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東屏專欄:花蓮洪災一個半月連兩次 責任歸屬還是理不清
梁東屏/專欄作家、前中國時報駐東南亞特派員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9 月23日發生溢流導致潰壩,大量泥流沖進光復鄉市區致災,造成19人死亡、5人失聯、139人受傷,實質受災家戶則達 1837 戶。
哪裡知道災難才剛過一個半月,本月11日,受鳳凰颱風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導致強降雨的影響,馬太鞍溪水位暴漲,結果與光復鄉隔溪相望的萬榮鄉明利村遭到泥流侵襲,社區部分住宅、道路與農地都被淹沒。所幸明利村大部分住宅都位於山坡地,真正受災的是有門牌的住家19 戶,沒有門牌的工寮 12 戶,至今為止尚未傳出人員傷亡,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只不過,兩次的災難都源自於馬太鞍溪,光復鄉在南岸,明利村在北岸,兩次釀災都是因為堤防有破口,關鍵是,地方人士都多次跟水利署及第九河川署做出反映,但對方不是敷衍以對就是掛出保證「絕對沒事」,結果卻出了大事。尤有甚者,出事之後,中央單位的權責人等還故意避重就輕混淆造成洪水的原因,企圖規避責任的意圖昭然若揭。
以明利村的洪災為例,事發之後該村村長林萬成第一時間就在媒體開炮,痛批中央權責單位對地方的陳情置之不理。林萬成指出,他自7月起就多次會勘馬太鞍溪明利村段的一處堤防破口並進行通報,甚至在中央會議上提醒其危險性,但對方卻遲遲未採取任何防護措施,甚至在事發當天他還再度與水利署人員到現場會勘,對方卻信誓旦旦地跟他說,「放心,絕對不會有事」,結果數小時後泥流就湧入明利村,最後還使得該破口擴大至百公尺以上。
一位不願具名的明利村居民表示,早知道光復鄉是因為堤防破口而發生水災,水利署卻後知後覺,「人為能預防的為何不做?會勘時還說不會有事,有事會負責,現在淹成這樣,拿什麼來負責?」;另一名村民則指出,堤防破口原先是以鼎塊、沙包暫時封堵,但後來因進行馬太鞍溪疏浚工程而被移除,颱風前僅撤走機具卻未重新堆回鼎塊與沙包,村長提醒也無人理會,導致洪水灌進村裡。「半個小時就可以搞定的預防卻不做,本來明利村不會淹水,結果現在淹成這樣,這不是人禍什麼才是人禍?」
事後,水利署長林元鵬坦承因未掌握實際狀況,導致堤防破口區無防護措施,「確實是我們的疏忽,目前已緊急封堵破口、搶災防水,避免災情擴大。」但他後來又改口指稱進水處是堤防尾端,本來就沒有堤防,但村長確實有提出要求「延伸」堤防,但經過評估後水利署認為沒有立即風險,「該處有高坎與道路作為天然屏障,但隨著河床抬高約5公尺,高度差縮小至僅3、4公尺,洪水一來突破形成破口」。他坦言,當初評估地勢較高,不需固置堤防,未料淤積改變地形,「這確實是我們沒有掌握到的實際狀況」。
行政院工程會主委陳金德則在赴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作業務報告並備詢時指出,他知道林萬成村長曾經反映相關事項,但強調溢流主因是堰塞湖事件後,留下來土石墊高河床跟堤防一樣高,因此「有堤防等同沒有堤防」,任何地方都會溢出去,長久之計是要加速疏濬,但疏濬不可能沒有便道讓卡車要進進出出,便道也可以說是一個缺口。
林元鵬和陳金德其實都只說了事實的一部份,但合起來之後,就可以證實林萬成和前述村民所說的都是事實。亦即林元鵬似乎想強調該處本來就沒有堤防,所以就談不上什麼「破口」,是洪水來了之後才突破形成破口。但陳金德卻指出「疏濬不可能沒有便道讓卡車進進出出,便道也可以說是一個缺口」。
換句話說,林元鵬所說的堤防尾端「並無堤防處」實際上是一個讓進行疏浚大卡車及大型機具出入的便道「缺口」,泥流一來,當然就變成「破口」,是造成泥流湧入的根本原因,而非陳金德所說的「有堤防等同沒有堤防,任何地方都會溢出去」。事實上,空拍圖很清楚地顯現,泥流就是從這個「缺口」或「破口」湧入明利村。
光復市區遭到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導致泥流入侵而造成人命及無可計算的財產損失,其原因跟明利村的泥流洪災幾乎一模一樣,都是中央單位一再忽視地方呼籲疏濬河川加固堤防所致。
光復洪災發生之後,所有的證據及空拍都表明在遭沖毀的馬太鞍大橋下游大約五、六百公尺處的兩個開口堤是罪魁禍首,洪水是從這兩個破口沖入,巨大的泥流連帶沖垮了緊連的長達2860公尺的光復1、2、3號堤防,光復市區以及佛祖街等重災區的洪水,就是從這裡一湧而入。
問題是,地方人士早就跟中央示警,要求第九河川署應該要疏濬河川同時加強、加固甚至重做堤防,主要就是因為馬太鞍溪淤積嚴重河床多年來墊高太多。本身也是受災戶的花蓮縣議會議長張峻在災後痛批,指稱去年十一月就發生過一次潰堤,他當時陪同地方鄉親向第九河川分署提出陳情,警告馬太鞍溪南側堤防會再潰堤,但九河分署僅作臨時修補,堆放一些沙包,沒徹底補強,結果同一處堤防再度潰堤,滾滾泥流灌入光復市區。
事發之後,林元鵬第一時間就表示災難之所以發生是因為水量過大,跟開口堤沒有絕對關係。但事實上就是馬太鞍溪的整段堤坊都是完好的,唯有這一段被沖毀。另外,本來被列為最危險的大馬村此次卻奇蹟式的沒有災情,最主要的原因並不是已成神話的大馬村長徹底執行撤離,而是因為堤防發揮了功效。所以,光復市區受災跟洪水從開口堤灌入連帶沖毀大段堤防絕對有關係,但林元鵬第一時間就急急說「沒有絕對的關係」,難道不是心虛,難道不啟人疑竇?
遺憾的是,事情發生之後輿論鋪天蓋地指責花蓮縣政府執行撤離不力,完全模糊了洪水才是真正問題的焦點。更何況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資料,花蓮縣政府回報的數字是收容所有130人,依親(前往親戚、朋友家避難)1365人,另有5348 人是採取垂直避難,總計6843人,和中央所匡列的8524人雖然有1681人落差,但若說完全未執行,則有失公允。
簡單地說,如果中央確實按照地方的要求做到位,把該補強或重建的堤防都切實做好了,前述的兩次災難其實都可以避免。現在,兩個雖然規模有別但卻如出一轍洪災發生在幾乎同一地點,責任歸屬還不清楚嗎?
水利署現在表示,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以來,水利署同仁夜以繼日、幾乎不眠不休,在人力與機具極限調度的情況下全力搶修。僅用11天即完成馬太鞍溪下游2860公尺臨時土堤復原與加固作業。那麼,為何先前地方提出要求時不做?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中颱鳳凰來勢洶洶 賴清德提醒「花蓮堰塞湖達紅色警戒」:該撤離就全撤
花蓮停班課遭疑慢半拍 卓榮泰:盼地方應依中央的統一規劃
專訪花蓮救災總指揮/2個月任務20天完成 季連成:現場彷彿世界末日
其他人也在看


馬太鞍溪堰塞湖常態警戒中 (圖)
林保署16日上午監測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為1006.6公尺,湖區面積8.0公頃、蓄水量33.0萬立方公尺,僅為9月23日溢流前的0.37%,自潰決以來水位累計下降達132.4公尺,目前維持常態警戒中;所形成的3號堰塞湖,截至16上午蓄水量約15萬立方公尺,無明顯變化,目前持續溢流。
中央社 ・ 1 天前
鏡評/向左走 向右走
「左派」「右派」在台灣的政治版圖與經濟發展上,從來就只有模糊的面貌,台灣只有統獨之爭、鮮少左右路線的辯論。但是自從川普上任美國總統後,他的團隊在全世界強力支持右派政,短短不到一年,原本已經升溫的左右對立急速加溫、即將沸騰。將要來臨的2026年,「左右鬥爭」可能與AI並駕齊驅,成為影響股市投資與企業布局的主題,這個警訊明確又響亮,並非危言聳聽。
鏡報 ・ 1 天前
陳嘉宏專欄:這個立法院根本把違憲當喝水
中華民國中央與地方的財政連結,建立在統籌分配稅款、一般性補助款、計畫型補助款這3種補助款的分配上面。「統籌分配款」係由中央政府依法收取,但需強制發還給地方自治團體之國稅;這有點像是中央在全國各地方政府收了許多雞蛋(稅收),統一放在籃子裡,再依各地稅基比例、人口比例等公式計算,再發還給各縣市、直轄市的國稅款項。
鏡報 ・ 1 天前【公告】元大金控代子公司元大證券(韓國)補充說明114年11月6日公告董事會決議通過發行無擔保混合債之發行條件
日 期:2025年11月17日公司名稱:元大金(2885)主 旨:元大金控代子公司元大證券(韓國)補充說明114年11月6日公告董事會決議通過發行無擔保混合債之發行條件發言人:黃維誠說 明:1.董事會決議日期:NA2.名稱﹝XX公司第X次(有、無)擔保公司債﹞:元大證券(韓國)無擔保混合債3.是否採總括申報發行公司債(是/否):否4.發行總額:韓圜170,000,000,000(5年贖回:韓圜110,000,000,000/7年贖回:韓圜60,000,000,000)5.每張面額:韓圜10,000元6.發行價格:依面額發行7.發行期間:30年或以上(附帶5年及7年贖回選擇權)8.發行利率:5年贖回5.0%/7年贖回5.7%9.擔保品之種類、名稱、金額及約定事項:不適用10.募得價款之用途及運用計畫:強化資本和償還短期債務11.承銷方式:私募12.公司債受託人:不適用13.承銷或代銷機構:無14.發行保證人:不適用15.代理還本付息機構:友利銀行16.簽證機構:不適用17.能轉換股份者,其轉換辦法:不適用18.賣回條件:不適用19.買回條件:(1)發行公司得依其自行決定,於首次可贖回日(
中央社財經 ・ 13 小時前
高市介入「臺灣有事」損人不利己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的「臺灣有事」說使日中關係急轉直下,面臨「釣魚臺國有化」風波以來最嚴峻的挑戰。高市上臺後顧及對中、韓的外交,試圖淡化極右派的色彩,在「歷史認識問題」及「臺灣問題」上保持克制,成功藉南韓慶州APEC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
奔騰思潮 ・ 23 小時前
《大濛》:回望白色恐怖,是否能以喜劇為刃?
在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創傷始終是一道未痊癒的傷口。在轉型正義尚未真正落實的情況下,將這段歷史改編為影視作品,創作者常陷入吃力不討好的困境。一旦處理過於嚴肅,便被指說教或疏離觀眾;若使用商業片語彙,又可能被質疑輕率、消費創傷。創作者在歷史與美學之間行走,如履薄冰,既有要回應集體記憶的倫理責任,又要在觀眾早已麻木的現實中,尋找重新觀看歷史的可能性。
思想坦克Voicettank ・ 23 小時前《產業》2026晶圓代工業估增2成 先進與成熟製程發展兩極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調研機構TrendForce日前舉行「AI狂潮引爆2026科技新版圖」研討會,預估2026年晶圓代工產業將成長約20%,其中先進製程受惠於高效運算(HPC)需求,將以年增達31%的動能帶領市場,與成熟製程呈現兩極發展。 TrendForce表示,先進技術包括的前段製造及後段封測,皆因AI需求強勁、供應商稀少,短中期成為稀缺資源,價格逐年上漲。而成熟製程隨著各應用鏈回補庫存,2026年需求亦可望成長。 然而,由於消費終端缺乏強而有力的創新應用、地緣需求分散,加上多家廠商開出新產能,成熟製程整體成長動能受限,且出現地區資源分配不均情況、價格持續下行,成本壓力及銷售成為晶圓廠雙重負擔,如何配合各地的在地化供應需求、有效分配區域產能成為課題。 此外,隨著AI算力需求成長,先進封裝面積不斷擴大,需求自CoWoS開始衍生至嵌入式多晶片互連橋接(EMIB)、CoWoP、CoPoS,TrendForce認為,晶圓廠與封裝廠間的競合和隨之配合的供應鏈亦成為關鍵話題。
時報資訊 ・ 13 小時前《ESG》裕融捐助光復重建500萬元 攜格上租車支援災區代步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花蓮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引發洪災重創當地。裕隆(2201)集團執行長陳莉蓮關懷災民重建家園與交通困境,整合集團資源,啟動「花蓮光復災後重建行動力計畫」,捐助3000萬元。 其中,裕融(9941)響應集團號召捐助500萬元,透過旗下格上租車提供即時且實質的行動支援,除風災第一時間緊急調動6台拖吊車急援,災後復原階段更投入逾60輛代步車,透過馬太鞍、太巴塱及大安三所教會及7所學校、5間在地社福組織,提供災區代步車資源,災後一個月服務超過5000趟次。 一場風災重創花蓮光復鄉,裕隆集團旗下行遍天下道路救援的「拖吊超人」們火速馳援,拖吊超過三百台廢棄與泡水車輛,大力加速災區清理速度,隨著災區進入重建復原階段,裕隆集團更投入3000萬元,透過「花蓮光復災後重建行動力計畫」,為災區重建交通韌性。 其中裕融企業捐助500萬元,攜手格上租車籌組移動超人隊,總計投入逾60台各式代步車,在光復鄉馬太鞍部落、太巴塱部落、光復地區中小學以及多個社福場域,提供為期三個月的「社區免費代步車服務」,解決災後重災區居民、社福團體因車輛受損,幾乎只能靠步行移動的困難,尤其亟需醫療救助、接
時報資訊 ・ 14 小時前
中和「德穗安居」動土!釋出339戶社宅2029竣工
國家住都中心推動公地活化,規畫複合開發旗艦指標案,今(17)日舉行「德穗安居」社會住宅暨板橋監理站新建統包工程動土典禮,副總統蕭美琴應邀出席,表示她非常喜愛中永和生活圈,社宅品質越來越好,對想安居樂業的青年都是人生第一個夢想實現,祝福工程順利。
中時新聞網 ・ 18 小時前房仲:前3季預售屋銷售低於開工數 新建餘屋恐增加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17日電)信義房屋統計今天引用數據表示,今年預售屋賣得遠比開工量少很多,預售屋揭露數據顯示前3季只賣3萬戶,推估全年銷量恐怕只約剩去年的3成,但今年全年的開工數量推估將達11萬戶,若外在環境沒有出現轉機,長期新建餘屋可能會逐漸增加。
中央社 ・ 13 小時前11月電子期漲 金融期跌
(中央社台北17日電)台北股市今天上漲49.81點,收27447.31點。11月電子期收1637.65點,上漲10.85點,正價差3.43點;11月金融期收2218點,下跌20.6點,正價差1.23點。
中央社 ・ 16 小時前
超好笑!俄首款AI機器人慘摔 被拖走蓋黑布
[NOWnews今日新聞]還沒學會站就想走路?俄羅斯首款國產人工智慧(AI)人形機器人「AIdol」近日首度公開亮相,只見他上台前準備昂首闊步,但每跨一步卻都顯得步履蹣跚,沒想到走沒幾步就慘摔在地,當...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國壽健康險3大改制!「全發小樹點」讓服務資源更多元
[Newtalk新聞] 為落實「讓健康有力於你」長期經營健康的承諾,國泰人壽自 2024 年啟動「健康新組織、健康全外溢、健康點數 GO、國泰健康家」四大行動方案,承諾每年億元投資健康,至今不到一年時間已投入逾 2 億元。 根據《2025 國泰人壽保戶健康年報》顯示,每天健走 7,500 步的保戶住院發生率減少 25%,確實有效提升保戶健康意識與健康生活品質。國泰人壽今(17)日宣布「健康保單全外溢」,並從 2026 年起,將外溢回饋方式由保費折減升級為「全發小樹點回饋」。新的健康點數獎勵採周周回饋,並串聯國泰集團小樹點生態圈資源提供心理諮商、物理治療等多元健康兌換服務,讓健康真的有利於保戶。 外溢保單是一種結合了保險保障和健康管理機制的保單,旨在透過「保費折扣」、「增加保額」或「回饋金」等方式,鼓勵被保險人透過規律運動和健康飲食來自主管理健康。這種保單的目的是從「事後理賠」轉變為「事前預防」,達到「多贏」的局面,同時降低個人的罹病率與保險公司的理賠率。 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表示,國壽自 2024 年啟動至今已投入逾 2 億元推動健康,2026 年推出三大關鍵行動,第一項為「外溢+」,
新頭殼 ・ 16 小時前房市低迷... 預售屋交易量驟降 成屋銷售恐將成常態
房市市況低迷,過去預售屋銷售量與開工量相近、甚至賣得比開工還多,景氣好時預售案完銷或接近完銷再動工是常態,不過今年預售屋銷售量遠低於開工量,推估預售屋全年交易量不到4萬戶,但開工推估達11萬戶,顯示許多預售屋未能順利出售,愈來愈多個案進入興建期,都還大量有餘屋待售。業者認為,若景氣未見回升,未來成屋銷售將成常態。
中時財經即時 ・ 14 小時前
郵局ATM今開放領普發1萬 花蓮「2郵局」假日也營業
全台郵局ATM自今(17)日起開放民眾領取普發一萬現金,11月24日起則開放至櫃台領取,並實施證號尾數單雙號分流措施,還可領到特製紅包袋。此外,花蓮地區2間郵局將特別提供假日專辦普發現金領取服務,方便當地民眾。
中天新聞網 ・ 21 小時前【公告】榮剛董事會決議買回庫藏股事宜
日 期:2025年11月17日公司名稱:榮剛(5009)主 旨:榮剛董事會決議買回庫藏股事宜發言人:康永昌說 明:1.董事會決議日期:114/11/172.買回股份目的:轉讓股份予員工3.買回股份種類:普通股4.買回股份總金額上限(元):11,621,228,9405.預定買回之期間:114/11/18~115/01/176.預定買回之數量(股):15,000,0007.買回區間價格(元):21.95~51.81,公司股價低於區間價格下限,將繼續買回8.買回方式:自集中交易市場買回9.預定買回股份占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之比率(%):2.4910.申報時已持有本公司股份之累積股數(股):15,238,00011.申報前三年內買回公司股份之情形:(1)實際買回股份期間:114/10/31 ~ 114/11/14 、預定買回股數(股):10000000 、實際已買回股數(股):10000000 、執行情形(實際已買回股數占預定買回股數%):100.00(2)實際買回股份期間:114/07/02 ~ 114/08/06 、預定買回股數(股):10000000 、實際已買回股數(股):523800
中央社財經 ・ 14 小時前
蘭蘭夫人會客室(下)/不解的母愛 尹昭德
尹昭德愛運動、體力好,多少遺傳了父親的健康基因,他今年送98歲的爸爸回對岸湖南老家享晚年,老家那邊有親戚照顧,飲食也比較合口味,讓他放心。不過爸爸要身體檢查什麼的還是飛回台灣,老人家身體硬朗可以飛來飛去,尹昭德身為長子,盡量隨傳隨到,全家人聚餐維繫情感也總是他來吆喝。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中國人脆問台人「回歸中國擔憂什麼」?香港人冷回網讚翻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中國近期對台灣文攻武嚇不斷,除了頻繁軍演製造區域緊張外,對台民眾也積極在各領域進行統戰。對此,一名中國人透過Threads發文,指出想聽聽台灣人對於回歸中國的擔憂是什麼。除了引發熱議之外,更有香港人冷回 1 句話,讓網友笑翻。
民視 ・ 16 小時前
《百萬小學堂》小西瓜長大了!近照曝光變正妹中醫師 網驚呼:門診要爆了
「選我!選我!選我!選我!」綜藝節目《百萬小學堂》昔日人氣「小學生智囊團」成員小西瓜(廖書嫺),在節目播畢後一路專注課業,如今已經是林口長庚中醫師。她的近照今(16日)曝光,網友看了驚呼「門診要爆了」!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