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能養大腦?10年追蹤研究:長期步行者反應更快 認知功能更清晰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外電報導】每天規律走路,不僅能強健心肺、控制體重,還能幫大腦「延緩老化」。CNN報導表示,即使只是每天多走一點點,長期下來都能顯著降低認知功能退化的風險,尤其對具有阿茲海默症遺傳傾向的人,效果更為明顯。運動不必激烈,「每天起身走幾步」就可能是預防失智的關鍵起點。
長期步行者反應更快 思考更清晰
據阿茲海默症協會國際會議(AAIC)的研究顯示,研究團隊追蹤近3,000名70至79歲長者長達10年,調查他們的日常步行習慣。結果發現,那些多年保持或逐漸增加步行時間的人,在思考速度與執行功能測試中表現顯著優於久坐者。
研究共同作者、加拿大卡加利大學運動機能學助理教授巴哈(Dr. Cindy Barha)指出,隨著年齡增長,久坐時間會變長、活動量減少,但只要在坐著的時間中,刻意安排幾次短暫步行,就能有效打斷久坐行為,對大腦非常有益。
同時,巴哈博士強調,重點不是一次走多少,而是要讓身體「常常動起來」,即使分散在一天多次短走,也能發揮效果。
阿茲海默症與遺傳風險 步行能改變命運
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退化型失智症之一,起因於大腦內β類澱粉蛋白斑塊的堆積,造成神經細胞間訊息傳遞受阻,進而引發記憶力下降、思考混亂、性格改變等症狀。
其中,一種名為APOE4的基因變異被認為會增加罹病風險,使大腦更難清除斑塊。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統計,約有15%至25%的人帶有此基因型。雖然基因無法改變,但科學證據顯示,生活習慣可以調整疾病的發展速度。
研究中發現,持續步行的APOE4攜帶者在認知測試的進步幅度甚至高於一般人,顯示即使有遺傳傾向,依然可以透過規律運動來延緩退化。巴哈表示,這是一個非常有力的例子,證明開始運動永遠不嫌晚。
今天起用腳步養大腦 每一步都在進步
每天多走幾步,是最簡單、最便宜、也最有效的大腦保健法。巴哈博士的研究提供了強而有力的科學佐證:步行不只是活動身體,更是在「訓練你的大腦」。
不論年齡、體能或遺傳背景如何,只要願意從今天起開始行走,腦部健康就能慢慢改善。巴哈博士指出,每一步都讓大腦更進步一點,因為你的每一步,都是朝向更清晰、更年輕的大腦方向前進。
【延伸閱讀】
失智症能預防?醫:五大習慣搭配量表小工具 早一步遠離失智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51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2時間點散步降低大腸癌!這運動避免大腸息肉復發 防腸癌最佳運動是它
每天散步有助身體健康,研究更發現,2個時間點散步可降低大腸癌風險!德國研究發現,上午8點和下午6點左右活動的人,罹癌風險降低10%。醫師表示,其實運動本身就能降低大腸癌,切除過大顆息肉者,只要有運動,
健康2.0 ・ 1 天前
年過40要小心⋯擰毛巾吃力 恐三高、憂鬱症上身
過了40歲後,手勁變小,擰毛巾、開罐頭、扭寶特瓶等日常動作也變得吃力,除了肌少症危機,憂鬱症、高血壓、糖尿病、阿茲海默症、骨關節炎等疾病也跟握力衰弱有關。
聯合新聞網 ・ 18 小時前
秋冬容易頭好痛、心好緊?營養師建議攝取鯖魚:Omega-3補腦護心顧健康
入秋後早晚溫差大,許多人開始出現頭痛、暈眩、手腳冰冷或心口緊悶等症狀。營養師張語希指出,當氣溫驟降、冷風吹拂時,人體由於內外溫差明顯,會啟動自我保暖機制,血管會自然收縮,這也是為什麼秋冬容易造成頭痛或心口緊悶的主因之一。
姊妹淘 ・ 5 小時前
內向≠社恐!5個i人社交優勢,解鎖你不懂的內向者世界:他們更善於傾聽
你身邊是不是有一些朋友,平時安靜內斂,卻擁有獨特的魅力?他們很可能就是大家口中的「i人」,也就是內向者。別再誤會他們孤僻、自卑、不善交際!其實,i人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在社交,他們的世界比你想像的更豐富多彩。今天,我們就來解鎖 7 個 i 人的社交密碼,帶你認識內向者不為人知的世界。
BEAUTY美人圈 ・ 15 小時前
高蛋白飲輸了!運動後吃「它」更能長肌肉、抗發炎、護腸道
許多人運動後會補充香蕉或高蛋白飲料,藉此增肌並補充能量,但最新研究指出,希臘優格是更好的選擇,因為不僅蛋白質高、含糖量低,還具有額外的抗發炎與肌肉修復功效。健康的腸道環境有助於抑制發炎物質生成,讓肌肉恢復更迅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刷牙太用力反傷害牙齦 專家提醒:正確潔牙應細緻、持之以恆、用對工具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醫生,我每天都很認真刷牙,為什麼還是蛀牙、牙齦發炎?」45歲的劉小姐長期保持餐後刷牙的習慣,甚至為了達到更乾淨的效果,更是用力刷洗牙齒與牙齦,但口腔問題依舊頻繁,讓她百思不得其解。 近日前往新竹臺大分院牙科部莊雅淳醫師門診就醫,在接受專業評估與衛教後才發現,關鍵問題原來是錯誤的刷牙方式。經過調整清潔方式與改善力道後,劉小姐的牙齦發炎明顯改善,蛀牙情形也大幅減少,恢復健康的口腔狀態與自信笑容。 刷牙不是愈用力愈好 刷毛應斜向、力道輕柔 莊雅淳醫師表示,刷牙並非越用力越好,應以細緻、全面且持之以恆為原則,並搭配適當的清潔工具與方式,才能有效去除牙菌斑、維持口腔健康。門診中常見民眾因刷牙方式錯誤,尤其是特定區域清潔不全或用力過猛,反而導致牙周病與蛀牙問題反覆發生。建議將刷毛斜向牙齦溝,輕柔來回刷,每日維持良好清潔習慣。部分智慧型電動牙刷具壓力感測與APP回饋功能,可協助掌握刷牙力道與時間。 醫建議:刷牙工具分三種 適當工具正確方式是維持健康關鍵 而正確的清潔方式與合適的清潔工具選擇,是維持口腔健康的關鍵因素。莊雅淳醫師解釋,主要工具類型分為: (1)牙刷:清潔
健康醫療網 ・ 3 小時前
名媛都揹愛馬仕什麼包?孫芸芸拎百萬凱莉包、C羅老婆嗨曬喜馬拉雅柏金包,她整間房間放滿夢幻包
愛馬仕的包包不只是包包,更成為財富象徵的一種,先前我們曾盤點過在愛馬仕秀場外的驚人包包收藏,近期從孫芸芸、C羅老婆喬治娜、大馬千金陳雪鈴等名媛也在社群上悄悄曬出新包包,從珍稀的喜馬拉雅鱷魚皮Birki
女人我最大 ・ 16 小時前
被周玉蔻酸「髒又醜」王世堅皺眉回這句
[NOWnews今日新聞]民進積極布局2026地方選戰,在台北市長人選上,名嘴周玉蔻今(29)日表示,「民進會提名沈伯洋參選台北巿長嗎?我猜不會!」更大酸綠委王世堅「醜又髒」。對此,王世堅受訪時回...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吃起來不鹹但超傷腎!醫點名「7大食物」鈉含量超高:吐司竟上榜
你有沒有曾經過吃了一個正餐或點心後,感覺不是很鹹,但吃完之後口渴更、重頭腦昏沉沉想睡覺、鞋子變緊了、拼命跑廁所⋯小心你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踩中高鈉地雷,導致身體進入高滲透壓高血鈉狀態。《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業診所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分享「7大隱藏版高鈉食物」,幫助民眾避開高鈉地雷。
優活健康網 ・ 7 小時前
坣娜傳不敵「癌王」!名醫曝8高危險群
玉女歌手坣娜驚傳早在本10月16日因胰臟癌病過世,享壽59歲,震驚演藝界。醫學專家指出,其實胰臟癌是難以對付的「癌王」,因為早期症狀相當不明顯,且被認為是腸胃疾病,到末期才發現,為時已晚。不過有醫師分享早期胰臟癌的「唯一明顯警訊」,另外強調「8類高風險群」也要當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5用藥習慣」恐讓長輩更快失能!藥師嚴厲警告 不按時服藥慘了
隨著年齡增加,長輩往往伴隨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控制病情。然而,用藥安全不僅是長者需要了解,家屬與照顧者也必須熟悉相關知識。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藥劑科藥師陳俊延提醒,若用藥不當,可能導致跌倒、認知功能下降、腎功能惡化等問題,反而加速失能的發生。 預防失能不只靠復健 正確用藥同樣關鍵 陳俊藥師延強調,預防與延緩失能,不僅依靠復健與營養,正確用藥同樣關鍵。長照2.0自106年1月實施至今已邁入第8年,政策重點已從後端照護轉向強化前端預防與整合服務。此外,也提醒民眾多關心長輩在肌力、認知、營養、口腔、視力聽力、情緒等面向的健康。 1. 多重用藥的風險 許多長輩同時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需要使用多科醫師開立的藥物。這可能造成重複用藥、藥物交互作用或劑量過高等情形。建議:病情穩定時,至少每半年回診一次,讓醫師進行疾病評估,並由藥師協助檢視整體用藥。2. 需注意的藥物類別某些藥物若使用不當,會增加跌倒或失能風險:● 鎮靜安眠藥、抗焦慮藥:可能引起頭暈、嗜睡、注意力下降。● 降血壓藥:劑量過高易導致低血壓,引起暈眩、跌倒。● 降血糖藥:尤其是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藥物,若劑量控制不佳,容
常春月刊 ・ 7 小時前
立冬將至!營養師:聰明「溫補」勝過大補特補
立冬節氣即將到來,天氣轉涼,是調養身體、預防感冒的重要時節。戴淑婷營養師提醒,若補得過於油膩或過重,反而可能導致嘴破、便秘,甚至血脂血糖上升等問題,建議民眾應「聰明溫補」,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抵抗力。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蚵仔補蛋白又補鋅!營養師:這樣煮最補 教你「1技巧」煮出不腥不濁蚵仔湯
蚵仔(又稱牡蠣)被譽為「海中牛奶」,營養密度極高。營養師黃雅鈺表示,每100公克蚵仔含有約9.4公克蛋白質,屬於優質蛋白質來源;同時熱量僅54大卡,相較於其他肉類,屬於低熱量高營養食材。且蛋白質是維持肌肉量、修復組織及製造酵素的重要成分,對兒童發育及長輩維持體力都十分關鍵。蚵仔質地柔軟、不需切割,特別適合牙口較差或吞嚥能力較弱的人食用。 富含鋅元素 維持免疫與皮膚健康 蚵仔中最具代表性的營養素便是「鋅」。每100公克蚵仔約含10.6毫克鋅,為所有常見貝類中含量最高。黃雅鈺營養師指出,鋅在人體中扮演多重角色:參與酵素反應、促進細胞再生、維持皮膚健康與免疫系統運作。缺鋅容易導致味覺下降、傷口癒合變慢及免疫力低下。對男性而言,鋅更與生殖機能密切相關,是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因此,適量食用蚵仔有助於提升整體代謝與健康防護力。 烹調技巧簡單 掌握鮮度是關鍵 想煮出一碗好喝的蚵仔湯,關鍵在於「鮮」。黃雅鈺營養師建議,選購時應挑選外觀飽滿、色澤潔白、有光澤的蚵仔。烹煮時避免久煮,待水滾後放入蚵仔,待湯呈乳白色即熄火,才能保留鮮甜原味與柔嫩口感。此外,蔥花與薑絲是最經典的配料,不僅能提香去腥,亦可促進血
常春月刊 ・ 1 天前

鳳梨酥讓位!日本人瘋搶台灣「這1神物」 他揭愛用5大原因 一票人驚呆
疫情解除後,民眾紛紛出國旅遊,日本成為台灣人首選的旅遊目的地之一;同時,台灣也成為日本人喜愛造訪的國家。由於台灣的特色美食眾多,不少日本遊客都會購買伴手禮帶回國。除了鳳梨酥、太陽餅之外,近來有「台灣LV」之稱的茄芷袋,更意外成為日本人瘋搶的熱門紀念品。旅居台灣的日籍部落客「日本人的歐吉桑」表示,他寄送茄芷袋回日本後,父母收到後非常開心,甚至拿著袋子合影留念,他也分析了日本長輩喜愛茄芷袋的五大原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超商美食竟是大腦殺手!研究:長期吃失智風險增44%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許多上班族為求快速解決一餐,常會選擇吃微波食品、炸物或甜點解決,但長期吃這些「方便食物」,可能會導致大腦功能的提早退化。營養師薛曉晶指出,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UPF)不僅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相關,還可能直接傷害腦神經、加速記憶力衰退。她引用《JAMA Neurology》2023年研究指出,追蹤超過1萬名35至74歲成年人長達8年,結果顯示,經常攝取「超加工食品」的人,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比低攝取者快28%,執行能力更下降25%;而2024年《Journal of Neurology》進一步證實,超加工食品與失智風險增加44%有顯著關聯。
民視 ・ 2 天前
THE全球最佳大學排名 朝陽科大連9年進榜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HE) 2026全球最佳大學排名公布,橫跨115個國家地區,共計2,191所大學入榜,台灣占49校,其中,朝陽科技大學是全台唯一連續9年進榜的私立科大,展現豐沛的研究產學能量,大
中廣新聞網 ・ 22 小時前
立冬5禁忌注意!「這生肖」走大運遇貴人 趁年底前衝一波
立冬要到了!今年立冬時間是在11月7日12時03分48秒交節氣,而立冬顧名思義就是「冬天」從這一天正式開始,命理師柯柏成分享立冬5大禁忌,同時點名「生肖雞」將走好運,在立冬時期會遇到貴人。
EBC東森財經新聞 ・ 9 小時前
不只翻轉布丁,「翻轉珍奶」也登場!醫示警1杯下肚=嗑掉2個排骨便當…巧搭「3配料」穩血糖
7-11將經典統一布丁「翻轉」,引發搶購熱潮,更有手搖飲業者同步推出「翻轉珍珠奶茶」,再掀甜品旋風。但無論是翻轉布丁或翻轉珍奶,所含糖份也「翻轉到天邊」!醫師與營養師提醒,有三高、糖尿病族群別貪一時口腹之慾,可聰明搭配蛋白質、膳食纖維或茶多酚,延緩糖份吸收,避免血糖飆升。
幸福熟齡 ・ 1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