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會「經濟優先」未提台灣 學者指罕見:我方需審慎以對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川普今(30)日在南韓會晤,川普指稱雙方完全未提台灣,引起關注。學者分析,「不談」本身也是信號:此輪會談聚焦止血經濟關係、穩定市場,而非處理敏感政治議題,中美選擇「經濟優先、政治延後」,暫時進入「技術性喘息」,但不代表高枕無憂,我方需審慎以對
旅美教授翁履中表示,川普與習近平舉行6年來首次正式雙邊會談,成果偏向象徵性,並未觸及台灣議題;會後川普宣布,美國將下調對中關稅10%;中國大陸允諾加強打擊芬太尼原料出口,並恢復「立即、大量」採購美國大豆,同時放寬稀土出口限制。這些內容被納入兩國此前在馬來西亞達成的框架當中。
翁履中提到,川普形容,這是「成功的會面」,習近平是「偉大國家的偉大領導人」,雙方關係將「長期保持穩定」;習近平則說:「中國大陸的發展與美國再次偉大的願景息息相關」,強調兩國需要成為「朋友與夥伴」。
對於川普透露沒談到台灣,翁履中推測,「不談」本身也是信號:此輪會談聚焦止血經濟關係、穩定市場,而非處理敏感政治議題;所以,雙方選擇「經濟優先、政治延後」的互動,也是一種暫時的「戰略冷卻」。北京要維穩市場,華府要避免摩擦。這次川習會的真正目的,是「止血不對抗、降溫不退讓」。
翁履中評論,不過談判仍存高度戰略算計,川普先以芬太尼議題提高關稅,再藉談判宣布降低關稅,塑造「自己解決問題」的外交成績;北京則以大豆與稀土作低成本讓步,既滿足美國政治需求,又保留戰略彈性。
翁履中總結,這場川習會「短期止痛,長期拉扯,經濟降溫,政治升溫」,雙方「換了一種不著痕跡的對抗方式」,進入「帶笑的冷戰」階段。台灣雖未被納入談判桌,但並非放棄,而是這張牌「留到更有利的時刻」。台灣面對中美角力,不能只假設最佳劇本,必須為最壞情況做好準備。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所長李大中則認為,川習會完全沒有談到台灣議題較為罕見,有可能是雙方幕僚事前溝通過這次不談台灣,也可能川普幕僚提醒川普,在以貿易為主的談判討論中應避免談及高度敏感的台灣問題,此次川習會未提台灣議題,不代表台灣可以高枕無憂 。
李大中提醒,川普已經預告明年4月訪中,雖然仍有很多變數,但一旦成行是美國元首的國事訪問,依過去經驗來看,習近平不可能在中美元首正式會晤中,完全不提台灣問題,中美有中美的問題,台美之間也有台美之間的問題,我方接下來必須高度謹慎觀察美中台三方動態關係。
李大中研判,川普強調雙方就關鍵稀土供應達成為期一年的協議、陸方非常大量地採購美國黃豆與其他農產品以及降低芬太尼相關關稅等;川普還形容這次會談「滿分10分有12分之高」,川普想要凸顯的是為了美國利益,談判滿載而歸、他是談判高手。至於中國大陸在意的鬆綁科技制裁等,川普就沒多談。
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指出,川習會前川普確實說過台灣議題可能被提起,依照過去美中元首或高層會晤經驗,美方比較不會主動提台灣議題,多是就陸方所提台灣問題回應並重申美國基本立場;這次雙方未談及台灣,凸顯中美都不希望台灣問題成為會議焦點,單純聚焦中美雙方貿易問題。
王宏仁續指,中美雙方未提及台灣是好事。習近平在開場時談到「中國大陸和美國可以共同展現大國擔當」,意在傳達中美應共管包含台灣在內的印太事務;但會議結束雙方只談芬太尼等既有貿易失衡問題,未提台灣,凸顯沒有所謂「G2共管」機制。
川普在川習會前告訴媒體與習近平的會晤很可能長達3到4小時,但雙方只談了100分鐘。王宏仁解讀,就美方的思維與文化,通常雙邊關係越好談得越久,這次川習會比預期會談時間少很多,也凸顯中美雙方緊繃的關係只是稍微緩和,接下來中美之間的關係還是得視川習會後,陸方是否為實際履行談判結論而定。
其他人也在看
BBC:川習會未簽協議不意外 中恢復買黃豆是川普勝利
(中央社釜山30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在韓國舉行「川習會」,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兩人這次會晤尚未簽署貿易協議並不令人意外,但中國同意恢復採購美國黃豆是川普一大勝利。
中央社 ・ 14 小時前
川普證實川習會未談台灣!美對中關稅降至47% 明年4月啟程訪中
美國總統川普於韓國時間今(30日)上午在釜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雙邊會晤。這場歷時約1小時40分鐘的會談,是川普重返白宮以來的首趟亞洲行重頭戲,也是川習兩人自2019年日本G20峰會後,睽違6年的首次面對面會晤,而會談地點選在釜山金海國際機場旁的金海空軍基地。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7 小時前
川習會落幕 中國商務部:美續暫停24%關稅 中暫停稀土管制
川習會今天南韓釜山落幕,中國商務部隨後也主動在官方網站公布中美經貿團隊日前在吉隆坡磋商中達成的成果,包括美國對中國24%關稅繼續暫停一年、美國暫停造船業301調查措施一年,中國也將暫停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一年,以及暫停其他相應的反制措施。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4 小時前

盧秀燕非洲豬瘟狂失分連親藍媒體都批評!媒體人「這樣說」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台中市爆發非洲豬瘟疫情,市府的疫調說法卻一變再變,不只獸醫師是哪位都搞不清楚,現在甚至爆出「化製三聯單疑似遭到塗改」,種種缺失遭各界強力撻伐,如今連外界認為與藍營較好的媒體,社論都直接寫明「還好盧秀燕沒接主席」,彷彿也顯示,盧秀燕距離2028國民總統候選人的位子,越來越遠。資深媒體人鄭佩芬今日在《頭家來開講》節目中表示,她認為盧秀燕這次的表現,整個市政府「荒腔走板」,過去台中市發生多個事件,都算是地區性的單一事件,但是非洲豬瘟是「全國性的問題」,鄭佩芬回顧疫情爆發後台中市政府的表現,她認為盧秀燕的沒有領導,不接主席是「有自知之明」,鄭佩芬指出,國民雖然在野,但是身為一個最大的在野,務、競選的提名、輔選、選舉的策略等等,都是很重的問題,鄭佩芬表示,一流的領導人用二流的幕僚,二流的領導人用三流的幕僚,而三流的領導人用的都是不入流的幕僚,「至於盧秀燕是哪一種,就留給大家評論」。針對台中市政府疫調疑慮,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要「追查行政作業缺失」,盧秀燕表示,賞罰有分,若有疏失,絕不寬貸。原文出處:頭家講(影)/盧秀燕非洲豬瘟狂失分連親藍媒體都批評!媒體人「這樣說」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台中豬瘟斃死豬數量疑雲 農業局證實化製三聯單「甲聯遭塗改」禁宰、禁運防堵豬瘟延燒! 花蓮扁食名店受衝擊「今日起休店」恐怖!中國全球通緝「引渡受審」 沈伯洋示警:一般人也有危險
民視影音 ・ 53 分鐘前


美專家示警「打不贏的戰爭」 名醫質疑掏空手段:要棄台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今(30日)在南韓釜山與美國總統川普舉行會晤。旅美教授翁履中指出,雖會談未提台灣引發討論,但「不談」本身也是信號。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質疑,美國有智庫建議要放棄台灣,但台灣政府持續送錢給美國,連晶片產業鏈都送,軍購卻拿不到,是不是最後掏空手段?
中時新聞網 ・ 13 小時前
希望加強打入川普圈子 CNN驚爆台灣考慮改派駐美代表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今(30)日在南韓釜山舉行全球矚目的川習會。CNN報導,儘管美方資深官員相信,川普不會在會談中被迫表態反對台灣獨立,但川普「拒絕排除」台灣將被牽扯進美中貿易談判的
中廣新聞網 ・ 19 小時前川習未討論台灣 美前官員推測2原因對台有利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華盛頓30日專電)全球矚目的川習會落幕,會中未討論台灣議題。美前官員分析,可能原因包括美方表明不想談,或中方知道川普不會在台灣議題上讓步,這2種情況都對台灣有利。
中央社 ・ 4 小時前川習會市場怎麼看?分析師:似戰術性暫停
(中央社台北30日電)川習會今天登場,美國總統川普會後宣布稀土、關稅等議題的結果。路透社指市場對此反應平淡,有分析稱「這看起來像是戰術性暫停,而非戰略上的突破」。
中央社 ・ 16 小時前
流水席冰淇淋「一人一桶」 南部人揭含意:讓賓客快回家
台灣中南部流水席文化盛行,菜色豐盛常讓人驚艷,近日一名女網友在婚宴尾聲時看到工作人員推著推車分發「一人一桶」的冰淇淋,讓她相當驚訝,忍不住上網詢問「南部人都這樣嗎?」引發熱烈討論。
中天新聞網 ・ 20 小時前便當匡列逾9千萬遭質疑 花縣府:開口契約實花4千萬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30日電)光復洪災各地愛心志工湧入,在地議員質疑,災後有多個義煮團投入,縣府仍匡列新台幣逾9000萬元採購便當;花蓮縣府澄清,採購金額為開口契約非實際花費,實際金額為4000多萬元。
中央社 ・ 11 小時前
光復救災28天餐費近億!議員質疑花蓮縣府:每天有發到3萬個便當?
花蓮光復鄉的馬太鞍溪堰塞湖因受樺加沙颱風影響,造成溢流,災後各地的熱心民眾成為「鏟子超人」,前往災區協助清理,也有許多善款湧入光復。而今(30)日花蓮縣政府也公布災害準備金動支案件彙整表,不過議員胡仁順發現在救災共28天採購便當費用高達9166萬7040元,換算下來每天會發超過3.2萬份便當,遠遠高出人潮高峰期,因此怒批縣政府花費不合理。
太報 ・ 9 小時前美政府削減難民收容上限至7500人 優先考慮南非白人
(中央社華盛頓30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的政府將下個財政年度的難民收容上限訂在7500人,並優先考慮南非白人,與前任總統拜登設定的12萬5000人上限相比,顯著調降,同時也創下紀錄新低。
中央社 ・ 3 小時前
難道是貧窮限制想像?日月潭飯店一晚飆破4.7萬 網驚:這是含機票嗎
該名網友表示,在查詢本週末日月潭旅宿時,看到一間知名飯店即便享有8.9折優惠,仍需新台幣4萬7576元,讓他忍不住發問:「這價格是有含來回機票嗎?」這則貼文隨即引起廣大迴響,吸引超過2.2萬人按讚,留言破千,成為網友熱議焦點。類似情況不只發生在日月潭。根據訂房網站資...
CTWANT ・ 16 小時前
日本央行第六度維持利率凍結! 日圓「由升轉貶」破153
[Newtalk新聞] 日本央行(BOJ)在歷經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後,今(30)日決議仍維持現行政策利率 0.5%左右,連續第六次維持利率凍結,符合市場預期。據《彭博社》對 50位經濟學家的調查,90%預計,日本央行將保持關鍵利率於 0.5%,幾乎所有人都預測將在12月或明年一月才升息。 此次為主張貨幣寬鬆的高市早苗成為首相以來,首次日本央行舉行利率會議。通過利率不動的決議票數依舊是 7:2,其中審議委員高田創和田村直樹依舊投反對票,其建議升息 1碼(25個基點)至 0.75%。在七月的會議時, 高田創認為,日本已經脫離了「通縮」的常態,物價穩定的目標或多或少已經實現;田村直樹認為,鑑於物價風險正變得更加偏向上漲,日本央行應將政策利率設定得更接近中性利率。 日本央行在貨幣政策聲明中,由於實際利率處於非常低的水平。該行指出,如果經濟和物價走勢符合預測,會繼續提高政策利率。並稱,鑑於貿易政策和經濟影響的高度不確定性,在沒有任何預設想法下,仔細審查日本央行的預測是否會實現很重要。 對於日本 2025 財年經濟成長預期,日本央行自七月的 0.6%上調至 0.7%,並維持 2025 財年核心
新頭殼 ・ 19 小時前
習川會避談台灣議題 江啟臣憂AIT主席懸缺影響台美關係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30日上午10時在韓國釜山與美國總統川普舉行會晤,雙方會談歷時約1小時40分鐘,會談過程中並未觸及台灣議題。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對此表示,雖然台灣議題未成為美中貿易談判的干擾因素,但雙方未談不代表此議題不重要,特別是AIT新任主席職位至今仍懸缺,國安高層應審慎評估台美關係的變化。
中天新聞網 ・ 1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