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與習近平又通話!雙方提到台灣
[NOWnews今日新聞] 川習又熱線?中國官媒新華社今(24)日晚間突釋出消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今晚通話,這是雙方繼上月韓國釜山川習會後再度連上線,新華社在釋出的文稿中也提到雙方談話內容,談及台灣;白宮方面目前尚未對此消息回應。
根據新華社報導,習近平指出,上個月雙方在韓國釜山成功舉行會晤,達成很多重要共識,為中美關係這艘巨輪穩健前行校準航向、注入動力,也向世界傳遞積極訊號。釜山會晤以來,中美關係總體穩定,受到兩國和國際社會普遍歡迎,事實再次說明,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是經過實踐反覆驗證的常識,中美相互成就、共同繁榮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景。
習近平還稱,雙方要保持住這個勢頭,堅持正確方向,秉持平等、尊重、互惠態度,拉長合作清單、壓縮問題清單,爭取更多積極進展,為中美關係打開新的合作空間,造福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
習近平還提到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強調「台灣回歸中國是戰後國際秩序重要組成部分。中美曾並肩抗擊法西斯和軍國主義,當前更應該共同維護好二戰勝利成果。」
在新華社的文稿中,川普則稱習近平是偉大的領導人,與習近平在釜山的會晤非常愉快,完全讚同習對兩國關係的看法。雙方正在全面落實釜山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中國當年為二戰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還稱美方理解台灣問題對於中國的重要性。
兩國元首還談及烏克蘭危機。習近平強調,中方支持一切致力於和平的努力,希望各方不斷縮小分歧,早日達成一個公平、持久、有約束力的和平協議,從根源上解決這場危機。
不過,對於新華社所釋出的川習再度熱線相關消息,白宮方面目前尚未有回應。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28點和平計畫震驚烏克蘭!川普「鐘擺策略」 澤倫斯基遭三重施壓
政府效率部悄悄解散!曾是川普2.0大事件 削減支出成效留下問號
美歐分歧擴大!川普提俄烏28條惹議 吳志中:台灣拒武力改變邊界
其他人也在看


川普、習近平晚間通電話了 中國官媒稱2人有談到「台灣」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最新消息,根據中國官媒《新華社》今(24)日晚間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稍早通電話;習近平在電話中表示,中美關係維持正面積極的態勢,應積極推動雙邊關係的進展,擴大合作的項目,打開合作的新空間。同時,習近平清楚表達了中國對台灣的立場,他也告訴川普,台灣回歸中國是二戰後國際秩序重要的一環。
民視 ・ 1 小時前日中關係惡化 川普習近平24日晚間通話談台灣議題
(中央社記者呂佳蓉北京24日電)新華社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台北時間今晚與美國總統川普通話。根據中國官媒報導,雙方談到台灣議題與俄烏戰爭議題,習近平向川普闡明中方在台灣議題上的原則立場,而美方則理解台灣議題對於中國的重要性。
中央社 ・ 1 小時前
陸客爆量湧向南韓!民眾目睹母子登山步道「脫褲排便」扔花田…氣炸曝照
中國大批旅客蜂擁至南韓旅遊,雖促進當地觀光,不過,南韓民眾卻感到相當困擾,日前就有民眾在濟州島漢拏山親眼目睹,一名疑似中國婦人指示年幼的孩子在登山步道當眾脫褲拉屎,且擦完屁股就溜了,造成當地環境髒亂。由於近期中日關係緊張,大量陸客轉移至南韓遊玩,相關事件因此再度浮上檯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德語媒體:頻繁清洗暴露了習近平的不安全感
《新蘇黎世報》發表客座評論稱,盡管習近平的權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鞏固,但接連不斷的內清洗卻顯示出,他仍然認為「敵人」無處不在。《法蘭克福匯報》評論稱,歐洲和中國應在氣候保護領域開展更多的合作。
德國之聲 ・ 1 小時前
歐盟讚揚烏克蘭和談出現進展 但稱仍有問題懸而未決
(中央社安哥拉首都魯安達24日綜合外電報導)歐洲聯盟(EU)領袖今天表示,為結束烏克蘭戰爭而進行的會談已有進展,但部分問題仍有待解決。
中央社 ・ 2 小時前10月失業率3.36% 創25年來同月最低
主計總處今天(24日)公布10月失業率為3.36%,創25年來同月最低。官員認為,從勞動力相關指標來看,目前整體就業市場穩定,而後續最大影響的變數則在於關稅談判結果。 主計總處24日公布10月失業率為3.36%,較上月下降0.02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月也降0.04個百分點,創民國90年(2001年)、近25年來同月最低,季調後失業率3.33%,也創民國89年(2000年)12月以來最低。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分析,隨著畢業生陸續找到工作,初次尋職的失業人數減少,目前不管是勞動力人數、就業人數、勞動參與率都在增加;而非勞動力人數、失業人數、季調前後的失業率,以及工時不足就業人數等勞動力低度運用指標都在減少,整體就業市場朝向正面發展。她說:『(原音)目前我們從這1個月的統計結果來看,就是我剛講這幾個指標幾乎都是朝好的方向在變化,所以目前這個月看起來是穩定狀況還不錯這樣,我們會繼續關注這些數字。』 譚文玲也提到,工時不足就業者也在減少,可能與匯率回升,增加廠商接單意願,提前結束無薪假有關。她也提到,從目前情勢來看,關稅對國內就業市場的影響沒有擴大,但畢竟關稅還沒談完,後續談判結果將是
中央廣播電台 ・ 7 小時前
鄭文燦急駁「回鍋選桃園」 季連成是綠活棋
[NOWnews今日新聞]2026桃園市長選戰,現任市長張善政將持續挑戰連任,民進將派誰出戰對戰?媒體人吳子嘉近日爆料,前民進桃園市長鄭文燦有意代表綠營回鍋參選,但本人已透過議員反駁,強調自己心如...
今日新聞NOWNEWS ・ 8 小時前盧秀燕:公職唯一效忠中華民國 不應有其他國籍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24日電)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表示,公務人員或民意代表應以中華民國為唯一國籍與效忠對象,不應有其他國籍,不論中國、美國、日本或任何國家都不應該。
中央社 ・ 8 小時前

參選2026?凌濤:地方盛傳鄭文燦接觸樁腳
[NOWnews今日新聞]媒體人吳子嘉近日爆料,前民進桃園市長鄭文燦有意代表綠營回鍋參選,鄭卻透過綠議員反駁,「我心如止水,沒有任何選舉的規畫」。對此,桃園市議員凌濤今(23)日直言,「鄭文燦參選2...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東京嚴重車禍!轎車突衝上人行道 多名行人遭撞送醫
根據日本媒體報導,警方表示,今天中午日本時間12時30分許(台灣時間11時30分許),東京足立區梅島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餐飲店員報案稱「行人與轎車發生碰撞」,造成至少10名傷者,其中2人送醫後仍陷入昏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大馬計畫2026年起 禁16歲以下使用社群媒體
馬來西亞計畫從明年起,禁止16歲以下使用者使用社群媒體,加入到越來越多因為擔心兒童安全而限制青少年存取數位平台的國家行列。 馬來西亞數位通訊部長法米(Fahmi Fadzil)23日表示,政府正在審查澳洲等其他國家用於實施社群媒體年齡限制的機制,並指出有必要保護青少年免受網路霸凌、金融詐騙和兒童性虐待等網路危害。 根據當地日報「星報」(The Star)在網路上發佈的影片,法米向記者表示:「我們希望到了明年,社群媒體平台能遵守政府決定,禁止16歲以下的使用者註冊帳戶。」 社群媒體對兒童健康和安全的影響已經成為日益嚴重的全球性議題,包括TikTok、Snapchat、谷歌(Google)和臉書(Facebook)、Instagram(IG)與Whatsapp的營運商Meta平台等多家公司,因其在加劇心理健康危機中所扮演的角色,在美國面臨訴訟。 在澳洲,社群媒體平台準備在下個月停用16歲以下使用者的帳戶,這項針對青少年的全面禁令正受到全球監管機構的密切關注。 法國、西班牙、義大利、丹麥和希臘也將共同測試一個年齡驗證應用程式(app)的範本。 馬來西亞的鄰國印尼今年1月時表示,計畫為社群媒體
中央廣播電台 ・ 9 小時前
爭論:《聯合國憲章》中的敵國條款還在適用嗎?
日本高市首相「台灣有事」說掀起的風浪尚未有平息的跡象,中國駐日使館日前提出《聯合國憲章》裡的「敵國條款」,稱賦予了二戰戰勝國打擊法西斯的權利,日本則回應稱該條款已過時。
德國之聲 ・ 1 小時前
南韓拋出一個大膽想法 邀台灣就美國半導體關稅談判合作 共同爭取最優惠待遇|鏡轉全球|#鏡新聞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2 小時前
女毒蟲拒盤查二度衝撞 警龜山圍捕連開8槍逮人
桃園分局小檜溪所員警24日於三民路一段及自強路口攔查違規車輛(未依規定使用方向燈)時,目視發現車內有毒品吸食器,當場要求車內駕駛下車受檢,未料51歲的許姓女子不但拒檢,更立即駕車高速逃逸。警方見狀也通報發動攔截圍捕,許女沿三民路、長壽路往龜山方向逃逸,沿路蛇行...
CTWANT ・ 4 小時前
勞動市場回溫?10月失業率略降至3.36% 主計處揭三大原因
行政院主計總處今(24)日公布10月失業率為3.36%,月減0.02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下降,仍續創25年來同月最低;經季節調整後,10月失業率為3.33%,同樣較上月下滑,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表示,畢業生陸續找到工作、同時不足就業者減少,以及近期新台幣回升、協助廠商接單提前趕工,可能是帶動改善的主要因素。
Yahoo奇摩股市 ・ 7 小時前
反對醫美改革「強制評鑑、溯及既往」 6大醫美醫學會:衛福部實已違法違憲
繼醫師公會全聯會開出第一槍後,6大美容醫學會今(24)日針對衛福部要整頓國內醫美亂象種種做法,也站出來大聲反對,並指稱衛福部長石崇良表面上訴求「民眾醫療要求」,乍看理直氣壯,毫無問題,實則夾帶兩違法違憲法條,即「強制評鑑」及「溯及既往」。 6大美容醫學會表示,就如同衛福部最近要改革「健保補充保費」,一開始向行政院報告,乍看也沒問題,為什麼後7小時就收回政策......
風傳媒 ・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