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惡肺癌轉移等於沒救?66歲翁靠這招治療 腫瘤全消失、5年無復發
小細胞肺癌被譽為「肺癌中的惡霸」,因惡性高、進展快且預後極差,一旦擴散幾乎無法手術,傳統治療也難敵復發風險。然而,一名轉移期病患接受免疫合併化療後,腫瘤竟完全消失,至今五年未復發,這不僅打破醫療預期,更見證免疫治療帶來的突破性轉機。
五年前確診晚期肺癌,絕境中的轉機
66歲的張先生(化名)長年吸菸,是一位退休工人。五年前他因持續咳嗽、呼吸困難及上半身浮腫前往就醫,檢查發現右側肺部與縱膈腔已有一顆接近11公分的大型腫瘤,且癌細胞已轉移至腦部與骨骼。經診斷為擴散期小細胞肺癌,病情嚴重,無法手術。醫師當時直言,病況發展迅速、預後不樂觀,僅能透過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緩解症狀,延緩惡化。
面對突如其來的重症診斷,張先生與家屬並未輕言放棄。他們主動尋求進一步治療建議,並選擇自費接受免疫治療合併傳統化學治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胸腔內科劉旭崇醫師指出,張先生在接受治療後腫瘤快速縮小,經多次影像檢查確認,病灶完全消失,且至今五年皆無復發跡象。雖然當初治療費用高達約200萬元,但病患回顧這段歷程時直言「這是最值得的一筆投資」,因為延續了他的生命,也守住了家庭。
看更多:最兇猛肺癌難活過1年!台大醫院破解「癌細胞自主發電」登權威期刊
小細胞肺癌是肺癌中的惡霸,九成病人不能手術
劉旭崇進一步說明,小細胞肺癌(SCLC)占所有肺癌約10~15%,但其病程快速、惡性度高且極易轉移,向來被視為「肺癌中的惡霸」。此類癌症多與吸菸有關,發現時往往已進入晚期,近九成患者確診時無法手術,僅能接受全身性治療。即使初期對化療或放療反應良好,但極易復發,且復發後對藥物產生抗性,導致整體預後不佳。
存活超過五年是奇蹟?免疫治療的「長尾效應」
傳統化療雖能暫時抑制腫瘤,但中位存活期僅約8~10個月。免疫治療則透過活化患者自身免疫系統,針對癌細胞進行長期監控與攻擊,尤其在部分患者身上,能產生所謂「長尾效應」,意思是病灶控制穩定、長時間不復發。張先生的案例即為此效應的具體展現。劉旭崇強調,這代表部分病患不僅能存活超過數年,更有機會回到近乎正常的生活。
看更多:免疫療法最高省247萬!健保6月擴大給付 3400名肺癌、大腸癌、乳癌患者受惠
健保給付早已上路!醫師籲:不要輕易放棄治療機會
過去,高昂的免疫治療費用讓許多晚期肺癌患者望之卻步。然而,自2023年12月1日起,健保正式納入擴散期小細胞肺癌的免疫治療,大幅降低治療門檻,讓更多病患在關鍵時刻有機會接受最合適的療法。根據醫界統計,近一年來已有越來越多病患成功申請並接受此項治療,逐步累積寶貴的臨床經驗,也證明政策鬆綁正實質改變病患的生存希望。
儘管小細胞肺癌仍是極具挑戰的癌症類型,但劉旭崇提醒,千萬不要被「惡性高」三字嚇退。他強調,隨著新療法的發展與健保政策的支持,只要病患願意配合治療,就有機會延長生命、提高生活品質。他也呼籲民眾定期篩檢、戒除菸癮,早期發現仍是關鍵,讓更多人有機會「從絕望走向希望」。
看更多:6旬婦肺癌腦轉移!用這治療腫瘤縮小 體力好每天運動3小時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提供
◎ 資料來源/澄清醫院中港院區
更多健康2.0報導
綠葉王「Benz雄」許紹雄腎癌逝!無症狀卻最致命?出現「這些徵兆」恐已晚!
懷孕驚見15公分惡瘤!馬偕「神之手」幫孕婦切除卵巢癌 母女均安
癌症存活率增加25%!新冠疫苗竟成癌症免疫治療「神隊友」 死亡風險減半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永豐銀行誠信經營致力推動公平待客企業文化
[NOWnews今日新聞]永豐銀行為落實金融消費者保護與公平待客行動力,近日分別舉辦「銀行防範資產挪用風險研討會」及「公平待客暨友善金融高階主管論壇」,董事長曹為實親臨致詞,強調銀行品德是客戶信任基礎...
今日新聞NOWNEWS ・ 3 小時前
需求偏弱 不銹鋼11月盤價呈平低盤
雖然川習會已在韓國釜山舉行,但受美中貿易戰和俄烏戰爭等因素影響,市場需求仍顯疲弱,加上原料成本仍高,不銹鋼大廠近日來陸續開出的11月盤價呈現平低盤走勢
品觀點 ・ 3 小時前
日職/林家正穿上日本火腿隊戰袍! 經紀公司曝未來規劃
中華隊12強冠軍捕手林家正在結束本季後驚喜現身日本職棒火腿隊,球團宣布他以「練習生」身分參加秋季訓練。林家正的經紀公司表示,此次前往日本主要是為了觀摩與學習,預計停留約一週,未來動向尚未決定。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
《魔物獵人 崛起》賣得比新作《荒野》還好!過去3個月仍賣出25萬份
日本遊戲大廠 Capcom(卡普空)公開最新的財報,顯示公司營運狀況非常不錯,主要歸功於旗下多款遊戲的持續熱銷。其中,格鬥遊戲大作《快打旋風 6》上市以來穩定為公司帶來營收,包含 6 月推出的 Switch 2 版,全球銷量已經突破 500 萬份。雖然《魔物獵人》系列也大賣,但讓人意外的是,大賣的並非是最新作,而是前一款作品《魔物獵人 崛起》。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1 天前
麵包「先冷凍再烤」比較健康?專家給答案 這1種吃法照樣血糖飆、還會變胖
很少有食物能像麵包一樣讓人如此喜愛、甚至渴望——這個令人安心的主食,我們一次又一次地伸手去拿。可能你常看到有人聲稱,只要把麵包冷凍、烘烤,或先冷凍再烘烤,就能讓普通的一片麵包升級成「超健康版本」。對此,「delish」網站上一名營養師(也是一位看過不少飲食流行趨勢的麵包愛好者),用事實來澄清,幫大家切開這些鬆散的謠言。先來看看冷凍或烘烤麵包時,實際上會發生什麼事。這些方法真有傳說中的效果,還是只是一半真一半假呢? 冷凍麵包的祕密 其實,當你把麵包放進冰箱冷凍時,背後有一些有趣的科學原理。研究發現,冷凍麵包確實有點科學依據。當麵包被冷凍時,裡面的澱粉會發生一種稱為回凝作用(retrogradation)的化學過程。回凝作用聽起來很專業,其實就是麵包烘焙完成、冷卻後,澱粉分子會自然重新排列。而在冷凍時,這種排列過程會加速,使部分可消化的澱粉「結晶化」,轉變成身體無法完全消化的形態,也就是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 什麼是抗性澱粉? 抗性澱粉簡單來說就是「人體不易消化的澱粉」。它不像一般澱粉那樣被分解成糖並吸收,而是更像膳食纖維,能相對完整地通過腸道,並成為腸道好菌的食物
常春月刊 ・ 10 小時前
台大醫12人沒症狀卻罹肺癌!誰是高危險群?名醫:1類人都該檢查
「好小子」顏正國確診肺腺癌不到1年,年僅50歲,令人唏噓。台大名醫指出,肺癌高居台灣「奪命癌王」,尤其肺腺癌相當兇惡,初期並無症狀,等到症狀出現往往已是末期。台大醫院曾為院內300多名醫師進行全面健檢
健康2.0 ・ 11 小時前
房地產通膨來了!虛坪改革「低公設比高得房率」建商求生賤招 專家:房價有感變得更貴...|房市觀點
繼2018年「雨遮不登記」後,內政部再次檢討的「虛坪改革」政策,強調要讓實際坪數更合理、房價更透明,以後不買車位的人將不必負擔「車位公設」;不過筆者要提醒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建商只能取決「蓋更少」與「提高單價」兩個大前提,換言之,未來新建案將會朝向更簡單、單價更高的方向發展,購屋者對於「房地產通膨」的感受將會更明顯。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1 天前
只有抽菸會得肺癌?權威研究指「追劇必備1零嘴」超危險
飲食習慣多樣,讓人眼花撩亂,不過長期吃高油高鹽或是高糖食物,讓身體發炎,免疫力下降,也可能引發癌症。現在有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除了抽菸會有肺癌風險,食用這些「超加工食品」如追劇必備洋芋片,或是蛋糕等,也可能是引發肺癌的另一個原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坣娜胰臟癌逝!研究揭「1物」超毒:大增罹癌風險
歌手坣娜於16日因胰臟癌病逝,享年59歲,消息一出震驚演藝圈與粉絲。醫師錢政弘表示,一般提到胰臟癌,會先想到糖尿病,但一篇針對成年女性得胰臟癌的研究發現,有抽菸者的罹癌風險多1.5倍。兒童時期曾吸二手菸者多1.47倍;有抽菸且在生活中吸二手菸者多1.68倍;有抽菸且在兒童時期吸二手菸的人更多出2.8倍,相當驚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大醫院外爆全武行!小黃司機拖人狂毆倒地 網友:打完直接送醫
台北市中正區昨(29)日下午驚傳火爆衝突!地點就在台大醫院正門外,兩輛計程車司機疑似因糾紛爆發激烈口角,其中一名司機竟當街將對方拖下車,拳打腳踢狠揍到倒地不起,整段過程被路人錄下上傳網路,引發熱議。
鏡報 ・ 1 天前
正妹網紅背景太驚人!是早稻田副教授兼醫師 網喊「上她的課不會睡著」
日本一名知識型網紅早水桃子,經營YT專門教導數學相關知識與研究,不過她的背景更是驚人,本身在早稻田大學任教,也具有醫師資格。不僅如此,鄉民對她最多的評價是:正妹教授!
鏡報 ・ 6 小時前
糖尿病是腎臟沉默殺手!醫嘆:9成6腎病患者無病識感
腎臟病被視為現代社會中最容易被忽略的「沉默殺手」,鄧子聰醫師指出,糖尿病是導致腎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當血糖長期過高,超過腎臟回收能力時,將嚴重損害腎功能。
中天新聞網 ・ 3 小時前
番茄每天吃1顆,降血壓、抗發炎、護攝護腺!「這樣吃」效果翻倍 醫大推
「番茄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這句老話,其實背後藏著真相!在營養師與心臟科醫師眼中,番茄絕對不是普通蔬果,而是幫助穩定血壓、抗發炎、減緩老化的重要食療幫手。炎炎夏日,正是吃番茄的好時機,一碗番茄沙拉或一杯冰番茄汁,不只能解渴消暑,更能為全身健康加上一道盾牌。 吃番茄 血壓更穩、發炎更少 根據《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在2024年的研究指出,在7056名高心血管風險長者中發現,每日攝取110克以上番茄者,其罹患高血壓的風險比每週不到一次者低了36%。不只如此,血壓數值(特別是舒張壓)也有明顯下降,尤其對一級高血壓患者幫助顯著。此外,《Clinical Nutrition ESPEN》在2022年的系統回顧與統合分析指出,攝取番茄製品能顯著降低促發炎細胞激素TNF-α濃度,對現代人常見的慢性發炎問題,如肥胖、心血管病、胰島素阻抗等具有潛在益處。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總結,番茄不只是「補充維他命」,更是「降低發炎、守住血壓」的超級幫手! 連泌尿科醫師也愛番茄? 攝護腺保健的天然好幫手 番茄不只是「心臟科醫師的寶貝」,它也是許多泌尿科
常春月刊 ・ 10 小時前
非洲豬瘟「帳算誰的」?媒體人給肯定答案
[NOWnews今日新聞]台灣出現首例非洲豬瘟案例,國民批評,民進政府在疫情爆發後,第一時間開始「造謠」與「卸責」,企圖轉移邊境管制不力的責任;政治評論員吳崑玉今(30)日在網路節目《新聞!給問嗎...
今日新聞NOWNEWS ・ 15 小時前

從台獨青年到國民主席:鄭麗文談「兩岸和解」
國民新主席鄭麗文當選後,首度接受國際媒體專訪。她曾高調支持台獨、加入民進,這次向DW首度完整分享「由綠轉藍」的政治心路歷程,並暢談她的兩岸願景,以及若與習近平會面要說什麼。
德國之聲 ・ 4 小時前會宋濤遭綠剿 蕭旭岑嗆無能扯後腿
準國民副主席蕭旭岑28日在天津會晤國台辦主任宋濤,民進指鎖定國民核心,進入「統戰新階段」;對此,蕭旭岑昨反批民進政客沒本事維持台海和平與兩岸關係,又阻止國民守護台灣人利益,是在扯後腿,對不起台灣人。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59歲坣娜傳胰臟癌逝!醫揭「1現象」是癌前症狀:很難發現
歌手坣娜驚傳於本月16日因病過世,享年59歲,如今有消息傳出,她是不敵胰臟癌病逝。胰臟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的第七名,由於不易發現與治療,發生率幾乎就是死亡率,向來被稱為「癌王」。醫師錢政弘表示,一項美國研究發現,胰臟癌患者在確診前一年半開始會出現體溫微微上升的現象,可能只是37.1、37.2°C,是值得民眾注意的細微徵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