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流感大流行!醫示警「8族群」:落地48小時最危
生活中心/楊佩怡報導
日本近期流感疫情大爆發,東京、神奈川、埼玉等地陸續發布「流感流行警報」,且今(2025)年日本流感疫情,比起往年還要早了快1個月進入大流行,因此官方再三呼籲民眾做好防疫措施。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發文提醒,若是在國外不幸確診流感,「48 小時黃金治療窗」要盯緊,一旦出現流感症狀,就要在當地就醫。
醫師提醒若是在國外出現流感症狀,落地後48小時為黃金治療期,應立即在當地就醫。(示意圖/民視新聞資料照)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日前在臉書發文表示,「人在海外被流感重擊,比你想的可怕,語言不通+醫療不熟=最糟組合」。而為什麼在海外易得流感呢?主要原因包括「睡眠的剝奪」、「飛行的壓力」、「密閉的循環」;黃軒指出,抵達目的地後的48小時,是免疫力剛好是在谷底的時候,並建議不要馬上吃重口味、喝酒、熬夜,要多 補眠、補水、吃好、曬太陽,且盡量戴口罩,避免被異國病毒偷襲。若出現發燒、喉嚨痛、肌肉痛、顫抖等症狀,「48 小時黃金治療窗」要盯緊,立即在當地尋求醫療協助。
黃軒提醒到國外旅遊時,落地後48小時內是免疫力最弱的時候,應盡量戴口罩。(示意圖/翻攝自圖庫Pexels)
至於哪些人容易在海外得流感重症?黃軒透露以下高風險「八大族群」:
1. 65歲以上:研究指出,65歲以上感染流感後的併發症(肺炎、心血管併發症)顯著升高。
2.有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氣喘患者。
3.懷孕:特別是中後期,孕婦免疫、呼吸與心血管功能都受到壓力,病毒更容易進入肺部。
4.幼童(< 5歲):幼兒的免疫系統尚在「學習模式」。海外環境陌生,暴露病毒種類多,更容易引發高燒與肺炎。
5.免疫力弱包括:癌症治療中、服用類固醇、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器官移植者。
6.長途飛行/時差亂:睡眠剝奪會直接讓 T 細胞功能下降,病毒黏上你更輕鬆。
7.熬夜+飲酒+壓力大旅客:熬夜+喝酒 → 鼻腔乾燥、免疫力崩潰;這群人在國外,往往在「第一天還好好的,第二天突然變重症」。
8.去寒冷國家、乾燥地區:濕度 < 40% 時,病毒存活率上升、人體黏膜防禦下降。飛機艙內及寒帶的國家剛好完全命中這樣條件。
原文出處:日本流感疫情拉警報!醫示警「高風險8族群」要小心:落地48小時易確診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普發1萬「ATM領現」即將開跑!操作3步驟一次看懂
台16遊客遭義大利老闆錄影公審!竟只因「合吃5披薩」
日本流感疫情全面大流行!前台大醫籲旅日前「快打疫苗」
其他人也在看

大批人自費接種流感疫苗! 兒科醫:都是要去「這國」旅遊
「柚子醫師」陳木榮日前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日本最近流感盛行,大部分來診所打自費流感疫苗的人,都說是因為過一陣子要去日本,為了安全起見先去接種流感疫苗。陳木榮說到,以往的流感大流行都是農曆過年南北大交流,但今年是從9月1日開學之後就有一波大流行,「如果接下來...
CTWANT ・ 1 天前
日本流感大爆發!他歎「全程戴口罩」:還是得A流
日本近期流感疫情嚴峻,讓不少打算赴日旅遊的民眾十分擔憂,有旅客也分享,自己日本行全程戴口罩,沒想到還是得了A流,忍不住好奇其他網友的經驗談,在網上掀起討論。
Yahoo奇摩(綜合報導) ・ 5 小時前
日本流感疫情爆發!醫示警「落地48小時內最危險」:9成旅客早有徵兆
近年日本成為許多國人海外旅遊首選,不過最近日本流感病例大增,日本東京都政府13日發布季節性流感疫情警報,指出「病毒已達到警戒級別」。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對此表示,在海外得流感,往往會比想像中更加嚴重,根據統計指出,有高達9成國外住院的流感患者,其實在出國前就已有症狀,呼籲民眾若出現身體不適千萬別硬撐,尤其剛落地前兩天一定要特別注意,很多人都是地一天還好好的、第二天突然變重症。
太報 ・ 1 天前充氣城堡突消風孩童驚嚇哭嚎父母急 1童右腳輕微擦傷送醫
「翔童樂馬戲團」親子活動昨天在台中安和公園登場,昨晚8時當許多小孩正在充氣城堡內遊戲玩耍時,充氣城堡突然消風洩氣,孩童們驚嚇哭嚎,父母急忙撐起城堡,要把小孩抱出充氣城堡,有現場目擊民眾形容像是「絕命終結站」。協辦活動的立委廖偉翔說明,充氣城堡因電線被外力扯斷、插頭直接斷裂,造成設備突然洩氣。經查有1名孩童右腳輕微擦傷,已送醫治療,並承諾將加強管理,保護安全。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
赴日注意流感! 醫師建議:過年出國先打流感疫苗
近期天氣開始明顯轉涼,換季期要特別注意身體狀況,而在日本流感也正在流行期間。不少人分享從日本回來之後,就確診流感,就有醫師在社群上分享,近期來診所要自費打流感疫苗,大部分都說過一陣子要去日本,為了安全...
華視 ・ 1 天前

460萬中國客湧入!韓國人氣炸「反中布條掛滿街」批免簽:不是觀光,是佔領
韓國自從9月起暫時開放中國旅客免簽入境,大批中國旅客都飛往韓國旅遊,中國年輕族群近來也在抖音、小紅書上掀起「首爾病」風潮,紛紛表達赴韓旅遊後因過於思念韓國,回國後感到空虛、難以回到日常生活的狀態。雖然中國旅客對韓國流連忘返,但免簽政策卻引發韓國社會「反中情緒」逐漸升高,近日街頭有關反中內容的布條數量更是不斷暴增。
鏡報 ・ 1 天前
台中婦人至龍井圖書館遭30公分眼鏡蛇咬傷 送醫救治
台中一名41歲婦人今天在龍井區龍井圖書館,走出大門時突感覺右腳背一陣痛,發現遭眼鏡蛇咬傷。台中市消防局獲報立即派員前往救援,由救護車送醫救治;院方表示,婦人目前生命徵象穩定,持續觀察中。消防局與農業局廠商後續在現場捕獲一條30公分眼鏡蛇,台中市政府指出,種類屬舟山眼鏡蛇,為台灣原生種,分館人員已加強巡查館內外情況,並撒布石灰,預防蛇類入館。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日本流感暴衝!醫曝「落地後48小時最危險」:9成旅客早有徵兆
日本近期流感病例大增,讓不少準備赴日旅遊的民眾相當緊張。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醒,在海外染上流感時,旅客往往因語言、醫療制度不熟悉而更難及時就醫,尤其是長者、幼童、孕婦及慢性病族群,更可能因延誤處置而提高重症風險。他強調,若抵達當地的前兩天就出現不適,切勿硬撐行程,應立刻就醫。
聯合新聞網 ・ 18 小時前
70歲阿嬤金援孫讀書6年 沒感謝卻換女兒「這句話」
國際中心/李筱舲報導隨著人口老齡化,養老金的可持續性一直是日本社會的熱議話題。一名住在東京、每月靠14萬日圓年金與1300萬日圓存款維生的阿嬤,過去6年持續支援孫女學費,近日因資金壓力決定停止援助,本以為會換來女兒的感謝,卻遭女兒視為過於冷淡、理所當然。此事件引發社會對高齡者財務與子女教育費的討論。
民視 ・ 4 小時前退休阿伯爽中上億樂透!隱瞞老婆過秘密奢侈生活 下場超悲慘
日本有一名66歲退休男子,突然中了高達6億日元(約新台幣1.2億)的樂透獎金,但卻瞞著老婆,過著「裝窮」的生活,但私底下一個人跑去頂級溫泉旅館享受、購買豪車,但沒過多久的時間,孤獨與罪惡感就讓他快精神崩潰,最終轉念認真規劃資產,生活才逐步回到正軌。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臭氣沖天!高雄燕巢知名月世界山坡變成「垃圾山」
高雄燕巢知名月世界山坡變成「垃圾山」!記者近日前往燕巢月世界拍攝極惡地形,騎車路過一處位於燕巢區麒麟巷山坡地,此時一股濃烈臭味「撲鼻襲來」,呼嘯而過後臭味立即消散,心中一股不安的感覺湧上心頭,山區怎麼會有如此臭味飄散,於是立刻將機車掉頭尋臭搜索,在一處有邊坡護欄旁的山坡地越靠近越臭,於是將目光視線往
自由時報 ・ 9 小時前
不甩警2度勸戒!「台大男神」夜店嗨翻 酒駕開1480萬元法拉利逆向遭逮
[FTNN新聞網]記者邱梓欣/綜合報導知名26歲網紅「台大男神」孫炫東日前傳出酒駕事件,警方於8日清晨6時許發現,孫男酒後駕駛市值約1480萬元的法拉利488GTB行...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政大1科系將改名「資訊工程系」!內行人:分數會漲很多
隨著台灣科技業快速發展,高薪與職涯穩定等優勢讓理工科系備受青睞。被視為文組龍頭的政治大學近日公告,「資料科學系」將更名為「資訊工程系」,消息曝光後隨即引發討論,不少人甚至預期「改名後分數會漲很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丹丹漢堡大社店「11月底熄燈」 在地人錯愕:無法接受
南部知名連鎖速食店「丹丹漢堡」高雄大社店傳出結束營業消息,該店已營業35年,店家今(17)日在臉書粉絲專頁宣布將於11月30日熄燈。消息一出,引發眾多顧客不捨與惋惜。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以為普通感冒!大叔發燒送醫「雙眼化膿」失明 醫示警:1個月已5例
綜合陸媒報導,55歲的陳叔(化名)來自茂名,身體一向良好,沒有慢性疾病,上月出現喉嚨痛、發燒,以為是普通感冒,自行服用退燒藥,未及時就醫。豈料病情急轉直下,他開始氣促、意識模糊,後被診斷為化膿性腦膜炎,於10月4日轉入深圳三院ICU,入院時已昏迷,完全依賴呼吸機...
CTWANT ・ 21 小時前
吃飯皇帝大!腸胃權威吳明賢拒絕「邊吃便當邊開會」:靠三好一心養生,曝最推薦早餐水果
臺灣成年人當中,約有15%會得到潰瘍。早年醫界普遍認為胃潰瘍與壓力、飲食或體質有關,直至1980年代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會引起慢性胃炎,透過篩檢與治療,大幅降低國人胃潰瘍與胃癌發生率。國際胃腸科權威吳明賢指出,許多人仰賴胃藥舒緩胃痛、胃脹氣等毛病,其實該檢討的是飲食習慣:「你有沒有好好吃飯?」身為腸胃科醫師,他給大家最好的建議就是「寧可把食物當藥物吃,也不要把藥物當作食物吃」。
幸福熟齡 ・ 1 小時前
「日常4毒」養出癌細胞!醫:少碰降50%罹癌風險 多聊天助排毒
罹患癌症並非偶然,除了基因因素外,飲食與生活習慣同樣決定風險。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提到,台灣每3個人中有1人因癌症過世,多數人都很懼怕癌症,不過其實只要避開癌細胞最喜歡的4種養分,分別是糖毒、油毒、氧化毒與腸毒,有助於降低一半的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