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民主席改選、面臨當前危機改革搜尋重返執政之路
柳金財 / 佛光大學公共行政與國際事務學系副教授
一、民調警訊凸顯國民改革面臨挑戰及機遇
近期《ETtoday民調雲》針對國民員的民調顯示,高達98.3%的受訪者認為國民已到須要「大規模改革」時刻,這凸顯基層員對國民未來發展的焦慮與疑慮。被視為最嚴重的三大危機依序為:一、年輕族群支持度偏低(70.6%);二、溝通與媒體操作能力弱(50.7%);三、缺乏清晰立場與願景(47.2%)。這不僅反映其內的結構性問題,也象徵國民作為百年政,正面臨組織「老化與斷層危機」。
國民若要重新成為執政力量,須正視這三大問題的成因與改革方向。從國民主席選舉辯論,很明顯員已逐步將關注的問題聚焦六方面,包括:一、國民受年輕族群支持度偏低;二、領導層年齡偏大,「老藍男形象」相當明顯;三、內鬥爭不團結;四、內「醬缸陋習」宮廷文化欠缺政治透明化;五、媒體宣傳及政策論述能力不足;六、兩岸政策及路線搖擺不定欠缺旗幟鮮明。這六個問題恰可歸納成民調所凸顯的三大危機。
國民主席選舉過程中鄭麗文、郝龍斌間的跨世代競爭,演變成「世代交替」與「路線維穩」兩種路線交鋒。鄭當選主席後國民迎接中生代鄭麗文領導的時代開始。鄭主席來自民進,對其政性格、派系共治及政策路線知之甚詳。同時也是野百合世代、具有從事青年工作及媒體經驗。
二、國民應從結構性困境出發,再造形象及提升與公民社會連結
鄭麗文曾任民進青年發展部副主任、國民大會團副召集人、國民主政行政院發言人、立法委員、國民立法院團書記長等職、文傳會主委。鄭宣稱此次選舉內文化正在改變,一股「由下而上」力量正在改變國民。選舉過程中宣稱國民不應被民進「兩國論」帶偏,從網紅鍾明軒、館長的例子可證明時代在變,人心也在變,認為國民應該搶回輿論社會話語權;若重返執政,應修改課綱改變現在狹隘的歷史觀。
(一)年輕族群支持度偏低,造成世代認同與價值落差
首先,國民與青年世代之間的距離已不僅是「宣傳落差」,而是「價值斷層」。國民百年老店深具歷史包袱與形象老化,青年多半成長於民主化後,對威權記憶疏離,國民以「反共、反臺獨、中華民族、抗日戰爭」作為核心歷史敘事,然新一代年輕人因受課綱變更歷史教育、公民素養而難以產生共感。民進則以反中、務實臺獨及終戰為概念,普遍年輕人超過八成認同自己是臺灣人。國民應倡議雙重認同或改變歷史課綱,重新形塑中國認同。
其次,社會議題缺席及價值觀引導。在居住正義、低薪問題、性別平權、氣候變遷、永續發展、教育改革,尤其是課綱等青年關切的公共議題上,國民未能提出具有吸引力的政策主張,難以主導路線發展。國民應針對各項國政及社會價值觀,重新提出主張及訴求,取得公民社會話語權及發展主導權,引導臺灣社會正向發展。
最後,世代及性別代表性不足。國民不僅面臨世代交替過於緩慢,年輕世代及女性在內決策體系的參與比例偏低,形成「青年被代表」及被邊緣化的政治現象,總體上女性欠缺政治參與。儘管若干縣市長為女性如南投縣、嘉義市、花蓮縣、臺東縣及宜蘭縣。國民在35歲以下族群的支持率長期低於10%,難以激起年輕人活力,致政長期選舉動能不足及難以取得路線主導權。當國民主席是女性或中生代當選,利於推動性別共治及世代交替、青年從政燃起其政治參與熱情。
(二)溝通與媒體操作能力薄弱,造成傳播落後與形象失衡困境
首先,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生態轉型。國民過於依賴傳統媒體,如報紙、電視,忽視新媒體如YouTube、Instagram、TikTok等對議題主導力的重塑;應加強與Podcast主持人、YouTuber、時事評論型KOL的合作;嘗試「共創內容」而非「購買曝光」,以對談、參與節目方式提升親和力。
國民與媒體關係需要再定位,從被動應對到主動議程設定,例如成立「媒體與公共溝通策略中心」,定期分析媒體輿情、社群風向、關鍵字熱度,如YouTube、Threads、Dcard、PTT、TikTok等,形成快速回應機制。
其次,缺乏危機應變回應及議題設定能力。民進與民眾均設有「輿情中心」,能在24小時內形成反制論述;國民在議題爆發後常遲緩回應,導致形象被標籤化及陷入被動。應主動設定議題而非被帶風向,一改往常陷於「被質疑再回應」的防守模式。未來可以「週議題」為單位,主動推出政策主張、青年議題、社會改革故事。例如以「居住正義」、「AI治理」、「青年創業」等非意識形態議題為切入點,重塑的公共形象及社會責任、關懷。
最後,內部訊息缺乏一致性。既往中央發言人、立委、地方首長經常各說各話,缺乏中央統一政策論述、路線及策略統合,給予外界其媒體形象塑造呈現「老舊混亂」印象。如此「訊息分裂」及訊息繭房,導致外界難以真正理解國民真正立場,致的整體品牌形象及立場模糊不清。
在傳統媒體時代,國民善於控制議程;在新媒體時代,議程分散、權力下放,唯有「共感式敘事」與「分眾共創」始能贏得信任。因此,國民的媒體改革不應僅僅只是一場公關戰,而是真正誠心與跨世代的溝通戰。
(三)缺乏清晰政立場與願景,致政治認同模糊化、立場搖擺
首先,兩岸政策曖昧不清。儘管「九二共識」仍是的基本立場,但年輕世代及中間選民視其為過時。國民既不敢完全放棄,也無法重新詮釋,導致外界認為立場模糊。尤其是朱立倫主席曾批判江啟臣主席的立基於中華民國憲法九二共識,認為其九二共識是原汁原味,然當選主席後又提出九二共識是沒有共識的共識。內青壯派又提出九二共識是過時論、揚棄論及替代論。儘管此次主席選舉各候選人皆主張九二共識或一中各表,但已造成外界質疑國民對九二共識的堅持。
其次,內部派系拉扯。內改革派與保守派、元老派及青壯派對兩岸、能源、外交等議題及發展路線看法分歧,給予外界印象路線「搖擺不定」的觀感,或是缺乏團結流於政治鬥爭。國民應建立公共政策理性辯論及溝通平臺,透過內民主及政策理性思辨,重新引導社會新價值觀,而非掉入傳統派系紛爭、世代衝突泥沼中。
最後,國家願景及目標缺席。面對數位轉型、能源危機與全球供應鏈重組、美中關係重組,國民缺乏系統性「未來願景」及目標建構之論述。換言之,國民的問題不僅是缺乏政策推介,也是治理方向未明。當內缺乏核心理念,社會難以期許國民帶領臺灣邁向未來。
三、改革三大策略重建政競爭力,培育選舉與治理能力
(一)世代更新與價值重塑,將青年力量導入政擴大群眾基礎
首先,推動「青年世代入主決策機制」。應將40歲以下員有一定比例,納入中常會、政策委員會與公職提名制度,真正實現「青年共治」,讓年輕人對國民重新燃起新希望。尤其是國民老化往往給予外界論資排輩的觀感,內政治及政策為元老世代所掌握,較缺乏年輕改革力量,主席鄭麗文具有較高網路知名度,凸顯員期許國民趨向年輕化的心聲。
其次,重建青年政策敘事。國民若對青年談「穩定」、「傳統」、「秩序」,恐背離青年真正需求。青年期待的是「機會」、「公平」、「改變」;政策語彙與青年語感脫節,難能引起情感共鳴。國民青年政策流於碎片化、缺乏願景連結,往往是選舉時的「附屬配套」,而非國家政策長期戰略的一環。內仍以長輩政治文化為主軸,青年代言人常淪為「陪襯」或「宣傳工具」,而非議題主體。
國民缺乏制度化青年參與機制,青年議題多屬臨時動員或選舉性質。青年意見無法進入決策核心,導致年輕世代對國民產生「政策距離感」與「情感疏離感」,拉開年輕世代與國民的距離。應重視年輕人所面臨問題,視為重中之重。例如「居住正義」、「教育改革」、「綠能創新」、「公平薪資」議題,以理性進取、社會責任實踐為主軸,打造藍比綠更善於國家事務治理形象。
最後,跨世代公共議題聯盟。國民作為反對,應與公民社會組織結盟,建立對話平臺機制。同時,積極與大學社團、青年公民團體建立對話平臺,並辦理青年論壇、創業競賽、環保行動,增加的公共參與度。透過「青年化」擁抱年輕人,重建政社會基礎,使吐故納新更新變化其組成,從「老藍」印象轉向「新藍」形象。
(二)媒體與社群戰略翻新,重新取得公民社會話語權
鄭麗文主席具有善辯敢衝、口才佳,造勢能力強、網路支持度高的特點;具備團結內、外不同意見,願意幫助內同僚,較易獲年輕人接納。鄭麗文當選不僅代表「世代交替」,同時也代表國民與媒體、社群戰略翻新契機。國民或許應思考未來與媒體、社群間戰略關係。
首先,建立及完善「KMT數位戰情中心」。引入AI輿情分析與社群輿論監測,形成快速回應與議題創造能力。藉由正確掌握輿論,取得公民社會及網路社會的話語權,主導臺灣社會及兩岸關係重建。國民應拋棄僅靠新聞稿或長文陳述的老式公關,應發展「故事化、影像化、趣味化」的敘事策略,例如:將政策轉化成「生活影片」或「人物故事」,如青年創業者、基層醫師、退伍軍人,可藉由使用短影音標題吸引注意力。
其次,強化國民品牌一致性。
當前數位溝通不再只是停留在宣傳層面,而是政治實力的體現。國民須像企業經營品牌一樣經營政治形象。具備統一視覺、語言與口號,以「良善治理,穩定兩岸」取代傳統的意識型態宣傳。藉由展現公共政策治理能力,強化國民的理性問政、掌握國際及兩岸脈動發展。
新媒體世代重視價值與真誠,對權威與政標籤反感。國民應以「服務人民、監督政府、守護生活」為核心敘事,減少意識形態對立的語言。塑造「開放、創新、誠懇」的語言風格,採取平民語氣而非官方口吻;與網紅合作時,重視自然對話與情感互動,而非制式宣講。
最後,吸納跨界人才與新媒體合作。為加強國民政策論述、行銷及媒體公共關係,延攬年輕媒體人、行銷專業者、短影音創作者加入務宣傳體系,形成多平臺策略,加強政策行銷及建立與公民社會溝通平臺。
國民中央可設「青年數位行銷處」,專責經營IG、Threads、TikTok帳號,將政治話語轉化為易懂、具感染力的內容。藉由培養「新媒體戰隊」與「青年代言人」,選拔並培訓20至35歲的「新媒體代言人」,具備影像創作、社群操作、即時互動能力。
(三)立場重塑與政策願景目標重構,展現政輪替及重新執政宏圖
首先,確立「中華民國中心論」。以「和平、民主、繁榮」為三大核心,對內強調主權、對外主張和平競合,重建國際認同。國民長期以「中華民國為核心」作為政治基調,但在當前臺灣社會,「中華民國」已被不同政治光譜賦予不同意涵。對藍營選民而言,它象徵歷史正統與中華民族延續及中華文化振興;對中間與青年世代而言,這只是「臺灣的制度名稱」,甚至中華民國已從中國之國轉向臺灣之國。
國民應清楚定義「中華民國願景」在全球化、數位化、民主深化的時代,要如何再生。當建立國民成為中華民國捍衛者的信念及形象,就不會掉入民進所標籤化親中賣臺、在臺協力者的困境;也不會掉入大陸當局宣稱中華民國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困境。應建構中華民國是現代化與民主化的共同家園,不再糾纏於統獨二元,而是強調制度與生活的延續性。
其次,提出「國家願景白皮書」。國民在房價、貧富差距、AI勞動衝擊等議題上缺乏實質政策語言,致年輕世代認為國民不理解年輕世代的現實處境。應建構「自由、公義、繁榮、安全」四大願景支柱,藉此設定六大主軸:青年與教育改革、產業與科技創新、能源與永續發展、社會安全與居住正義、務實外交與區域合作、兩岸和平穩定發展框架。藉此建立國家願景及目標,引導臺灣社會改革。
例如建立兩岸和平穩定發展框架,2020年6月國民改革委員會曾提出兩岸新論述建議案,其中沒提堅持九二共識,也未提反對臺獨,整個論述被外界諷為追隨民進。自此國民有關九二共識的立場常被質疑,甚至出現九二共識已是過時論、揚棄論及替代論說法;也出現九二共識是沒有共識的共識、憲法九二;國民的總統候選人遲遲未公開支持九二共識,如此國民的主張就顯得搖擺不定,也難已鮮明引導民眾,從而建立兩岸和平穩定框架。
最後,強化智庫功能及推介政策、建立話語權體系。目前國民的國政基金會應轉型為政策產業智庫,結合大學與地方研究中心,形成立體公共政策爭辯鏈。同時整合內各派系所組建基金會、智庫,成為政策出臺的智囊,印證國民具有政策構建及永續執政能力。國民唯有透過「理念再造」及話語權重構、政策創新,始能擺脫選舉短線思維,重建永續執政潛能。
四、國民重返執政的三階段改革路徑,為2028年政輪替奠基
這次國民主席選舉,被認為是最有希望重振及國民中興契機,重新贏回中央執政權的關鍵性選舉。無論是臺灣媒體及國民內部,為此舉辦多場辯論會,讓六位候選人公開倡議自己的理想、抱負及政見,尤其是兩岸關係、應對2026年地方選舉、2028年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及處理內未來發展事務政策立場。
從六位候選人中,最受關注的一直是郝龍斌、鄭麗文、羅智強、張亞中四位;而當選舉進入最後階段,「棄羅保鄭」效應使得主席競選兩強競爭形勢明朗化,成為郝龍斌和鄭麗文之爭。這次選舉本身就充滿世代更新與價值重構、媒體與社群戰略翻新、立場重塑與政策願景目標重構。郝鄭之爭頗有世代交替,傳統政治領導人物及引導民意、輿論政治人物之爭意涵。鄭麗文當選主席,意謂國民權力的世代交替來臨;同時也可能是重新掌握中央政府之契機。
首先是2025–2026年改革路徑。新當選的鄭主席應致力於組織整合與形象塑造及翻新,應盡速縫合內元老世代、青壯世代派系及中央、地方派系之矛盾及路線分歧,形成具「改革共識」的選舉機器及戰鬥體;宣示內民主及建立公開透明化機制平臺,包括財務、提名、紀律及政策等;強化女性與青年參政比例,象徵性別共治及世代交替之決心。
其次,採取贏得2026年地方選舉改革路徑。國民已失去中央執政十年,未有中央治理績效展示及經驗積累。此或可藉由地方治理的示範效應,印證國民比民進更具治理能力。以新北、臺北、桃園、臺中四都等執政縣市作為示範平臺,凸顯「治理優於意識形態」政務實形象。
國民可以「服務導向、政策治理」,對抗民進的意識形態政治,拉回理性溫和中間選民及青年世代對國民支持。同時,鄭主席應積極推出地方青年參政計畫,創造政治新氣象,徹底改變傳統論資排輩的政治甄補過程。換言之,國民須成為年輕世代從政的搖籃基地,促進年輕公民的公共參與及提出創新政策滿足其需求,始能重新擁抱年輕人。
最後,採取2028年總統與立委獲勝改革路徑。鄭主席及其團隊應重塑善治執政品牌及形象,以「務實、穩定、和平」為訴求,凝聚中間溫和力量及年輕人支持度、認同,以利選票極大化目標。對內重建透明政治、內民主,凝聚內共識;對政間建立藍白相互信任、未來政策及選舉合作,以下架民進為終極目標;對外建立國共論壇、政外交、國際參與,提升兩岸對話平臺機制、臺灣國際能見度及國際參與空間。藉由轉變治理的新政治、政策敘事,轉化為政輪替目標及取得執政正當性。■
其他人也在看

國民中常委何鷹鷺遭鍘退 鄭麗文:尊重考紀會處理
國民中常委何鷹鷺近日穿著印有毛澤東頭像的衣服拍抖音影片,並高調主張「希望早日讓台灣回到祖國的懷抱」,遭國民考紀會宣布違紀停職處分,對此,主席鄭麗文今日表示,國民是有制度政,相關員言行,考紀會依照規處理,自己予以尊重。何鷹鷺赴國民中央提出申訴,經中常會審議通過,回考紀會再議,並強調,她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



徐春鶯遭收押!陳智菡嗆賴清德:國安紅線是不准支持在野?
民眾新住民委員會主委徐春鶯涉詐欺、違反《銀行法》、《反滲透法》等,今(27日)被新北地方法院裁定羈押禁見。民眾立院團主任陳智菡痛批,賴總統要不要乾脆昭告天下,「你的國安紅線就是不准支持在野政?要不要乾脆點名下一個要查的又是民眾前主席柯文哲?」
中天新聞網 ・ 21 小時前
高市一句「台灣有事」惹火大陸!川普對高市下「降溫令」 日方拒撤發言撐到底
根據《華爾街日報》與《朝日新聞》等多家媒體報導,事件起於高市早苗7日在眾議院質詢時,公開談論「台灣有事」的國安風險,引發北京當局不滿。美國總統川普則在24日與習近平通話約一小時後,於25日上午主動致電高市,進行約25分鐘會談,內容聚焦台灣議題與日中對立態勢。《朝...
CTWANT ・ 1 小時前
轉機返台「1原因」無法搭!她驚呼長知識 一票喊:再便宜也不買
近日,有女網友分享,她的妹妹從英國返台,買了中國某航空的機票,卻在芬蘭轉機時,因「沒台胞證」被拒登機,貼文曝光後,震驚一票網友,直呼「這真是冷知識」。事實上,海峽交流基金會就曾提醒,台灣人自第三國前往中國機場轉機返台,須持有效台胞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0 分鐘前台灣鷹架規範嚴 防火重點在管道間
香港新界大埔宏福苑大火,外傳是建築外觀施工,採用竹竿綁鷹架與易燃的防護網,以致點燃後一發不可收拾,大樓施工搭建的鷹架工安再度引起關注。內政部表示,台灣現已極少採用木工施工架,相關工法也因法令完善而有所調整;不過業界人士提醒,台灣建築工地鷹架及防護網都有嚴格規範,宏福苑大火情形不致在台發生,但管道間的防火,則須落實。
中時新聞網 ・ 12 小時前
鄭麗文再喊話賴清德三思:別當澤倫斯基
[NOWnews今日新聞]總統賴清德26日開記者會宣布,將推動近新台幣1.3兆元的國防預算,並提出「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行政院27日也隨即通過特別預算案。國民立委鄭麗文今(28)日再度強調,...
今日新聞NOWNEWS ・ 3 小時前
批環評已死,卻又要光電環評並紊亂法律體系
11月14日立法院三讀通過藍白立委粗暴提出的光電三法修正案,說粗暴,是因為此次修法仍照這屆藍白立委所創惡例,不經委員會(應在衛環委員會)審查,直接逕付二讀,冷凍1個月協商期,便直接三讀,也因而直接顛覆破壞了既有的環評法制體系。當然,本屆藍白立委最粗暴與立法技術最拙劣的,是去年12月20才三讀修正1次的《財政收支劃分法》,於今年11月14日與11月21日首創同一部法律7天內三讀修正二次!
思想坦克Voicettank ・ 9 小時前
北捷「U=U」廣告看不懂!專家親揭是「國際共識」
生活中心/李筱舲報導近日,在台北捷運上,出現了一系列的新廣告,其中一組大大的「U=U就是傳不出去」字樣,出現在捷運車廂門上,許多民眾不知道這廣告詞「是什麼意思?」,也引發民眾的好奇。而專家也給出解釋,「U=U」是來自於愛滋病(HIV)領域的衛教倡議口號,「U=U (愛滋病毒量測不到=傳不出去)」。
民視 ・ 1 天前
首2026提名 藍12月將提6首長+「高雄、屏東」
被視為國民大本營的新竹縣,這回2026選戰,縣長之爭陷入3搶一局面,副縣長陳見賢今天帶著正副議長、跨派議員宣布參戰,連民進熱門人選鄭朝方的哥哥都來力挺,另一頭也要參選的徐欣瑩,則在和秘書長李乾龍的餐敘中表態,不過主席鄭麗文強調,第一步會由中央提名小組協調,若不成功才會進行初選。
TVBS新聞網 ・ 17 小時前
114年11月30日凱達格蘭大道 濟南路 青島東路等路段舉行集會遊行活動實施交通管制 疏導措施
【民眾網編輯方笙楠臺北報導】臺北市中正區凱達格蘭大道、濟南路一段、青島東路、鎮江街等路段於114年11月30日 […]
民眾日報 ・ 2 小時前
全民警戒!小心「普發現金」詐騙陷阱 165打詐儀表板揭露最新手法
(記者張芸瑄/綜合報導)政府近期針對「普發現金」政策持續討論,不法集團也趁勢出手,利用民眾關心領取時程與金額的 […]
引新聞 ・ 6 小時前
香港宏福苑惡火災情慘民眾互助自救 熱心電動車主通宵放電供災民充電
香港大埔宏福苑26日發生五級大火,進入第二天後,死亡人數已升至至少94人。大量居民被迫撤離,安置在鄰近的庇護所,在混亂的現場,也出現不少令人動容的暖心身影。三位電動車車主,特地把充滿電的電動車開到庇護所外,只為讓受災居民能替手機與行動電源充電。其中一位車主表示「幫不上什麼忙,就只能做這些」。該車主今晚預計留宿通宵,只為讓災民在艱難時刻,能保持聯繫、不再無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新北借鏡香港惡火悲劇 強化高樓公安聯合稽查
新北市消防局二十七日表示,香港宏福苑高樓十一月二十六日發生大火,目前已造成四十四人罹難(含一位消防人員殉職);該高樓屬於老舊建築物,火災時正進行外牆整修,因可燃的竹棚(鷹架)及易燃材料加劇火勢蔓延,突顯高樓公共安全及防火議題。新北市府對香港惡火深表哀悼,並立即以此為借鏡,全面盤點高樓建築物與大樓施工安全,透過市府公安小組強化高樓與修繕中建築公共安全聯合稽查。新北市府目前列管一千三百三十九處高樓建築,落實要求定期辦理公安申報及消防檢修申報,倘具大樓修繕需求,應遵守建築、消防、營造安全等相關規範,另要求複合用途高層建築物(如住商或住辦大樓)落實共同防火管理制度,定期自衛消防編組演練,並針對設有防災中心之高樓建築物,落實培訓防災中心服勤人員,確保高樓防災中心熟悉各項消防系統操作 ...
台灣新生報 ・ 1 小時前

書摘/小鬼黃鴻升生命永遠停格在36歲 他唱的這首歌流量衝破5800萬
小鬼黃鴻升的生命永遠停在36歲。但他的創作與精神從未離開。2025年11月28日他生日的這時候,唱的《地球上最浪漫的一首歌》在YouTube突破五千八百萬次點閱,代表5800萬個思念。像是一首跨越時空的思念迴響,把小鬼留下的愛、幽默與倔強,一次又一次送回人們心裡。生前最後的創作紀錄《EVOLUTION》傳達一句話「夢想,完整了人類」,是他留給這個世界的祝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NBA/格林痛批勇士所有人都爛透了 巴特勒:沒照球探報告打
勇士隊今天以100:104輸給火箭隊,戰績來到10勝10敗。「士官長」巴特勒(Jimmy Butler)和格林(Draymond Green)賽後都怒噴球隊的防守。 勇士半場打完領先12分,但下...
聯合新聞網(運動) ・ 23 小時前
新竹縣長民調藍營全落後 徐欣瑩表態「義不容辭」投入初選
國民在新竹縣的縣長人選近期成為焦點,藍營內部已呈現「三強鼎立」的局面,包含新竹縣副縣長兼縣部主委陳見賢、立委林思銘與立委徐欣瑩都已表態有意角逐。然而,根據一份最新民調顯示,綠營潛在對手、竹北市長鄭朝方的支持度,在與藍營三人的對比中皆取得領先,其中,徐欣瑩落後幅度最小,僅2.9個百分點,而林思銘和陳見賢則都落後超過10個百分點。
鏡新聞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