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與習對談後致電高市 確認強化美日同盟
日本媒體報導指出,川普與高市早苗的電話會談,是由美方在24日的美中元首通電話之後主動提出,對談時間約25分鐘。這也是10月25日以來,兩國領袖第2度的電話溝通。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表示,「川普總統是就昨晚的美中元首對話,對我方說明近來美中關係有關事項。」
在「台灣有事」說法讓中國強烈反彈,日中關係陷入低潮的時刻,美日領袖的電話會談,也重申在安保方面的緊密合作。
高市早苗說:「基於目前的國際局勢,先前川普總統訪日之後,我們確認了日美之間的緊密合作。川普總統表示與我是非常好的朋友,還說隨時可以與他通電話。」
除了與美國的高層對話,日本也在聯合國做出外交反擊。
針對日前中國引用聯合國憲章第53條與107條的所謂「敵國條款」,主張可以動武阻止日本行使自衛權,日本透過外交管道致函聯合國指出,日本政府仍舊堅持「專守防衛」的一貫立場,沒有發生外來武力攻擊的緊急狀況,就無所謂行使自衛權的問題,中方的解讀完全錯誤。
至於日方有關自衛權的準備,特別是接近台灣的與那國島等島嶼,將部署射程60公里左右的03式防空飛彈。中國外交部24日對此表示,日方在西南各島嶼部署攻擊性武器,是挑起區域緊張的危險行為,中國和周邊國家必須高度警戒。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高市早苗APEC首會見習近平 稱兩岸及區域安穩至關重要
其他人也在看

李在明拚務實外交!赴中東非洲4國 簽署MOU成果曝光
下個月4號,即將就任滿半年的南韓總統李在明,最新民調顯示,施政好評率上升1.4個百分點,來到55.9%,差評率則為40.5%。分析指出,支持度上升主因,和李在明這幾天出訪海外的外交收穫,密切相關。李在明17日開始,先後訪問阿聯、埃及、南非和土耳其,帶您來看韓方與各國領袖峰會的成果。
TVBS新聞網 ・ 8 小時前
立院暫緩審政院版財劃法 李慧芝籲理性審議、回頭是岸
行政院將財劃法修正案送入立院,立法院今天召開程序委員會,討論本周五、下周二院會議程,最後藍白決議將財劃法修正案暫緩列案。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對此表達高度遺憾,政院版財劃法是目前為止最有共識的版本,應該要有排入立院審查,讓各界共同討論的機會。
中時新聞網 ・ 9 小時前
黃敏惠交棒與綠營達協議? 藍營駁斥 王美惠:對手選戰策略
嘉義縣 / 綜合報導 2026嘉義市長選戰升溫,民進陣營女戰神王美惠披掛上陣,挑戰長年執政的藍營堡壘,但現在民主聖地卻流傳,地方政壇上不看重政色彩,藍綠已有默契不互打,也就是說,如果王美惠成功拿下市長寶座後,市長黃敏惠將回鍋挑戰下屆立委,而面對外界傳言,藍營議員強調內人才多沒有接棒問題,更駁斥市長未來沒有想回鍋參選立委的規劃與想法,而王美惠則是說,這一切是對手的選舉策略,還是會做好自己本分,爭取選民最大認同。今年10月嘉義市竹園派出所落成啟用典禮,整個儀式充滿濃濃政治氛圍,因為國民籍的市長黃敏惠,與獲得提民參選2026的民進立委王美惠首度同台,整場活動2人互動也可說熱絡,嘉義市長黃敏惠(10.23)說:「爭取中央支持我們也謝謝當時的立法委員,就是王美惠王委員。」當時市長黃敏惠展現風度,感謝綠營立委協助,而王美惠隨即回應,雙方一來一往,但現在地方政壇卻流傳,下一屆選舉,藍綠已有默契不互打,如果王美惠成功拿下市長寶座後,市長黃敏惠未來動向,將回鍋挑戰下屆立委,嘉義市議員(國)鄭光宏說:「雙方有默契但我覺得這個(說法)不OK啦。」嘉義市議員(國)陳家平說:「嘉義市沒有所謂交棒無力的問題,那市長常講她培養的人非常多,你如果詢問我們黃市長本人(回鍋立委),目前她們是沒有這樣子一個規劃跟想法。」在地藍營議員出面駁斥這說法,而王美惠則是私下透露,這是對手選舉策略,自己會按照既定步伐打選戰,選民服務才是最重要的,其實綜觀嘉義市這塊版圖,嘉義市長黃敏惠(2022.12.19)說:「各位好朋友謝謝。」出身政治世家的黃敏惠,在2022年連任成功,長年執政嘉義市的藍營,是否繼續守下堡壘,攤開過往選舉紀錄,黃敏惠上一屆選舉,2區共拿下5萬9千874票,王美惠在立委選戰中,東區拿到3萬3千856票,西區有4萬4千213票,可見藍綠兩,在嘉義市都布局成功,不論哪一場選舉,脫穎而出的人,在兩區中,都能拿到一半的得票率,而面對2026的全新戰局,究竟綠營女戰神王美惠披掛上陣後,能成功翻轉嗎?現在外界也持續關注。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8 小時前
台南市長民調! 謝龍介超前林俊憲3% 落後陳亭妃
2026台南市長爭霸戰,民進內有立委林俊憲、陳亭妃爭取提名,國民則有立委謝龍介與前立委陳以信表態投入初選,到底由誰出線?根據最新民調,若民進推派陳亭妃與謝龍介對決,陳亭妃支持度近五成,但民進若...
華視 ・ 8 小時前歐盟法院裁定 成員國須互相承認同婚登記
(中央社華沙25日綜合外電報導)歐洲聯盟法院今天裁定,歐盟國家必須承認在其他成員國登記的同性婚姻。此案源於兩名波蘭男同志的申訴,他們在德國結婚,但搬回波蘭時,兩人的同性婚姻不被承認。
中央社 ・ 8 小時前
爭霸新竹縣長! 藍陷三搶一局面 綠推鄭朝方呼聲高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新竹縣長楊文科任期屆滿,誰來接棒備受矚目,藍營方面副縣長陳建賢率先表態,兩位在地立委林思銘與徐欣瑩也有意爭取,初選辦法可能在12月初出爐,綠營方面則傳出,可能由首位民進出身的竹北市長鄭朝方出戰,時力主席王婉諭也在街頭掛看板,2026可能再現三腳督局面。
民視 ・ 9 小時前
吳怡農自爆大罷免「操盤」失敗?綠委急滅火 黃揚明抓出一核心問題
2026年縣市長選舉倒數,國民台北市長蔣萬安力拚連任,綠營方面,壯闊台灣聯盟理事長吳怡農開響第一槍,表態爭取爭取代表民進參選台北市長,他24日在臉書談及大罷免大失敗,表示「操盤手」的預測常常與民意脫節;而積極推動罷免的民進立委沈伯洋則表示,「不知道操盤手在哪裡?」對此,媒體人黃揚明今(25)日在臉書引述相關新聞直言,吳怡農講出了民進原本不願意面對的......
風傳媒 ・ 9 小時前
新軍事行動在即!川普要委國總統下台 航班取消避險
美國再度升高對委內瑞拉的軍事威脅,施壓總統馬杜洛下台;白宮官員透露,美國即將發動新一階段的軍事行動,美軍多位高階將領,前往波多黎各的基地視察,為增派軍力做準備。美國FAA也發出警告,飛越委內瑞拉上空的航班有危險,已經有三家國際航空公司,取消從委國起飛的航班。美國國內並不贊成川普動武,民調顯示七成民眾反對出兵委內瑞拉。
TVBS新聞網 ・ 8 小時前
政院核定「台62線延伸至宜蘭可行性評估」 藍綠有意角逐宜蘭縣長人選紛表態
(觀傳媒宜蘭新聞)【記者陳俊傑/宜蘭報導】行政院核定「台62線延伸至宜蘭可行性評估」,宜蘭縣政府及有意角逐宜蘭 […]
觀傳媒 ・ 9 小時前王義川自認「台灣國立委」 藍青年怒:辭立委並退還所有薪資
民進立委王義川日前赴日旅遊,期間因在神社繪馬上頭寫「台灣國桃園市」,引發議論;王義川今天(25日)更在受訪時再度強調,「我是台灣國立委有問題嗎? 」對此,前國民青年團長田方倫表示,王義川請辭去中華民國立委的工作,並退還所有請領的薪資及補助。
中時新聞網 ・ 9 小時前
「中配參政」有多嚴重?作家:習近平娶鄭麗文「可選總統」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立法院國民團近期有意修法鬆綁中配在台參政權,消息曝光後掀起不少反對聲浪。對此,作家謝知橋在臉書撰文,點出若《國籍法》修法通過後可能出現的嚴重後果,直言總書記習近平若娶國民主席鄭麗文,那習近平不就具備參選台灣總統的資格?
民視 ・ 9 小時前
川普與高市通話確認日美合作 涉台言論引爆日中緊張持續升溫
[Newtalk新聞]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今(25)日與美國總統川普進行約 20 分鐘通話,雙方確認持續強化日美同盟,並就印太局勢及近期美中互動交換意見。這通電話由美方主動提出,也是近期因高市「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的國會答辯引發中國強烈反彈後,兩人首次直接對話。 高市僅表示,川普稱兩人是「關係親近的朋友」,她可隨時致電,但對談內容細節不便透露。 高市先前的涉台談話使東京與北京關係急速降溫,中國除口頭強烈抗議,還祭出反彈與抵制。北京批評,日本計劃在距離台灣最近的與那國島部署中程地對空飛彈部隊,並指責東京「製造緊張」。日本本週亦偵測到中國無人機在與那國與台灣之間活動,因而緊急派遣戰機升空應對。雖然高市並未收回相關發言,但日本政府強調,仍願透過多層級溝通與中方降低對立。 在美中關係方面,川普日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習近平重申「台灣回歸中國」是北京全球秩序願景的重要部分。然而川普在通話後僅於社群媒體表示美中關係「極為牢固」,未提及台灣議題,引發日本政府內部部分憂慮。日本官員長期擔心川普可能為劇烈追求貿易協議而淡化對台承諾,使區域局勢更加複雜。 美國總統川普(左)與中國國家主席
新頭殼 ・ 11 小時前
台灣不是中國一部分 中網友神打臉:為啥賴清德能吃到日水產?
政治中心/林靜、廖文璞 台北報導日本挺台卻遭中國報復禁只日本水產進口,總統賴清德為了聲援日本,日前po出大啖日本壽司的照片,獲得破三千萬瀏覽,不只台日網友叫好,出身中國的網紅也狠狠打臉中國,質疑"若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為啥賴清德能吃到日本水產呢?"外交部次長吳志中也說,國際挺台的朋友越來越多。總統賴清德:「也許現在是吃日本料理的好時候了。」因應中國對日施壓,總統賴清德,日前在社群PO出大啖日本壽司影片挺日,獲台日網友一片好評。中國出身、旅居加拿大的網紅張堯看了不禁大讚,證明中國政府的行政命令、無法在台執行。旅居加拿大中國網紅張堯:「我就很想問,那為啥賴清德能吃到日本水產呢,如果台灣是中國的台灣,不是中國禁止了,日本的水產品進口嗎,那請問賴清德那個日本扇貝哪來的。」賴總統此舉證明台灣、中國,一毛錢關係都沒有、狠狠打臉,台日友好情誼,展陸無遺,就連歐洲各國,近來也對中國對日施壓舉動,頗不以為然。外交部次長吳志中(圖/民視新聞)外交部次長吳志中:「大家對於是把重點放在,中國的外交官(薛劍),在日本的言詞,大家覺得是非常非常不妥,甚至有人是講說,應該是立即召回,我們在國際的朋友愈多愈好,現在在歐洲確實是朋友愈來愈多,朋友多我覺得最重要的事情,是嚇阻戰爭爆發。」不只歐洲挺台盟友越來越多,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近日也到鄰近台灣、戰略位置至關重要的與那國島視察,盼在當地部署飛彈部隊,外界關注,我國是否打算與日本建立常態對話機制,甚至簽訂條約、建立軍事同盟?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圖/民視新聞)立委(國)黃仁vs.外交部次長吳志中:「目前台灣並沒有尋求,跟日本簽訂正式的,軍事同盟這樣子的作法。」立委(民)陳俊宇vs.外交部次長吳志中:「日本強化在上面的軍事設施,我認為基本上是有幫助於,維護台海的安全,跟日本各方面對話一直在進行當中。」沒尋求正式簽訂軍事同盟、但實質對話持續進行,證明我國與民主盟友,溝通無礙。原文出處:台灣不是中國一部分! 中國網友神打臉:為啥賴清德能吃到日本水產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X新功能打擊網軍!他揭1悲慘真相:有些是囚犯黃國昌「做1事」恐害到阿北?柯文哲認了:我會很麻煩陸H3N2流感快速升溫!5至14歲陽性率最高 病毒新分支引關注
民視影音 ・ 1 天前
影/稱2026藍營不是沒風險 蔡正元點名4縣市:換新人地方不能大意
距離2026九合一選舉僅剩1年時間,其中縣市長部分,民進選對會日前已先後提名台中市、嘉義市、宜蘭縣和台東縣的人選,另外新北市長部分,也確定徵召立委蘇巧慧。至於國民方面,縣市長是否要藍白合,各界都在關注,對此,前立委蔡正元提醒,國民不是沒風險,尤其要換新人的地方不能大意,特別他點名嘉義市和宜蘭縣,另外還有雲林縣和彰化縣,只要是換新人的地方也不能大意。
中天新聞網 ・ 5 小時前
(影)《矢板明夫Newtalk》王毅對日動武說是為攻台預演? 陳文甲:解放軍將封鎖宮古、巴士海峽
[Newtalk新聞] 從「斬首說」到「動武論」,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等人不斷升高對日外交衝突,中日關係陷入戰後最危急時刻。熟知印太情勢的開南大學副校長陳文甲指出,這次高市早苗首相明確表示「台灣有事」將啟動「存立危機事態」中的集體自衛權,已經與「台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性質不同,高市早苗首相在國會殿堂說出的話,已從政治語言轉為法制語言。 陳文甲在網路節目《矢板明夫Newtalk》中指出,安倍當時是已退位的首相,屬於政治語言、同理心的呼籲,表達台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等於美日同盟的立場。但高市作為現任首相,在國會說出的話,自然使中國認為「孰可忍、不可忍」,於是發動非常嚴厲、近似複合式外交的反制行動。 除了「存立危機事態」,日本新安保法也明定「武力攻擊事態」。陳文甲分析,「武力攻擊事態」指的是日本本土或駐軍、美軍受到攻擊時,日本可行使自衛權,進行團結作戰。此時若台海爆發戰火,也一定會波及到日本,也會波及到美國的駐軍所在,局勢無法切割。 陳文甲研判,台灣一旦有事,中國勢必切斷宮古、巴士海峽,阻止美日馳援,避免美日或美菲的軍事力量前來馳援,因為台海衝突直接牽動區域安全平衡。查看原
新頭殼 ・ 19 小時前
中國國民慶誌慶 洪秀柱揭「當前台灣兩股危險力量」
今(24)日是中國國民慶,國民前主席洪秀柱於臉書發文,強調「兩岸同屬一中」的政治立場,並批評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冒進言行」和賴清德政府的「無能與失策」。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鄭麗文當家會懷念朱立倫的好?陳學聖舉例「2022這件事」!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國民主席鄭麗文甫上任,即將面臨2026年的選舉提名難題,國民跟民眾說好要合作,雙方主席也見面會談,不過要怎麼禮讓也是國民的難題之一,據媒體報導,鄭麗文就職後其實已有定見,「百里侯」限縮在宜蘭縣、新竹市,最多再加個嘉義市,民眾主席黃國昌的新北市長大夢恐怕破碎。國民前立委陳學聖在《頭家來開講》節目上就直言,「鄭麗文恐怕指揮不動藍營地方想參選的人」。
民視 ・ 21 小時前
「你好我吃一點」外交部貓咪迷因挺日!破百萬點閱 台灣人刷一排日料照
日中關係降至冰點,中國還再次禁止日本水產品進口,不過台灣展現台日友好,總統賴清德率先力挺,大啖日本水展品獲日網友大讚。隨後外交部也跟上發布爆紅的貓咪迷因「你好,我吃一點」,還是雙語版,吸引百萬人點閱。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澤倫斯基發文感謝川普 英法德也提案與美差很大
路透社報導,英國、法國和德國已經針對美國的俄烏戰爭和平計畫,提出修改版本「反提案」。在此同時,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烏克蘭「感謝美國及每位美國人民」,他本人也「感謝川普總統提供的協助」。(戚海倫報導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反對近親通婚 醫:畸形兒案例多、勿忽視健保負擔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4日電)立法院建議研議將旁系血親禁婚範圍適度限縮至四親等以內可行性。醫界人士認為,表兄弟姐妹通婚生出畸形兒案例屢見不鮮,對家庭造成衝擊、增健保負擔,立法應具前瞻與穩定性。
中央社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