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會前自救!彭博:台灣拉攏川粉網紅 盼美中談判別賣台
美國總統川普預計下週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台灣議題可能列入雙邊討論的主題。彭博社週三(10/22)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台灣官員正積極拉攏支持川普的Podcast主持人與網紅,因為他們日益擔憂川普可能在與中國的談判中損害台灣利益。
川普(Donald Trump)下週將訪問南韓,並出席在慶州舉行的亞太經合會議(APEC)峰會,多次聲稱自己將與習近平進行會晤,並表示台灣將是美中談判的核心議題之一。據彭博社上月報導,中國已要求白宮正式聲明,「反對」台灣獨立。
對此,總統賴清德與台灣高層官員近月密集接受美國保守派人士專訪,藉此向「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的支持者宣傳台灣安全議題。他們在訪談中強調,台美關係奠基於共同的民主價值觀,並呼籲深化雙邊貿易、投資連結。
賴清德與副總統蕭美琴先後參與兩檔美國保守派主持人的Podcast節目。賴清德在接受「The Clay Travis and Buck Sexton Show」專訪時表示,希望台灣能繼續得到川普支持,「如果川普總統能夠讓習近平永遠放棄對台發動武力攻擊的話,川普總統必然是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
駐美代表俞大㵢則從華府發起攻勢。他先接受川普前首席策士巴農(Steve Bannon)的Podcast節目訪問,隨後在福斯新聞(Fox News)節目現身,還與前海豹部隊隊員蕭恩萊恩(Shawn Ryan)一道晚餐,後者去年對川普的專訪影片已累積約460萬次觀看。
由於賴清德無法與美國總統進行一對一接觸,知情人士透露,這項策略旨在提升台灣在川普議程中的地位,但彭博社指出,此舉仍令台灣部分官員感到意外,其中有人表示,這反映出賴清德急於接觸川普的迫切性。
針對相關提問,外交部發言人蕭光偉回應稱,台美關係建立在「兩支持」的基礎上,並補充說,台灣始終與美國兩大保持廣泛接觸,並積極在各領域培育友好關係。
美國政府官員則發聲明表示,美國鼓勵台灣官員與新媒體平台互動,以便他們能與真正的美國民眾對話,而非僅限於自由派精英。該官員補充說,此舉並非反映台灣對美國政策走向的擔憂,並強調美台在安全、科技、製造及教育領域均存在深厚的夥伴關係。
但彭博社指出,賴清德領導的民主進步與川普的MAGA議程幾乎毫無共通之處,前者倡導左傾社會價值觀,使台灣成為亞洲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民主國家,而這導致雙方出現若干尷尬互動。
前白宮政治主任、保守聯盟主席施拉普(Matt Schlapp)本月受邀在台北安全對話發表主題演講,在半小時的演說中耗費近7分鐘抨擊美國的「覺醒文化」(wokeness)與非法移民,令部分與會者震驚,擔憂他把活動當成MAGA集會。施拉普會後向彭博社透露,此前台灣從未與該組織有過聯繫。
國際危機組織(ICG)東北亞資深分析師楊晧暐(William Yang)指出,台灣正試圖在進步民主的身份認同,和強化與川普關係的必要性間取得平衡。他認為,此舉雖然可能引發國內批評,但「反映出在不確定性加劇之際,台灣政府處理美台關係的務實態度」。
更多太報報導
APEC峰會前刷存在感? 北韓試射極音速飛彈稱確保「戰略威懾」
川習會下週登場 川普:美中有望在大豆、核武等方面達協議
美國擬對北京祭軟體禁令 貝森特:確保所有選項都在檯面上
其他人也在看

賴清德及官員頻登美保守派節目 《彭博》:台北擔憂川習會恐犧牲台灣利益
[Newtalk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下週將啟程前往亞洲,並預計在韓國亞太峰會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川普先前曾表示,台灣議題可能會納入美中討論之中。有外媒近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台灣官員正積極接觸與川普立場相近的podcast主持人及網紅,因為台灣擔憂美國在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中,可能因利益考量而向北京妥協,進而犧牲台灣利益。 外媒《彭博》報導,台灣政府高層近期頻繁接受美國保守派意見領袖轉方,向所謂的「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受眾」宣傳台灣安全議題,並強調台美關係建立在共同民主價值之上,呼籲深化雙邊貿易與投資合作。 根據《彭博》引述知情人士透露,這項策略旨在提升台灣在川普所設定議程上的地位。與他國領導人不同,賴清德被限制與美國總統一對一的接觸。即便如此,賴清德的這一舉動還是令台北的一些官員感到意外,一位不願具名官員表示,這反映出賴清德迫切希望與這位共和領袖接觸。 這幾個月來,賴清德與蕭美琴曾兩度出現在美國保守派主持人的 podcast 節目中,賴清德更呼籲川普支持台灣,強調這將有助於他角逐諾貝爾和平獎。我國駐美代表俞大㵢也積極活躍於美國保守派媒體,不僅登上史蒂夫·班農(Steve
新頭殼 ・ 1 天前川普若講這句話 郭正亮:對賴清德是重大打擊
白宮宣布,美國總統川普將於10月30日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根據外媒報導,可能談及台灣議題。前立委郭正亮預測,應該是明年1月才會談到台灣,川普不會講出支持和平統一,而會說美國樂見希望有可控的、和平解決兩岸的方案之類的,這對賴清德是重大打擊,因為台獨就沒了!
中時新聞網 ・ 10 小時前美中新一輪貿易談判將登場 歐股收紅
(中央社倫敦23日綜合外電報導)在傳出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擬限制將含有美國軟體商品出口至中國後,北京表示24日起將與華府舉行關稅談判,緩解了市場的擔憂情緒,全球主要股市今天多走揚,歐洲3大股市都收紅。
中央社 ・ 1 天前
川習會前先施壓!美擬禁對中關鍵軟體出口 放話完仍期與習達成好協議
萬眾矚目的「川習會」即將在下週登場,但22日川普政府傳出消息,考慮禁止對中國出口關鍵軟體,以報復中國限制稀土出口。消息獲得白宮證實,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也回應稱,「一切都有可能」,並透露有意與日本、歐洲盟友協調制裁行動。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更年期婦女代謝症候群風險增!國健署推「F4」生活法則助穩身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現年45歲的志羚,從35歲起體重開始變化、燥熱盜汗、常常情緒低落,就醫後發現症狀與更年期前期和代謝症候群相符合。在醫師協助下,志羚透過運動和飲食調整,身體狀況趨向穩定,也能以更愉悅的心情度過更年期。國健署也提醒,更年期女性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可能增加,呼籲透過「F4」守則改善生活習慣、守護身心,順利迎接人生下半場。 更年期荷爾蒙變化 易引發三高、腰圍變粗恐成代謝症候群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黃建霈秘書長指出,人生有三個重要的階段,青春期、懷孕期,再來就是更年期,在這個階段不見得會生病,但身體變化比較大,可能容易遇到一些健康狀況,且台灣社會高齡化,女性未來可能有近三分之一的餘命是在更年期之後度過的,應該重視。國健署沈靜芬署長也表示,女性在經歷這個時期相當辛苦,因此在心理調適、醫療支持、社區和家人的關懷等都要提前做預備。 更年期女性因荷爾蒙變化,可能引發三高、缺乏好膽固醇、脂肪推擠造成腰圍過粗,上述危險因子達三項以上,即罹患代謝症候群,會大幅增加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每年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日」(World Menopause Day),2025年主題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美國《時代》雜誌稱賴清德「魯莽」 郭正亮、方恩格犀利解讀
美國《時代》雜誌23日刊登一篇文章,將總統賴清德稱為「魯莽的領導人」、指台灣成為「最危險的引爆點」。前立委郭正亮解讀,《時代》雜誌是溫和的保守派,很少這樣罵人,表示他們有點看不下去了。國際政治觀察家方恩格律師也在臉書指出,「少見美國學者批評總統賴清德!總統府和外交部火大到假日急著反擊」。
中時新聞網 ・ 14 小時前馬太鞍溪小型堰塞湖 溢流後湖體已消失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24日電)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解除紅色警戒,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監測,蓄水量維持150萬噸,穩定從溢流口流出;至於下游800公尺處日前形成的小型堰塞湖溢流後已消失,河道流路恢復正常。
中央社 ・ 20 小時前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2個堰塞湖」最新情形!林保署:下游湖體幾乎消失
[Newtalk新聞] 繼前進指揮所昨(22)日宣布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由紅色警戒轉為常態警戒後,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23)日再度公布馬太鞍溪上游2個堰塞湖的最新監測數據,表示今日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穩定;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游約800公尺處新形成的小型堰塞湖湖體則是幾乎消失,逐漸恢復到阻塞前的情形。 受強颱樺加沙由台灣南方海域通過影響,東半部降下豪雨,讓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在9月23日溢流潰決,沖毀往返光復鄉的道路和馬太鞍橋,還讓整個光復鄉泡在水裡,至今已有19人死亡、5人失聯,157人輕重傷。 林保署花蓮分署今日公布馬太鞍溪堰塞湖最新監測數據指出,目前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高程1019.6公尺、湖區面積為12.6公頃,蓄水量約150萬噸。自9月23日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破壞至今,堰塞湖水位高程下降119.4公尺,且10月起水位無明顯變化,蓄水量為溢流前的1.7%。 此外,林保署於10月21日上午發現,在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決處下游約800公尺處新成行的小型堰塞湖目前正穩定溢流,且在10月21日晚間21時溢流後,水流持續沖刷,讓湖體幾乎消失,正逐漸恢復到阻塞前的流況。查看原
新頭殼 ・ 1 天前西瓜偎大邊 外媒:台灣積極爭取川普關注
【本報綜合報導】彭博23日報導,賴清德政府憂心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談判時可能損害台灣利益,因此正積極拉攏「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的Podcast意見領袖。彭博披露,川普預期他下週會晤中國國...
自立晚報 ・ 14 小時前
台灣積極經營川普陣營 為川習會前布防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下週於韓國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上會面。有知情人士透露,由於擔心川普在與中國談判時損害台灣利益,...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川普對俄實施石油制裁 亞洲股市下跌 油價飆升逾2美元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對俄羅斯兩大石油公司 「俄羅斯石油」(Rosneft) 和 「路克石油」(Lukoil )實施制裁,希望迫使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坐上談判桌,結束俄烏戰爭。 消息一出,紐約商品交易所西德州中級原油(WTI)價格上漲2.89%,來到每桶60.19美元;倫敦北海布蘭特原油(BRENT)價格則上漲2.86%,來到每桶64.38美元。 亞洲股市方面,香港恆生指數下跌0.2%,收在25,738.00 點;上海綜合指數下跌0.7%,至3,886.19 點。據報導,亞股下挫可能與美國收緊對中國出口使用美國軟體製造產品的限制有關,市場出現賣壓。 日本方面,日經指數下跌近1.3%,至48,683.84 點。媒體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正準備推出規模近14兆日圓(約920億美元)大規模刺激方案,軟銀集團(SoftBank)宣布將透過發行美元與歐元債券籌資,用於人工智慧投資,股價大跌。日圓也因低利率政策再度貶值。 南韓股市下跌0.9%,主要因為市場對與美國的貿易談判進展謹慎觀望。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時代雜誌批總統「魯莽」 外交部:無意挑起緊張
美國時代雜誌近日刊登一篇文章,以「魯莽的領導人」稱呼總統賴清德,批評其高調宣示台灣主權,激化兩岸緊張。外交部對此回應,強調台灣維持現狀的承諾從未改變,也無意挑起任何緊張情勢。
TVBS新聞網 ・ 10 小時前
LINE詐騙層出不窮 官網也遭冒用 (圖)
通訊軟體LINE詐騙手法層出不窮,詐騙集團會架設偽冒的LINE官方網站,提供假的LINE電腦版應用程式供使用者下載,安裝後電腦會中毒,導致資料被竊取或被勒索軟體攻擊。圖為LINE內湖辦公室。
中央社 ・ 19 小時前
50多歲男突腦出血倒地!醫揭「1壞習慣」害命差點沒保住 很多人不當回事
50多歲有高血壓病史的老洪,因工作繁忙,經常不按醫囑服藥,導致血壓數值一直在160~180mmHg之間居高不下,有一次在工作中突然發生手腳無力,身體失去平衡,同事趕緊送他到急診室就醫。經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洪先生右側小腦有血塊,即俗稱的「腦溢血」,推測是高血壓未獲適當控制造成,在外科團隊緊急開刀取出血塊後於加護病房觀察,後來病況穩定轉至普通病房,經按時服藥控制血壓,狀況穩定後出院。 腦出血常見這些原因所致 死亡率是44% 中榮嘉義分院神經外科醫師鍾凱丞表示,腦出血是出血直接進入腦組織,形成一個逐漸擴大的血腫,常發生在小動脈,常見病因是高血壓、頭部外傷、出血疾病、藥物濫用和血管畸形。三分之一的顱內出血發生於大腦的右半側,腦出血30天之後死亡率是44%,高於缺血性中風,甚至高於非常致命的蛛網膜下腔出血,而高血壓是預防腦中風最重要的危險因子,依據「2022年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將高血壓標準由140/90mmHg下修為130/80 mmHg,預估能夠降低26-30%的心血管疾病。 具高血壓病史 應規律監測血壓、注意保暖 鍾凱丞醫師呼籲,若本身有高血壓的病史,在天氣氣溫驟降時務必注意保暖,避免
常春月刊 ・ 17 小時前
台灣恐淪川習會主要籌碼?專家分析可談判條件 預言習近平「將提這些要求」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日前證實,即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會談,更預期雙方將在談判過程中「提及台灣議題」;美國全球戰略公司(American Global Strategies)的高級副總裁帕克(Marvin Park)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中撰文分析,強調絕對不可以出售台灣,認為美國可以透過撤回武器的方式......
風傳媒 ・ 1 天前
顏正國告別式日期確定 《少年吔,安啦!》紀念場收益捐出
童星出身、浪子回頭再創破億票房的導演顏正國,本月7日不幸因罹癌辭逝後,今日家人公布告別式訂於訂於11月8日上午10點時假板橋殯儀館景福廳舉行。此外,一場由他生前好友籌劃的《少年吔,安啦!》「珍重再見慈善紀念場」也將於本周六下午於台北市西門町大國賓戲院登場,票房收益將捐贈給顏正國出獄十餘年來,每年都投入關懷奉獻的財團法人臺灣更生保護會新北分會。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官方管道打不通?彭博:賴清德政府改拉攏美國MAGA網紅,試圖「預防」川普可能對中讓步
隨著川習會預期登場時間接近,也讓台灣更加憂慮,當前的美國川普(Donald Trump)2.0政府,是否會在這場閉門談判中,對北京讓步、並間接使台北被動遭遇嚴重損傷。面對這個「可能發生」的局面,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消息,稱台灣賴清德政府一改過往私下接觸國務院等官方管道,改拉攏親近川普陣營的播客博主和意見領袖,希望透過這些人影響力,改變白宮想法或減輕預期損傷。川普......
風傳媒 ・ 1 天前
台海避戰關鍵不是備戰?美國蘭德智庫建議:應為「北京採取漸進式統一」創造最大誘因
該份報告首先指出,美國與中國之間的地緣政治競爭,潛藏著直接爆發軍事衝突、經濟戰爭與政治滲透的風險,同時也帶來另一層危機:這2個世界主要強權之間的緊張關係,可能摧毀人類在氣候變遷與人工智慧等全球性議題上建立共識的潛力。因此,如何緩和這場競爭,已成為不僅關乎美...
CTWANT ・ 1 天前外交部:中國文攻武嚇 才是破壞台海和平根源
針對美國時代雜誌(TIME)將賴清德總統稱為「魯莽的領導人」,並指台灣成為「最危險的引爆點」一事,外交部今天(24日)發布新聞稿指出,台灣無意挑起任何緊張情勢,中國對台持續的文攻武嚇,才是真正破壞台海和平穩定的根源。 外交部表示,賴清德總統多次強調,「和平是唯一的選項」,而維持台海現狀則是台灣的一貫立場與國際社會的共同共識。我國政府一向以負責任的態度,堅定守護台海和平與穩定現狀,也以穩健、理性及務實的方式推動兩岸政策,台灣維持現狀的承諾從未改變,也無意挑起任何緊張情勢。 外交部強調,中國對台持續的文攻武嚇,包括軍事演訓、灰色地帶威脅及認知作戰等手段,才是真正破壞台海和平穩定的根源。因此,面對外部挑戰與威脅,政府將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能力與全社會韌性建設,以確保人民安全與民主制度的永續運作,並以此作為維護台海和平與區域穩定的必要準備。 同時,外交部也說,台灣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將持續與理念相近國家合作,共同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為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作出貢獻。(編輯:宋皖媛)
中央廣播電台 ・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