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發一萬」成最新詐騙誘餌 刑事局提醒注意這些關鍵字
為防制網路詐騙內容持續擴散,刑事警察局積極監測及通報下架涉詐廣告及貼文。觀察近期網路詐騙態樣,詐騙集團多以投資、求職、活動體驗、補助金及贈送物品等名義誘使民眾不知不覺中落入詐騙陷阱,甚至已出現利用「普發現金1萬元」為噱頭之詐騙廣告,顯示網路詐騙已滲透至日常生活各種情境中。
刑事局表示,自114年1月1日起至114年9月30日止,共通報網路廣告平台業者下架逾7萬則詐騙廣告,其中114年第三季,通報Meta下架詐騙廣告5761則、通報Google下架詐騙廣告59則。觀察本季詐騙廣告態樣,假求職/假活動體驗占63.49%、假投資占27.62%、領取補助金占5.19%、其餘占3.70%。
刑事局也說明各類詐騙廣告常見的關鍵字或特徵,假求職及假活動體驗廣告以徵才、課程參與、活動體驗、做公益領禮券、推廣吃素等內容吸引瀏覽點擊,並引導至LINE聯繫細節,後續演變為騙取個資、投資詐騙、騙取金融帳戶、招募車手等情形;假投資詐騙廣告以「準時報牌」、「名人公益贈書」、「今天佈局、明天驗證」等話術吸引民眾,或偽冒知名企業家、財經名人、網紅營造專業形象取得信任;領取補助金詐騙廣告以領取生活補助金、援助津貼為關鍵字,後續以申請程序需要而要求提供金融帳戶。
因應普發現金1萬元即將發放,刑事局密切關注與其相關網路詐騙內容,並已蒐報數十則以普發1萬元現金為噱頭,實則為施行假投資詐騙之網路廣告,該類廣告以影片、圖片呈現聳動文字「1萬元放大方式」、「用手機變現」、「全民都能領」等,誘騙民眾進一步點擊。另刑事局觀察自114年第3季起,Threads平台之詐騙貼文數量有顯著增加,除假投資、假交友、假求職等內容外,有大量貼文會用店家歇業、二手出清、整理空間、情侶分手等理由欲販售或免費贈送物品,以吸引民眾瀏覽、留言,隨後提供「假賣貨便」連結,後續營造需進行身分驗證之假象,再引導民眾操作網路銀行轉帳。
刑事局呼籲民眾,切勿輕信來路不明的網路廣告與貼文,尤其是要求加入通訊軟體、提供個資、交付金融帳戶或轉帳操作的內容,均極可能為詐騙陷阱。遇有可疑訊息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查證,或提醒親友提高警覺,共同守護網路安全環境,避免財產損失。
刑事局強調,網路廣告平台業者依法有明確責任,不能放任詐騙廣告流竄,依據《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30條明訂,平台不得刊登或推播含有詐欺內容之廣告,並應建立完善的防詐管理機制。呼籲網路廣告平台業者切勿逃避責任,應積極配合法規,主動落實防詐義務,共同守護民眾財產安全、資訊安全與數位環境的信任基礎,從源頭防堵詐騙,避免民眾受害。
更多桃園電子報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家人認為我是沒用的老人」 遭詐460萬1年開庭20次 沒拿回任何錢
台灣投資詐騙案件層出不窮,一名新北市男子就成為假投資詐騙的受害者,被騙走460萬元後,人生徹底改變。這位男子不僅家庭關係緊張,被家人視為「沒用的老人」,一年來更奔波法院達20次,卻仍未能追回任何款項。根據打詐儀表板數據顯示,截至11月4日,全台假投資詐騙財損金額高達8000多萬元,儘管各地警方積極打擊詐騙,但假投資詐騙仍居各類詐騙手法之首,主要是因為詐騙集團善於利用人性弱點,加上跨境犯案增加了偵辦難度。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行程保密 蕭美琴原以為視訊演說
副總統蕭美琴應邀出席「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布魯塞爾年會,並進入歐洲議會發表演說後返台。涉外官員9日透露,蕭美琴原以為是以「視訊模式」參與,直到最後才知道要親赴布魯塞爾。此外,昨有網友在Threads上稱「法國bbc報導台灣捐贈80億歐元巨資交換演講」,總統府除批評內容惡意捏造,並已報警。
中時新聞網 ・ 5 小時前




擷發科以奇兵佈局美國本土產業轉型|董事長楊建盟:AI驅動硬體發展時代來臨
在新一代工業革命發展下,edge AI 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催化劑,對此,壹哥與擷發科董事長楊建盟做了簡短訪談,他認為過去那種「買硬體、軟體半買半相送」的時間點已經過去,現如今,已經是AI需求驅動硬體發展的年代。
壹哥的科技生活 ・ 13 小時前
Steam為何能成功?《柏德之門3》發行總監:因它不是被股東束縛的爛服務
最近有新調查指出,高達 72% 的遊戲開發者認為,Steam 在 PC 遊戲市場上擁有壟斷地位,但並非法律意義上的壟斷。而《柏德之門3》開發商 Larian Studios 的發行總監 Michael Douse,就對此分享了他個人的看法。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17 小時前大新竹跨年晚會活動未公布 驚見「應徵工作人」詐騙話術
新竹縣、市政府近年輪流主辦大新竹跨年晚會,今年交棒新竹市,活動內容尚未公布,卻已出現詐騙話術;新竹縣政府提醒,近期有人冒充官方,在網路散布「2026大新竹跨年晚會 招募工作人員」不實訊息,請鄉親務必留意不要受騙。新竹縣政府在網路各平台宣導,近期出現的「加入Line、填資料應徵工作」等訊息,都是假的,
自由時報 ・ 23 小時前第3季網路詐騙廣告 假求職、假活動占逾6成
(中央社記者黃麗芸台北9日電)刑事局今天表示,為防制網路詐騙內容持續擴散,第3季共通報Meta下架詐騙廣告5761則、通報Google下架詐騙廣告59則,且分析本季詐騙廣告態樣,假求職/假活動體驗占逾6成。
中央社 ・ 18 小時前
花蓮森林育樂場域11/10預警性休園 (圖)
颱風鳳凰逐步逼近台灣,為維護民眾安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轄管森林育樂場域自10日下午5時起預警性休園、休館及封閉,包括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圖)等處。
中央社 ・ 16 小時前
久戴降噪耳機恐害聽力退化?醫這樣說 一出現「3症狀」快立刻就醫
28歲阿信每天都準時到圖書館拼國考,為了不被干擾,幾乎從早上就戴降噪耳機直到回家,整天下來耳朵幾乎沒休息,直到最近出現耳悶、耳鳴以及頭暈等症狀,甚至睡覺時耳中不斷出現嗡嗡聲影響情緒,就醫檢查才發現是降噪耳機使用過久,導致聽覺過度補償反應。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田輝勣指出,如果持續未節制,恐怕會造成聽力退化。 降噪耳機引發聽覺補償作用 對聽力的傷害加倍 田輝勣醫師表示,降噪耳機會偵測環境噪音並製造反向聲波來抵銷,雖然可以製造出真空式安靜,但耳朵內部其實一直在接受抵銷後的訊號,內耳毛細胞和聽覺神經必須持續調整壓力與敏感度來維持平衡,就像肌肉一直維持緊繃狀態,時間久了會疲勞甚至受傷。此外,長時間在極度安靜環境中,大腦的聽覺中樞會把微小聲音放大,以維持對環境的感知能力,而當耳機一拿下,反而會覺得周圍聲音太大、難以適應,可能會有耳鳴、頭暈或覺得環境變得刺耳的不適感。 降噪又聽音樂 比純聽音樂更傷聽力 田輝勣醫師也提醒,如果在高噪音環境同時開啟降噪又聽音樂,為了抵抗被降噪吸走的低頻,耳機會自動提高音量或增強某些頻段,長期下來對聽力的傷害比單純聽大聲音樂還高,對於超長使用時間、對聲音敏感或
常春月刊 ・ 17 小時前剪輯拼接川普談話挨轟假新聞 BBC總裁為紀錄片辭職
(中央社倫敦9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廣播公司(BBC)總裁戴維和新聞部主管今天辭職。BBC因對美國總統川普演說的剪輯手法等問題而挨批偏頗。
中央社 ・ 3 小時前
女疑遭詐團利用 母急報中和警埋伏逮詐團車手
新北市中和區1名母親發現女兒陳女(28歲)疑遭詐騙集團利用,仍堅持前往擔任車手,心急如焚向警方求助,中和警分局即時介入並埋伏監控,成功在新北市中和區圓通路一帶查獲車手陳女及監控手陳男(20歲),2人當場依詐欺現行犯逮捕,全案依刑法詐欺罪、洗錢防制法移送偵辦。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0 小時前

【每日揭詐】11/8 稱普發現金帳號遭盜領 假檢察官詐走300萬價值黃金
防詐中心公布最新統計資料,11/8全國共受理407件詐騙案件,財產損失金額高達新台幣2億1192.7萬元。
太報 ・ 21 小時前
結合醫療、照護 嘉市育仁長照園區3年後啟用
振興長照社團法人附設育仁長照園區今(9)日在嘉義市高鐵大道453巷舉行動土典禮,該長照園區結合專業醫療與長期照顧,占地1500坪面積規劃設置200床住宿式長照空間、容納100人的日間照護中心,還導入智慧照護科技,將擴大嘉義市長照量能,預計2028年啟用。
自由時報 ・ 15 小時前

均華、信紘科 本季展望佳
隨著台積電2奈米量產,台積電供應鏈概念股也將跟著水漲船高,法人看好將供應台積電WMCM封裝設備的均華(6640),及半導體廠務工程的信紘科(6667),不僅第四季將能持續好的業績表現,更能樂觀期待明年發展。
工商時報 ・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