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界敲碎玻璃天花板,高市早苗成為第一位女首相!從重金屬樂團鼓手到國家領導人,「日本鐵娘子」一上任就要面對政經難題
日本參眾兩院21日舉行的首相指名選舉,自民新任總裁、現年64歲的高市早苗不負眾望,正式獲選為日本第104代內閣總理大臣(首相)。這是日本自1885年實施內閣制以來,憲政史上首次迎來女性國家領導人,不僅打破了長期由男性主導的政治天花板,許多人更期待一個日本新時代的來臨。
高市早苗作為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最忠實的繼承者,以其強硬、直率且民族主義色彩鮮明的風格著稱。《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形容,高市的崛起,將為當前正面臨通膨壓力、外交變局與民粹思潮挑戰的日本,投下一顆震撼彈。這位昔日重金屬樂團的鼓手上任後立即著手組閣,並將於晚間在首相官邸召開記者會,闡述新政權的施政藍圖。全世界都在關注,這位「日本鐵娘子」將如何掌舵,帶領日本駛向未知的水域。
新內閣啟航:與維新會的「閣外協力」政治實驗
在經歷了短暫而顛簸的石破茂政權後,日本政壇21日終於迎來了歷史性的轉捩點——現年64歲的自民新任總裁高市早苗(64歲)終於通過國會認證,成為日本憲政史上第一位女性領導人,長久以來禁錮日本女性政治參與的「玻璃天花板」終被擊碎。隨著高市的勝出,市場以被稱為「高市行情」(Takaichi Trade)的狂熱姿態回應,日經平均股價在今日盤中一度逼近歷史性的5萬點大關,顯示出資本市場對其所倡導的「早苗經濟學」(Sanaenomics)抱持極高期待。
21日上午,任期僅386天的石破茂內閣在臨時內閣會議中宣布總辭,為這個戰後第24短命的政權(僅次於森喜朗內閣)畫下句點。上午9時,石破茂在首相官邸發表了總理大臣談話,他感性地表示:「在少數執政的嚴峻局勢下,我們始終抱持著真摯且審慎的態度與各派溝通,並竭盡全力向作為主權者的國民誠實對話。」中午時分,石破茂在約百名官邸職員的掌聲中離開。他接過花束後,對記者團發表了臨別感言,細數任內的成果:「無论是法律案、條約還是預算,幾乎都順利完成,國會也從未停擺。內政與外交上,必須開闢的道路都已奠定基礎,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各位。」
對於即將到來的新政權,石破茂寄予了深切的期許:「我希望那是一個走向『連帶與寬容』,而非『分斷與對立』的政權。一個對每一位國民謙虛、真摯、誠實對話的政權。為了實現這一點,我也會繼續努力。」他臉上雖帶著微笑,但言語間難掩其「石破色彩」未能充分展現的遺憾。正如國民民主代表玉木雄一郎所評論的:「大家對石破首相的個人風格曾有很高的期待,但他卻在未能充分施展的情況下結束了任期。」
高市早苗中午過後在國會獲得首相指名,包括參院在第二輪投票以125票擊敗野田佳彥(46票)、眾院以237票(第二高的野田佳彥為149票)勝出,她隨即起身向議場的所有同僚鞠躬致意。她的首相之路,始於與「日本維新會」的合作。高市內閣將以自民與維新會的聯合形式登場,但維新會並未派員入閣,而是採取在閣外依據政策協定進行合作的「閣外協力」模式。這是一種相對鬆散但更具彈性的結盟,也預示著高市內閣在推動法案時,必須不斷進行政治協商與折衝。
高市内閣主要成員名單:
總理大臣: 高市早苗(64歲,無派閥)
總務大臣: 林芳正(64歲,舊岸田派)
法務大臣: (未公布)
外務大臣: 茂木敏充(70歲,舊茂木派)
財務大臣: 片山皐月(66歲,舊安倍派)
文部科學大臣: (未公布)
厚生勞動大臣: (未公布)
農林水産大臣: 鈴木憲和(43歲,舊茂木派)☆
經濟産業大臣: 赤澤亮正(64歲,無派閥)
國土交通大臣: 黄川田仁志(55歲,無派閥)☆
環境大臣: (未公布)
防衛大臣: 小泉進次郎(44歲,無派閥)
官房長官: 木原稔(56歲,舊茂木派)
數位大臣: (未公布)
復興大臣: (未公布)
國家公安委員長: 赤間二郎(57歲,麻生派)☆
經濟安全保障大臣: 小野田紀美(42歲,舊茂木派)☆
其他未定職位入閣者: 平口洋(77歲,舊茂木派)☆、松本 洋平(52歲,舊二階派)☆、牧野 京夫(66歲,舊茂木派)☆
(☆為首次入閣)
備受矚目的內閣人事佈局也初步揭曉。新內閣的核心——官房長官,將由前防衛大臣、現年56歲的木原稔出任;外交舵手——外務大臣,則委任自民前幹事長、70歲的茂木敏充回鍋擔任;至於最受矚目的大臣任命,莫過於財務相一職,因為高市打破慣例,任命了同為女性、在總裁選中擔任其推薦人的片山さつき(片山皐月,66歲)出任。片山曾任地方創生大臣,更重要的是她出身於大藏省(現財務省),是首位擔任財務省主計局主查的女性官僚。
在總裁選舉中與高市競爭的兩位重量級人物,也獲得了重要職位。前官房長官林芳正(64歲)轉任總務大臣,前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44歲)則令人意外地被任命為防衛大臣。小泉从自稱的「米大臣(稻米部長)」摇身一變成為國防政策的掌舵者,這一安排引發外界諸多揣測,被認為是高市將這位人氣明星置於一個更具挑戰性、也更容易引發爭議的敏感位置。
高市內閣的另一大亮點,是大量起用首次入閣的新面孔,以及對保守派新星的拔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年僅42歲的參議員小野田紀美,她被任命為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並兼管高市在總裁選中大力倡導的「外國人政策」。小野田紀美以其清晰的口才、保守的立場和在國會質詢中犀利的風格而聞名,被視為自民右翼的新生代代表人物。
此外,在總裁選中支持高市的無派閥議員黃川田仁志(55歲)首次入閣,接替了公明長年盤踞的國土交通大臣一職。這也象徵著自公聯合政權的正式終結。卸任的公明籍國交相中野洋昌在記者會上回顧了公明自2012年以來連續五任大臣在防災、減災方面的努力,並期許新內閣能優先處理經濟與物價高漲等緊迫課題。
從「安倍經濟學」到「高市經濟學」:通膨時代的豪賭?
在經濟政策上,高市早苗被認為是「安倍經濟學」(Abenomics)最忠誠的信徒。她矢言延續「安倍三箭」——大規模財政擴張、超寬鬆貨幣政策與結構性改革,這套政策在十多年前曾經成功將日本拖出通縮泥沼。然而如今的日本,正苦於持續超過日本央行2%目標的通貨膨脹。高市若堅持推動擴張性財政政策,無疑是火上澆油,甚至進一步推高通膨、惡化本已沉重的國家財政赤字、導致日圓持續走弱。自高市在內勝選以來,市場已做出反應,日圓兌美元匯率在10月8日一度貶至152.64,創下數月新低。這對仰賴進口的日本而言,意味著更高的物價與生活成本壓力,簡直是「壓力山大」。
《經濟學人》分析,高市的經濟政策是一場雙面刃。弱勢日圓與財政刺激或許能讓股市投資人短暫狂歡,因為這有利於出口企業的獲利;但債券市場將因此承受巨大壓力。更重要的是,若缺乏真正大刀闊斧的結構性改革,日本經濟的潛在增長率依然難以提升。
日本的產業界正抱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向新政府喊話。《日本經濟新聞》(Nikkei)指出,零售與服務業迫切呼籲新首相「刺激內需消費、活化地方經濟、並解決日益嚴峻的人力短缺問題」。而雖然日圓疲軟吸引了破紀錄的外國觀光客,但國內旅遊需求依然不振,航空與旅遊業者也期盼政府能推出新一輪國旅補助,讓觀光紅利能「雨露均霑」。
「重機迷」首相的承諾:誓死守護日本汽車工業
談到產業政策,高市早苗的立場鮮明得有如她跨下的重型機車。根據《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這位新科首相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汽車狂」與「重機迷」。她曾駕駛豐田(Toyota)經典跑車Supra長達20年,也曾騎著川崎(Kawasaki)Z400GP與鈴木(Suzuki)Katana重機馳騁橫越日本。這種對機械與速度的熱愛,也轉化為她對日本製造業根基——汽車產業——的堅定守護。
「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護汽車及相關產業!」高市在競選期間,於豐田汽車大本營愛知縣的造勢大會上如此宣示。她將「國內生產」與「經濟安全」畫上等號,這番言論無疑為佔全國約550萬個工作機會的汽車產業注入一劑強心針。她上任後立即重申,將維持9月與美國簽署的汽車關稅協議,該協議將原先高達25%的懲罰性關稅威脅降至15%,讓業界鬆了一口氣。
面對日本汽車工業協會(JAMA)疾呼廢除依環保表現課徵、被視為「壓抑國內需求」的汽車稅,高市也迅速給出正面回應。她承諾將考慮為期兩年的稅負減免,並推動獎勵國人購車的措施。更讓廣大駕駛人與物流業振奮的是,她誓言要廢除自1974年以來,名義上「暫時」實施至今卻從未取消的汽油稅。若此舉成真,將是為日本經濟注入活水的重要一步。
外交試煉:在Quad、Squad與「亞洲四方聯盟」間走鋼索
高市早苗即將面對的,是一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複雜的國際舞台。她長期抱持修正主義的戰爭史觀,並多次參拜供奉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這種姿態雖迎合了日本國內的民族主義右派,卻也可能讓剛回溫的日韓關係再次觸礁,並加劇與中國的緊張對立。在最重要的美日關係上,高市的立場同樣微妙。她曾對前任首相與川普政府簽署的5,500億美元關稅與投資協定頗有微詞,認為日本做出了過多讓步。但作為一個極度仰賴美國提供安全保護傘的國家,她深知沒有公開挑釁華府的本錢。
《日經亞洲》分析,面對中國崛起、以及俄羅斯與北韓結成的新軸心,高市正在權衡日本在印太地區的多邊安全佈局。擺在她面前的有三條路:包括延續安倍路線,也就是聚焦由美、日、印、澳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押注新興聯盟,著重近年為應對台海局勢而崛起的「菲日美澳四國安全機制」(Squad);亦或者打造亞洲核心,推動一個不含美國、由日本、印度、澳洲與印尼組成的「亞洲四方聯盟」(Asian Quad)。
高市在選前對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的書面聲明中表示,「在Quad、日美韓、日美菲等框架下深化多邊安全合作,至關重要。」這番表態暗示她可能採取一種「多軌並行」的靈活戰略。然而消息人士與專家分析,隨著川普可能重返白宮,美國的戰略重心或將轉移。
一名日本外交官指出,「對川普政府而言,重心不在Quad,而在Squad」,因為菲律-賓是圍堵中國的關鍵支點,而印度因持續購買俄羅斯石油導致美印關係降溫。慶應大學教授森聰也預測,在川普的對中戰略中,聯盟的優先順序將是「日美同盟」、「美日澳三邊」,然後才是「Squad」。這意味著高市必須巧妙地維持與川普的關係,並可能需要推動更多四國聯合軍演,來應對新的亞太格局。
從文化戰士到國家舵手:高市早苗的政治協奏曲
在日本國內,高市早苗是一位典型的「文化戰士」。她堅決反對夫妻別姓制度(此為日本女性主義者長期爭取的重要指標),並時而迎合保守派選民對移民與外國人的疑慮。這種策略或許能短暫鞏固自民的基本盤,但《經濟學人》也警告,長期煽動民粹情緒是極其危險的,「最終可能像許多重金屬演唱會的結尾一樣,在熊熊烈火中燃燒殆盡。」
儘管如此,高市早苗的崛起仍為日本政壇帶來令人耳目一新的改變。她並非出身政治世家,而是憑藉自身努力一路攀升的民意代表。她說話直率、風格樸實,這種「非典型」的特質為她贏得了選民的好感。雖然她從不以女權主義者自居,但她打破性別天花板的成就本身,仍為日本女性參政寫下了歷史新頁——畢竟日本上一次由女性擔任領導人,已是遠在一千多年前的奈良時代。
雖然與維新會結盟,高市所領導的自民政府仍是一個少數政府,任何重大政策的推動,都必須尋求在野勢力的合作。華府智庫的不少分析已經指出,若想在首相大位上站穩腳跟,高市必須學會從一個風格強烈的獨奏者,轉變為一個懂得聆聽、協調的樂團指揮。日本的「重金屬時代」已經揭開序幕,全世界都在看,高市早苗會如何譜寫出屬於她的政治協奏曲。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台南市長選情變了?綠營內參民調「陳亭妃、林俊憲差距驚人」曝
2026台南市長選戰,民進立委陳亭妃與林俊憲兩人競爭越發白熱化,據綠營最新內參民調顯示,無論陳亭妃和林俊憲的支持度都領先藍委謝龍介,其中林俊憲領先15.2個百分點,陳亭妃大幅領先29.6個百分點。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趙少康嘆「寧願收拾民進」太可怕!翁達瑞:我們終於有共識
[Newtalk新聞] 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指控中國網軍介入國民主席選舉、惡意攻擊他與落選的前台北市長郝龍斌。趙少康直言:「台灣有一小部分人因為太討厭民進或獨派了,被排斥感很高,寧願共來台灣收拾民進,這種想法太可怕,我完全不贊成!」對此,筆名「翁達瑞」的旅美學者陳時奮表示,他近日聽到趙少康的這段話產生共鳴,想跟趙少康聊聊,翁達瑞感嘆:「雖然我們的反共動機不盡相同,但我們終於有了共識」。 翁達瑞25日在臉書發文寫道,在台灣的藍綠政治光譜當中,他與趙少康分屬不同的陣營,兩人觀點沒有重疊,甚至經常會針鋒相對。不過,在這次國民主席選舉,趙少康的「台灣有一小部分人因為太討厭民進或獨派了,被排斥感很高,寧願共來台灣收拾民進,這種想法太可怕,我完全不贊成!」這段言論深得他的心,而這也讓他興起了「想跟趙少康聊聊」的念頭。 翁達瑞指出,根據趙少康的這段話,他有幾個議題想跟趙少康聊聊,首先是「為何台灣有一群人討厭民進?」台灣社會有一群討厭、仇視民進的民眾,趙少康也承認他們的存在,但趙少康並未追究為何會有這群人。民進尚未成立前,國民控制的媒體就一直醜化當時的外,因長期洗腦,民眾心
新頭殼 ・ 2 小時前
鄭麗文4大副主席出爐!他酸:老人化、化 轟這兩人「聯絡人」
國民主席選舉結果出爐,前立委鄭麗文以壓倒性差距,擊敗前台北市長郝龍斌,成為國民新任主席,後續政壇變化,備受各界討論。當選後鄭麗文動作頻頻,目前已經公布4位副主席,分別是前國民秘書長李乾龍、前黃復興部主委季麟連、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國民前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政治評論員張益贍就評論是「老人化、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鄭麗文新人事背後有藍營大老身影!前藍委曝她「艱難挑戰」
國民準主席鄭麗文今(24)日發布第二波人事,包含副主席張榮恭、蕭旭岑及副秘書長兼組發會主委李哲華等。前藍委陳學聖說,從這些人事中可以看到多位內大老的身影;他也指出,對於鄭麗文而言,此時此刻正是艱難挑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南成藍營內戰區?陳以信宣布參選 謝龍介3點聲明曝光
即時中心/顏一軒報導國民前立委、海外部前主任陳以信今(24)日宣布,將爭取內提名參選2026年台南市長,並允諾若未來自己能在初選中勝出,一定會力邀謝龍介加入競選團隊。對此,謝龍介稍早發布3點聲明回應,強調一切都會尊重內的機制。
民視 ・ 1 天前
賴總統點將》協助花蓮救災有功 梁庭蔚晉任少將 調升航特部主任
總統府下週將舉行今年11月的國軍將官晉任典禮,賴總統本週已先行召見新科將官,軍方人士指出,國軍在此次花蓮救災任務上表現傑出,獲得賴總統的高度肯定,現任陸軍花防部政戰主任梁庭蔚上校,救災期間全程無休丶協助中央及花防部指揮官劉暐欣中將執行救災任務,表現獲得各方肯定,月底將調任為陸軍航特部政戰主任,並晉任
自由時報 ・ 20 小時前
賴清德被稱「魯莽」外交部急回應!張競指先前不護蕭美琴:報應來得又快又猛
總統賴清德上任後,執政頻頻與中國隔空交鋒,使兩岸關係進一步緊張。美國《時代》雜誌23日連續刊登3篇關於台灣的文章,其中一篇甚至以「魯莽的領導人(Reckless Leader)」稱呼賴清德,並指出台灣已成為「最危險的引爆點」。我國外交部隨即回應,中國不斷進行文攻武嚇,才是真正破壞台海和平與穩定的根源。對此,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在臉書提出對此事的看法。......
風傳媒 ・ 12 小時前
選前喊世代交替!鄭麗文「老藍男」人事挨酸 朱立倫:給予祝福
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近期公布兩波人事消息,只是選前喊出世代交替,選後名單一出爐,4位副主席平均年齡都是70歲,遭酸還是「老藍男」,更被質疑有化現象。國民現任主席朱立倫今(25)日出席學術研討
台視新聞網 ・ 21 小時前
王世堅「從從容容」戰首都市長?內:「拖住蔣萬安」才是大目標
2026選戰漸升溫,民進緊鑼密鼓展開佈局,長期處於劣勢的台北市如何翻轉,為每4年一次的頭痛題目。除吳怡農表態外,其他選將陸續被點名,近日綠委王世堅爆紅到對岸,再度引發討論,王世堅嗆辣、幽默個性雖然抓住年輕人眼球,卻是他可否出線的硬傷,對於是否要派出奇兵征戰首都市長,內認為「知名度」不等於「支持度」,「拖住蔣萬安」才是最大目標。
太報 ・ 1 天前

藍營台南內戰一觸即發!謝龍介V.S.陳以信拚初選 民進發聲了
即時中心/顏一軒報導國民前立委、海外部前主任陳以信宣布,將投入國民台南市長初選,形同勢必得與先前被指已近趨「定於一尊」的國民台南市部主委謝龍介,來上一場正面對決,藍營內戰態勢「一觸即發」。對此,民進台南市部回應,強調樂見更多人願意投入台南市長選戰,期待一場公平、公正、公開的競選,並再次呼籲國民,切勿介入民進內初選。
民視 ・ 1 天前
中國設台灣光復紀念日 朱立倫稱對岸有對岸立場:台灣是中華民國光復屬中華民國
[FTNN新聞網]記者方炳超/台北報導中國昨(24)日宣布,將10月25日定為「台灣光復紀念日」,國民主席朱立倫今天受訪時說,今天是台灣光復80週年紀念,不應...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投書《時代》雜誌批賴清德「魯莽」 外交部:維持台海現狀為一貫立場
美國《時代》雜誌日前刊登關於台海情勢的投書,並將總統賴清德稱為「魯莽的領導人」,內容更指台灣為「全球最危險的引爆點」。對此,外交部今(24日)回應,維持台海現狀為台灣的一貫立場,無意挑起任何緊張情勢,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能力是維護和平的必要準備。
鏡新聞 ・ 1 天前
高市早苗演說遭議員咆哮 網見本尊外型大驚:日版國昌是你?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於本月24日發表上任施政演說,不過在演說期間,一度被立憲民主的議員干擾,甚至有一名議員不斷咆哮。之後日本網友找出干擾高市的兩名議員:岡田悟與水沼秀幸。尤其台灣網友看到岡田悟本尊,驚喊他的外型神似民眾主席黃國昌。
鏡報 ・ 1 天前
台南藍軍競爭!陳以信曝2022年原要徵召他 稱謝龍介選市長得票「未破基本盤」
國民不分區立委謝龍介2026年有意角逐台南市長,同前立委陳以信近日也宣布爭取初選,為地方藍營投下震撼彈;陳以信昨(25日)透露,其實上次市長選舉時,國民原要徵召他,謝龍介後來才要求初選,他選擇祝福才由謝出戰。他更點出,上次謝龍介選市長得到38萬票未破基本盤,顯示徵召並未爭取中間選民支持,因此盼此次透過初選,讓更多台南市民認同並支持國民。
鏡報 ・ 5 小時前


把初選當大選在打! 賴瑞隆回應柯志恩參戰:全力以赴守住高雄
即時中心/顏一軒、李美妍報導高雄市長選戰氣氛升溫,藍委柯志恩昨(24)日率先在旗津區海岸路掛上競選市長首面看板,主打「這柯不一樣」標語,並於今(25)日在籍市議員陳美雅、蔡金晏、李雅靜、許采蓁等人的陪同下正式召開記者會,宣布投入選戰。對此,民進立委賴瑞隆回應,他將全力以赴,把初選當作大選在準備,面對柯志恩來勢洶洶掛起看板,他有絕對的信心,能夠守住高雄,並延續前市長陳菊、現任市長陳其邁的政績。針對柯志恩今日正式召開競選高雄市長的記者會並懸掛看板,賴瑞隆受訪時表示,希望跟柯志恩進行一場君子之爭,過去這段時間,她不斷攻擊、抹黑高雄,甚至於醜化,這都是不正向的選舉方式,希望未來能夠進行一場正面選舉。賴瑞隆說,柯志恩的競選看板選用黃色,還遮起國民徽,這件事就交給人民去判斷;至於黃色,就是他過去擔任高雄海洋局長任內「黃色小鴨」的代表色。他強調,任何選舉都尊重柯志恩所選用的方式,但也要呼籲對手重視實際的政績,這幾年自己替高雄高雄爭取6000億的建設,但柯志恩卻在新版《財劃法》中,讓高雄損失近200億,呼籲柯委員應儘速調整,不要跟隨國民團總召傅崐萁的腳步傷害高雄。賴瑞隆喊話,如果再不調整《財劃法》,讓高雄實質損失近200億,高雄人是不會接受的;他亦再次呼籲傅崐萁、柯志恩重修《財劃法》,把高雄的公平正義還給高雄,因為高雄8名綠委也提出修法,希望柯志恩可以支持,這比她掛200塊看板還要重要。賴瑞隆說,呼籲柯志恩迷途知返並改過,儘速來重新調整《財劃法》,支持對高雄有利的版本,不要重北輕南、傷害高雄。被問及民進的候選人可能要到明年1月才定案,賴瑞隆則說,他尊重中央的初選民調期程規劃,但當然拖延愈久,可能內部影響力愈大,可是他依舊會尊重所有內同志與中央的規劃,「我們就是努力爭取鄉親支持,對我而言不是初選要獲勝,而是大選要贏,守住高雄的發展、台灣的利益,我們全力以赴,把初選當大選做準備」。面對柯志恩懸掛看板來勢洶洶,賴瑞隆強調,他們會全力備戰,希望爭取高雄市民的支持。他相信,自己過去獲得19次公督盟評鑑為優秀立委、替高雄爭取6000億的建設,還擔任過新聞局長及海洋局長,推動黃色小鴨觀光、五月天演唱會等成績,「我有絕對的信心,市民知道我會延續陳菊(前)市長、陳其邁市長的政績,繼續讓高雄進步發展,延續高雄的光榮」。原文出處:快新聞/把初選當大選在打! 賴瑞隆回應柯志恩參戰:全力以赴守住高雄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藍營台南內戰一觸即發!謝龍介V.S.陳以信拚初選 民進發聲了柯志恩角逐高市長 旗津掛競選看板.辦造勢記者會柯志恩再戰高雄 陳其邁談綠營初選:兄弟競賽稍微比畫就好
民視影音 ・ 18 小時前
美揭中灰色地帶手段 台周邊209漁船"刻意隱藏身分"
政治中心/林靜、葉晏昇 台北報導中國近年來經常利用民用漁船,對台灣進行灰色地帶侵擾,美國智庫CSIS公布最新報告,針對數萬艘船隻,報告透過比對整合船舶訊號、共軍軍事演習區域等資訊,發現共有209艘漁船會刻意關閉訊號、更改船名隱藏身分行蹤,專家建議政府應該適度揭露相關資訊,讓外界知道中國慣用手段。中國漁船近年來不斷透過各種碰撞意外、跨越中線等手段,進行灰色地帶侵擾,現在美國智庫CSIS公佈一份最新報告,揭露中方會刻意更改船名、故意隱藏身分。調查報告比對整合船舶的AIS,以及共軍軍事演習區域和全球漁業觀察組織等數據資料,發現總共有209艘船,會故意關閉AIS訊號,或等訊號變弱時更改船名,用意是刻意隱藏身分和船隻行蹤,智庫警告,中國正用系統性方式,將大量偽裝成普通漁船的船隻,做為海上力量延伸,在台灣周邊監視、騷擾及宣示主權等灰色地帶任務,為以後的軍事選項和長期脅迫鋪路。同樣長期飽受中國漁船侵擾的菲律賓,就建議台灣主動公布資訊、透過揭露行動反制中國。美揭中灰色地帶手段 台周邊209漁船「刻意隱藏身分」(圖/CSIS)菲律賓海岸防衛隊准將發言人塔瑞耶拉:「揭露資訊是為了讓菲律賓民眾團結,其次這項行動的另一個目標,要讓國際社會了解,在這個世界的區域中,存在著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國家不尊重菲律賓的主權,與主權權利。」國防院國防戰略資源所長蘇紫雲:「台灣也可以參考,菲律賓海岸防護隊的建議,就是主動公佈這些資訊,也就是以揭露資訊,資訊透明化的方法,來提高國民的警覺,同時讓國際社會更加理解,更明白中國這種蓄意的做法,是系統性的。」對內凝聚國內共識,對外爭取國際支持,法律專家則建議,台灣政府應該更明確定義並修法,用軍事、外交或資訊戰來因,避免誤判升高。成大法律系副教授陳怡凱:「我認為這份報告清楚地指出,如果台北能夠更以,現有的國際規範作為政策核心,將會受益良多,也能建立一個明確的政策基準點。」立委(民)王定宇:「讓國人瞭解,中國是如何霸淩我們國家的水域,以及中國的漁船,在什麼樣的行動下,根本就是進行軍事行動,而不是一般的漁民,透過透明讓國人知道,中國的灰色地帶的侵擾,沒有遠在天邊,是在我們國人的周邊正在發生。」美揭中灰色地帶手段 台周邊209漁船「刻意隱藏身分」(圖/民視新聞)不只漁船碰撞,今年也發生多起權宜輪違規破壞台灣海纜事件,政院上月拍板修正"海纜七法",下周立院經濟委員排案審查,要從立法面,遏止中國惡意侵擾。原文出處:美揭中灰色地帶手段 台周邊209漁船「刻意隱藏身分」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最新!台灣所有豬肉產品暫停輸出 解禁條件曝非洲豬瘟禍源找到了 梧棲養豬場廚餘竟來自台中公家單位把初選當大選在打! 賴瑞隆回應柯志恩參戰:全力以赴守住高雄
民視影音 ・ 1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