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處方箋問AI? 還說:「不敢吃了」 藥師呼籲諮詢專業醫療人員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隨著AI普及,民眾生活中有各種疑難雜症都可能拿去「問AI」,但有民眾對處方箋產生疑慮,竟也拿去請AI判斷是否合理。藥師提醒,AI仍可能提供錯誤資訊,且醫師或藥師處理藥品時,可能也有特殊考量,想了解自身用藥情況,最好還是要在看診、領藥當下問清楚,或諮詢專業醫療人員。
近期有民眾在社群平台發文詢問,6歲的兒子因為感冒在診所就醫後,拿到處方箋後「有點疑慮」,覺得劑量與成人感冒時的劑量差不多,就把處方箋提供給chatGPT,沒想到AI回應稱,民眾拿到的處方箋可能是成人處方箋,且「其中包含多種不會給6歲小孩使用或需要特別調整劑量的藥物」,讓民眾驚呼「不敢給他(兒子)吃」。
對於民眾將處方箋上傳AI平台並詢問用藥情況與建議的作法,藥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監事李懿軒認為,AI所提供的資訊仍可能出現錯誤,如果民眾對於藥品有疑慮,應該在拿到藥品時,就馬上向醫師或藥師確認,醫師或藥師在開立處方或調劑藥品時,也應該妥善對民眾說明藥品內容。
李懿軒提到,近年來醫藥界重視醫病共享決策,希望在疾病發生的當下,醫師若有相關診斷,都盡可能地提供資訊給民眾,了解醫師診斷的緣由與處方的用意,民眾也能更安心地配合治療與用藥,避免事後的網路資訊、AI使用破壞醫病之間的信任。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立刻停止食用!美國Costco召回2款受歡迎科克蘭商品
健康網》西醫天然療法 美國網紅醫:比藥還有效
義披薩店羞辱台客 市長出面緩頰稱將見台灣代表解決
UCC使用人數攀升! 日診227人8人後送治療
其他人也在看

為加強兒童照護 賴清德宣布成立兒少及家庭署
總統賴清德昨(16)日出席台大醫院所舉辦的健康台灣深耕論壇,宣布將成立兒少及家庭署,希望加強兒童照護,並針對明(2026)年春節可能出現的急診壅塞問題,表示政府將在春節連假期間,對住院診察費、護理費和藥品調劑費,全面加成100%。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賴總統出席健康台灣深耕論壇(3) (圖)
台大醫院16日在台大兒童醫院舉辦「健康台灣深耕」論壇,邀請總統賴清德(左)出席與會,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右)代表致贈台大醫院模型給賴總統留念。
中央社 ・ 1 天前

調查:南韓十大出口主力產業 預計5年內「全部被中國超越」
據南韓媒體今天(11/17)報導,最新調查指出,目前南韓十大出口主力產業當中,已有5個類別的競爭力,被中國企業超越,預計到2030年,所有類別均落後於中國,主因包括:國內產品競爭力弱化、對外風險增加,以及人口減少等。
太報 ・ 20 小時前韓國出口面臨中國競爭 10大業種5年後恐全落後
(中央社記者廖禹揚首爾17日專電)韓國經濟人協會今天公布對10大出口業種的1000強企業中200家企業的調查報告,指出在韓國出口最多的10大業種中已有一半被中國超越,5年後恐全面失守。
中央社 ・ 15 小時前

新加坡國寶級藝術家憶友 黃意會推《不要告別—三毛與我的台灣印記》個展
新加坡國寶級藝術家黃意會推出《不要告別—三毛與我的台灣印記》個展,以畫筆封存與三毛的深厚情誼,將共同走過的青春、旅程與記憶,轉化為永不告別的心靈印記。展覽自即日起至12月7日在台中葫蘆墩文化中心展出。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賴清德.李洋「小試身手」跳Locking! 凱道變舞台「有意義」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街舞大賽總統盃,16日凱道盛大登場。總統賴清德週末與運動部長李洋,一早都現身挺街舞,甚至還現場隨著音樂,一起學Locking,跳得相當有架勢。而賴清德致詞時,還特別強調,這次決賽在凱道舉辦,就是把過去這個追求民主的政治場域,獻給全國人民,來舉辦運動賽事。選手則稱讚,舞台搬到府前是「很酷的事」。 街舞老師說:「567,go。」拍點一到左手右手伸出來,總統賴清德與運動部長李洋,跟著街舞老師跳LOCKING。熟能生巧兩人跳到第三次,基本上已經有模有樣,2025總統盃街舞決賽開幕,李洋還以幽默方式告訴大家政府有多重視街舞文化,運動部長李洋說:「總統盃我們一再的告訴大家,我們政府我們多麼重視,我們街舞的文化,但總統這個運動是不是重視的太快了,感覺其他運動會吃醋,羽球就有點吃醋了。」但除了總統盃街舞,之前的總統盃3對3籃球,同樣都選在凱道舉辦背後有特別意義,總統賴清德說:「決賽的地點特別在總統前的廣場,就是把這一個過去追求民主的政治場域,來獻給全國人民,來舉辦運動賽事。」台灣霹靂舞者陳柏均說:「那個時候從在中正紀念堂上面練習,的那些回憶,被趕來趕去啊,很難有地方可以練舞啊,結果我們今天跳到總統府,凱達格蘭道前面覺得很,很光榮。」總統賴清德VS.運動部長李洋說:「DJ Drop the beat。」隨著音樂聲響舉辦熱血賽事,凱道上如今也注入更多青春活力。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
經濟學人診斷「台灣病」切中要害?沈政男提2數據打臉央行:我就是受害者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以封面專題報導與剖析了台灣經濟表面繁榮、實則危機四伏的怪現象,其中更提到新台幣長期被壓在低匯率的情況形成「台灣病」,央行隨即發聲明澄清,引發正反兩方論戰。對此,精神科醫師沈政男在臉書發文表示,自己就是深受「台灣病」其害的人,央行口口聲聲說「只是避免匯率波動太大,沒有干預」,既然如此,外匯存底應該會上上下下波動,結果卻是逐年攀高。兩句話總結......
風傳媒 ・ 1 天前
熊闖日本秋田大賣場一陣驚恐 逗留2小時遭吹箭麻醉再撲殺
日本秋田縣能代市區的大賣場「永旺能代店」,昨天中午營業時間有熊闖入賣場,立即廣播停止顧客用餐並引導避難,業者還立即隔開特定區域,疏散賣場內的顧客,熊闖入大賣場約2小時被撲殺,所幸無人受傷。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20 小時前
愛喝茶快注意!哈佛醫驚揭「7糟糕習慣」:胃和肝慘了、糖尿病風險狂增
國人喜喝茶,無論是罐裝茶或手搖飲,甚至自行現泡,都很受歡迎,不過專家警告,如果喝茶的習慣不佳,就算是號稱健康的茶飲,恐怕也會傷害你的胃和肝臟,並指出「7種糟糕的喝茶習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每天都在餵養癌細胞?避開「4種毒」可降50%罹癌風險
台灣每2人就有1人一生中會罹癌,每3人中有1人因癌症過世。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強調,防癌關鍵不在於亂補,而是避開癌細胞最喜愛的4種養分:糖毒、油毒、氧化毒與腸毒,如此可降低一半罹癌風險。
中天新聞網 ・ 21 小時前
「使用瘦瘦針」大腸癌患者5年死亡率減半 BMI高者效果更顯著
被醫界稱為「瘦瘦針」的GLP-1類藥物,可能不僅有助減重,還與大腸癌死亡率下降有關聯。根據最新研究顯示,使用瘦瘦針的大腸癌患者,5年死亡率僅約15.5%,而未使用者則高達37.1%,差距超過一倍,此發現引發醫學界高度關注。
中天新聞網 ・ 20 小時前
以為普通感冒!大叔發燒送醫「雙眼化膿」失明 醫示警:1個月已5例
綜合陸媒報導,55歲的陳叔(化名)來自茂名,身體一向良好,沒有慢性疾病,上月出現喉嚨痛、發燒,以為是普通感冒,自行服用退燒藥,未及時就醫。豈料病情急轉直下,他開始氣促、意識模糊,後被診斷為化膿性腦膜炎,於10月4日轉入深圳三院ICU,入院時已昏迷,完全依賴呼吸機...
CTWANT ・ 1 天前
吃飯順序錯害血糖狂飆!學會這「三步驟」改善代謝 醫師警告勿輕忽!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者的健康維持也慢慢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您知道嗎?對於高齡者來說,「吃飯順序」其實也藏著保健的學問。過去我們常常聽到「先吃菜再吃肉」的建議,認為可以幫助穩定血糖、避免肥胖。不過,日本最新公布的《2025年日本人飲食攝取基準》指出,這項建議雖然沒有錯,但對於高齡者來說,真正需要優先補充的其實是「蛋白質」。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加,基礎代謝量與活動量皆逐步下降,導致整體能量需求降低。同時,隨著年紀增加,身體的肌肉量也會逐漸流失。如果沒有足夠的蛋白質攝取,就容易出現「肌少症」。
TVBS新聞網 ・ 8 小時前
47歲蘇志燮為戲狠甩19公斤 深蹲與婉拒3食物 專家曝1關鍵不易復胖
以憂鬱眼神自成一格的47歲南韓歐巴蘇志燮(So Ji Sub),近期活躍在Neflix影集《無赦之仇》飾演報殺弟之仇的南基準一角。拍攝前他在短短幾個月內的時間,將原本95公斤的體重一路減掉19公斤,重
健康2.0 ・ 1 天前
吃飯皇帝大!腸胃權威吳明賢拒絕「邊吃便當邊開會」:靠三好一心養生,曝最推薦早餐水果
臺灣成年人當中,約有15%會得到潰瘍。早年醫界普遍認為胃潰瘍與壓力、飲食或體質有關,直至1980年代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會引起慢性胃炎,透過篩檢與治療,大幅降低國人胃潰瘍與胃癌發生率。國際胃腸科權威吳明賢指出,許多人仰賴胃藥舒緩胃痛、胃脹氣等毛病,其實該檢討的是飲食習慣:「你有沒有好好吃飯?」身為腸胃科醫師,他給大家最好的建議就是「寧可把食物當藥物吃,也不要把藥物當作食物吃」。
幸福熟齡 ・ 17 小時前
芝麻醬「這樣放」小心變一級致癌物! 醫嚴厲警告:很多人每天都在吃毒
芝麻醬是許多家庭常備的調味品,但這類製品其實容易受到黃麴毒素污染。根據國際食品安全研究顯示,芝麻及其製品因為富含油脂和蛋白質,為黃麴菌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這種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的黃麴毒素,主要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產生,正好符合台灣的氣候條件。 正確儲存很重要 小心引發健康問題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李翔豐醫師在門診中發現,一位家庭主婦長期有輕微的肝功能異常,但一直找不到明確原因。經過仔細問診後發現,這位患者喜歡用芝麻醬拌麵食用,使用的是從傳統市場購買的散裝芝麻醬,通常一買就是大份量,放在室溫下保存數個月。因此,李醫師懷疑可能與長期接觸低劑量毒素有關,建議她改變食品保存習慣後,肝功能指數逐漸改善。此案例突顯慢性低劑量毒素暴露的風險,李翔豐醫師指出,黃麴毒素不需要大量攝入就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長期累積在體內會對肝臟造成慢性損傷;即使是健康的人,如果經常食用保存不當的芝麻製品,也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若當毒素干擾肝臟的正常代謝功能,還會影響身體的解毒能力,長期下來可能增加各種肝臟疾病的風險。 使用保存都應注意 過期成分生風險 李翔豐醫師提醒,黃麴毒素主要由黃麴菌產生,這種真菌廣泛存
常春月刊 ・ 2 天前
13歲就胖到85kg!可藍自創「柳丁減肥法」狂減35kg 醫警告:種下易復胖因子
藝人可藍以模特兒身分出道,曾出書分享自己從85公斤成功瘦身的經歷,近日上節目《新聞挖挖哇》再度分享細節。她透露,當時使用的是自創的「柳丁減肥法」,花費4年順利地瘦下35公斤,看似相當有效,卻也被醫師指出「容易復胖」。
姊妹淘 ・ 12 小時前
80歲楊麗花健檢沒紅字!養生法大公開 醫:4情形容易喘要小心
80歲「歌仔戲國寶」楊麗花健檢完全沒紅字!不過她自曝唯一的小毛病是「比較容易喘」。醫師表示,80歲了健檢完全沒紅字真的很令人佩服,會有點喘可能是正常衰老情形,但是也提醒,如果喘的症狀是最近才出現,或愈
健康2.0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