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時代的臺美關係,禁不起謊言與表演
翁履中/ 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華府的秋季一向熱鬧,智庫活動頻仍,但新任國安會副秘書長趙怡翔的訪美行程仍成為焦點。根據媒體報導,趙怡翔在華府與智庫專家、前川普政府幕僚及國會助理會晤時,強調臺灣將持續提升國防開支並投資非對稱戰力。這番表態呼應美方「臺灣應強化自我防衛能力」的期待,也展現賴清德政府維持強硬路線的決心。然而,若把這次訪美放在美中角力與兩岸變局的脈絡中觀察,就會發現臺灣的外交策略正變得愈來愈淺碟,也愈來愈錯位。
當前華府在臺灣問題上有著多元的討論。華爾街日報不久前披露,北京正要求川普政府正式「反對臺灣獨立」,而非沿用過去模糊的「不支持臺獨」。這樣的用語如果真的出現轉變,背後將象徵美國外交立場的根本調整。與此同時,美中正就貿易與供應鏈進行新一輪談判,美國商務部與財政部接連對臺施壓,要求半導體產能與美國均分。當美方關注焦點早已從安全轉向經濟,而讓川習峰會順利進行又是近期川普政府的重中之重,臺灣官員此時赴美談軍費,恐怕不但無助於穩定關係,反而可能被視為干擾川普與習近平互動的「政治雜音」。
不只強調國防預算提升,媒體報導此行另外的任務,可能是為賴清德總統爭取出訪拉美時「過境美國」的機會。雖然總統府否認,但駐華府記者的報導一向嚴謹。若屬實,顯示執政仍把「過境外交」當作對內宣傳臺美友好的工具。然而,當川普政府對臺轉冷、美中重新接觸,若仍執著於象徵性的「過境」而非守護實質利益,恐怕對美外交將變成昂貴的政治秀,結果只是製造出臺美關係美好的輿論幻覺。
相較於釋出提升國防預算和爭取過境的嘗試,此次國安會副秘書長訪美,也暴露出政府外交分工的結構性問題。當國安會、外交部與行政院各自為政,對美戰略自然無法整合。結果是,政府一方面想要呈現與共和的關係並不疏遠,但另一方面卻又發生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訪問時直言,與臺灣代表團的會談「僅有幾分鐘」;這樣的說法,與國內媒體形容我方代表令美方覺得「難纏」形成強烈對比。究竟哪個版本才是真實?若國安體系真有渠道接觸共和高層,為何無法為臺灣爭取更具實質意義的對話?外交若被政治操作取代專業,結果只會是內部互相推責、外部失去信任。
事實上,華府知名智庫史汀森中心(Stimson Center)近期正好發佈美中臺關係報告,從另一個角度揭示臺灣的處境。報告坦率指出,美國國防體系長期誇大臺海危機,以合理化龐大的軍事預算,形容臺灣是「亞洲的福爾達缺口」,認為將臺灣視為戰略熱點,有助推動國防建案,但並不代表美國願意出兵協防。報告同時強調,川普政府的軍事原則是「守護美國,不浪費實力在遠端戰場」。這句話已經說得夠清楚:美國的戰略出發點是自身利益,而非保障臺灣。
報告同時提醒,北京對臺策略早已轉向非軍事手段:從經濟壓力、資訊戰、離島奪取到政治滲透都是可能選項,其目的是削弱臺灣社會的韌性與團結,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這意味著,真正危險的並非戰爭,而是社會信任與政治共識的崩解。當政府對美關係只願講出有利的部分、掩蓋不利的現實時,社會對政府的信任就會一點一滴流失。失去了信任,再多軍購、再多盟友承諾,也無法形成真正的安全網。
提高國防預算固然必要,但臺灣更該誠實面對:我們增加軍費,是為了守護自身,還是為了取悅美國?若軍費上升的同時,卻在美國壓力下讓出產業優勢、失去經貿籌碼,那麼安全與自主將同時流失。過境美國固然能象徵友好,但若沒有實質成果,只是更加凸顯外交流於表面。
更嚴峻的是,兩岸的總體國力差距正快速擴大。北京對臺灣的態度,也已從「在意與拉攏」轉為「忽視與輕視」。這不僅是執政抗中政策的結果,更反映出臺灣正在失去讓北京在國際競爭中視為「助力」的價值。當臺灣不再被視為潛在的合作夥伴,而只是可能加入對手陣營挑戰自己的阻力,北京處理「臺灣問題」的態度也會變得更務實、更強硬。若臺灣無法展現能為區域穩定提供價值的實力,北京對臺的「觀望」恐怕會變成「清算」。
國安會派代表赴美看似積極經營臺美關係,實際上卻暴露出臺灣外交缺乏戰略深度。示好華府、爭取過境,若只是為了表態或安撫,而不理解臺美關係的核心目標是「守護臺灣利益」而非「取悅美國」,這樣的外交只會讓臺灣更加被動。一味討好,顯示的不是靈活,而是缺乏信心;不是務實,而是忽略了臺灣數十年累積的自信與底氣。外交的本質,從來不是誰順從誰,而是如何讓對方尊重你。臺灣若真要展現主體性,那麼自詡為最重視主體性的執政,能不能在面對外部壓力時,真正為臺灣多想一點?■
其他人也在看

郝龍斌崩盤真相曝光!一個月掉15%支持 媒體人羅友志揭「四關鍵敗因」
(記者蔡函錚/綜合報導)國民主席改選落幕,前立委鄭麗文以黑馬之姿擊敗前台北市長郝龍斌,意外掀起內震盪。這場 […]
引新聞 ・ 3 小時前
國民主席開票大勢已定?鄭麗文得票率過半一路領先郝龍斌得票33%
[FTNN新聞網]記者孫偉倫/台北報導國民主席改選於今日進行投開票,根據中央開票資訊顯示,開票結果由候選人鄭麗文一路保持領先。本次選舉人數共有331,145...
FTNN新聞網 ・ 21 小時前
國民主席選舉 陳文茜選前感性表態挺郝
國民主席選舉今(18日)登場,內出現「世代交替」之爭,形勢看好鄭麗文,起步較晚的郝龍斌緊追在後。近來疾病纏身,政治歷練豐富、熟識鄭麗文的資深媒體人陳文茜,昨晚臉書發文,細數郝龍斌的人格特質與優點,感性的表達力挺郝龍斌之意。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藍營民調鄭麗文領先? 趙少康轟「不可取」朱立倫很生氣
國民主席選舉選前之夜流傳一份藍營內部最新民調,指候選人鄭麗文支持度32.4%,郝龍斌21.6%,羅智強11.7%。對此,媒體人趙少康今天(18日)投票時指出,選前之夜用這種方法混淆視聽、增加自己氣勢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軍系支持成鄭麗文勝選關鍵 蔡育輝:親中路線恐引內分裂
國民主席由鄭麗文當選,台南國民團發言人蔡育輝表示,鄭麗文能夠勝出,是因為軍系人多,不代表大家對她路線認同。蔡育輝說,鄭麗文獲前黃復興部員支持當選,路線很明顯往親中靠攏,能夠勝出是因為軍系人多,不代表大家對她的路線認同。蔡育輝強調,自身就是本土派,「我就不支持她!」「反攻大陸是不可能,我們希望
自由時報 ・ 18 小時前
鄭麗文將帶KMT向中國靠攏? 柯志恩:我並不擔心
即時中心/顏一軒報導前立委鄭麗文橫掃逾6.5萬票,順利當選國民主席。對此,身兼高雄市部主委、智庫執行長的不分區藍委柯志恩今(18)日指出,這次主席選舉競爭激烈、員高度投入,顯示內仍有相當活力與期待;但選後更重要的是團結一致,畢竟員與社會結構仍存有一些落差,未來新主席一定要跟社會對話,在中央與籍縣市首長、立法院團進行三方溝通,並於接下來2026、2028年的選舉中,呼應主流民意。
民視 ・ 16 小時前
藍營新魁出爐!郝龍斌致賀鄭麗文 籲員「做這事」
即時中心/廖予瑄報導國民主席選舉今(18)日登場,全台約有33萬名員可行使權利,由於天氣晴朗,投票率超過5成,意即有逾16.5萬員出門投票。下午4時開票後,候選人鄭麗文的票數一路領先,成功當選下一任主席。稍早,候選人郝龍斌也發話恭喜鄭麗文,並親自致電祝賀,盼所有的員可以支持新任主席,「一起為國民的未來而努力。」
民視 ・ 19 小時前
普發現金5大對象、5種領取方式一次看 選「這方式」最快拿到錢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立法院院會今(17日)三讀通過攸關普發現金新台幣一萬元的韌性特別預算案。財政部今表示,接下來將送請總統公布,待總統公布當天,財政部馬上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領取的五種方式,最快預計1個月內,於11月17日以內「一定會」發放。依據財政部規畫,普發現金領取管道包含直接入帳、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造冊發放等五類,推估造冊整理完畢約需要5個工作天,直接入帳者將會是第一批最快拿到錢。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國民主席選情冷!郝龍斌本命區北市投票率「不到四成」
國民主席選舉今(18日)投票,當中候選人、前台北市長郝龍斌本命區的台北市投票率並不高,北市國民部初步估計不到4成。國民主席候選人包括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國民立委羅智強、前立委鄭麗文、前彰化縣長卓伯源、前國大代表蔡志弘,以及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根據國民中央部開票統計,4點開票迄今鄭麗文票數
自由時報 ・ 22 小時前
國民選主席:不意外的牛椆內戰爭
[FTNN新聞網]文/鄭自隆(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退休教授)史上最令人看不透的國民主席選舉終於落幕,過程雖然驚濤駭浪,但鄭麗文出線並不意外,在選前聲勢...
FTNN新聞網 ・ 20 小時前
傳鄭麗文曾勸進郭台銘選總統? 侯友宜「秒切台語」這樣回
即時中心/顏一軒、李美妍報導國民主席選舉後天就要投票,預計會在11月1日第22屆全代會中進行交接。外傳主席候選人鄭麗文疑似曾於前(2023)年8月下旬力拱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參選總統。對此,侯友宜今(16)日回應,政治領導人更需要強調的是一致性與穩定性,帶領團隊保衛國家、守護土地。
民視 ・ 1 天前
鄭麗文沒打通張亞中電話 黃國昌聯繫上了
即時中心/顏一軒、謝宛錚報導前立委鄭麗文在國民主席之戰中,獲得6萬5122票,得票率為50.15%,順利當選新任主席,不過,她昨(18)日在勝選之夜發表感言時,自曝沒打通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的電話,只能透過留言方式致意。對此,民眾主席黃國昌今(19)日受訪時表示,他有向除了前國代蔡志弘以外的其餘5名候選人致意;黃同時盛讚這次國民選舉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民主風範,期許未來能與鄭準主席共推聯合政府的理念。
民視 ・ 4 小時前
影/王世堅開金口:郝龍斌會「從從容容」選上國民主席
國民主席選舉今(18)日投票,候選人郝龍斌引用綠委王世堅爆紅的質詢語,表示他會「從從容容」當選。王世堅今日出席活動,媒體聯訪時對此回應,「從從容容」是郝龍斌的優點,看好郝龍斌當選。
中天新聞網 ・ 23 小時前
快訊/國民主席選舉結果出爐!鄭麗文獲6萬5122票 50.15%得票率勝出
國民主席選舉投票今(18 日)登場,此次主席選舉,有投票權員約33萬人,投票時間為上午8時至下午4時,全台將有383個投票所,而在下午4點後,中央也設置開票中心。稍早,國民主席選監小組召集人、副主席連勝文正式宣布鄭麗文當選,但正式選舉結果還是得依照作業細則規定送至中央選監委員會審定後,由中央委員會公告於國民全球資訊網。選舉結果,鄭麗文共獲得6萬5,122票,以50.15%的得票率當選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台南、高雄岌岌可危?呂秀蓮:2028會很麻煩
[NOWnews今日新聞]2026地方大選布局備受關注,傳民進目標5+1縣市,除了要守住現有執政的5個縣市外,更將宜蘭縣列為首要攻下目標。對此,前副總統呂秀蓮昨(16)日表示,5+1太務實,她很失望...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傅崐萁震撼發聲!喊話新主席鄭麗文:國會溝通讓磨合沒空窗期
國民主席選舉今(18)日投開票,前立委鄭麗文以6萬5122票、50.15%得票率大勝當選。國民立院團總召傅崐萁臉書發文喊話,除了表示恭喜,並強調國會溝通無空窗期。
中天新聞網 ・ 16 小時前
王定宇酸鄭麗文當選 憂介選成功「大家都憂心忡忡」
[Newtalk新聞] 國民主席改選結果今(18)日出爐,前立委鄭麗文以超過五成得票率擊敗郝龍斌,成為該第二位女性魁。民進立委王定宇晚間在臉書發文指出:「恭喜當選者。」他說,雖然國民地方首長侯友宜、盧秀燕、張麗善、鍾東錦等大咖多數挺郝龍斌,但在和在台紅統力量全力介選下(嚴重到連趙少康都公開指控),鄭麗文仍大勝郝龍斌,「有幾個命題值得研究,而這幾個命題也將牽動台灣政局發展。」 王定宇提出四大命題:其一,這次選舉結果是否是介選成功的示範?其二,想從介選成功的結果獲取什麼政治紅利、台灣又要付出什麼代價?其三,對中國國民的掌控力有多高?國民內是否還有能力抵抗紅統力量?其四,台灣人民對這樣的介選是否擔憂,這又會如何影響國民有志縣市長選舉的政治人物對介選的態度。 他強調,這些命題將立即影響立法院運作、國防預算、國防特別預算及台美日關係,「定宇只能說,恭喜當選者,但是大家都憂心忡忡啊!」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郝龍斌全民調贏、員民調輸鄭麗文 郝:選主席不是選爽 是要選會贏的鄭麗文當選後 財經網美Emmy籲綠營提前布局防白營坐大
新頭殼 ・ 15 小時前
藍魁投票倒數!鄭麗文訪馬英九 郝龍斌買報紙頭版
國民主席改選倒數一天,鄭麗文一早拜會馬英九,被外界解讀要挖牆腳,因為先前郝龍斌才稱,自己獲得馬英九這票,同一時間郝龍斌也沒坐以待斃,除了花重金買下報紙頭版,在臉書PO出與地方縣市首長合體影片,同時也找來年輕民代開記者會,要補足最弱勢的年輕員票,畢竟現在最新民調出爐,在員支持度部分,郝龍斌仍大幅落後鄭麗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國民主席選舉 鄭麗文彰化縣2934票狂勝郝龍斌
國民主席選舉今天投票,彰化縣投票率47.14%,候選人鄭麗文2934票居冠,超越競爭對手郝龍斌407票,得票數排第三的前彰化縣長卓伯源,在家鄉田中鎮拿到最高票,不過,總票數仍遠遠不及鄭麗文、郝龍斌。彰化縣選舉人數1萬5511人,投票數7156,六位候選人得票數由高而低依序是前立委鄭麗文、前台北市長
自由時報 ・ 20 小時前
鄭麗文穩定領先 國民主席開票先拚5萬者勝
截至今天傍晚5點30分許,呼聲最高的前立委鄭麗文以27,086票穩定過半領先,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則以18,069票暫時居第二,也有不少擁護者的立委羅智強則為5,346票,另外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與前彰化縣長卓伯源目前都開出約千票,前國代蔡志弘則以百票殿後。據務人士向CTWANT透...
CTWANT ・ 2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