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加速淨零轉型!賴清德拚明年發布「2050年循環經濟路徑圖」
記者盧素梅/台北報導
賴清德總統今(30)日下午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5次委員會議」時表示,台灣近年來積極推動循環經濟及能源轉型政策,上週環境部公布《台灣循環經濟路徑圖》草案,也正在推動資源循環法規修法工作;去年綠色科技產業附加價值已超過5千億元,證明「綠色成長」是驅動國家整體發展的強大動能。
賴清德強調,未來除了要繼續強化這股動能,做到「政府領航、民間齊心」,共創淨零轉型新局;也會結合更多民間力量,逐步強化面對災害能力,建立更完整氣候調適機制,提升各城鎮韌性,在台灣打造「韌性廊道」,因應各類型的挑戰。
賴清德開場致詞全文如下:
今天是「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的第五次會議,也正式啟動第二屆委員會的任期。
在會議的一開始,我要代表政府感謝第一屆全體委員這一年多來的專業貢獻與建言,協助政府確立國家減碳目標、整合跨部會行動等多項關鍵工程,為台灣的淨零轉型奠定重要的基礎。
接下來,淨零轉型將全面進入「加速落實」的階段。今天我們要歡迎兩位新成員:一位是來自成功大學的林子平特聘教授;另一位是臺灣科學媒體協會常務理事、同時也是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會的雷雅淇委員。
而因應行政團隊的調整,行政院張惇涵秘書長將與環境部彭啓明部長共同擔任本委員會執行秘書,副執行秘書則由總統府鄭俊昇副秘書長擔任。此外,因職務異動,由國發會葉俊顯主委及經濟部龔明鑫部長擔任委員。感謝各位委員加入委員會,也期待一起創造豐碩的工作成果。
過去幾個月,丹娜絲颱風、樺加沙颱風接連來襲,對雲嘉南和花蓮造成嚴重災情,而在每一次挑戰中,我們都看見台灣社會的良善與韌性。
我要再次感謝所有堅守崗位的第一線人員以及來自全國各行各業的救災超人,中央也會持續與地方合作,完成各項復原工作。
除了風災水患,異常的酷熱也籠罩全台,持續到10月的高溫就是最清楚的警訊,這樣的氣候災害,未來只會更頻繁、更嚴峻。從亞洲的暴雨、歐洲的熱浪、到美洲的森林大火,極端氣候已經是全球的「新常態」,持續衝擊著每一個國家的社會與經濟。
與此同時,國際的貿易格局也正發生劇烈的重組,新的關稅壁壘、新的綠色供應鏈要求,都對以出口為導向的臺灣帶來複合式的挑戰。
來自氣候與經濟變化的雙重壓力,也對社會造成不安、加深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但政府的態度很明確:我們一定會做人民與產業的後盾,堅定轉型的方向,讓台灣迎接挑戰、成功轉型、穩健邁向世界。
政府會全力維持電力的穩定供應,確保民生與產業的用電需求。對於受到國際情勢衝擊的產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政府也會持續提供各項協助,一起克服挑戰。
正因為外部的挑戰如此嚴峻,我們更要堅定內部的轉型,因為一個更具韌性、更能適應氣候變遷的臺灣,才是一個經濟更自主、國力更強盛的台灣。
台灣正走在轉型的路上,並且大步前進。就在上週,環境部公布《台灣循環經濟路徑圖》草案,我們預計最快在明年正式公布「2050年循環經濟路徑圖」,也正在推動資源循環法規的修法工作。
去年台灣綠色科技產業的附加價值已經超過5千億元,占GDP的2%。其中,循環經濟、再生能源系統、能源效率領域的附加價值,更占了綠色科技產業的7成3,顯示出關鍵地位。
這是台灣近年來,積極推動循環經濟及能源轉型政策的具體成果,證明「綠色成長」是驅動國家整體發展的強大動能。
我們要繼續強化這股動能,讓轉型的契機擴散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因此,做到「政府領航、民間齊心」,共創淨零轉型的新局,是我們加速落實階段的關鍵課題。
我們除了要倚重所有委員的專業,稍後也特別要借重簡又新顧問的宏觀視野,給予我們勉勵和提醒,讓我們在公私協力上可以做得更好、更到位。
而我們一切的努力,就是為了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質,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因此,今天的會議將聚焦兩大議題:
第一,是人民的「安居」。一個更節能、更不怕風雨的家,就是韌性國土的基礎。稍後內政部將報告「近零碳建築的轉型與展望」,包括設下2030年可達成住宅部門減碳35%的目標,來為這個重要的工程擘畫更清晰的藍圖。
第二,是人民的「健康」。我們推動淨零,不只是為了減碳,更是為了乾淨的空氣。環境部將會報告「淨零路徑下,空氣污染改善的共效益契機」,探討如何創造雙贏。
在轉型這條路上,挑戰很多,但我們不能因為眼前的風雨,就偏離正確的航道。
未來,政府會持續努力,並結合更多民間力量,逐步強化臺灣各地面對災害的能力,建立更完整的氣候調適機制,提升各城鎮的韌性,在臺灣打造「韌性廊道」,來因應各類型的挑戰。
這是一場攸關國家未來的總體戰,需要政府、產、學及社會各界的攜手合作。讓我們凝聚所有力量,化挑戰為契機,共同打造一個更好、更強、更具韌性的臺灣。
最後,總統聽取簡又新顧問主講「政府領航、民間齊心:共創淨零轉型新局」、內政部董建宏次長報告「近零碳建築的轉型與展望」及環境部彭啓明部長報告「淨零路徑下空氣污染改善共效益契機」。接著就報告事項與委員們進行意見交流。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獨家/外交部長挺林岱樺讓綠營派系不滿 傳中央出手「告誡」這件事
民進:鄭麗文重複話術 才是真正的「麻煩製造者」
傳罷團拱選台北市長!沈伯洋表態「做好立委工作」:感謝大家的支持
賴清德首度表態稱「反對推進統一」 林佳龍:持續捍衛台海和平
其他人也在看

專家當面籲重新思考核能政策 總統府:總統態度一如既往
總統府今日(10/30)召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擔任顧問的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演講時向總統賴清德當面建言指出,是時候應重新思考台灣核能政策。對此,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說,賴清德沒有再多做評論,大家也都知道總統面對核能的議題態度始終是一如既往的。台電接下來要按照核安會所訂的辦法,來做自主安全檢查,再去評估到底有沒有重啟的安全條件、重啟的期程跟成本的效益如何。
太報 ・ 20 小時前
賴清德談淨零轉型!他喊:需重新思考核能
[NOWnews今日新聞]總統府今(30)日召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5次委員會議」,總統賴清德致詞時重申,政府淨零轉型的決心,要讓轉型的契機,擴散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因此要倚重所有委員的專業,也...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何啟聖專欄】《沉默的榮耀》照出民進的歷史錯亂:歌頌與對抗同一個對象
何啟聖/資深媒體人 《沉默的榮耀》這部大陸劇在播出後迅速引發兩岸熱議,在大陸被視為「諜戰英雄史詩」,在台灣則被包上「統戰影劇」的標籤。這部戲以吳石案為藍本,透過真名真姓的呈現,重新喚醒了人們對一段幾乎被塵封的歷史記憶。馬場町的獻花事件,更讓它從戲劇變成現實政治的投影。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在回應媒體時說,現場的花束多來自陸籍人士,未見台灣人署名,這句話其實道破了...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極端氣候成「新常態」 賴清德拚明年發布2050年循環經濟路徑圖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今(30)日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5次會議,並於致詞時表示今天會議同時標誌第2屆委員會任期正式啟動,感謝第1屆全體委員一年多來的專業貢獻與建言,協助政府確立國家減碳目標、整合跨部會行動,為台灣淨零轉型奠定重要基礎。 賴清德指出,台灣的淨零轉型已全面進入「加速落實」階段,今日也歡迎新任委員加入,包括...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50億特別預算助老宅延壽 12場說明會雙北率先登場
內政部推動「老宅延壽機能復新計畫」,部長劉世芳今(30)日表示,本計畫將就人口稠密及老宅分布較多的雙北地區率先展開巡迴說明會及宣導,第一波優先針對雙北辦理12場說明會,且今年底前將成立「中央顧問團」,以「簡化行政程序、導入專業輔導」原則,處理國內老舊住宅安全,解決人屋雙老社會的居住需求。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美濃大峽谷案最新進度!柯志恩「罪證確鑿」怒告民進誹謗
高雄美濃大峽谷引發關注,國民立委柯志恩近日因民進的指控而提起誹謗訴訟,但因告訴對象不明確,高雄地檢署30日請她到案補充說明。柯志恩受訪強調,自己與涉案地主石麗君並無私人往來,卻被錯誤地指控為其特助,並被指控參與政治操作。柯志恩表示,這一指控是對她名譽的嚴重損害,一定會向民進負責臉書發文者提告「造謠抹黑要負責,我會追到底」。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伸港小姊妹遭撞雙亡!無照翁一審判1年2月 阿公悲喊:孫女的命這麼不值?
彰化縣伸港鄉小姊妹去年2月傍晚行走在人行穿越道上,遭到無照駕駛的74歲蕭姓老翁撞飛,送醫搶救數月雙雙不治,檢方依過失致死罪嫌提起公訴。彰化地院近日作出一審判決,蕭翁依過失致死罪判有期徒刑1年2月,判決結果讓小姊妹的阿公難以接受,強調會再上訴。
太報 ・ 1 天前轉譯能源資訊 跨部會「能源資訊平台」今公布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今天(30日)召開第五次會議,環境部長彭啓明在會中宣布環境部已依照委員會首次會議決議,跨部會建置「能源資訊平台」,整合、轉譯、揭露能源相關資訊,並促進公眾溝通,該平台今天將正式對外公布。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去年8月召開首次會議時,便決議將由環境部主責設置「能源資訊平台」,充分揭露資訊、釐清事實,促進理性討論。 委員會30日下午召開第五次會議,環境部長彭啓明在會中報告前次會議列管事項辦理情形時指出,環境部已與經濟部、核安會、台電公司合力建置「能源資訊平台」,整合串接經濟部能源署、核安會、台電公司的圖資,讓國人取得完整且一致的相關資訊,確保資訊即時性與正確性,以提升政府能源資訊揭露的可信度。他說:『(原音)大家最關心的是能源資訊,因為這個訊息非常的多,所以經過我們的委員、還有大家各個部會一起努力,我們今天會後就會向社會公布這個能源資訊的平台。這個是整合各個部會,包含了平台的架構、視覺設計,甚至有一些假訊息或錯誤訊息的專區,都會讓國人正確了解我們能源的相關資訊。』 「能源資訊平台」從民眾關切的議題出發,以能源使用、能源供需、電力結構「三大核心主軸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豬肉斷糧!巧之味、阿娥水餃「全停業」業者嘆:11/8才有肉
非洲豬瘟疫情持續蔓延,禁宰禁運令已達15天之久,許多台北知名水餃、鍋貼店家如巧之味、阿娥水餃等皆受影響,紛紛貼出暫停營業公告。南機場夜市三家水餃店也無奈停業,業者表示最快11月8日禁令解除後才能恢復營業。頂好紫琳蒸餃則採取應變措施,轉用原本要外銷的本土豬肉及進口豬肉,但坦言未來供應穩定性仍是未知數!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颱風延長賽沒結束?專家估下周恐雙颱形成 曝「1警訊」:注意炸雨
已經過了霜降日期,來到10月底,恐怕還是有颱風生成機會。天氣專家吳勝宇今(30)日強調,晚上東北季風會增強,但太平洋熱帶洋面仍相當活躍,目前有3個系統擾動;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認為,未來預估恐有2個颱風生成,儘管路徑變數仍大,但須特別留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今晚低溫恐探17度!專家曝「新颱風侵台機率」:2關鍵要再觀察
東北季風再度增強,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表示,今(31)日北台灣再度轉涼,今晚到明晨最低溫將來到17度。至於菲律賓東南方熱帶擾動近日有機會增強為颱風,雖直接威脅台灣機率低,但仍可繼續觀察其進到南海的變化及外圍水氣是否往北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把握今天好天氣!北部高溫上看29度 這時起「雨變強擴大」低溫下探19度
終於迎來好天氣!今日(10/30)東北季風減弱、華南雲系東移,僅北海岸及東半部有零星降雨,氣象署今日清晨也解除大雨特報。其餘地區天氣穩定,北台灣氣溫今日白天將有明顯回升,高溫上看39度,不過到了晚上東北季風再度增強,北部及東北部入夜逐漸轉涼,並有局部短暫雨發生。
太報 ・ 1 天前
周末低溫19℃!這天起雨區擴大「北台灣整天濕涼」
【陳靜文/綜合報導】今(31)日又一波「東北季風」南下,所幸冷空氣不強,氣溫降幅不大,北部低溫20℃、中南21℃、東部最低19℃!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下週一、二(3、4日)水氣增多,北部、東半部降雨範圍略擴大,雨勢稍增強,北台整天濕涼。
壹蘋新聞網 ・ 6 小時前
機車齒輪油多久換一次?自己動手更換很麻煩嗎?如何檢查空氣濾清器?│機車小百科
先前教大家DIY更換機車機油,接著輪到齒輪油了,究竟齒輪油有什麼用途?多久該換一次呢?另外,本篇也要教大家檢查空氣濾清器,全都想自己動手DIY省錢?本文一次告訴你怎麼做!
Yahoo奇摩汽車機車 ・ 10 小時前
明起北東降雨「低溫下探19度」 周末恐有熱帶系統發展
今天東北季風減弱,白天短暫回溫,但晚間起東北季風增強,北部、東半部降雨增加,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劉沛滕表示,下周一起雨區再擴...
聯合新聞網 ・ 20 小時前
颱風季延長賽!下週估有雙颱接連生成 氣象粉專提醒:要留意共伴
即將進入11月,但南方熱帶系統再度活躍!「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指出,下週預估有2個颱風接續生成,儘管路徑變數仍大,但要特別留意是否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天氣風險」也提及,目前數值模式持續預報11月初在菲律賓東方海面有颱風形成機會。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把握空檔!白天回暖轉乾 晚起又變天「降至19度」陰雨天
今(30)天白天東北季風減弱,除了東半部、北海岸有零星雨外,其他地區回到相對穩定的天氣,北台灣高溫會回升到28度,不過很快地,晚上起東北季風又會增強,伴隨水氣增加,北部、東部又會回到陰雨的天氣,氣溫也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死豬三聯單"數據有落差"遭竄改 中檢赴環保局釐清
中部中心報導台中市梧棲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豬場在運送病死豬隻,到化製場過程,所填報的化製單,出現三聯單疑雲,數字彼此有落差,懷疑有遭到塗改與偽造,檢方已經分案調查。另外,霧峰的"燕圾湖",今天(30日)被空拍到,廚餘坑疑似溢流,擔心影響用水安全,議員怒轟要環保局長下台負責!
民視 ・ 1 天前
PFAS污染恐影響健康!專家提醒日常生活避毒秘訣
前幾年日本大阪發生地下水及河川污染事件,當地上千民眾血液檢驗結果發現過量全氟/多氟烷基物質(PFAS)數值超標。 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暨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長庚大學中醫系臨床教授顏宗海指出,PFAS是人工化合物,可細分為PFOA、PFOS、PFHxS及PFNA等,種類多達1.5萬以上,具有耐高溫及化學穩定性,可以防水、防油、防汙,廣泛應用於工業及消費品中,像是Goretex衣服、防油紙袋、鐵氟龍不沾鍋塗層。 由於PFAS具有不易分解的特性,除了造成環境汙染,也會導致健康危害,根據美國國家健康營養調查報告發現,98%的美國人血液中都含有PFAS。PFAS的人體半衰期為3.2~5.4年,進入人體後,會分布在肝、腎、血液、甚至胎盤中,容易造成血脂異常、肝功能異常,以及增加新生兒體重降低、懷孕婦女罹患高血壓或子癲前症的風險;動物實驗則顯示,會增加腎臟癌及睪丸癌風險。 顏教授小提醒:日常生活中盡量不要使用防油紙袋,若使用不沾鍋,應避免高溫空燒及刮傷鍋面,如果鍋面出現刮痕,一定要汰換。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 ·不只塑膠害罹癌率up!她
常春月刊 ・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