在日本馬關港(今下關港)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澎湖及附屬島嶼割讓予日本。從此,台、澎主權從「大清帝國」轉而歸屬日本。
請注意,這個時候根本沒有「中華民國」,也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50年後日本戰敗,若真的要論「台灣光復」,難不成要光復給「大清帝國」?
(二) 1945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係「代表」同盟國「接管」台灣。正如同美國「接管」琉球,琉球的主權不會因此而歸屬美國一樣,中國政府也不會因代表同盟國「接管」台灣而取得其主權,其理至明。是以,中華民國並無「光復」台灣的事實與法律依據。
(三) 1949年1月5日陳誠就任台灣省政府主席。1月12日,蔣中正特致電陳誠,告誡他:
「台灣法律地位與主權,在對日和會未成以前,不過為我國—『託管地』之性質,何能明言作剿共最後之堡壘與民族復興之根據地!」(國史館蔣中正總統檔案)
(四) 1949年3月,駐日盟軍總司令表示:「在對日和約簽訂之前,台灣仍屬於盟軍總部」;同年4月15日美國國務院公開表示,「台灣和庫頁島一樣」,其最後地位將由一項和約決定。此乃美國官方首次公開表示「台灣地位未定」。
(五)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美國總統杜魯門(Harry S. Truman,1884—1972)派遣第七艦隊協防台灣,實施「台海中立化」,同時聲明:
「台灣未來的地位必須等到太平洋地區恢復安全、對日和約訂立,或經聯合國審議後才能決定」。普世認定所謂的「台灣地位未定論」,正式起源於此。
根據以上說明,在同盟國與日本未簽訂對日和約以前,台灣主權的歸屬確屬未定,根本無法逕論其所屬。因此,所謂「台灣光復」也者,不過是當時國民政府希欲「先上車後補票」的藐視國際法行為而已。
二、《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宣言》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直到同盟國與日本簽署舊金山和約、確認領土主權之歸屬、並正式結束戰爭之前,台灣及澎湖群島毫無疑問都還是日本的領土。但是,戰爭結束之後,究竟台、澎主權的歸屬為何?人言言殊,其爭議自有待澄清。
(一) 1943年11月23~27日美國總統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1882—1945)、英國首相邱吉爾(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1965)、中國政府委員長蔣中正在開羅會議,12月1日發表對日作戰的新公報,後世稱之為《開羅宣言》(Cairo Declaration)。宣言中提及「台灣及澎湖群島應該歸還中華民國」。
(二) 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會議期間,杜魯門、邱吉爾、蔣中正聯合發表聲明:「同盟國一起致力戰勝日本,履行《開羅宣言》戰後對日本處理方式的決定」。乃對日發出招降的最後通牒,是為《波茨坦宣言》(Potsdam Declaration)。
(三) 論者或謂,根據《開羅宣言》及《波茨坦宣言》,台灣領土主權應歸還中華民國。殊不知,爭論的重點有二:
1. 這兩個宣言,都是二戰期間,主要同盟國間基於軍事需要而互相達成的「臨時性政治聲明」,並非戰勝國與戰敗國間正式協議簽署的和約,當然不足以決定日本領土之歸屬。
2. 依照國際法慣例,各個國家領土的轉移,必須以正式條約作為依據,方能發生領土移轉的法律效力。這也就是為什麼1951年9月8日大部份同盟國成員,還要與日本簽訂《舊金山對日和約》,以規範彼此間的權利義務。
基於此,《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宣言》業已被後來正式簽訂的《舊金山對日和約》所取代。因此,欲論台灣主權歸屬,當然唯《舊金山和約》是問。
三、《舊金山和約》
1951年9月8日,包括日本在內的49個國家代表,在美國舊金山的戰爭紀念歌劇院簽訂《對日和平條約》(Treat of Peace With Japan),通稱《舊金山和約》,並於1952年4月28日起生效。
和約第2條聲明:
「日本放棄台灣、澎湖群島的所有權利、權利根據和要求(Japan renounces all rights, title and claim to Formosa and the Pescadores)」。
和約第26條亦明文:
「日本將與未簽訂和約的國家,訂立與和約相同或大致相同之雙邊條約」。
大家有必要注意:
(一) 1951年初,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 1888~1959)受命擔任商定對日和約的美國正式代表,全面展開與世界各國間的協商。最後,他提出和約內容草案,採取「台灣地位未定」之方案。
他的理由是:「美國認為和約內容若交由聯合國大會處理,很可能會將台灣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此外,也必須充分尊重『台灣住民的意願』」。
(二) 1951年5月3日至5日間,駐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 1880~1964)出席美國參議院的聽證會,對於主席詢問「台灣地位是否已透過條約決定了?」麥帥的回答是:
「還沒有。在法律上,台灣仍是戰敗的日本的一部份」;「盟國將台灣的『治理』及『託管』職責交給了中國(中華民國),一如日本被交給了我們,而且現在仍處於這樣的狀態」。
(三) 英美兩國共同結論,不邀請任何中國政府(同盟國中的中華民國及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此一「多邊和約」,但也為這兩國保留日後加入多邊條約或單獨與日本簽署多邊和約的機會。這也是為什麼日後會有中華民國和日本間《中日和約》的誕生。
四、《中日和約》
1952年4月28日,中華民國與日本政府,為結束兩國之間自二次大戰以來的戰爭狀態,在台北的台北賓館簽署《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簡稱《中日和約》)。同年8月5日雙方換文生效。
此和約第2條遵循《舊金山和約》的規定,載明:
「日本國業已放棄對於台灣、澎湖群島以及南沙群島及西沙群島的一切權利、權利依據與要求」。文中依然未表明「台灣主權」的歸屬或轉移對象。
《中日和約》簽訂前後,有幾件事值得注意:
(一) 1951年9月17日,美國駐華大使藍欽(Karl Lott Rankin, 1898~1991)於商議中日雙邊和約內容時,告知中華民國外交部長葉公超:
「貴方須注意避免使用技術上之詞句,以暗示台灣已因該條約之簽訂而在法律上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份」。
(二) 1952年3月20日,參與交涉《中日和約》的日本外務省亞洲局局長倭島英二,在東京約見中華民國駐日代表團顧問陳延烔,請轉達中華民國政府:
「台灣之國際地位尚未明瞭」。「台灣人是否國民政府之人民,亦無法可據」。
(三) 《中日和約》簽訂之後,外交部長葉公超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明白表示:
「日本沒有權利把台灣和澎湖轉移給我們。即使日本有意如此,我們也不能接受」。
1952年5月13日,中華民國外交部對日和約案卷第54冊更如此載明:
「《舊金山和約》僅規定日本放棄台灣、澎湖,而未明定其誰屬,此點自非《中日和約》所能補救」。
五、結語
依照《舊金山和約》與《中日和約》,日本「放棄」台灣、澎湖的主權後,台灣的歸屬未定,仍待解決,此即所謂「台灣地位未定論」。
按照國際法的理論與實務,因戰爭而導致的領土主權轉移,必須經正式國際和約或條約的訂定才能確認。吾人當知,「軍事佔領」或「軍事戒嚴統治」,都不等同領土主權的轉移。「主權」與「治權」截然不同,有「治權」也絕不等同有「主權」。
進一步言之,二次大戰之後,迄今仍無任何國際條約,將台灣領土移轉給任何「中國政府」。因此,「台灣主權未定論」於法於史都有明確的記載,也就是說,台灣並無「光復」可言。
事實上,今年(2025)9月間,美國在台協會(AIT)罕見地發表聲明,駁斥中華人民共和國曲解二戰文件的主張,重申「台灣地位未定論」的立場,並強調「台灣的未來,應由台灣人民自行決定」,應非無的放矢,而是有感而發吧!
其他人也在看

鄭麗文曾喊「我是中國人」 蔡正元:若不改2026多人落選
國民主席朱立倫卸任前,最後一次中常會上,特別提到,率領200多名工總辭,是為保留最大人事空間給新任主席,不過外界質疑,這狀況史無前例,是有意讓鄭麗文陷入無人可用窘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被周玉蔻酸「髒又醜」王世堅皺眉回這句
[NOWnews今日新聞]民進積極布局2026地方選戰,在台北市長人選上,名嘴周玉蔻今(29)日表示,「民進會提名沈伯洋參選台北巿長嗎?我猜不會!」更大酸綠委王世堅「醜又髒」。對此,王世堅受訪時回...
今日新聞NOWNEWS ・ 12 小時前
民眾曝首波議員提名名單 黃國昌這樣期許
[NOWnews今日新聞]台灣民眾今(29)日舉辦中央委員會,會中核定選決會通過之2026年直轄市、縣市第一波議員提名名單,被提名人包括台北市士林北投區黃瀞瑩、內湖南港區陳宥丞、中山大同區林珍羽、大...
今日新聞NOWNEWS ・ 18 小時前
鄭麗文四大支柱延續馬連路線 郭正亮讚人事布局「明快」
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近日公布了新的中央人事名單,任命李乾龍、季麟連、張榮恭和蕭旭岑為副主席,其中李乾龍同時兼任祕書長。前立委郭正亮在中天政論節目《大新聞大爆卦》表示,這幾位副主席的任命明顯延續了馬英九和連戰的兩岸路線,這一策略可謂「明快」。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蔣萬安:輝達總部確定落腳北士科T17、T18基地 (圖)
台北市長蔣萬安29日率台北市政府官員赴議會報告115年度市府施政計畫及總預算案等議案,並宣布輝達明確表示台灣總部地點就會在北士科T17、T18基地。圖為蔣萬安(左)與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右)席間交換意見。
中央社 ・ 17 小時前
習近平本周會晤川普 《CNN》:無論結果如何對中都是一場勝利
根據《CNN》的報導,自川普政府重新執政以來,中美經貿摩擦持續升溫。美方持續提高對中國商品的關稅,目前平均稅率超過50%,並針對中國高科技產業與航運業祭出出口管制。作為回應,北京宣布全面擴大對關鍵稀土礦物的出口管制,令華盛頓不安,川普甚至一度威脅將對中國商品加...
CTWANT ・ 23 小時前
沈伯洋遭中國立案調查回嗆「台灣人沒在怕」!民進:中國無權干涉台灣人民、紅色恐怖破壞兩岸和平
沈伯洋說,這是一年內第6次,這次還直接由公安立案偵查,下一步大概就是通緝、缺席審判,「無所謂,反正台灣人沒在怕的。」
放言 Fount Media ・ 1 天前

輝達選洲美國小預定地「羽球場跳票」? 蔣萬安:會有配套|#鏡新聞
先前台北市政府和新壽才針對T17、18土地合意解約,最快本週雙方會面對面坐下來談,傳出輝達對北市府提出的秘密基地,也就是北士科T12旁的洲美國小預定地也很感興趣,不過這個預定地原本要改建為「國際羽球館」,因此遭到綠營議員質疑政策跳票。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10/28)表示,會把適合土地提供給輝達,一切都會有配套。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
川習會將登場!擔心川普拋棄台灣?林佳龍秒回:不會
APEC領袖會議將登場,美國總統川普先是飛抵日本,今(28)日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會晤,接著他也將飛往韓國,預計30日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展開「川習會」。各界關注是否會談到台灣議題,且傳出習近平想要說服川普「反對台獨」。外交部長林佳龍今(28)日被問到,是否擔心川普會拋棄台灣?他直呼,「不會!」台美關係非常穩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與非洲豬瘟同貨櫃食品疑流入屏東! 13家業者貨品遭預防性封存
即時中心/温芸萱報導台中梧棲養豬場爆出非洲豬瘟後,中央隨即發布豬隻禁運禁宰命令,各縣市衛生局也加強查核。屏東縣衛生局於26日接獲高雄市通知,疑似有感染非洲豬瘟的肉品流入13家業者,立即預防性封存。經查多為冷凍或熟食,加熱即可安全,且非洲豬瘟不會傳染人類。屏東縣衛生局表示,自22日起已查核82家通路,均符合規定,並呼籲民眾勿攜帶境外肉品入境或網購,共同防疫。
民視 ・ 1 天前
搧他耳光被判賠錢、拘役 羅智強再拱:唯一支持邱議瑩選高雄市長
民進立委邱議瑩去年在立院國會爆發朝野衝突時,拿紙扇摑國民立委羅智強耳光,遭台北地方法院判決她民事賠償20萬元;刑事判拘役10日,得易罰金,每日1000元,可上訴。對此,羅智強今早(28日)直言,這項判決反映了她是民進最適任選高雄市長的人選,因此「唯一支持邱議瑩代表民進參選高雄市長」。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挑戰謝龍介!陳以信宣布角逐台南市長 喊話「是來撥亂反正的」
國民前不分區立委陳以信上周宣布將爭取內提名參選台南市長,對決本屆獲徵召參選市長的謝龍介,引發內不同聲音,網友也湧現「別出來亂了」的聲浪,陳以信28日公布首支競選影片《相信未來篇》並同步出「AI副市長」政見,首度正面回應網友「我不是來亂的,是來撥亂反正的!」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鄭麗文到南投:台灣不是提款機 國防預算要合理
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廿九日到南投縣議會出席南投感恩餐會,他表示,台灣當然需要合理國防,但過高、不合理國防預算,超乎台灣財政負擔能力,而台灣不是提款機,應要有合理國防預算,不是讓惡性軍備競賽,這對台灣安全沒有幫助。鄭麗文(廿九)日中午到南投縣議會感謝副議長潘一全與籍議員選前對她的支持,並與籍議員、代表餐敘。縣長許淑華、無籍縣議會議長何勝豐、國民副議長潘一全、國民立委游顥、南投市長張嘉哲及多名縣議員、鄉鎮長出席,場面熱鬧。鄭麗文特別說,國民立委馬文君因立法院要事無法到場。對於鄭麗文反對未來增加國防預算到GDP的5%,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今天對此表示,顯然鄭麗文的想法與全世界民主國家想法並不一致,投資國防其實是投資和平,投資國防是希望維持民主自由的生活現狀。鄭麗文 ...
台灣新生報 ・ 15 小時前

全球最老國家元首 92歲畢亞再度連任喀麥隆總統 預計掌權到百歲 民眾痛批受夠了
中非國家喀麥隆總統大選結果出爐,高齡92歲的現任總統畢亞(Paul Biya),以53.66%的得票率勝選,在掌權43年之際,繼續將總統生涯推升至第八任期,可再執政7年,可望掌權至近百歲。選舉結果10月27日由憲法法庭正式宣布。 然而,畢亞的連任在計票結果陸續出爐之際,多地民眾走上街頭,表達不滿;主要競選對手貝克瑞(Issa Tchiroma Bakary)住家門外更傳出槍響,據報導有兩人死亡。喀麥隆最大城市杜阿拉(Douala),反對派支持者在街道焚燒輪胎、推倒攤位,企圖封鎖道路,警方則回以催淚瓦斯,不少人表示已經「受夠畢亞」,國家需要改變。 畢亞是全球在位最久、年齡最大的領導人,自1982年以來一直統治著喀麥隆,並在2008年取消總統任期限制。其27歲的女兒布倫達(Brenda Biya)選前甚至在TikTok發布影片,呼籲選民不要投給她的父親。 根據「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資料,畢亞政府被列為全球最腐敗的政權之一。擁有3000萬人口的喀麥隆,世界銀行資料指出,每人每日生活費不到5美元(約新台幣160元),人均GDP甚至比1986年經濟高峰時還要低。 路透表示,非洲是全球最年輕的地區,多數國家卻被一群最年長的領導人統治,喀麥隆平均年齡為19歲,也正在進行大選的象牙海岸平均年齡為18.3歲,總統烏阿塔哈(Alassane Ouattara)為83歲,預估也會贏得第四任期。路透分析,這也引發年輕族群「Z世代」對改革與政府負責的強烈訴求。
Yahoo奇摩(國際通) ・ 1 天前問題豬肉同車貨物流入13家業者 屏縣府預防性封存
(中央社記者李卉婷屏東縣28日電)彰化肉品業者委託嘉里大榮物流公司載運問題豬肉至高雄市,屏東縣衛生局26日接獲通知,同車貨品疑流入屏東縣13家業者,多為冷凍生鮮及加熱微波食品,全數預防性封存。
中央社 ・ 1 天前
開車視角深入加薩市區 戰火停歇後的破碎城市 廢墟瓦礫成重複街景
以色列與哈瑪斯的停火協議9月底生效,美聯社10月23日走訪加薩城,僅僅開車五分鐘,就能看到以色列如何將加薩幾乎摧毀殆盡,街景彷彿不斷重複,毀壞的建築、堆成小山的瓦礫,人們與車輛在灰色的世界中穿梭。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表示,加薩地區的瓦礫,足以建造13座埃及巨型金字塔,或是把紐約中央公園填滿,瓦礫堆還可高至12公尺。聯合國、歐盟等最新估算顯示,重建加薩將耗資7000億美元(約新台幣21.5兆元)。 這場為期兩年的戰爭,讓逾6.8萬巴勒斯坦人付出生命,另一方面,停火雖然持續,但雙方都指責破壞協議,以軍10月25日更表示對加薩中部「精準打擊」,攻擊聖戰組織成員,當地醫護稱至少4人受傷。而就協議中的以色列人質歸還進度,大多數已被釋放,但據信還有13具遺體掌握在哈瑪斯手中。
Yahoo奇摩(國際通) ・ 1 天前
地方提案「普發」加碼 北市:沒條件 侯:賣大樓換現金?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中央普發現金1萬元即將上路,有不少縣市議員提案地方再加碼!包含新北市議會民進團呼籲市府加碼普發每人4萬6千元,另外台北市,藍綠議員都認為應該普發現金,但是台北市政府表示現階段沒有這個條件,而在議會質詢時,還因為「普發現金」行銷不夠積極,遭到國民議員秦慧珠怒撕報告。台北市議員(國)秦慧珠(10.28)說:「我覺得我非常不滿意你們這張。」國民議員秦慧珠當場怒撕報告,質疑北市府普發現金行銷術,根本沒有積極配套。北市府商業處長高振源VS.台北市議員(國)秦慧珠(10.28)說:「在我們回應的資料裡面第二段是有寫到說,我們會要藉由普發現金的政策引導民眾下去消費,那商業處已經著手在研訂相關的消費抽獎活動,報告個什麼鬼,我很想講髒話,你剛剛說11月中旬才公布這個方案,中央說最快11月5日就可以入帳了。」要北市府官員「行銷」快馬加鞭,中央普發現金最快11月入袋,而現在地方也研擬要加碼,尤其北市藍綠議員都有共識,結果北市財政局卻說,現在台北市沒有條件普發現金,台北市議員(民)洪健益說:「要跟中央要發放1萬塊普發現金的時候,是一個態度,那現在要求,台北市政府共享經濟,普發現金的部分,又是一個態度。」台北市議員(國)曾獻瑩說:「如果台北市的財務空間很大,那當然超收的部分,進行普發現金,議員們應該也都會支持,但蔣萬安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先向中央確定,到底哪一些台北市的補助款,會被中央刪除。」新北市議會民進團(10.28)說:「普發現金,普發現金,新北加碼,新北加碼。」民進新北市議員,拿著手板站在侯市長身邊,喊話市府加碼普發4萬6千元,新北市長侯友宜大嘆,難道要賣大樓賣公園換現金嗎。盤點各地普發狀況除了雙北,基隆市綠營也提案普發2萬元,桃園市綠營提案普發1.5萬元,藍營則附帶3決議更喊話中央全額補助,台中市綠營提案普發5萬元,台南市藍綠則提案普發1千元,新竹市則已經確定加碼5千元,地方加碼多數在研議當中,在中央普發一萬之外,是否還有縣市政府加碼小確幸,也成各地議會攻防議題。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2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