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糖≠健康!英國研究曝驚人真相 每日喝「1飲料」肝病風險飆升60%
代糖飲料雖標榜「無糖低熱量」,但恐怕不如想像中健康。粉專「韋恩的食農生活」近日引用英國最新研究指出,每日飲用低熱量代糖飲料者,罹患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MASLD)的風險竟比喝含糖飲料者更高,前者增加達60%,後者為50%,相較之下選擇喝水則能顯著降低風險,專家呼籲「水才是對身體最好的飲品」。
該粉專以「代糖飲料一樣會引起脂肪肝,風險甚至比含糖飲料還高」為題發文分享,含糖飲料長期被視為造成代謝異常、增加內臟脂肪與脂肪肝的主要因素,因此不少人誤以為改喝無糖或代糖飲料就能更健康,然而最新研究顯示,這樣的選擇恐怕並不如想像中安全。
該粉專表示,英國最新研究已證實,代糖飲料同樣可能損害肝臟健康,甚至引發脂肪肝的風險還高於含糖飲料。研究團隊分析英國生物資料庫中12萬名受試者的資料發現,每日飲用超過250克(約一罐)的含糖或代糖飲料,都會顯著提高罹患肝臟疾病的風險。
粉專進一步指出,研究發現,每日飲用低熱量代糖飲料(LNSSB)者,罹患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MASLD)的風險增加達60%,而每日飲用含糖飲料(SSB)者,風險則增加50%。在平均追蹤10.3年的期間內,共有1178名受試者罹患MASLD,其中108人因肝臟相關疾病過世。
粉專指出,攝取代糖飲料與肝臟死亡風險有明顯關聯,且無論含糖或代糖飲料,都可能導致肝臟脂肪含量增加。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正是因肝臟脂肪過度堆積而引發,長期可能出現肝炎、腹部疼痛、疲倦、食慾不振等症狀。目前,這項疾病已成為全球最常見的慢性肝病,影響超過三成人口,並迅速躍升為肝臟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顯示,即使每天僅飲用一罐代糖飲料,也可能增加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的發病風險。至於為何含糖與代糖飲料都會傷肝,原因在於含糖飲料的高糖分會引起血糖與胰島素劇烈波動,促進體重增加及尿酸升高,最終導致肝臟脂肪堆積;而代糖飲料雖然無糖,卻可能改變腸道菌群、干擾飽足感、刺激對甜味的渴求,甚至誘發胰島素分泌異常,間接影響肝臟代謝功能。
因此,粉專最後呼籲,無論含糖或代糖飲料都應盡量避免,以降低肝病及心腎代謝疾病的風險。研究顯示,以水取代含糖飲料,可將MASLD風險降低12.8%,取代代糖飲料則可降低15.2%,但若僅在含糖與代糖飲料間互換,風險並不會下降。專家強調,「水才是最健康、最安全的飲品」。
更多udn報導
無糖≠健康!研究曝:每日喝1飲品肝病風險飆升60%
ChatGPT安排台灣行!日女抵機場傻了:從頭到尾在日本
大雨天鞋子全濕怎麼辦?7個超實用急救法
比藝人還搶鏡!坤達拘提畫面「檢察官顏值」網歪樓
其他人也在看


慈濟xSDGs 西澳原民義診從齒健康診
在澳洲,與柏斯距離六小時車程的偏鄉「卡爾古力」,牙科醫護人力短缺,專科治療很多都需要去柏斯,原住民衛教知識不足。澳洲柏斯的慈濟人醫會,在墨爾本與布里斯本的志工助援下,今年再度前往舉辦義診,包括牙科...
大愛電視 ・ 1 天前
情緒起伏大、吃甜食會愧疚?醫示警:恐是糖上癮徵兆
許多人認為,只要有規律運動習慣,喝點含糖飲料沒什麼大不了。不過,小兒內分泌暨減重專科醫師王律婷提醒,含糖飲料的健康風險遠比想像中嚴重,即便有運動習慣,也無法完全抵銷含糖飲品對身體代謝的影響,最新的美國大型研究也狠狠打破這項迷思。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醫警告「這10大徵兆」代表你已糖上癮! 一包餅乾秒嗑光、吃甜食有愧疚感都中
許多人認為,只要有規律運動習慣,喝點含糖飲料沒什麼大不了。不過,小兒內分泌暨減重專科醫師王律婷提醒,含糖飲料的健康風險遠比想像中嚴重,即便有運動習慣,也無法完全抵銷含糖飲品對身體代謝的影響,最新的美國大型研究也狠狠打破這項迷思! 每週攝取兩杯以上含糖飲 有運動仍有罹糖尿病風險 根據發表於《 Diabetologia 》的前瞻性觀察性世代研究結果顯示,即使運動量達到建議標準,長期每週飲用兩份以上含糖飲料者,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相對風險,仍比同樣運動量但每月飲用少於一份含糖飲料的人高 22% 。王律婷指出,所謂含糖飲料,除了街頭常見的手搖飲,也包括運動飲料、碳酸飲料(如可樂、沙士)、果汁飲料,甚至標榜 100% 的純果汁。然而,即使改喝熱量較低、糖分減少的代糖飲料或是零卡飲料,研究也顯示,若每週攝取兩杯以上,長期下來,即使運動量達建議標準,相較不喝的人,仍會增加7%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飲品糖分吸收速度快 當心糖癮危機 不僅如此,一篇發表於《 Advances in Nutrition 》,納入 29 項前瞻性世代研究的統合分析研究指出,每多喝一份含糖飲料(約 39 克糖),罹患糖尿病的相對風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吃了非洲豬瘟會怎麼樣?營養師解答4大疑問
[NOWnews今日新聞]今(22)日傳出台中市出現非洲豬瘟案例,農業部上午在農業部一樓大廳舉辦「疑似法定動物傳染病說明記者會」,部分民眾擔心會吃到瘟豬肉,對此,營養師宋明樺在臉書發文指出,非洲豬瘟對...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台東7連霸議員驟逝!疑大腸鏡切息肉 醫揭大腸鏡「2種息肉」千萬別亂切!
寫下台東政壇7次參選、7次全勝傳奇的前台東縣議員黃瑞華,驚傳於已於10/11病逝,享壽73歲。 這位才剛在3年前告別28年政壇生涯、期許要當個「快樂老人」的政壇長青樹驟然離世,據傳,他是因為進行
健康2.0 ・ 1 天前
比含糖飲料更恐怖!每天喝「1無糖飲料」 脂肪肝風險增60%
代糖飲料真的比較健康嗎?近日食安專家韋恩(楊世煒)在臉書發布貼文,表示含糖飲料早就被認為會引發新陳代謝的問題,但最新研究顯示,代糖飲料雖然沒有糖分,但還是可能會損害肝臟代謝,甚至風險還會比含糖飲料高。
鏡報 ・ 1 天前
非洲豬瘟斷117魂…5天禁殺!黃偉哲怒批「這類人可惡」:毀滅性打擊
血汗防守20年功虧一簣!台中梧棲養豬場117隻豬死亡,農業部證實,驗出非洲豬瘟陽性反應,震驚社會。台南市長黃偉哲昨(23)日緊急召開記者會,宣布從第二預備金撥付1000萬元規劃防疫宣導、產業及消費端的應對等;針對害破功的老鼠屎是誰?他直言:「不能隨意揣測,但很可能是有人把疫區豬肉製品帶回來,這真的很可惡!」,對台南養豬重鎮,是毀滅性打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日本人三餐吃白飯!「為何不會得糖尿病?」 醫曝2大關鍵解答了
糖尿病是以持續性高血糖為特點的代謝性疾病,也是台灣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就有網友好奇,為何日本人三餐都吃白飯,卻不會得糖尿病?對此,醫師蒼藍鴿(吳其穎)列出2大關鍵,表示其實日本受到飲食西化的影響,糖尿病盛行率漸增,只不過放眼全世界依然是「中等偏低」的程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棄保潛逃加拿大 台大狼醫鄭文芳返台遭收押|#鏡新聞
居然有醫生敢作不敢當,這一名台大的前婦產科主任鄭文芳涉犯性侵案,被起訴之後,居然直接放棄40萬的交保金、潛逃到加拿大,逃了七個月在昨天(10/21)依舊被押解回台、移送台北地院,法官裁定羈押禁見。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
每3人就有1人有脂肪肝 研究:維生素E可有效改善
台灣每3人就有1人罹患脂肪肝,嚴重者可能導致肝硬化甚至肝癌。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每天補充300毫克維生素E,能在肝脂肪堆積、肝臟發炎與纖維化等指標上顯著改善,顯示維生素E具有護肝的潛力。
中天新聞網 ・ 5 小時前
提里鄰政3大升級藍圖 林俊憲:1年僅增2億打造韌性台南
積極尋求台南市長內選將出線的民進南市立委林俊憲,繼提出台南老人、婦幼福利改革藍圖;今天他再針對基層里、鄰長工作提出「里鄰政三大升級願景」,包括調高各里建設經費到1年15萬元、增發各鄰長1月2千元的工作協助費及建置里政數位平台,前兩項1年僅增加約兩億預算,可協助打造韌性城市。
自由時報 ・ 10 小時前資源回收場電線老舊釀火災波及消防器材公司 業者判刑、賠償千萬元
洪姓父子經營的資源回收場發生大火,廠房幾乎付之一炬,還波及旁邊一家消防器材公司廠房,火調單位鑑定起火原因為回收場電線老舊疏於維護致災,洪姓父子被檢方依公共危險罪起訴後,屏東地院判處父子倆各6個月徒刑,得易科罰金;遭波及的消防器材公司並提告求償,屏東地院民事庭判決洪姓父子及所屬資源收回場應連帶賠償10
自由時報 ・ 13 小時前
胎兒驗出罕見疾病「巴陶氏症」忍痛引產 醫:提醒高齡產婦宜接受羊膜穿刺檢測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卵巢早衰的39歲王小姐因茂盛醫院試管療程下成功誕下健康男寶,但第2 […]
觀傳媒 ・ 1 天前
冷凍肉病毒活1000天 勿吃半熟肉
台灣防堵「非洲豬瘟」破功。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皆明確指出,非洲豬瘟並非人畜共通傳染病,因此不會透過與豬接觸,或食用豬肉及其製品而傳染給人類,也就是人類不會因非洲豬瘟而生病。
中時新聞網 ・ 17 小時前
10/10豬死亡!議員問「肉流入市面、學生營養午餐嗎?」 台中市府給答案
台中市梧棲區一處養豬場,近期發生豬隻陸續死亡,送驗病死豬檢體,昨(21)日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呈陽性反應。根據農業部公布的時間軸,早上10/10便發生豬隻死亡,今10/22消息才曝光。台中市議員吳佩芸質詢問「是否有病豬流入市場?」甚至擔心「是否有肉品流入學校營養午餐使用?」
太報 ・ 1 天前
坤達閃兵稱「忘了介紹人是誰」 女醫嗆:傻子才去當兵嗎
43歲Energy成員坤達昨(21日)捲入閃兵爭議,今凌晨返抵國門後被警方帶回永和分局偵訊,他坦言多年前花費20到30萬元閃兵,但避重就輕,忘了介紹人是誰。對此,女醫師黃宥嘉表示,一定得將背後的集團抓出,否則會讓當兵的民眾都被認為是傻子。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