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中收購美國「特殊保險公司」 CIA、FBI特工情資看光光
恐怖!中收購美國「特殊保險公司」 CIA、FBI特工情資看光光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
中國政府近年「無所不買」,積極以經濟投資強化自身科技實力,甚至還藉此取得了某些本應「絕對保密」的資訊;例如,中國竟買下美國專門幫CIA、FBI人員投保的保險公司,導致相關特工的資訊,可能早就因此「一覽無遺」!
真的很會!BBC報導,從本世紀以來,中國積極推動海外投資發展;最新研究揭露,北京已在全球投入2.1兆美元(約新台幣65.6兆元)的天文數字,購買某些敏感資產;多筆資金直接觸及敏感關鍵技術,甚至是國安戰略範圍。
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是一樁被視為「華府震撼彈」的收購案;2015年,中國「復星集團」悄悄完成收購專為美國CIA中情局、FBI聯邦調查局特工與情報人員提供各種保險的公司「Wright USA」。
此舉代表中企將可藉此輕鬆取得情報人員與家庭成員資料、真實身分與保險紀錄、工作背景與可能的任務、以及背後的風險分類等。
此舉代表美國的核心敏感情治人員資訊,全被中國「看光光」,更可能藉此拼湊出某些情治方向,協助推斷出美國未來動作等,使華府「極度震驚」。
調查顯示,復星收購資金來自4家中國國有銀行提供的12億美元(約新台幣374億元)貸款;北京政府在背後扮演的角色「不言而喻」。
最終,美國財政部外資審查委員會CFIUS迅速介入,逼迫該公司再次賣回美國業者手中。
全案雖已落幕,但究竟有多少情治資訊在這段期間流向中國?「不得而知」;也因此案爆發,美國政府從2018年起,大幅強化外資收購審查制度。
兆元投資計畫:中國到底都買什麼?
美國威廉與瑪麗學院(AidData)經 120 名研究人員、歷時4年調查,首次統計中國海外投資總額,結果超出外界預期。
中國大量投資透過國有銀行貸款、以「離岸公司」、私募基金或空殼企業型態,由北京進行間接控制,有效降低政治意圖能見度,「北京才是真正金主。」
如今北京持續推動「中國製造2025」十大產業,包括半導體、機器人、電動車、AI人工智慧、航太技術等,且從「敲鑼打鼓」轉趨低調。
這種轉變讓西方國家感到加倍憂慮,如今各國開始主動阻止「以錢逼政」的入侵型態。新型態戰爭的硝煙,似乎已經在商業場上「烽火遍地」。
原文出處:快新聞/恐怖!中收購美國「特殊保險公司」 CIA、FBI特工情資看光光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想幹什麼?BBC專文踢爆 中藉大舉投資取得英國「關鍵軍用技術」
中資退散!佛州新法「禁中國人買房地產」 法院裁定合理
局勢降溫?晶片廠遭荷蘭接管 中國宣布「豁免」部分企業制裁
其他人也在看
接收美國驅逐出境者 史瓦帝尼證實收510萬美元
(中央社史瓦帝尼首都姆巴巴內18日綜合外電報導)史瓦帝尼今天首次證實,因接收美國大量遣返行動驅逐的數十人,已收到美國逾510萬美元。
中央社 ・ 9 小時前美智庫兵推台海危機 驚提美軍為台能源船「換掛美國旗」護航
美國華府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DD)17日發布一份名為「中國對台灣能源命脈的脅迫」的兵推報告,提出一系列驚人建議。報告指出,為反制中國對台的「灰色地帶」能源封鎖,美國海軍應預作準備,為開往台灣的能源商船「換掛美國國旗」(reflagging)並執行護航任務。報告同時直言,台灣應保留核能選項,以因
自由時報 ・ 1 天前川普拒出席G20峰會 主辦國南非:美國自己損失
(中央社約翰尼斯堡18日綜合外電報導)南非將在本週末主辦20國集團(G20)峰會,期望促成開發中國家債務減免,並因應全球不平等現況,而美國總統川普因對議程安排與南非意見相左,宣布不出席此次峰會。
中央社 ・ 6 小時前
美國在阿拉斯加發現石墨礦脈與稀土 可望大幅減少對中國倚賴
[Newtalk新聞] 美國阿拉斯加州州長鄧利維(Mike Dunleav)大力促成、川普總統(Donald Trump)加速推進的GraphiteOne計畫,本週宣佈於諾姆(Nome)附近的礦區發現石墨礦脈以及稀土元素。《福斯新聞》(Fox News)指出,此舉預示著美國可以通過川普的「美國能源主導地位」議程,對中國共採取進一步行動。 報導指出,此前北京曾佔據這些領域90%的產量。根據國際能源總署預測,截至2024年,美國對稀土元素和石墨的進口依賴度至少高達93%。電池、再生能源技術、光纖、照明設備、磁鐵以及手機和平板電腦等消費性電子產品都依賴稀土元素(REE),這通常使美國在製造業方面處於劣勢——根據PRNewswire報道,中國2024年對磁鐵相關稀土元素的出口限制更是加劇了這一劣勢。 GraphiteOne總裁休斯頓(Anthony Huston)表示,在阿拉斯加州諾姆的發現證明了石墨溪礦址存在「真正意義上的世代級礦藏」。該礦址的部分材料將運往俄亥俄州一家先進的石墨和電池負極材料工廠。 中國至今仍掌握全球逾六成稀土產量與九成精煉能力,獨有的萃取與磁體製程技術更被業界視為全球
新頭殼 ・ 10 小時前北韓:美韓共同說明資料顯示「對抗性立場」
北韓官媒中央通信社(KCNA)報導,北韓今天(18日)表示,美國和南韓上週宣布的共同說明資料(Joint Fact Sheet)強化了這兩國「對北韓的對抗性立場」,平壤將會採取反制措施。 報導指出,這份在美韓政權更迭後首度公布的共同說明資料,顯示出美韓將持續與北韓對抗、美韓同盟將逐步發展為一種更危險的狀態,傳達出地區安全局勢將更為動盪的訊號。 報導中抨擊美韓同盟重申對北韓非核化的承諾,表示他們的協議展現出南韓屈從於美國的「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議程,並猛烈抨擊美國試圖控制這個地區。 北韓官媒並特別指出,准許南韓擁有核動力潛艦計畫,將為南韓最終擁有核武鋪路。 美國與南韓14日公布一項涵蓋貿易和安全的協議細節,包括美國核准南韓打造核動力潛艦、以及美韓將密切合作尋找「燃料供應方案」。(編輯:王志心)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黑豹旗平鎮雖犯錯但把壓力丟給對手 勝穀保晉8強
(中央社記者謝靜雯新北19日電)黑豹旗青棒賽兩大強權平鎮高中、穀保家商16強提前碰頭,平鎮7局上把握機會攻勢串聯,以4比2翻轉戰局、晉級8強,總教練吳柏宏表示,過程中有犯錯誤,但提醒球員製造壓力給對手就有機會。
中央社 ・ 7 小時前
AI人才需求增長 人力銀行:75%企業願加薪
2025年即將進入尾聲,展望明(2026)年的薪水,因為各行各業都在推AI數位轉型,人力銀行調查發現有7成5的企業願意為有AI開發技能的人才加薪,平均增幅9.5%以上。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高手帶路/無痛加薪術 億級經理人教你買這些
被業界譽為半導體投資先知的沈萬鈞,年紀輕輕就從經理人職務中退休,自己成立投資公司,更自由地成為散戶們的「分析師」,粉專「萬鈞法人視野」因為從9月開始精準預測了記憶體類股的爆發,到記憶體熱門時期更幾乎以日更但帶科技底蘊的邏輯,帶投資人看長期趨勢,讓他的粉專可以在兩週內從1萬人暴增至2.3萬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教育機構爆欠薪!講師一年多沒領薪水 學生15萬遊學團錢退不回
知名教育機構「EDC專長探索中心」近期爆發爭議,不僅學生繳交15.5萬元的美國遊學團在出發前被臨時喊卡,至今仍未退款,多名工讀生、講師也指控從7月起遭長期拖欠薪資,怒控業者搞失蹤。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中國恐「掐斷台灣能源命脈」!美智庫呼籲:運往台商船換掛美國旗、台灣保留核能
[FTNN新聞網]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美國華府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DD)17日發布「中國對台能源命脈的脅迫」報告,內容指出台灣能源高度仰賴進口,在中國擴...
FTNN新聞網 ・ 1 天前買最好保險 華男健檢仍遭拒 專家解析背後原因
南加華人王先生因身體狀況,固定在某華人家庭醫師診所進行半年一次健檢,持續約六年。然而,他近期依約前往健檢時,突然被告知無...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台人去日本買藥妝「謹記省錢辦法」 達人欣慰:n次宣導有效果了
出國刷卡店家會要求選擇幣別,一名網友日前在熊本的藥妝店排隊結帳時,目睹一位年長的台灣旅客在刷卡時猶豫幣別究竟要選日圓或台幣,結果店內其他台灣遊客與一名台籍店員提醒「選日幣」,短短畫面被PO上網後迅速引起討論,也讓日本旅遊達人林氏璧直呼欣慰,感嘆多年宣導「海外刷卡選當地貨幣」的觀念終於被更多旅客記住,強調出國刷卡的原則就是「選當地貨幣」,才能避免多花冤枉錢。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台新證券攜手戰神 「臺味戰場」推廣理財觀念
【記者卓羽榛臺北報導】籃球場館也有夜市風!臺北台新戰神籃球隊11月15、16日在臺北和平籃球館分別對上新北國王與桃園台啤永豐雲豹,全隊展現堅強不服輸的拚戰精神,以一勝一負作收。台新證券更攜手戰神共同打...
自立晚報 ・ 1 天前外資賣超256億元 元大台灣50遭砍5萬張排第1
(中央社記者曾仁凱台北19日電)輝達(NVIDIA)美國時間19日盤後即將公布財報,市場靜待結果。台股今天下跌176點,收在26580.12點。三大法人合計賣超新台幣326.52億元,其中外資及陸資賣超256.89億元,減碼元大台灣50(0050)5萬61張最多。
中央社 ・ 4 小時前經濟學人揭「台灣病」問題在匯率 張景森曝解方:先提高勞工薪資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最新封面故事聚焦台灣,並點出台灣隱藏著結構性的矛盾現象,包括台幣長期被低估等問題,被稱為「台灣病」,引起各界討論。對此,前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則以過往經驗並認為,經濟改革的第一順位,應是提高薪資;他也倡議,《經濟學人》選擇從匯率說故事,他則認為先把「利潤回到勞工」的管道打通,其他包括匯率、房市、金融風險的調整,才有現實基礎與政治正當性。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普發萬元怎麼花最超值!小資族爆推「質感清單」3 種聰明花法必看
普發萬元終於在11月入袋,群組都在討論「欸~收到沒?」那瞬間真的有種幸運值被灌滿的感覺,很多朋友都在煩惱這筆錢該怎麼用才不會浪費,有人選擇存起來、有人想拿去投資,但其實普發萬元的意義不只是一筆補貼,而是讓你重新好好對待自己的生活,如果想把這份幸運放大,小資族一致認為最聰明的做法是投入在能「每天都用到」的質感清單裡,就能把11月的幸運感一直延續到年底~
Yahoo好好買 ・ 1 天前紐時:美國成中國最大融資對象 資金流向敏感領域
(中央社台北19日電)紐約時報引用一份報告指出,2000年以來,中國已在全球放貸2.2兆美元(約新台幣68.7兆元),過去20年,中國的最大融資對象是美國,資金流入關鍵礦產、基礎設施、半導體等敏感技術領域,可能使中國掌握經濟控制權。
中央社 ・ 5 小時前
平均加薪1,780元你有嗎?人力銀行:逾6成企業明年會調薪、調幅4.5%
2025年即將進入尾聲,放眼2026年薪酬展望,雖然關稅不確定因素仍在,但根據人力銀行調查顯示,仍有逾6成企業表示2026年會對員工加薪,平均調幅為4.5%,其中又以軟體及網路相關產業加薪幅度最高,平均來到7.1%。專家表示,若以月薪中位數4萬元估計,員工平均每月可加薪1,780元。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Netflix完成拆股、小資好入手 專家看好前景
MoneyDJ新聞 2025-11-18 12:26:33 黃智勤 發佈串流巨頭Netflix已完成拆股,股價變得更加親民,專家也仍看好Netflix在串流市場的統治地位。 巴隆周刊等外媒報導,Netflix已以1股分割為10股的比例完成拆股,拆股後首個交易日股價下挫0.8%,收110.29美元;拆股不會導致公司市值和基本面改變,但股價降低,代表散戶投資人能更輕易入手。 在執行拆股之前,Netflix股價已從歷史高點回落15%,主因第三季獲利因認列巴西稅務費用而不如預期。 分析人士仍看好Netflix的成長前景,預估Netflix至2026年的EBITDA(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將成長25%,達到166億美元。如此強勁的成長動能應有助緩解對高估值(目前本益比高達43倍)的擔憂。 分析人士也看好,Netflix遙遙領先其他訂閱服務競爭對手,隨著公司涉足體育直播領域並擴大廣告業務,成長潛力仍然可期。 美國影視娛樂巨頭華納探索(Warner Bros. Discovery)(WBD.US)近期啟動出售業務的拍賣程序,消息指出,Netflix、娛樂巨頭派拉蒙天舞(Paramount Skydan
Moneydj理財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