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揭「台灣病」問題在匯率 張景森曝解方:先提高勞工薪資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最新封面故事聚焦台灣,並點出台灣隱藏著結構性的矛盾現象,包括台幣長期被低估等問題,被稱為「台灣病」,引起各界討論。對此,前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則以過往經驗並認為,經濟改革的第一順位,應是提高薪資;他也倡議,《經濟學人》選擇從匯率說故事,他則認為先把「利潤回到勞工」的管道打通,其他包括匯率、房市、金融風險的調整,才有現實基礎與政治正當性。
針對《經濟學人》所指的「台灣病」,張景森17日於臉書撰文表示,自己曾在行政院經建會擔任八年副主委,每個禮拜開的委員會,都會討論當前的經濟問題,部會代表及專家學者也多半是經濟學背景。張景森也表示,雖然自己的工作不直接鑽進經濟理論,但長年和經濟學家一起討論政策,讓他深刻體會「經濟學是變化莫測的學問,每一個問題永遠有不同的解法。」
張景森也進一步說明,這次《經濟學人》點名台灣經濟的結構病灶,把焦點放在匯率。認為台灣長期低估新台幣,導致經濟對出口依賴過高、內需產業不振、薪資長期停滯、勞動所得佔比低落;房價被大量資金推高、壽險業美元資產過度累積,構成系統性的金融風險。
「從表面數字看,的確很有說服力」,張景森也點出相關數據,並指出國際資料庫Numbeo 2023年的估算,全台房價所得比約20.1,在全球名列前段班,換句話說,一個人不吃不喝要存20年才買得起房子,「所以,《經濟學人》看到這些數字,會說台灣得了『匯率型的結構病』,並不奇怪。」
張景森也表示,台灣病病症共識很高,爭論在「怎麼治」與「先治哪一項」,他認為大致分三類:
一、「匯率派」,認為應該從匯率下手,要央行放手讓台幣升值,削弱出口部門的超額利潤,逼產業升級,讓資源回流內需。
二、「結構派」,主張問題不在央行,而在勞動政策、產業政策、教育體系,應從勞資關係與產業結構著手。
三、「系統改革派」,認為每一個系統都有問題,只能走「方向明確、溫和穩健、小步快走」的長期改革路線。
張景森也表示,自己認為經濟改革的第一順位,應是提高薪資,因為加薪不只是勞工荷包的問題,而是整個經濟體的「循環核心」。換句話說,《經濟學人》從匯率看到的是「症狀」,但真正的「源頭」在於,企業獲利與勞工所得之間,斷了一條本來應該存在的「分配管道」。
綜上所述,張景森強調,提高勞工所得,是其他改革的「起點」不是「附屬品」,當勞工的實質所得穩定提高,內需會變強,經濟結構自然不再只靠出口。而《經濟學人》選擇從匯率說故事,他則比較願意從勞工薪資說故事,認為先把這條「利潤回到勞工」的管道打通,其他包括匯率、房市、金融風險的調整,才有現實基礎與政治正當性。
其他人也在看

不忍了!龔明鑫痛擊《經濟學人》:台灣沒有病、是模範生,與其批評台灣不如幫中國解決問題
《經濟學人》雜誌上周以封面專題報導分析,台灣因長期壓低匯率,造就出口經濟繁榮,但內需疲弱,民眾卻感受不到「富起來」的好處,這是「台灣病」。經濟部長龔明鑫今(19)日重砲回擊,一下子說台灣因為新台幣匯率升值,所以人均GDP將超過4萬美元、快要超過韓國;一下子又說新台幣匯率貶值才造就出口榮景,所以他反問,對台灣而言,匯率到底是升得多、還是漲得少?
太報 ・ 6 小時前國發會談「台灣病」 出口強是產業轉型非台幣貶值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19日電)「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撰文論述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並以「台灣病」形容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導致台灣經濟金融產生多項問題。國發會今天晚間表示,台灣出口強勁是因產業升級轉型,半導體產業附加價值高,貶值並非主因。
中央社 ・ 4 小時前台灣病非病 是改革起點
《經濟學人》近日以「台灣病」為題,指出台灣在高速成長表象下所面臨的結構性失衡。文中強調所謂「台灣病」並非衰退,而是一種在亮眼數據背後逐漸加深的脆弱結構。台灣長期依賴出口與半導體,使經濟重心過度集中於單一產業及市場;為維持出口競爭力,央行壓抑新台幣升值並維持低利率,引導大量資金流向房地產並推升資產價格。高房價不僅造成沉重社會壓力,也壓縮內需與薪資成長,形成典型的「外熱內冷」。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憂財政惡化 日本10年債殖利率08年來新高;日經摔
MoneyDJ新聞 2025-11-18 11:43:17 蔡承啟 發佈憂心日本財政惡化,推升作為長期利率指標的日本10年期公債殖利率創2008年以來新高紀錄(公債價格和殖利率呈現反向走勢)。日經225指數今日重摔。 截至台北時間18日上午11點30分為止,日經225指數重挫2.30%或跌1,158.83點至49,165.08點,稍早一度重摔逾1,200點。 綜合日本媒體18日報導,因高市早苗政權推動積極的財政政策、市場對財政惡化的疑慮攀升,引發日債賣壓,推升日本10年期公債殖利率創2008年以來新高紀錄。在18日的日本債券市場上,10年債殖利率一度揚升2.5個基點至1.75%,創17年半來(2008年6月以來)新高紀錄。 關於日本政府將在近期制定的經濟對策規模、日本財務省目前規劃的規模將超過17兆日圓。因經濟對策規模預估將比市場預期還大、增添財政惡化隱憂。 日本其他年限公債殖利率也揚升。在18日的日本債券市場上,30年債殖利率一度揚升4.5個基點至3.300%、創1個月來新高;20年債殖利率一度揚升至2.780%、創1999年7月以來新高。 根據MoneyDJ XQ全球贏家系統報價,
Moneydj理財網 ・ 1 天前買最好保險 華男健檢仍遭拒 專家解析背後原因
南加華人王先生因身體狀況,固定在某華人家庭醫師診所進行半年一次健檢,持續約六年。然而,他近期依約前往健檢時,突然被告知無...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
AI不會取代你還讓你加薪!104調查:2026年逾6成企業願調薪 還加碼搶AI人才
2025年即將進入尾聲,放眼2026年薪酬展望,根據104人力銀行最新發布的《2025企業年終及2026薪酬趨勢大調查》,63.9%的企業預期在2026年為員工調薪,平均調幅為4.5%;另外,因應AI數位轉型發展需求強勁,75%企業願意為具備AI開發技能的人才提供薪資加碼等誘因,平均增幅達9.5%以上,科技相關產業普遍看好自身及整體環境2026年景氣。
鏡報 ・ 1 天前台人去日本買藥妝「謹記省錢辦法」 達人欣慰:n次宣導有效果了
出國刷卡店家會要求選擇幣別,一名網友日前在熊本的藥妝店排隊結帳時,目睹一位年長的台灣旅客在刷卡時猶豫幣別究竟要選日圓或台幣,結果店內其他台灣遊客與一名台籍店員提醒「選日幣」,短短畫面被PO上網後迅速引起討論,也讓日本旅遊達人林氏璧直呼欣慰,感嘆多年宣導「海外刷卡選當地貨幣」的觀念終於被更多旅客記住,強調出國刷卡的原則就是「選當地貨幣」,才能避免多花冤枉錢。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被點名不接受政院版《財劃法》 新北市府:像面試不講薪水
財政部稱新北市不同意本周四將提出的院版《財劃法》中統籌分配稅款處理五項指標,新北市府今(18)日指出,財政部要提出院版不反對,但很多資訊是財政部才能掌握,卻沒有提出來討論,「就像面試工作老闆不談薪水,怎麼能接受?」。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普發萬元怎麼花最超值!小資族爆推「質感清單」3 種聰明花法必看
普發萬元終於在11月入袋,群組都在討論「欸~收到沒?」那瞬間真的有種幸運值被灌滿的感覺,很多朋友都在煩惱這筆錢該怎麼用才不會浪費,有人選擇存起來、有人想拿去投資,但其實普發萬元的意義不只是一筆補貼,而是讓你重新好好對待自己的生活,如果想把這份幸運放大,小資族一致認為最聰明的做法是投入在能「每天都用到」的質感清單裡,就能把11月的幸運感一直延續到年底~
Yahoo好好買 ・ 1 天前
Mbappe狀告前東家積欠近20億薪資 大巴黎反控違約求償86億
足球巨星、法國隊長 Kylian Mbappe 與前東家巴黎聖日耳曼(PSG)的長期薪資糾紛正式鬧上法庭。Mbappe 向 PSG 索賠2.63億歐元(約新台幣95.18億元),包含未付工資與損害賠償;而 PSG 則反訴要求2.4億歐元(約新台幣86.86億元),作為其2023年轉會沙烏地阿拉伯俱樂部失敗的補償。此案昨(17日)在巴黎勞動法庭進行審理。
鏡報 ・ 1 天前
北市YouBike年收7.5億 用戶保險不到千萬 理賠門檻高挨批
台北市長蔣萬安上任後恢復YouBike前30分鐘免費政策,騎乘人數也逐年上升。不過民進台北市議員許淑華質疑,經營YouBike的微笑單車公司去年營收高達7.5億元,但替用戶保險的費用僅只有987萬元,且請領條件相當嚴苛,質疑北市府與微笑單車公司並未正視民眾安全。交通局長謝銘鴻表示,微笑單車公司並非不願提高保險金額,而是保險公司設計不出適合的保單,未來仍會積極且持續與業者協調。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勞工均薪9萬才合理?他談「台灣病」不是匯率被低估:賺錢企業不加薪就加稅
英國財經媒體《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近日在專文中談及「台灣病」,並以「大麥克指數」為理論,指在台灣央行長期壓低下,新台幣匯率被嚴重低估,引發廣泛討論。對此,前政務委員張景森17日在臉書針對《經濟學人》眼中的「台灣病」進行分析,他表示,經濟學界常自嘲,「十個經濟學家有十一種意見,其中凱因斯自己就有兩種不同的意見」,經濟問題遠擁有不同的解法,他......
風傳媒 ・ 1 天前
11月過半「4星座」財運大開 升職加薪樣樣來
隨著11月過半,星象能量開始轉強,部分星座將迎來事業與財運的雙重好運。《搜狐網》運勢專欄點名獅子座、天秤座、射手座、摩羯座將迎來事業與財運雙喜臨門,升職、加薪、貴人助攻等好消息將接踵而至,同時偏財運也悄然上線,帶來意外收入。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4生肖」一路旺到年底!升職又加薪 財運滾滾來
2025年馬上就要迎來最後一個月份了,《搜狐網》運勢專欄特地列出「4個生肖」的人將一路旺到年底,不僅事業順利,財富也不斷湧入,只要把握好機會,一定能為今年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並為新的一年開啟一個全新的篇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平均加薪1,780元你有嗎?人力銀行:逾6成企業明年會調薪、調幅4.5%
2025年即將進入尾聲,放眼2026年薪酬展望,雖然關稅不確定因素仍在,但根據人力銀行調查顯示,仍有逾6成企業表示2026年會對員工加薪,平均調幅為4.5%,其中又以軟體及網路相關產業加薪幅度最高,平均來到7.1%。專家表示,若以月薪中位數4萬元估計,員工平均每月可加薪1,780元。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股市大跌才是致勝時機!2位理財專家教你低檔加碼穩賺不慌
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基金教母蕭碧燕與理財教母林奇芬分享低檔加碼策略,教你掌握資金與勇氣的平衡,從定期定額、基金養基金到資產再平衡,穩健布局下一波行情。 ▌基金教母 蕭碧燕 低檔才是勝負關鍵 加碼靠資金與勇氣 蕭碧燕指出,低檔操作最大的挑戰在於「資金」與「勇氣」:口袋要有足夠...
Money 錢 ・ 1 天前台灣病不是病?李淳反擊:是驕傲的勳章
前駐歐盟代表李淳今接受民進直播節目訪問,對於《經濟學人》文章談到「台灣病」指出,台灣今天所有的經濟表現是因為科技競爭力,但是當然也凸顯了一個問題就是,整個經濟太過於集中半導體,這個確實是一個問題。「但是是不是代表是病呢?我不覺得是病」,反而是一個很驕傲的勳章。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Netflix完成拆股、小資好入手 專家看好前景
MoneyDJ新聞 2025-11-18 12:26:33 黃智勤 發佈串流巨頭Netflix已完成拆股,股價變得更加親民,專家也仍看好Netflix在串流市場的統治地位。 巴隆周刊等外媒報導,Netflix已以1股分割為10股的比例完成拆股,拆股後首個交易日股價下挫0.8%,收110.29美元;拆股不會導致公司市值和基本面改變,但股價降低,代表散戶投資人能更輕易入手。 在執行拆股之前,Netflix股價已從歷史高點回落15%,主因第三季獲利因認列巴西稅務費用而不如預期。 分析人士仍看好Netflix的成長前景,預估Netflix至2026年的EBITDA(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將成長25%,達到166億美元。如此強勁的成長動能應有助緩解對高估值(目前本益比高達43倍)的擔憂。 分析人士也看好,Netflix遙遙領先其他訂閱服務競爭對手,隨著公司涉足體育直播領域並擴大廣告業務,成長潛力仍然可期。 美國影視娛樂巨頭華納探索(Warner Bros. Discovery)(WBD.US)近期啟動出售業務的拍賣程序,消息指出,Netflix、娛樂巨頭派拉蒙天舞(Paramount Skydan
Moneydj理財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