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企業:為什麼對中國難舍難分?
(德國之聲中文網)對馬蒂亞斯·呂特(Matthias Rüth)來說,把自己的企業從中國轉向別處根本不是一個選項。盡管德國政府不斷警告在華投入過多的風險,他仍然沒有這樣的打算。
呂特是總部位於法蘭克福的稀土與大宗商品貿易公司特瑞德姆(Tradium)的總經理,中國業務依然是這家公司的核心。原因很簡單:中國幾乎完全主導稀土這一日益重要的行業。
他對德國之聲表示:“例如,中國佔據了超過95%的稀土市場,在短時間內無法替代。我們與中國伙伴有長期且可靠的貿易關系,材料和工藝都得到驗證。”
像呂特公司這樣的很多德國企業仍然把中國視為主要的經商地點。長期以來,德國政府也完全支持並鼓勵這種做法。
然而,在習近平執政下,中國的威權化特征明顯加劇。北京在俄烏戰爭爆發後支持俄羅斯,使歐中關系出現轉折。
地緣政治格局正在變化。過去幾年,德國政府一直強調要“去風險”,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尤其是減少對單一國家在零部件、商品或原材料上的依賴。
最近,德國總理梅爾茨談到在華經營的德國企業時表示:“我總是對他們說,如果出問題了,那是你們的風險。請不要來找我們。”
本周早些時候,德國財政部長克林貝爾(Lars Klingbeil)訪問中國,討論兩國不斷變化的經濟關系。
他在北京表示,德國看到“公平競爭面臨風險,也看到工業崗位受到威脅”。但他強調對話的重要性。他說:“我們必須與中國對話,而不是只在背後討論中國。”
再回首:曾經與你有的夢
中國顯然是德國產業難以割舍的合作伙伴,而且德國企業有充分的理由這樣做。本周早些時候,中國再次超越美國,成為德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今年1月至9月,雙方貿易額達到1859億歐元(約2150億美元)。
幾十年來,德國工業巨頭始終將龐大的中國市場視為重中之重,在華投資規模依然很大。
根據總部位於柏林的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一份最新研究,2024年上半年,德國對華直接投資佔歐盟對華總投資的57%,約佔德國GDP的2.3%。報告指出,投資規模仍在增長,2023到2024年間企業投資增加了13億歐元。
汽車產業是德中聯系最緊密的領域之一。大眾、寶馬等德國大型車企多年來在中國投資巨大、獲利豐厚。盡管近年遭遇嚴重挑戰,但它們仍然寄望於長期發展。
寶馬最近在沈陽投資了38億歐元的電池項目。寶馬公司告訴德國之聲,目前暫無重大撤離計劃。
寶馬發言人布麗塔·烏爾裡希(Britta Ullrich)對德國之聲表示:“寶馬集團在中國市場通過兩家合資企業開展業務,並在那裡運營多家工廠。在這個寶馬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我們奉行長期市場戰略,並定期評估與調整。目前沒有對在該地區活動做根本性改變的計劃。”
然而,盡管中國對德國車企的重要性仍在,雙方關系卻正在發生根本變化,原因不僅是地緣政治。德國車企如今面臨來自中國競爭對手的激烈競爭。其中一些競爭被認為源自中國產業政策,這些政策削弱了全球貿易規則。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一位發言人對德國之聲表示:“關鍵是雙方必須擁有平等的競爭條件和公平的競爭環境。在這方面,需要中國提出建設性方案,持續且迅速地防止不正當競爭,並在當前情況下確保自由貿易。”
盡管中國仍然重要,德國企業正從各方面感受到留在這裡的壓力。自2019年以來,德國對華出口下降了25%。與此同時,大眾、梅賽德斯和寶馬在中國的市場份額近年急劇縮水,中國則迅速擴大自己的電動車生產能力。
這位VDA發言人補充說,汽車行業企業正“積極推進並落實必要的去風險化策略”,但這一過程必須“得到政治支持,而不僅僅是被要求離開”。他還強調,去風險“不應意味著關閉市場”。
他說:“最好的政策是盡一切努力促進改善本土經營環境、競爭力和增長。這不僅會增強談判地位,還會促進國內投資和創新。”
夢醒時分:誰也不想在一棵樹上吊死
稀土貿易商馬蒂亞斯·呂特表示,必須記住,他在中國的業務伙伴同樣受到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影響。
他說:“當前的困難主要來自政治決策,而不是供應商本身。”
他的業務主要受到中國大幅限制稀土出口的影響,這也讓中國供應商十分挫敗,“他們也在面對當前出口限制帶來的不利影響與挑戰。”
全球關稅與中國的出口限制使企業面臨的市場壓力進一步加劇。呂特說:“對於像我們這樣的供應商來說,這意味著長期練成的采購流程不再像以前那樣可靠。我們仍依賴長期的中國合作伙伴,因為在許多材料上根本無法繞開中國。”
盡管如此,他也指出,公司正在投入更多時間與精力,在中國以外尋找供應渠道。
他說:“這不是因為政府告訴我們該怎麼做,而是市場迫使所有認真做事的貿易商和原材料加工企業重新思考采購策略——而這種壓力只會越來越大。這是我們每天面臨的現實。”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Arthur Sullivan
其他人也在看
面對一個分裂的世界 二十國集團將何去何從?
本屆南非G20峰會是在地緣政治競爭加劇、沖突和戰爭升級以及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召開的。悲觀者如法國總統馬克龍認為二十國集團行將結束,但以巴西為代表的新興國家則主張繼續推行多邊主義。
德國之聲 ・ 7 小時前
客座評論:習近平的「千秋功業」——「收復台灣」還是「解放思想」?
本文作者認為,對於當下的中國政治,「收復台灣」與「解放思想」,幾乎代表著走向未來的不同路徑,而後者無疑更可能成為真正具有建設性的政治遺產。
德國之聲 ・ 7 小時前
長平觀察:每月無償多加5個班,為我可愛的祖國
中國普通民眾怎樣回擊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光明日報》發出了強有力的號召,卻遭到網民的群嘲。時事評論作家長平指出,目前中國政府並不想要戰爭,只是想要發點戰爭財。
德國之聲 ・ 3 小時前
包庇迷你足球溢領補助款?運動部:暫停補助司法調查中
有關迷你足協溢領政府補助款一事,運動部今天發出新聞稿整理事件的4點說明對外澄清,其中溢領補助款已經部分繳回,剩餘款項需在年底前全數繳回,另有9案分10年期攤還。
太報 ・ 9 小時前
駐守至11月底 素食餐車光復歲月
光復鄉大馬太鞍活動中心,一台來自高雄的素食餐車,從11月5號進駐至今,有別其他的義煮團,餐車夫妻倆,提供全素食菜單,給當地有素食需求的民眾,甚至貼心準備適合長者牙口的麵或粥,不計成本的付出,預計服...
大愛電視 ・ 6 小時前

美商務部長:川普正權衡是否讓輝達先進AI晶片銷中
(中央社華盛頓2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 )今天接受彭博專訪時表示,總統川普正在權衡是否允許輝達向中國出售先進人工智慧(AI)晶片。
中央社 ・ 2 小時前
正式和新壽分手了!T17、T18地上權塗銷 李四川:輝達沒有投資金額上限
輝達將在北士科T17、T18設立海外總部,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今(24)日證實,新壽的地上權在今天上午11點半的時候已經塗銷,回到北市府。他也透露,輝達沒有投資金額上限,副總裁聽到子公司資本額8億時候還隨口講了一句「什麼8億?這麼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范冰冰在中國難翻身 台灣認可讓她「重新來過」 奪金馬獎影后在中國被消音 只好翻牆大鳴大放|鏡轉全球|#鏡新聞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3 小時前

川普與習近平又通話!雙方提到台灣
[NOWnews今日新聞]川習又熱線?中國官媒新華社今(24)日晚間突釋出消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今晚通話,這是雙方繼上月韓國釜山川習會後再度連上線,新華社在釋出的文稿中也提到雙方談話內...
今日新聞NOWNEWS ・ 2 小時前
《中文怪物》現象級爆紅 酷揭爆紅3大關鍵
[NOWnews今日新聞]由來自法國、目前定居於台灣的YouTuber「酷的夢Ku’sdream」打造的YouTube節目《中文怪物》在9月播出第一集之後,隨即在台灣掀起熱潮,總觀看次數將近2千萬次。...
今日新聞NOWNEWS ・ 6 小時前
揭經濟學人點名「台灣病」真正目的!經濟學家揪關鍵時間點:想複製這波大恐慌
《經濟學人》近日專文點名台灣患上「台灣病」,認為央行壓低匯率的貨幣政策已經過時,讓一般民眾無法享受經濟成果,隨後央行也聲明反駁,並罕見與美國財政部發出聯合聲明。對此,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在節目《新聞大破解》指出經濟學人的真正目的,更直言「它們功課沒有做足,還有涉嫌炒匯。」吳嘉隆提到,台灣大量的外匯所得,為了避免造成國內通膨,透過人壽保險公司的海外資產管道放在國......
風傳媒 ・ 1 天前

男性結紮後精子去哪了?泌尿醫揭「路被封住」神祕結局
男性結紮(Vasectomy)是公認安全有效的避孕方式,但許多人對於手術後「精子去哪了」這個問題充滿疑惑,甚至擔憂精子會累積在體內造成身體負擔。泌尿科醫師陳忠佐近日透過社群媒體進行科普,強調結紮的原理並非讓睪丸停止生產精子,而是巧妙地阻斷了精子排出的路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這國太強!2025全球最嚮往國家揭曉 日本10年後再冠軍
根據報導,《Wanderlust》分析日本勝出的原因,在於其旅遊資源的多樣性與靈活性。無論是渴望自然景觀的雪山與海灘,還是喜愛文化深度的歷史古蹟,或是追求都會與娛樂並重的旅人,日本都能提供對應的選擇。從全球最大城市東京、知名主題樂園,到保存百年文化的古都與靜謐山林...
CTWANT ・ 4 小時前
血腸「結帳貴40元」疑宰客!韓YTR怒轟:再也不去 廣藏市場遭炎上
《韓民族報》報導,「奇怪的零食店」於4日上傳影片,標題為〈這樣的話我可能再也不去廣藏市場了〉。她指出,市場一處販售血腸的小攤標價為8000韓元(約新台幣170元),結帳時卻被要求支付1萬韓元(約新台幣212元),理由是「加了肉」。影片顯示,攤商在應對客人時多次嘆氣、...
CTWANT ・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