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已給予許多折扣:碳費應如期上路,產業不該繼續推託
文:林雨璇(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員)
近期因美國關稅壓力,工總再度要求碳費緩徵兩年。對此,新任經濟部長龔明鑫則回應,將與環境部、行政院溝通。
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多數企業針對碳費已有相當程度的準備,環境部也提供多項配套及優惠措施以降低碳費對企業的衝擊,因此碳費徵收不應再拖延。若此刻延宕,不僅恐削弱台灣產業的長期競爭力,更恐錯失低碳轉型時機。
政府設計制度時,已給予許多折扣
根據8月的碳費費率審議會及環境部新聞稿,已有94%的排放源表達申請自主減量計畫的意願,若順利審查通過,多數企業所適用的碳費費率將落在每噸100元。
不只如此,若企業提出自主減量計畫,又被認定為「高碳洩漏風險事業」,其碳費更可再打兩折,每噸最低可降至10元,顯見政府在設計制度時便已回應企業需求,給予相當多折扣。
除此之外,為因應美國關稅影響,環境部已允許業者可以先行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申請,8月底再補提完整計劃。
環境部亦有意放寬高碳洩漏風險事業的認定條件,例如企業若「碳費徵收總額占營業毛利比例達一定程度以上者」、「特定年度營業毛利為負值」或「已面對國際商品傾銷風險者」,亦可於每年提交申請,經審查後該年度便可適用高碳洩漏風險折扣。
在高碳洩漏風險事業的條件認定放寬下,前20大排碳企業中,應只剩台積電和美光記憶體為非屬高碳洩漏風險產業。其餘企業在排放量打兩折的情況下,只需繳交每噸10至20元的碳費,相當低廉,如中油僅需繳交1.4億,中鋼1.8億,台塑石化則為4.6億,對其營業成本影響甚微。
以國營事業中油為例,碳費僅增加其營業成本0.01%。綜上所述,環境部已提出兩大配套,給予企業極大的彈性,高碳洩漏風險事業的放寬也相當給予企業補助,受影響企業並非無從因應,實不應以此為由再延宕碳費徵收期程。
事實上,多數徵收對象已提出自主減量計畫,又碳費政策徵收已預告一段時間,再加上2023、2024年早已經開始討論碳費徵收,原先預計2024年開始徵收的碳費也已延宕一年。
於企業而言,此風險應是可以提早預期且因應的。此外,如台塑石化、中油、台電等企業都已在TCFD報告書中鑑別轉型風險並提出管理方案,要求緩徵顯然並不合理。再加上碳費作為引導台灣產業減碳的重要政策工具,若此時延緩,恐讓企業誤判長期趨勢,延宕相關低碳技術投資,反而加劇未來企業在面對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或美國外國污染費法案(FPFA)的風險,且加拿大、英國、澳洲等國也欲推動類似機制,台灣作為出口導向經濟體,並無任何餘裕可以拖延。
看看台灣的鄰國,如日本、韓國、中國、新加坡等皆未停止碳價徵收的腳步,反而正逐步加嚴碳定價制度,如新加坡碳價將於明年升至每噸45星幣(約台幣1073元),韓國則正針對下一期的排放交易制度進行改革,擴大有償配額分配比例。
反觀台灣,現行碳價卻僅有300元,甚至絕大多數企業只需繳交100元,再加上台灣相較他國,起步本就過晚,若此時緩徵,與其他國家差距將更為明顯,實難達成龔部長過去在國發會主委任內所言,要向世界宣示台灣推動淨零的決心。
台灣達到2050淨零轉型目標的基礎將被削弱
碳費不僅只關乎國際競爭力,更是污染者付費原則的落實。透過將外部成本內部化,才能促使企業正視其排放責任並積極採取減排行動。
過去一年多,在碳費相關子法討論時,業界便一再以維護產業競爭力為由,積極遊說要求各種配套措施的放寬,壓低碳價,已經大幅削弱碳定價制度的有效性。如今又再以同樣理由要求緩徵,等同讓高碳排產業逃避本該承擔的污染責任,進而把風險及成本轉嫁給整體社會,並不公平。
除此之外,若碳費延緩上路,政府也將流失原先可用於推動淨零轉型的重要財源。碳費收入本可投入先進低碳技術研發,或支持難以吸引私人資金的低碳基礎設施建設,並用於推動公正轉型,保障脆弱群體。
碳費緩徵也會抑制綠色創新與投資的動能,若延緩徵收,無異於削弱台灣達到2050淨零轉型目標的基礎,也會打擊各界對於政府要達到淨零目標的信心。
淨零轉型雖是長期目標,但若要達到巴黎協定的升溫目標,現階段台灣的碳價便已遠遠不足,若此時再緩徵碳費,可以預想未來企業將面臨更陡峭的碳費成長曲線,屆時企業將承擔更大衝擊。
因此本文呼籲,環境部及經濟部應嚴守立場,讓碳費如期上路,不能再拖延。
延伸閱讀
我們都是周子瑜,我們都是(隨時都可能被說是)頑固台獨份子
美國終止俄烏戰爭「28點和平協議」外洩,目前我們已知什麼?
其他人也在看
彭啟明赴巴拉圭推動「臺巴環境治理行動方案」
延續今年十月一日巴拉圭環境及永續發展部巴雷多部長(RolandodeBarrosBar-reto)訪臺期間,與我國環境部彭啟明部長簽署「在《巴黎協定》下合作備忘錄」的成果,彭部長日前應邀前往巴拉圭,與巴雷多部長共同召開雙邊工作會議,我國駐巴拉圭大使韓志正見證陪同,推動臺巴氣候與環境合作再深化,共創兩國雙贏新契機。環境部表示,這次工作會議於巴拉圭時間十一月十七日下午三時於巴拉圭環境及永續發展部召開,由巴國巴雷多部長主持,環長辦公室主任、計畫司長、碳權管理局長、空氣品質司長、環境品質控制司長、水資源司長等全數出席,展現對臺巴合作的重視,過程中彭部長說明我國在氣候治理、淨零路徑及環境政策的最新進展,並盤點預計明年啟動的十二項「臺巴環境治理行動方案」,重點如下:一、建立行動機制: ...
台灣新生報 ・ 20 小時前
境外污染物移入中南部!南高屏空氣品質橘色提醒等級
環境部指出,明天中南部受下風影響,雲嘉南及高屏地區污染物易累積,空氣品質為橘色提醒等級;清晨可能有局部霧或低雲,午後臭氧濃度易上升。
中天新聞網 ・ 21 小時前
明天中南部空品亮橘燈 25日起境外污染物移入 敏感族群外出戴口罩
環境部表示,明天(24日)環境風場為東北東風,中南部地區位於下風處,雲嘉南、高屏易累積污染物,預估空氣品質為橘色提醒等級。25日至29日環境風場為東北風,可能挾帶微量境外污染物,影響台灣及離島,提醒敏感族群或老人、小孩等抵抗力較弱者,出門可配戴口罩防護。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22 小時前
將迎斷崖式降溫!低溫探15度 「先濕冷、後乾冷」變天時間曝
今(23)日東北季風減弱,中央氣象署表示,清晨各地早晚仍偏涼,各地低溫約16至20度,局部近山區及空曠地區氣溫會在低一些,白天溫度回升,北部及宜花地區高溫約25到27度,中南部、臺東可來到28到30度;降雨方面,臺灣各地大多及澎湖、金門、馬祖為多雲到晴,僅基隆北海岸、東半部地區、恆春半島及大臺北山區有零星短暫雨。此外,氣象專家就提醒,下週二晚起新一波東北季風開始南下,將迎來斷崖式降溫。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下週「斷崖式降溫」低溫探14度!2地區「急凍4天」又濕冷
生活中心/周希雯報導本週末天氣回暖,氣象署指出,今(23日)雖清晨各地早晚仍偏涼,但隨著東北季風減弱,白天溫度回升,北部及宜花高溫可達27度,中南部、台東甚至最高到30度。不過氣象專家林得恩提醒,「斷崖式降溫」即將到來,下週二(25日)起又有新一波東北季風,屆時北部、東北部低溫下探15度,南部也只有20度,需多注意氣溫劇烈變化。
民視 ・ 1 天前


東北季風午後起逐漸增強!一周氣溫、降雨變化一次看
又是一個禮拜上班上課的開始,本週的天氣重點仍在於東北季風的強弱變化,預期會有兩波東北季風先後影響台灣,強度沒有特別強,但是會讓北台灣的溫度起伏變化較大,其他地方的日夜溫差變化也比較明顯。降雨則是集中在迎風面地區為主,雨量看起來都不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有機會生成天琴颱風!台灣「這區」恐成降雨熱區
今(23)日由於北方地面高壓出海,台灣附近風向轉為偏東風,中層等高線圖也可以看到台灣西側有相對高壓脊,南邊太平洋高壓也稍微往台灣附近北擴,因此整個天氣較為穩定,包括已經陰霾好幾天的大台北這邊都已經放晴,只剩下北海岸、宜蘭、花蓮一帶仍有些偏東風帶來的地形雲層存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明入夜後變天!「北東濕到週五」降雨熱區出爐 下週又有東北季風接力
氣象署指出,週二(25日)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較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中南部日夜溫差大;其中,週二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週三至週五(26日至28日)桃園以北、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
CTWANT ・ 19 小時前
今天晚上又變天!颱風「天琴」最快明生成 預估路徑曝
氣象專家賈新興指出,預估今(24)日傍晚到27日受到偏強東北季風影響,不過這波東北季風水氣相對偏少。而今年的第27號颱風「天琴」(Koto)預估將於明(25)日生成,目前預估路徑對台灣尚無影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今晨12.9度!東北季風今晚到迎斷崖式降溫 北台最冷15度「先濕後乾冷」
中央氣象署指出,今(24)日白天水氣不多,各地為多雲到晴的天氣,僅基隆北海岸有局部短暫雨,但傍晚之後水氣增多,迎風面的基隆北海岸、宜蘭及大臺北地區轉為局部短暫雨,花東及恆春半島亦有零星降雨,越晚雨區有擴大之趨勢,桃、竹、苗也有局部短暫雨;而在氣溫方面,白天溫暖舒適,預測各地高溫約在26到29度,各地低溫約16至21度,晚起由於東北季風逐漸增強,各地天氣轉涼,中南部需留意日夜溫差較大,早出晚歸應添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一周天氣一次看!今東北季風增強「傍晚之後水氣增多」
氣象署表示,今天(24日)各地為多雲到晴的天氣,但傍晚之後水氣增多,迎風面的基隆北海岸、宜蘭及大台北地區轉為局部短暫雨,越晚雨區有擴大之趨勢,晚起由於東北季風逐漸增強,各地天氣轉涼,明天天氣如何?氣象署指出,明天到周五(25日到28日)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較涼,周六(29日) 東北季風減弱,各地氣溫逐漸回升。
Yahoo奇摩(綜合報導) ・ 8 小時前


下週天琴颱風恐生成!氣象署曝最新路徑 「這天」最冷恐剩14度
未來一週又要變天!中央氣象署表示,明(24)晚開始東北季風增強,周二到周五低溫約14至18度,最冷時間點落在周三清晨,中部可能下探14度。至於菲律賓東方海面低氣壓有發展機會,不排除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或天琴颱風,不過移動方向偏西,未來會進入南海,對台灣影響機率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明晚東北季風回馬槍!全台「斷崖式降溫」低溫恐剩14℃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氣象署今指出,東北季風減弱,各地早晚仍偏涼,清晨低溫落在16到20℃,白天氣溫明顯回升,北部與宜花高溫約25到27℃,中南部與台東更可來到28到30℃。水氣也跟著減少,全台多雲到晴,僅基隆北海岸、東半部、恆春半島與大台北山區有零星短暫雨,整體算是未來一週最穩定的一天。
壹蘋新聞網 ・ 23 小時前
傍晚起東北季風增強!北台灣將明顯降溫 迎風面現雨勢
即時中心/梁博超報導迎風面水氣今(24)日將逐漸增多,中央氣象署指出,基隆北海岸、宜蘭及大台北地區有局部短暫雨,花東及恆春半島也有零星降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晚上開始東北季風增強,桃竹苗也有局部短暫雨。
民視 ・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