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齡愈高價格愈親民 北市仍有5字頭入手機會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台北市房價居高不下,預售建案價格也居高不下,促使購屋族轉向中古市場,尋找相對可負擔的選項。永慶房產集團彙整實價登錄資料顯示,北市近1年各屋齡產品的價格差異明顯,預售屋單價普遍突破百萬元,僅剩萬華區仍在百萬之下,多數行政區屋齡10年內的新成屋也已跨入百萬門檻,相較之下,屋齡30年以上的中古屋價格相對保守,也顯示在新案供給有限且價格門檻高的情況下,地段佳、價格親民的中古屋反成為熱門選擇之一。
北市核心蛋黃區素地稀缺、剛需力度強勁,而新案多為高價住宅,開價基期高,也因此屢屢突破天花板價,觀察近1年台北市預售平均單價,大安區以每坪171.5萬元居冠,松山、信義等核心區域也皆超過150萬元,全市中僅有萬華區預售屋近1年平均單價落在98.6萬元,尚在百萬內。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萬華區發展較早,也因此素地稀少、住宅密度高,加上街道與巷弄規劃較不完整,使得新案不僅開發量有限,也多以中小坪數自住產品為主,整體房價水位相對較低,建商也多採用貼近市場行情的開價策略,以吸引首購、剛需族群進場,讓萬華成為北市唯一仍可「百萬內入手預售屋」的行政區。
(圖)永慶統計台北市12行政區不同屋齡的住宅單價,其中預售屋幾乎全數破百萬,屋齡30年以上仍有5字頭。(房市示意圖)
除了預售屋外,屋齡10年以內新成屋價格雖低於預售屋,但也普遍逼近百萬,大安區每坪144.2萬元居首,信義、松山、中正區緊追在後,整體價格水準已與預售市場差距縮小。
目前全市10年以下新成屋僅剩內湖區、北投、萬華區以及文山區等4區仍維持在百萬以下水位。陳金萍表示,這些區域多屬外圍生活圈或是早期開發區域,取得土地成本與價格基期相對低,住宅產品也多以中小坪數住宅與自住型買盤為主,也因此價格相對親民。其中,內湖、北投受惠於產業聚落與交通便利,吸引剛需族群,文山則兼具生活品質與自然環境;萬華區則因開發早、地價基期低,開價策略較貼近市場,成為北市最具價格競爭力的區域。
若進一步觀察中古市場,北市屋齡10至30年住宅每坪價格多介於60至100萬元之間,屋齡30年以上住宅更是價格親民,其中文山區平均單價僅53.3萬元、北投區54.0萬元、萬華區56.1萬元,為全市最實惠的3區。
陳金萍指出,屋齡越高價格越具吸引力,不僅入手門檻相對較低,且多位於成熟生活圈,生活機能完善,同時近年都更危老盛行,老屋具備翻新潛力,更有長期增值機會。此外,若以相同預算比較,購買中古屋坪效表現上往往更佳,可取得更大的使用空間,例如北投區預售屋單價109.2萬元,30年以上中古屋僅54萬元,等同可買到近2倍坪數。(自立電子報2025/11/10)
其他人也在看

房市抗震力強 北市住宅市場穩中帶活
美中貿易關稅議題再度升溫,全球市場氣氛轉趨保守,資金流向也隨之調整。除了黃金與外幣避險需求增加,不動產市場也因具備長期保值特性,再度吸引資金青睞。 在台灣,房市長期以穩健與剛性需求見長,即使外在經濟變化劇烈,北市核心區的住宅市場仍維持穩定步調。專家指出,近年購屋族群更傾向選擇具備交通便利、生活機能成熟的區段,呈現「保守中尋穩」的市場氛圍。
住展房屋網 ・ 19 小時前

10年捐逾7千雙鞋 新北樂心關懷協會愛心不間斷
新北市樂心關懷協會關懷弱勢學童,自2016年起年年響應「新北市好日子愛心大平台」,連續10年捐贈鞋品兌換券予新北市政府,累計至今已達7045張,11日再度捐贈全家福鞋店兌換券共700張,總金額70萬元,由市府秘書長邱敬斌代表受贈,感謝協會長年以行動陪伴弱勢學童,讓愛延續不間斷。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晟德受惠投資事業帶動 前三季獲利25.4億元 EPS 3.52元
晟德 (4123-TW) 今 (11) 日公告最新財報,受惠投資事業帶動,累計前三季認列金融資產評價利益達 29.99 億元,推升前三季獲利表現,今年前三季稅後純益 25.4 億元,每股純益 3.52 元。
鉅亨網 ・ 1 天前

Takeshi Hosaka Architects:當光與綠意進入家中 讓呼吸跟著季節流動
有些房子的存在意義不是躲避喧囂,而是用來與城市和諧共生,讓光、風、雨水與盎然翠綠,都能在這裡找到安放的位置。東京區彌生町的一家四口,就在這樣的住所裡展開愜意生活。二樓作為家的核心,高達近六米的公共場域,時時迎接從屋頂灑下的光,白天與夜晚在清水混凝土牆面上留下不同表情;地面層則留給車庫與工作室,回家的腳步隨階梯而上,先與自然相遇,再與家人相聚。
住宅美學 ・ 16 小時前

2025臺北秋季程式設計節 中央資工學生打詐應用奪冠
臺北市資訊局攜手青年局辦理「2025臺北秋季程式設計節-城市通微服務大黑客松」,競賽以「安全之都、運動之都、未來之都」為主題,呼應臺北市「永續共榮希望首都」的施政願景,邀請全國程式設計好手以創新技術實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 天前
單身時代來臨 全台「一人宅」10年暴增57%創歷史新高
隨著「不婚不生快樂一生」的觀念興起,台灣正快速邁入單身與小家庭時代。根據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統計,全台「一人宅」數量在近10年間大幅增加57%,今(2025)年Q1已突破248.8萬宅,創下歷史新高。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
住展房屋網 ・ 1 天前太子集團買豪宅名車涉洗錢 金管會:檢討相關規範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12日電)立委質疑太子集團涉嫌設立類似空殼公司買豪宅洗錢。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今天表示,銀行都有依規定通報,但從個別案例觀察,仍有突破洗防機制狀況,後續將檢討相關規範,另外,針對購買豪宅豪車金流,也會思考流程中如何防杜。
中央社 ・ 19 小時前
房市冷衝擊稅收 新竹前十月下滑57%驚人 新北一枝獨秀
房市冷衝擊房地合一稅!住商機構根據財政部資料,全台1~10月個人房地合一稅累計達432.9億元,年減23.5%,尤其竹科客群支撐的大新竹地區,今年稅收下滑幅度驚人,新竹縣高達57%;但新北市1~10月個人房地合一稅高達117.3億元,不僅名列第一,也是全台除連江縣外唯一維持正成長縣市。
Yahoo奇摩股市 ・ 22 小時前
又在安森邊哭(邊看電影)邊跨年第二回! 亞洲首映《愛情萬歲》4K修復版
有網友2023年發起要在跨年夜當日「在大安森林公園一邊哭一邊跨年」活動,致敬電影《愛情萬歲》意外引起網路關注,去年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舉辦跨年活動,邀請到導演蔡明亮及主演楊貴媚、李康生到場陪民眾邊哭...
華視 ・ 1 天前
十年暴增53.8萬人!全台未婚戶長創新高 北市占比近2成居冠
房價居高不下,許多家庭購屋得靠雙薪,但近年未婚戶長人數卻增加? 根據內政部戶長婚姻狀況統計,截至今年第1季,所有戶長有971.4萬人,未婚戶長達171.8萬人,占整體17.7%,六都及新竹縣市當中,台北市占比達近2成最高;若與十年前相比,2016年未婚戶長有118萬人,十年間多了53.8萬人,占比增加3.8百分點。
太報 ・ 1 天前
桃園豪宅一哥從神壇滑落?藝文特區豪宅「今年來只賣13間...」成交量創十年新低|豪宅報報
桃園市最具代表性的豪宅聚落—藝文特區,近年房價一路走高,然而在2025年卻出現明顯修正,根據實價登錄資料顯示,藝文特區高價住宅平均成交單價在2024年站上每坪50.1萬元高點後,今年滑落至40.7萬元,成交量也銳減至僅13件,為近10年新低。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1 天前
怕房價跌先賣了!天母豪宅屋主11年轉手賺3042萬元
怕房價跌先賣了!隨著今年房市景氣降溫,天母豪宅交易也相對冷清,近期終於實價揭露一筆天母億元豪宅交易,屋齡11年的指標豪宅「國泰天母」,8月成交低樓層戶,總價2.15億元,每坪125.5萬元,共220.80坪,值得一提的是,該戶前一手屋主於2014年以約1.85億元買進,持有11年轉手,帳面上增值3042萬元。
Yahoo奇摩股市 ・ 21 小時前
房價真的要鬆動?專家SWAY教你判斷進場時機,避雷「這類建商」碰不得!
房市今年冷颼颼,9月份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崩破3成交易量溜滑梯,連帶房價走勢也被外界看壞,今年剩下不到兩個月,我們還有機會可以進場嗎?本集《下班去你家》由主持人雪寶與房產暢銷作家SWAY帶你釐清。房價指數八年首見負值 房市轉冷、建商讓利潮湧現央行打房政策持續發酵,房市的冷風吹進各地。最新全國房價指數出現八年來首度負值,市場氣氛轉趨保守。房產作家 SWAY ......
風傳媒 ・ 1 天前
房市疲軟撐不住?天母豪宅「國泰天母」8折成交 事實是還賺3千萬
全台房市買氣降溫,但天母指標豪宅「國泰天母」仍傳出獲利交易,屋主曾開價2.65億,今年8月以2.15億、8折成交,入手11年獲利3千萬出場。房仲指出,該屋成交價落在合理範圍,而目前豪宅市況受川普關稅戰、限貸令等因素影響,買家大多持續觀望中。(陳韋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同樣是救災⋯網驚「這次蘇澳沒政治口水」 眾人揭1關鍵:值得全國借鑒
受到鳳凰颱風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11日宜蘭炸出驚人雨量,羅東、冬山、蘇澳都出現淹水災情,尤其蘇澳最大3小時累積雨量達到驚人的334.0毫米,是2010年梅姬颱風以來最大紀錄,造成當地水淹一層樓高。大水退去後國軍、地方立刻投入救援,就有網友好奇,這次宜蘭也是嚴重水災,但似乎都沒有政治的口水,而是回歸救災該有的面貌?就有人分享關鍵,直言「宜蘭蘇澳的『軍民一心』救災模式,值得全國借鑒!」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快訊/鳳凰加速!全台「明天11/13颱風假」機率曝
鳳凰颱風來勢洶洶,速度明顯加快,暴風圈已進入台灣陸地範圍。中央氣象署今(12)日指出,目前鳳凰以每小時約16至32公里速度,朝東北東至東北方向移動,預估今晚間將自南台灣登陸,並於深夜從台東一帶出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