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美元霸權的終結?美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機
 
文/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引言 
美元霸權的支柱正在崩塌,而華盛頓的決策者卻仍在加速掏空其信譽基礎。 
「如果我們失去世界標準美元,那就好比輸掉一場戰爭,我們將不再是同一個國家。」這是美國總統川普對美元地位發出的警告。然而,當前美國正面臨著一場由自身釀製的金融風暴。2025年10月21日,前美國財政部副部長萊爾·布雷納德(Lael Brainard)在《Foreign Affairs》發表的文章分析,指出美國正面臨著美元主導地位受到前所未有挑戰的危機。這場危機並非來自外部競爭對手的威脅,而是源於美國自身政策的短視與結構性問題的長期積累。 
美元霸權的演變:從「過高特權」到「過高掠奪」 
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曾賦予美國所謂「過高的特權」。這一概念最早由法國前財政部長德斯坦提出,指的是美元作為全球主導貨幣給予美國的經濟優勢。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占比近60%,在全球支付體系中占比約40%。這種特權使美國能夠以一張成本僅約17美分的百元美鈔,從其他國家換取價值相當於100美元的商品和服務,這種看似魔術般的金融操作,長期以來支撐著美國的消費與經濟成長。 
然而,近年來,這種「特權」正逐漸演變為一種「過高掠奪」,美國似乎越來越依賴這種地位來掩蓋其根本性的經濟問題,而非進行必要的結構性改革。這種地位的濫用不僅體現在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上,更反映在將美元武器化的政治決策中。當美國頻繁利用美元主導地位實施金融制裁時,實質上是在加速削弱各國對美元體系的信任,這種殺雞取卵的做法正在逐步侵蝕美元霸權的根基。 
三重挑戰下的美元危機 
美元面臨的挑戰來自三個相互關聯的層面:新興市場國家積極推動去美元化、美國國內政治功能失調,以及數位貨幣興起帶來的技術革命。數據顯示,全球美元儲備占比已從2000年的72%下降到如今的不足60%,這種下滑趨勢仍在持續。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陸在這一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大陸通過雙邊貨幣互換協議、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以及建立替代SWIFT的支付系統,逐步削弱美元的主導地位。這些舉措雖然尚未能完全取代美元,但已為國際貿易和金融交易提供了替代選擇。 
與此同時,美國國內政治的不穩定性也在侵蝕全球對美元的信心。頻繁的債務上限危機、政府停擺風險,以及派鬥爭導致的財政管理不善,都讓國際持有者擔心美國償付債務的意願和能力。一位分析人士精闢地指出:「當美國將美元『武器化』,利用其金融體系對其他國家實施制裁時,也在促使這些國家尋求替代方案。」這種政治風險與技術變革相結合,形成對美元主導地位的立體化挑戰,其影響深度與廣度均超過以往任何時期。 
布雷納德的警示:改革迫在眉睫 
布雷納德在文章中明確指出,美國不應將美元的主導地位視為理所當然。她強調,「沒有什麼是不可避免的」,美元的未來取決於美國的政策選擇和經濟基本面。她認為,美國必須解決三個關鍵領域的問題:恢復財政可持續性、保護金融穩定,以及投資於美國的經濟競爭力。這些建議直指當前美國經濟面臨的核心問題,也為維護美元地位指明了方向。 
在財政紀律方面,美國需要制定一條可信的道路來控制聯邦債務。當前美國債務規模已超過34兆美元,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比率超過120%,這種趨勢若持續,最終將削弱外界對美元的信心。布雷納德特別警告,「如果外國持有者開始大規模分散投資,可能會引發破壞穩定的資本流動」,並推高美國的借貸成本,形成惡性循環。這一警示並非危言聳聽,而是基於對國際金融市場運行機制的深刻理解。 
十字路口的抉擇:改革或衰退 
面對這些挑戰,美國有兩條可能的道路:一是繼續當前軌跡,看著美元主導地位逐步侵蝕;二是進行必要的改革,強化美元的制度基礎。選擇第一條路徑意味著美國將逐漸失去其「過高特權」,借貸成本上升,在全球經濟中的影響力減弱。而選擇第二條路徑則需要艱難的政治決策和財政調整,這需要美國政治領展現出前所未有的遠見與決心。 
布雷納德建議,美國應當投資於基礎設施、教育和創新,以增強長期競爭力。同時,需要現代化其金融監管框架,確保金融穩定。「美國的領導地位並非天生註定,」一位觀察家評論道,「它必須通過健全的政策和制度實力來贏得和維持。」這些建議的核心在於,美元地位的維護不能僅靠金融手段,更需要紮實的經濟基礎與可持續的發展模式作為支撐。 
結語 
美元作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正面臨著自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來最嚴峻的挑戰。歷史顯示,主導貨幣的地位一旦開始動搖,其下滑速度往往比預期的要快得多。美國正站在十字路口:是繼續短視地透支美元信譽,還是進行必要的改革以維持其全球地位?這個問題的答案,將不僅決定美元的命運,也將塑造未來幾十年的全球經濟格局。布雷納德的警告言猶在耳,現在的問題是:美國是否有足夠的政治智慧與勇氣,做出正確的選擇?
其他人也在看

大型股災即將來臨?《富爸爸》作者示警 揭「4類自保資產」
[FTNN新聞網]記者周雅琦/綜合報導投資理財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Kiyosaki)再度發出警訊,直言「大規模崩盤即將開始」,數百萬人...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台股衝太猛被降溫!11月逼近「百兆市值」 期交所緊急調高16檔保證金...0050、小台、微台全中槍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台股熱到發燙!在台積電領軍猛攻下,大盤昨(3)日再創歷史新高,以28,334點作收,整體市值暴衝至98.85兆元,今日雖以下跌2...
FTNN新聞網 ・ 1 小時前
股價暴漲有內幕?直上千元又摔下!台達電開盤5分鐘翻黑、鴻海跌出萬張成交量
[FTNN新聞網]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AI話題持續延燒,加上美中談判傳出進展,台股人氣高漲、資金湧入。資深分析師杜金龍在節目《台灣大時代》指出,外資現階段...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巴菲特錯了,還是大家都錯了?AI熱潮股神卻狂賣 阮慕驊:我只確定「這一事」
「股神」巴菲特即將退休交棒,不過他的波克夏海瑟威公司在今年第3季,現金儲備飆升至逾380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引發市場關注。對此,財經專家阮慕驊在臉書發文直言,衆人皆視AI為此生最大的投資機會,是巴菲特錯了,還是大家都錯了?阮慕驊表示,95歲的巴菲特準備卸任交棒之際,波克夏的現金儲備正在創下歷史新高,3820億美元。波克夏最新財報顯示,這家集團截至第......
風傳媒 ・ 1 天前
股價創高快追上台積電!富世達今一度衝上1500元創新高 分析師:買就對了
AI熱潮延燒至散熱族群,伺服器機構件廠富世達(6805)今(3)日股價再創新高,盤中一度大漲45元、衝上1500元關卡,股價快追上台積電(2330)。資深分析師呂漢威受訪表示,AI運算帶動水冷散熱需求暴增,富世達切入AI伺服器快接頭供應鏈,「買就對了」後勢仍看俏。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300億大單來了!無人艇吃飽飽、龍德造船狂飆近半根 反觀台船表現平平
[FTNN新聞網]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政府推動「千億無人載具計畫」引爆造船族群行情,不只無人機,今(4)日無人艇也全面走強。早盤至9點58分,龍德造船(6753)...
FTNN新聞網 ・ 6 小時前
台股盤前/蘋果亞馬遜財報炸裂 台積電期貨盤後下跌開盤恐面臨回測!
美股科技雙雄領軍創紅盤,蘋果與亞馬遜財報驚豔市場,帶動美股四大指數週五(31)日全數收高,可惜尾盤漲幅有所收斂,道瓊漲40點、那斯達克大漲143點、標普500指數上揚17點,費半同步走高0.18%,月線與週線雙雙收紅。投資人情緒轉趨樂觀,但債市穩定、美元走強,國際油價則連三月收黑,顯示資金尚未全面回流風險資產。台指期夜盤下跌165點、台積電期貨盤後下挫10元作收,預料台股今(3)日開盤恐呈現下跌整理格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巨嬰」攀近發行價!外資10月狂撿15萬張 撒44億掃貨這檔高息ETF逾20萬張居冠
[FTNN新聞網]記者薛明峻/台北報導台股10月續創新高,加權指數10月31日收在28233.35點,月線大漲2412.81點,漲幅9.34%。證交所公布籌碼動向,外資10月在上市...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下車時間到?台積電10月遭外資提款1108億 「這檔」被砍最狠…以22.2萬張躍居單月之冠
[FTNN新聞網]記者周雅琦/綜合報導台股10月加權指數上漲2412.81點,收在28233.55點,漲幅9.34%。據證交所盤後籌碼動向,10月外資合計賣超991.274億元,觀察賣...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10萬股民嗨!中信「半導體ETF」00891配息創高、年息率飆破12%
10萬人受益日注意!台股首檔且規模最大的半導體ETF、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宣布擬配息0.6元,較上期實際配發0.41元調升0.19元,創掛牌以來最高配息金額;年化配息率上看12%,為本月公告配息ETF中少數年化配息率逾10%的ETF。
Yahoo奇摩股市 ・ 2 小時前
外資大倒「這檔」ETF破5萬張!慘累積連19賣 00878也被出貨上萬張
[FTNN新聞網]記者洪宗荃/綜合報導台股上市指數昨(3)日終場上漲101.24點,收28334.59點,漲幅0.36%,成交金額為5632.37億元。而根據證交所盤後籌碼動向,外...
FTNN新聞網 ・ 9 小時前
《半導體》聯發科「已無犯錯空間」 外資示警2026年恐續走毛利谷底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聯發科(2454)法說會後,兩家美系外資陸續出具最新研究報告,整體看法趨於保守。其中一家指出,聯發科如今「已無犯錯空間」,第三季毛利率表現不佳可能只是開端,2026年仍存在下行風險,維持目標價1,288元與「中立」評等;另一家則認為,聯發科2026年獲利成長有限,在2027年大幅改善前將面臨獲利能力下滑挑戰,將評等自「買進」下調至「中立」,12個月目標價由1,620元調降至1,400元。 外資報告指出,聯發科管理層對AI ASIC業務展現強烈信心,訂下積極成長目標,但執行力將成為關鍵。該外資認為,股價短期恐呈盤整格局,主要因第三季毛利率不如預期,顯示後續每股獲利(EPS)可能遭下修;不過,管理層對AI ASIC發展的樂觀態度仍有助提振市場信心。 外資分析,聯發科第三季毛利率為46.5%,低於其預估的47.5%,第四季毛利率指引為46%,亦低於公司長期平均47%的水準。造成毛利率不如預期的三大因素包括:高階智慧手機晶片難為終端客戶創造新價值;低階SoC市場競爭加劇,中國紫光展銳(UniSoC)已成為小米新一代5G SoC供應商;以及公司第四季毛利率指引下修,恐意
時報資訊 ・ 1 天前
台股強外資卻倒貨 專家:台幣有機會見31元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聯準會(Fed)降息後,由於包括主席鮑爾等對未來降息看法保守,美元不貶反升,美元指數更衝破100,新台幣兌美元今(4)日早盤也貶破30.9元,一度來到30.906元,外匯...
今日新聞NOWNEWS ・ 5 小時前
收盤/台股創高後拉回重挫218點 櫃買殺近2%中小型股慘綠一片!
美股主指在11月的第一個交易日漲跌互現,道瓊收跌226點,輝達等大型科技股再度領漲,亞馬遜創歷史新高,標普500、那斯達克與費城半導體指數續收紅。不過,美股的科技榮景未能延續至今(4)日台股,台股盤中一度創高28554新高點,投資人逢高獲利了結、賣壓傾巢而出,拖累大盤終場重挫218.03點,以28,116.56點作收,跌幅0.77%,成交金額5848.92億元。代表中小型股的櫃買指數更慘,下跌1.76%,收在261.00點,成交金額1401.85億元,失守短期均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轉機年到了! 謝金河點名「南亞」:四寶中最先翻起來
南亞科今(3)日台股開盤即跳空上漲到136.5元,漲幅約3%,盤中一度漲停到145.5元,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隨著記憶體HBM缺貨、DDR4因缺貨而大漲,其正是南亞科的主力產品,他說,今年是南亞轉機的一年,「南亞科技、南亞電路板又因為Ai大盛,南亞最有可能成為台塑四寶率先翻起來的公司!」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 天前
獨家/全力衝刺先進製程 台積電成熟製程將逐漸轉交世界先進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全力攻先進製程和先進封裝,業界傳出,台積電將逐步把部分40-90奈米訂單外包給子公司世界先進,除了宣布竹科6吋晶圓二廠停產、2年內逐步退出氮化鎵(GaN)代工業務,先前已經將部分機器設備出售給世界先進與恩智浦(NXP)在新加坡成立的合資公司VSMC,台積電將資源重點轉向毛利更高業務的方向已定。
鏡報 ・ 9 小時前
全球瘋晶片!謝金河點名「半導體5大強國」股市聯手領漲 記憶體熱潮延燒中
[FTNN新聞網]記者黃詩雯/綜合報導全球股市10月底收月線,半導體概念全面點火,掀起一波「晶片國力」熱潮。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指出,今年全球表現最亮眼的...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盤前/11月首盤將開 台股可望上衝的四大利多
PGIM保德信金滿意基金經理人郭明玉指出,在晶圓龍頭大廠10月強勢上漲近15%,股價站上1500元大關,激勵台股10月同步大漲2412.81點,為史上最佳10月表現,亦為台股史上單月第二大漲點,不僅站穩28000點大關之上,本週指數持續改寫歷史新高,大盤也維持5日均線之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國巨一小時吸金百億漲半根 分析師續看多:拉回就要買
被動元件大廠國巨(2327)上周舉行第三季法說,今(3)日強勢飆漲,不僅股價拉出半根,再度觸及分割後新高價262元。資深證券分析師謝明哲表示,在併購題材、法說報喜之下,國巨後續仍有空間,應適度建立部位,或待股價回測至月線位置再行布局。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