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德公移山」賣台 ICT生態系要到美國
(記者蕭文彥台北報導)
副總統蕭美琴近期接受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專訪提到,承諾川普政府在美國投資的不只台積電,還包含整個台積電生態系;國內產業憂心,認為台灣現在連資通訊相關產業也整碗送給美國,台灣未來恐難立足。國民團今(20)上午召開記者會,嚴正要求民進政府,不能被美國予取予求,草率做出自毀長城行為。
國民團要求民進政府,必須拿出辦法、行動和決心告訴美國,觸及台灣最重要的核心利益時,要有說「不」的勇氣。國民團會在立院持續監督,呼籲民進政府三思而後行。國民團也希望川普政府看到台灣釋出這麼多善意之後,也能看到川普政府的善意。
書記長羅智強表示,國民「護國造山」,民進則是「德公移山」,1970年代國民政府決定要發展半導體,在1987年由當時蔣經國總統、行政院長孫運璿、李國鼎先生,從創立科學園區基礎,促成籌設以工研院技術移轉,成立「台灣積體電路公司」(TSMC)。國民半世紀打造護國神山和護國神山群,現在民進「德公移山」政策下,快速被掏空。
羅智強指出,蕭美琴副總統在接受外媒採訪說:「不僅是台積電,還包括整個生態系其他部分,從供應商到設計商,乃至其他晶片製造公司。」民進要賣掉的不僅是護國神山,而是整個護國山脈打包賣掉。羅智強痛斥,這是甚麼樣的喪權辱國、出賣台灣的政府!羅智強認為,這才是台灣目前最嚴重的危機!台積電變成和氏璧,列強虎視眈眈吞食、分食。只有民進政府唾面自乾,「德公移山」後會賺翻,而鴕鳥式邏輯,將台灣最重要的核心引擎挖走、掏空!
國民團嚴正要求民進政府,不能對美國要求予取予求,即便是最重要的盟友,但是仍須有為有守。民進政府必須拿出辦法、行動和決心告訴美國,觸及台灣最重要的核心利益時,要有說「不」的勇氣。
首席副書記長林沛祥表示,古有愚公移山,今有「德公移山」,總統賴清德不僅要讓台積電移往美國,現在連相關ICT產業「資訊與通訊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也要跟著移往美國。過去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現在民進政府是「前人砍樹、後人曬太陽」,副總統蕭美琴在接受外媒採訪時,已經等同於證實因應美國要求,除了台積電之外,將有50%ICT產業包括設計商、製造商很有可能直接投資美國。
林沛祥指出,蕭美琴副總統甚至說希望能以「繼續支持台灣成長,同時強化美國實力」方式來合作。林沛祥質疑,身為中華民國副總統,竟然公開承諾將台灣命脈直接移到美國,甚至ICT產業要角全部都要移往美國,這無疑是要斬斷台灣經濟命脈。林沛祥認為,如此將對台灣產業造成毀滅性傷害。林沛祥要求民進政府講清楚說明白,同時向國人承諾,不會傷害台灣ICT產業,國民團絕不容許傷害ICT產業的決策。
藍委吳宗憲表示,「再美的話術,也掩蓋不了基本邏輯的謬誤」,民進一直告訴國人,台積電相關產業鏈赴美,對台灣產業升級有幫助,甚至部分綠營政客還誇稱會「賺濫全世界」。吳宗憲質疑,台灣相關ICT產業移到美國,可以「賺濫全世界」,那麼以追逐利益為目的商人,為何不早這麼做?美國又為何要求他國產業往美國移?民進政府正在做相反的事,民進政府在騙人、政客也在騙人!
吳宗憲指出,過去民進一直告訴國人,因為我們有護國神山,不怕武力犯台,現在要把護國神山移走,卻雲淡風輕說「沒關係」。吳宗憲說,現在要移走的不只是護國神山,而是整個山脈,相關ICT產業鏈包括封裝測試、晶圓製造、IP設計和上游材料等等,從蕭美琴副總統口中得知,將全部移往美國,這樣對嗎?對國內科技業有幫助嗎?這真的是根留台灣嗎?彷彿如千年前番邦向宗主國朝貢般。
吳宗憲認為,如果不能在有限的資源下,維持局部壓倒優勢,將會被新的區域分工所取代,而台灣現在不僅是被取代,而是整個讓出,整個國際局勢並未讓台灣獲得到好的回饋,永遠屈於下風,無法做出選擇。
吳宗憲指出,根據《產創條例》第22條規定,公司或有限合夥事業從事國外投資於特定國家或地區、投資涉及特定產業或技術、投資達一定金額,應於實行投資前,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核准。但在民進政府內,似乎僅限於對中國投資,對美投資像是忘了有這個法律規定,且沾沾自喜。
藍委牛煦庭表示,台積電從投資,到50%設廠、複製竹科模式,現在變成生態系的搬移,在在顯示民進政府正在自毀長城。美國要的是「再工業化」,剝奪台灣ICT產業不可替代性。牛煦庭說,擔心斷鏈後各式各樣的後遺症,除了台積電,還有更多大小不同規模的產業鏈,跟著半導體創造的產值、就業機會和不可替代性,當整個生態系都搬到美國,是全部遷移台灣矽盾從此歸零,還是僅大企業赴美,中小企業從此斷鏈,從此沒有活路。
牛煦庭表示,民進政府不能如此草率做出自毀長城行為,國民團會在立院持續監督,呼籲民進府三思而後行。國民團也希望川普政府看到台灣釋出這麼多善意之後,也能看到川普政府的善意。
其他人也在看

制中!美澳簽稀土協議制中 川不挺台獨換美中貿協?
在中國大陸收緊稀土出口之際,週一美國與澳洲簽署關鍵礦產協議,兩國對開採計畫將各投資10億美元,美國總統川普誇口,一年後美國的礦產稀土將多到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不過川普也表示與中國的關係很好,他預計明年初訪問中國。被問到台灣問題時,川普表示北京無意侵台;另外有報導指中國大陸施壓川普,表態不支持台獨,來換取美中貿易協議,川普則沒有正面回應。
TVBS新聞網 ・ 12 小時前

赴大陸交流鄭習會? 鄭麗文「當然要」:怕就不要出來混了
國民主席選舉由前立委鄭麗文勝出,鄭麗文今接受專訪談到兩岸相關議題,她表示現在抗中牌已經徹底失靈,有六成民眾對這件事情已經反感,因此她有信心國民的主張將成主流民意。至於是否會到大陸交流、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她也強調只要有利於兩岸的和平都會做,她當然會到大陸交流,什麼工作都願意做、什麼人都願意見。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月底川習會 川普:預期會討論到台灣議題
(記者陳熙文/華盛頓即時報導)針對中國是否有可能入侵台灣,美國總統川普20日表示,台灣是中國「眼中的蘋果」,但他不認為中國想要這麼做,他現在也看不出來中國會這麼做;川普也說,他預期川習會會討論到台灣議題。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Intel 386處理器迎接40週年:前任執行長Pat Gelsinger的起點與未竟之業
時間拉回40年前的1985年10月17日,Intel在當時發表其首款真正的32位元處理器80386 (i386)。這款處理器不僅是日後統治個人電腦產業數十年「x86」架構 (或是IA-32指令集)的起源,其生產週期更史無前例地延續超過20年,更被公認為Intel史上最重要,同時也最成功的產品。
Mashdigi ・ 1 天前

立委質疑台灣半導體產業將整批移美 葉俊顯:此為「複製」、並非「外移」
副總統蕭美琴日前接受CBC加拿大廣播專訪表示,台灣已經承諾在美投資晶片產業,不只是台積電,整個生態系從晶片製造、設計等,並與英特爾等公司合作,提升其生產力。國發會主委葉俊顯今日(10/20)強調,此非產業外移,而是將台灣半導體產業生態複製到美國,我國產業仍具備競爭力。
太報 ・ 1 天前
台積電生態系赴美投資 國民團:不能被美國予取予求
副總統蕭美琴日前接受「加拿大廣播公司」(CBC)駐倫敦特派員Chris Brown專訪時提到,台灣已承諾在美國進行投資,不僅是台積電(TSMC),還包括整個生態系其他部分,從供應商到設計商,乃至其他晶片製造公司。立法院國民團今日表示,嚴正要求民進政府,不能被美國予取予求,草率做出自毀長城行為。即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趙少康憂國民偏向紅統 鄭麗文指「假議題」:扣紅帽是最要不得的操作手法
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擔憂,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後,國民應避免從中間藍變紅統。對此,鄭麗文今(20日)說,她的兩岸主張言論一貫,禁得起考驗,也是國民長期主張,這樣的憂慮是假議題;尤其扣紅統帽子,是台灣最要不得的操作手法,也已經被社會唾棄反感,國民何必因此綁手綁腳?
鏡報 ・ 1 天前
藍批綠賣掉台積電「德公移山」 卓榮泰:山在台灣,沒有人移得走
副總統蕭美琴日前接受加拿大廣播公司專訪時提到,台灣承諾在美國投資的不只台積電,還包含整個台積電生態系,對此藍營砲轟是「德公移山」。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1)日回應,AI快速發展是全球共同需求,台灣將持續推出AI新十大建設,「山在台灣,台灣就是山,沒有人移得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葉俊顯:經濟部評估矽光子產業開發落腳高雄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日電)政府推動AI新十大建設,其中矽光子、量子運算、智慧機器人被列為關鍵技術,相關發展規劃備受關注。國發會主委葉俊顯今天透露,經濟部正在規劃細節,目前傾向矽光子產業開發落腳高雄。
中央社 ・ 1 天前台積電生態系赴美投資 葉俊顯:不擔心技術轉移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日電)副總統蕭美琴接受外媒訪問時表示,不只台積電赴美投資,還包含生態系,引發疑慮。國發會主委葉俊顯今天表示,赴美投資應是考慮綜效,但他不擔心技術轉移,而且台積電成功原因不只是技術,還包含文化、政策、教育等因素。
中央社 ・ 1 天前
三鶯線年底完工 頂埔站轉乘僅需2分鐘
(記者謝政儒新北報導)備受矚目的新北捷運三鶯線,正式邁入完工倒數!目前三鶯線整體工程進度已達95%,列車10月開始進入最關鍵里程碑「全線全系統整合測試」,全力衝刺年底完工,今(20)日新北市長侯友宜,...
自立晚報 ・ 1 天前
盧秀燕危險 鄭麗文:內政治明星不只一位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新任主席由前立委鄭麗文當選,不過,台中市團書記長李中質疑,鄭麗文一直沒表態「不參選總統」,憂心主席想參選總統,國民失去執政機會恐再次上演。對此,鄭麗文今(21)...
今日新聞NOWNEWS ・ 15 小時前


鄭麗文願赴陸見習近平 矢板明夫揭介選 國共第三次合作恐成真
國民主席鄭麗文當選後表態願赴陸談判。矢板明夫警告,這可能促成「國共第三次合作」,衝擊力將遠超九二共識,對台灣國際地位與內部政局造成巨大紛化。並解析為何放棄「沒落貴族」郝龍斌,以及歷史上前兩次國共合作的教訓。
風向台灣 ・ 1 天前
馬太鞍溪堰塞湖危機再起!下游800公尺再現新壩體 居民緊急預警撤離
(記者許皓庭/花蓮報導)花蓮縣光復鄉再度出現堰塞湖警訊。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21)日上午表示,於8時3 […]
引新聞 ・ 16 小時前

鄭主席三大挑戰2/鄭麗文藍白合策略模糊 2縣市長+議員提名現競合問題
鄭麗文選前多次強調,2026年九合一選舉及藍白合議題,要秉持誠信原則,相互尊重理解,屆時將建立雙方協調機制平台,共同通過公平公開的遊戲規則,例如要挑選幾家民調公司、以何種模式做民調等,未來相關機制要經兩中常會通過,以昭公信,「不是我說了算。」鄭接下來怎麼續走藍白合,內持續關注。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