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雖然沒來,但他的影子無所不在!17國代表僵持12小時,COP30最後一刻達成共識:間接承認「逐步擺脫化石燃料」
經過長達 12 小時的僵持與談判,第 30 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30)在巴西貝倫驚險避免了「徹底失敗」的結局。《衛報》稱,在會議延長至 22 日清晨之際,由於沙烏地阿拉伯等產油國堅決反對在協議中再次提及「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導致談判一度瀕臨崩潰。 最終的突破來自沙國的讓步,以隱晦的妥協措辭——「阿聯酋共識」(the UAE consensus)來間接承認全球「逐步擺脫化石燃料」(transition away from fossil fuels)的承諾。 儘管這項被稱為「貝倫政治方案」(Belém political package)的協議被批評為「蹣跚且不足」,但在地緣政治逆風下,仍被視為「遠離全面不作為」的重大轉變。
COP30 最後談成什麼?
COP30 的談判現場異常艱難。11 月 22 日清晨,在沒有窗戶的會議室內,數十位代表 17 個國家的部長們已經汗流浹背、精疲力盡,僵持了超過 12 小時。僵局的核心是化石燃料。科學早已證實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正在將地球加熱至危險的臨界點,但在長達 30 多年的年度氣候會議中,「停止燃燒化石燃料」這點只被明確提及過一次,也就是兩年前在杜拜 COP28 達成的「逐步擺脫化石燃料」(transition away from fossil fuels)決議。但這次,由沙烏地阿拉伯領導的「阿拉伯集團」、俄羅斯以及其他少數國家代表團,堅決不讓 COP30 再次提及此項承諾。
最終的突破發生在清晨 6 點過後,英國能源大臣米勒班(Ed Miliband)和歐盟執委會負責氣候政策的胡克斯特拉(Wopke Hoekstra),私下會談了沙國談判代表阿布雷夫(Khalid Abuleif)。他們敦促沙國在談判措辭上做出「委婉的表述」,以間接承認 COP28 達成的「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全球承諾。他們希望措詞避免直接點名「化石燃料」,而是使用「阿聯酋共識」(the UAE consensus),即 COP28 協議的名稱。阿布雷夫最終接受了這一措辭,房間裡頓時一片如釋重負,掌聲雷動,談判達成。
《衛報》稱,隨著這樣一件「貝倫政治方案」(Belém political package)的出台,世界在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道路上又邁出了一小步 ——這仍是步履蹣跚、遠遠不夠的步伐,幾乎無法阻止世界朝著氣候災難前進。但無論如何,這都是與「完全無所作為」相比的一個重要進步 。
COP30 為何難達協議?
《衛報》分析,COP30 談判窒礙難行,部分歸因於全球地緣政治的逆風。美國總統川普沒有派任何代表出席 COP30,他一心只想發展石油和煤炭產業,並已第二次讓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 雖然美國最終沒有公開干涉 COP30,但有觀察家指出,作為川普盟友的沙烏地阿拉伯,已經成為「有效的阻撓者」(an effective blocker)。 此外,全球右翼民粹主義浪潮高漲、烏克蘭和加薩地帶衝突不斷、社會不平等現象令人難以容忍,以及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或許當前只能夠達成這項有缺陷的協議。
儘管各國對協議的最終通過表示讚賞,但 COP30 也暴露出全球應對氣候危機時的深刻裂痕。「COP 以共識為基礎,但在地緣政治分裂的時代,達成共識變得越來越難,」聯合國秘書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說:「我不能假裝 COP30 已經實現了所有目標。我們目前所處的位置與科學要求之間的差距仍然非常巨大,令人擔憂。」
作為 COP30 東道主的巴西,內部也出現分歧。巴西環境部長席瓦(Marina Silva)積極推動「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概念,她本人也多次就此議題在部長級會議上發表演說。正是在她的敦促下,巴西總統盧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也在 COP30上至少三次提及「逐步淘汰碳排放交易體系」。然而,巴西外交部反對這項承諾,傾向強調巴西作為主要油氣出口國的新角色。席瓦並未如預期擔任 COP30 談判主席,而是將這一職位交給了資深外交官杜拉戈(André Corrêa do Lago)。一些參與談判的知情人士卻指出,杜拉戈在談判過程中「反對將淘汰化石燃料納入議程,他只聽從阿拉伯集團的意見。」
杜拉戈則在 COP30 結束後告訴《衛報》,他曾努力在文件中保留「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措辭。 「說我不想要這些措辭是不正確的。我不僅想要,我還把它寫進了文件。這是盧拉總統非常明確的訊息。但不幸的是,作為主席,我的職責是確保文件能夠順利通過。我不能提出一個從一開始就注定失敗的方案。」他說:「許多國家已經表明他們不會接受這項協議。“這就是共識的問題所在。每個人都有否決權。」
COP30 還達成了哪些「妥協」?
除了協議文本中含糊其辭的承諾外,但許多關鍵目標被延後,或以高度妥協的方式呈現:
首先,各國將著手制定「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路線圖(roadmap),但這是一項「主要由巴西主導的自願性倡議」,並非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行動計畫,並將於明年提交報告。一位倡議者諷刺這只是「路線圖中的路線圖」,聽起來只是一個非常薄弱的協議。
波茨坦氣候研究所地球系統科學教授羅克斯特倫(Johan Rockström)表示:「事實上,我們唯一能將升溫幅度控制在 1.5 度以內的機會,就是在 2026 年使全球排放曲線向下彎曲,然後每年至少減排5%。這需要具體的路線圖,來加速淘汰化石燃料並保護自然環境。」但現在看來,這些問題都將被延後到明年解決。
接著,開發中國家成功爭取到每年 1,2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37.7 兆元)的融資,用於調適極端氣候的影響,但這筆資金要到 2035 年才能完全到位,且仍遠低於估計所需的金額。最後,協議納入了「公正轉型機制」,幫助高碳產業工人轉向清潔經濟。但其中對「關鍵礦物」的承諾被刪除,據稱是應中國和俄羅斯的要求,因為關鍵礦物的開採存在人權濫用問題。
COP30 之後,我們該去哪?
一份僅含糊地提及「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法律文本,以及一項不具約束力的附加協議,COP30 達成的協議聽起來非常薄弱。但許多觀察家和談判參與者告訴《衛報》,路線圖的構想將主導未來的 COP 大會,根據路線圖制定的報告可能會被未來的 COP 採納、認可或歡迎,從而被賦予法律地位。
更重要的是,在僵化的聯合國談判外,是瞬息萬變的現實世界。 2025 年,再生能源發電量超過了煤炭發電量,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統計,清潔能源領域的投資額已達每年 2 兆美元(約新台幣 62 兆元),是化石燃料投資額的 2 倍。 中國超過一半的發電裝置容量來自低碳能源、一半的新車是電動車;印度提前 5 年實現了其再生能源目標;太陽能板今年成為巴基斯坦最大的電力來源;而擁有全球最大太陽能發電裝置容量卻長期被忽視的非洲,如今也迎來了太陽能投資的蓬勃發展 。
對許多人來說,如今真正的希望之源並非談判,而是實體經濟的進步。美國前副總統、資深氣候倡議家高爾(Al Gore)指出,一場變革已經開始: 「正如我們已經度過了川普的鼎盛時期,我相信我們也已經過了石油國家的頂峰時期。他們或許能夠否決外交行動,但他們無法否決現實世界的行動⋯⋯因為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已經厭倦了拖延和否認。」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少子化時代「這類宅」仍熱賣!專家揭「兩大關鍵力量」撐住房價不崩盤
少子化越演越烈、人口連年負成長,照理說房市應該走弱,但現實卻截然相反——房價不跌反升。為什麼人口變少,房價卻愈來愈貴?本集《下班去你家》由主持人雪寶與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帶你釐清。科技業爆發推升資金潮:錢太多、只能往房市走何世昌分析,台灣的科技業表現亮眼,外銷與科技產業帶來大量外匯,市場的錢多到無處可去,在低利與資金泛濫的環境下,資金自然尋找能停泊的資......
風傳媒 ・ 1 天前
衣索比亞火山沉睡1.2萬年首度噴發!火山灰直竄14公里 居民驚呼「像被投炸彈」
衣索比亞東北部一座休眠1.2萬年的哈伊利古比火山(Hayli Gubbi volcano),上週日(23日)首度噴發,火山灰竄升14公里高空,直接越過紅海,蔓延到葉門、阿曼等周邊國家。當地官員指出,此次長達數小時的火山噴發,導致鄰近的阿夫德拉村被火山灰覆蓋,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不過恐對當地畜牧業造成嚴重損害。
鏡報 ・ 1 天前

庫克65歲了!外媒點名蘋果下一任接班人曝光
[NOWnews今日新聞]蘋果(Apple)執行長庫克目前維持一貫的高效節奏,天還沒亮就起床回信、運動、投入工作,並多次強調自己想在蘋果待很長一段時間,但他剛年滿65歲。《華爾街日報》點名四位現任高階...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從18歲演到80歲!明華園小旦演活「艋舺傳奇女傑」重現女力傳奇
明華園日字戲劇團與春河劇團跨界攜手製作的旗艦大戲《千帆映紅》艋舺阿祿嫂,將於12月6日、7日於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壓軸登場。作品由郎祖明製作、郎祖筠執導,除了劇團一級演員陳勝在、陳勝發、陳芸楚、陳靖瑋、賴貴珠,更力邀金獎小生陳禹安、跨界首次反串旦角鄒慈愛、現代劇演員游博凱等菁英同台飆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男猝死中國「兒稱失聯23年拒認屍」遺體卡廈門殯儀館陷僵局
台灣一名宋姓男子(57歲)長期在中國廈門工作,近期卻突然猝逝,其遺體在6天後才被發現,並被送至廈門殯儀館冷凍保存。宋男在台灣其實還有一個兒子,不過死者兒子被通知前往認屍時,卻以與父親已長達23年沒聯絡,所以拒絕赴中辦理後事,導致情況陷入僵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永昕攜手三大日商 搶攻日本生物藥本土供應鏈
永昕(4726)25日宣布,將與日本合作夥伴Alfresa、Kidswell及Chiome 成立合資公司Alfenax Biologics,該新公司將結合四方優勢,在日本建置生物藥製造基地,並專注於生物藥CDMO與藥品流通等業務,扮演日本生物藥供應鏈中關鍵要角。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一夜跌剩11.6度!這天雨炸半台灣「一片藍」 天氣轉晴倒數
中央氣象署觀測資料顯示,今(26)日清晨最低溫出現在位於苗栗縣公館鄉,僅11.6度。官方粉專「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指出,今日白天天氣穩定,清晨有涼意、日夜溫差大;今晚至明日水氣稍增!雲量增多、局部短暫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首波低溫報到!入夜下探14度 「準天琴」挾雨影響半個台灣
北台灣今(25)日起明顯轉涼,首波低溫將在今晚到明晨報到,台南以北及宜蘭最低可下探14度。中央氣象署預報科長劉宇其表示,明晚至週四受熱帶性低氣壓外圍中高層雲系北移影響,北部、東半部、南部及中部山區都可能出現降雨。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準天琴颱風「最快今夜生成」!冷雨彈掃全台 低溫再探15度
未來1週又濕又冷!東北季風持續影響,26日起清晨低溫下探15度,今年第27號颱風「天琴」最快將在25日晚間至26日生成,屆時外圍水氣北上,各地降雨機率增加。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颱風水氣今晚移入!3地區雨下到明天 週末輻射冷卻低溫探13度
氣象署表示,週五(28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水氣減少,各地大多為多雲到晴,僅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週六、下週日(29日、30日)東北季風減弱,各地大多為多雲到晴,僅東半部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下週一(12月1日)東北風稍增強,但水氣偏少,僅基隆北海岸、東半部地...
CTWANT ・ 13 小時前
東北季風影響 第一波低溫就在今晚「台南以北+宜蘭」下探14度 1地更冷
未來1周東北季風影響,中央氣象署氣象預報中心科長劉宇其今天表示,北台灣天氣偏涼,中南部日夜溫差大,尤其清晨和夜裡的涼意感...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東北季風一波接一波南下!氣象專家:11/29低溫下探12度
明(27)日另一波東北季風南下,大台北、東半部及恆春半島可能有短暫陣雨機會。周五至周日(28至30日)轉乾,部分地區低溫下探12度。氣象專家吳聖宇指出,下周東北季風一波接一波南下影響台灣,但強度還不太強,目前尚未有大陸冷氣團南下的明確訊號,應持續觀察。
中天新聞網 ・ 19 小時前
最強冷空氣今晚到!北台低溫探15°C「這天」回溫 天琴西進最新路徑曝
氣象署發布陸上強風特報,東北風偏強,今(26)日晨至27日晚上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臺南市、屏東縣、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局部地區有平均風6級以上或陣風8級以上發生的機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今越晚越冷低溫只剩1字頭 「天琴」颱風預計明晚形成 鄭明典:和台灣有關
今日(11/25)天氣受東北季風影響,各地逐漸轉冷,北部、宜蘭及花蓮白天高溫僅21至22度,入夜後隨著東北季風增強,北部晚間將出現局部短暫雨,明日(11/26)夜間更冷,中部以北低溫只剩15至17度,提醒民眾注意天氣變化,並留意保暖。至於目前位於菲律賓東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TD30,未來可能形成今年第27號颱風「天琴」,並朝西穿越菲律賓後進入南海,儘管對台灣天氣沒有直接影響,不過前氣象局長鄭明典表示「和台灣的天氣有關」。
太報 ・ 1 天前
Yamaha H2 Buddy Porter Concept正式亮相,與Toyota共同開發氫能源邁向實用化
在全球車輛產業朝向碳中和推進的潮流中,Yamaha與Toyota共同打造的氫能源引擎二輪概念車「H2 Buddy Porter Concept」,成為本屆Japan Mobility Show 2025最具話題的作品之一。這款概念車以氫能源引擎作為動力,象徵著二輪市場不再僅限於EV或油電系統,而是擁有更多可能性。
地球黃金線 ・ 1 天前
「天琴」颱風最快今生成!最新路徑曝光
【江宜潔/綜合報導】熱帶性低氣壓(TD30)昨(24)日已生成,最快今(25)日有機會增強為今年第27號颱風「天琴」(KOTO),其目前正穿越菲律賓陸地中,未來預計將持續增強、進入南海,緊接著路徑偏西北西往中南半島及越南南側移動,不過中央氣象署預報員賴欣國也證實該系統對台灣無直接影響。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東北季風+天琴颱風」水氣影響!3區明顯降雨 未來一週天氣一圖看
[Newtalk新聞] 台灣持續受到東北季風影響,氣象署指出,今(26)日入夜至明(27)日白天,因台灣南方的輕度颱風「天琴」影響,水氣稍有增加,桃園以北、東半部及恆春半島有較明顯降雨出現,但明晚開始轉乾冷,週末白天氣溫將再度回升;但下週還有下一波東北季風增強,且可能持續影響到下週末,各地夜間清晨氣溫約18至21度左右。 氣象署指出,台灣持續受到東北季風影響,今日入夜至明日整日,因台灣南方的輕度颱風「天琴」影響,水氣稍有增加,北部、東半部、恆春半島、南部地區、中部山區降雨機率提高,尤其桃園以北、東半部、恆春半島降雨較明顯,有局部短暫雨,預計明晚降雨趨緩,週末東北季風減弱,各地維持多雲到晴的天氣。 另外,今晚至明晨的氣溫不會比今日清晨低,大約落在19至20度上下,明白天有一波冷空氣影響,北部地區約20至22度,中南部、台東地區約23至25度,這波冷空氣預計持續到28日;週末東北季風減弱,各地維持多雲到晴的天氣,且白天氣溫回升,各地有24至28度,感受明顯變暖,早晚仍涼,但東半部、恆春半島有零星降雨。 下週起將會有另一波東北季風增強,且可能持續影響到下週末,各地夜間清晨氣溫約18至21度左
新頭殼 ・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