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股》英業達:AI動能充沛 創波段新高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伺服器主板龍頭廠英業達(2356)在AI伺服器領域展現訂單成長動能,並積極強化海外產能布局,受到市場買盤青睞,今日盤中高點一度觸及49.8元,創下7個月波段新高,截至上午12時16分暫報47.6元,漲幅1.28%,成交量3萬9757張。
英業達目前正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的輝達(NVIDIA)GTC大會上,展出為客戶打造的GB300 AI伺服器機櫃,管理層指出,現階段的在手訂單相當充沛,也注意到原廠委託設計製造(ODM)專案當中,晶片大廠皆較為青睞寬版的機櫃風格,隨著客戶需求加速推升,有望帶動集團營運表現進一步走強。
此外,子公司英華達將對越南廠進行現金增資6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8.3億元),並啟動自地委建廠房及附屬設備工程,總預算不超過5622萬美元(約新台幣17.2億元),新產能工期至少需三個季度以上,預計2026年下半年啟用,越南可望成為英華達智慧裝置客戶的重要供應據點之一。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雙創新高》台積電發爐飆1515元 指數漲逾400點登28386點
焦點股》黃仁勳公開點名感謝 台積電、日月光創新天價
焦點股》京元電:輝達訂單供不應求 股價破200元新天價
英業達集團強化越南製造 英華達砸17億擴充產能
其他人也在看

從虛擬到現實!緯創用AI模擬蓋AI伺服器工廠 德州AI運算超級中心2026年上線
緯創今年在美國德州興建AI超級運算中心,累積投資額已達7.61億美元,緯創表示,德州的AI超級運算中心預計於2026年上半年啟用,隨著緯創持續強化AI相關產品設計製造能力並推動策略藍圖,在美國建立製造營運據點是滿足客戶需求、實現全球布局的重要一步。
鏡報 ・ 1 天前三商壽併購案爭議延燒…金管會全程掌握 彭金隆:玉山金清楚公司治理
玉山金併購三商壽引發「是否需發布重訊、是否違反公司治理」兩大質疑。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昨(30)日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表示,金...
聯合新聞網 ・ 34 分鐘前《韓股》AI帶旺晶片股 KOSPI大漲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投資人看好AI將推升晶片公司獲利表現,周三南韓KOSPI指數盤中大漲1.61%,報4074.95點。 三星電子稍早前漲1.3%,SK海力士大漲5.66%,電池大廠LG Energy Solution漲近2%, 韓國科學技術情報通訊部(Ministry of Science and ICT)宣布南韓和美國就共創「科技榮景」簽署備忘錄,包括將使用AI技術加快科技與產業發展。 SK海力士表示,全球記憶體晶片市場的「超級周級」可望延長,且由於對AI應用的需求持續成長,晶片的供應增長可望受限。 其他重磅股方面,現代汽車漲2.59%,起亞漲2.11%,浦項漲0.47%,三星生物製藥(Samsung Biologics)跌0.8%。 外資賣超韓股1277億韓元。 韓元微跌0.06%,報1433.5兌一美元;前收價為1432.7兌一美元。 今年以來,KOSPI指數已經大漲69.83%。韓元兌美元匯率今年以來升值2.7%。
時報資訊 ・ 1 天前焦點股》鴻海:擴大佈局AI中心 帶量衝18年新高
鴻海(2317)近年持續強化旗下AI運算能量,將以不超過420億元的價格採購AI算力雲端業務營業用資訊設備,以建置AI算力集群暨超算中心。在市場買盤士氣大受激勵之下,鴻海股價今日盤中高點觸及263元,創下18年新高,截至中午12時36分暫報260元,漲幅4%,成交量10萬7524張。
自由時報 ・ 1 天前工業富聯:AI伺服器營收大增 助攻第3季獲利成長62%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9日電)鴻海旗下工業富聯今天公布第3季財報,單季歸屬母公司業主獲利人民幣103.73億元,較2024年同期大增62.04%,單季每股基本純益人民幣0.52元;今年前3季累計獲利約人民幣224.87億元,年增48.52%,每股純益人民幣1.13元。
中央社 ・ 1 天前裕民旗下裕民風能攜手Purus共同成立「UPO」,布局亞太離岸風電市場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裕民航運(2606)旗下裕民風能(UMO)與英國Purus集團旗下全球離岸能源海事服務領導企業共同宣布成立合資公司UPO Holdings Co., Ltd.(UPO),加速拓展臺灣及亞太區離岸風電市場布局。此國際合作將於 「2025 台灣國際風能展」正式亮相,象徵跨國海事合作與能源轉型發展揭開新篇章。UPO已訂製兩艘客製化的全新VARD 419型海洋風電運維母船(Commissioning Service Operation Vessels, CSOV),船舶長度88公尺,專為臺灣海域嚴峻風、流、浪條件設計,並搭載多項業界領先的設備與技術,包含Seaonics全電動Walk-to-Work(W2W)三度空間動態平衡廊橋,提供安全高效之人員通行方案;先進DP2動態定位系統,確保於惡劣海況下船舶船位的恆定性及保持高精準操控;油電混合動力推進系統,有效降低排放並降低燃油消耗;可容納最多120名乘客的舒適住艙,包括最多93位技術人員,支援船舶能在風場長時間作業;「ClimateMax」空調與濕度控制系統,提升乘客於熱帶海域環境舒適度;智慧化船載監控及安全管理系統,
財訊快報 ・ 1 天前
茂迪參加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 (圖)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29日登場,茂迪總經理葉正賢(右)表示,以防眩光太陽能板、勻光式透光模組,以及具防冰雹功能的可彎曲太陽能板為展出重點。
中央社 ・ 1 天前
茂迪今年海外營收占比逾65% 全年營運展望樂觀
太陽能模組廠茂迪(6244)今日於「2025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 2025)」,以「綠能建築 × 永續農電 × 高效轉換」為主軸展出多款創新模組產品,總經理葉正賢表示,三大亮點包括防眩光太陽能板、勻光式透光模組及今年新研發「具防冰雹功能的可彎曲太陽能板」,同時,日本、歐洲、
自由時報 ・ 1 天前《科技》AI創新驅動 台IC製造業產值今明2年接力拚高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工研院舉辦「眺望2026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工研院產科國際所(IEK)分析師劉美君預期,台灣IC製造業產業產值2025年估創4.3兆元新高、年增26.9%,受惠AI議題持續發酵,2026年產值有望續增11.6%、突破4.8兆元再締新猷。 劉美君發表「AI與創新應用驅動全球IC製造業戰略再進化」專題演講時指出,AI角色在第四波AI浪潮下逐漸蛻變,隨著技術演進重新定義人類與AI間的分工與關係。無論是生城式AI或實體AI,AI技術從虛擬世界延伸至實體世界,與人類並肩互動。 然而,隨著創新應用增加,AI模型運算規模與成本暴增,各類型AI應用硬體規格變動驅使晶片製程規格需強化彈性對應。在自研AI與邊緣AI晶片持續滲透下,晶圓製造商須持續推進先進製程技術,2~7奈米製程成為重點,產能布局與產品線更需增添彈性、因地制宜。 在晶圓代工領域,製程面關注2026年後先進製程競賽需引入GAAFET、CFET等垂直型元件架構及背面供電技術,透過材料與製程技術協力實現下階段AI晶片的規格需求。產業面則著重在去全球化分工體制後,晶圓代工業需依據各地客戶需求,進行海外相關產能設置。 記憶
時報資訊 ・ 1 天前《其他電》宜特前3季每股賺4.2元 新服務布局添2026動能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電子驗證分析廠宜特(3289)公布2025年第三季自結合併營收12.75億元,季增5.95%、年增14.31%,連3季創高,但營業利益0.84億元,季減4.75%、年減29.06%。加上業外收益季減63%,使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0.74億元,季減33.44%、年減13.04%,每股盈餘1元,雙創近7季低。 合計宜特2025年前三季自結合併營收36.11億元、年增11.51%,營業利益2.94億元、年增0.91%,雙雙續創同期新高。惟因業外收益驟減58.98%,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3.12億元、年減20.2%,仍創同期第三高,每股盈餘4.2元。 觀察宜特本業獲利指標,第三季毛利率、營益率「雙降」至24.45%、6.59%,雙創近2年低。前三季毛利率27.43%、營益率8.15%,遜於去年同期28.12%、9.01%,營益率為近4年同期低。 對於第三季營收創高、獲利反探近7季低,宜特說明,主因「2奈米ALD新材料驗證平臺」及「矽光子與CPO驗證方案」2項新技術服務的擴廠與導入研發費用於第三季先行認列,屬於「費用先行、效益隨後」的階段性現象,未來將成為推動營收與獲利成長
時報資訊 ・ 1 天前《半導體》力成FOPLP 明年大擴產
【時報-台北電】封測大廠力成(6239)28日舉行法說會,董事長蔡篤恭表示,2025年資本支出由年初預計的150億元,提升至190億元,2026年將大幅增加至400億元以上,主要是將用於扇出型面板級封裝(FOPLP)的擴產。蔡篤恭宣布,力成在FOPLP已有重大成果,目前的產能已全被客戶預定,明年將全力擴產,估計2027年FOPLP將放大營運貢獻,整體而言,力成預計明年營運可望持續成長。 蔡篤恭指出,在FOPLP已有重大成果,先前客戶來接觸之後,已預定力成所有產能,目前力成FOPLP月產能約6至7千片,客戶使用的領域包括GPU、HPU,也有用於AI的CPU,明年力成規劃投入10億美元針對FOPLP進行擴產,預計2027年FOPLP營收貢獻將全面放大。 營運方面,公司強調2024年集團全年營收733億元,2025年在少了西安廠半年營收貢獻,影響逾30億元的情況下,今年全年營收目標仍維持小幅成長、力拚高於733億元;第三季相較第二季營收成長逾一成、動能持續至第四季。 產能利用率方面,第三季封裝約85~90%、測試約70%,第四季產能利用率持續看正向,顯示訂單與產能配置維持健康水位。展望202
時報資訊 ・ 1 天前
盤前/GTC會後 黃仁勳9檔台派朋友高飛
輝達(Nvidia, NVDA.O)執行長黃仁勳於台灣時間29日華盛頓 GTC 大會中重申對人工智慧(AI)長期發展的樂觀態度,駁斥市場對「AI 泡沫」的擔憂,並預期公司新一代晶片在未來數季將創造高達 5,000 億美元營收,帶動台系 AI 供應鏈普遍走強。黃仁勳表示,企業願意為 AI 工具付費,反映真實市場需求,AI 將徹底改變全球經濟結構。他指出,目前市場對 AI 投資的疑慮「被過度放大」,實際應用正快速擴張至工業、運輸、能源與自動化領域。消息激勵輝達股價大漲近 5%,市值突破 5 兆美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境外電商落地恐卡法規 龔明鑫:將跨部會研議中資電商管理
行政院長卓榮泰昨(28)日提出,將研擬境外電商限期落地納管,對此,經濟部長龔明鑫今(29)日表示,現行法規對中資來台營業的管制是依「行業別」為基準,但「電商」並非明定的行業別,相關管理涉及跨業領域,需進行跨部會協調。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安世易主風暴!荷蘭接管激怒大陸 母公司揭「生存威脅」掀裁員
荷蘭政府近期決定接管晶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Nexperia)引發動盪,安世母公司聞泰科技(Wingtech)近日警告,安世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威脅」。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老牌機電廠國際智能源週搶商機!東元導入綠色金融 大同擬胡志明購廠
老牌機電大廠在國際智能源周大搶電力節能商機,東元結合綠色金融,整合國內ESCO(能源技術服務)業者推出結合綠色融資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目前有十餘案洽談及運作中,4月取得綠電執照,明年第一季可以售電;大同在越南胡志明市擬買進變壓器廠,美國因電力需求詢單件數成長六成,明年營收以成長15%為目標。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仁寶AI Agent平台榮獲「2025數位轉型楷模應用創新獎」
仁寶(2324)今(29)日宣布,旗下「AI Agent 多代理協作平台:推動工廠數位轉型的新引擎」,榮獲台灣電電公會主辦之2025數位轉型楷模應用創新獎,展現公司在智慧製造與企業數位轉型領域的卓越成果與技術實力。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聯合再生宣示低碳能源布局,打造90%可回收低碳展區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2025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今日登場,聯合再生能源(3576)以「Power Your World光的連結」為主軸,執行長張為策表示,概念以「能量」為核心,打造出90%可回收、減少90%碳排放的展區。張為策表示,此次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聯合再生能源以「Power Your World光的連結」為核心,代表能源的啟動與希望的延伸,進入生活中的每個層面,從個人、家庭、企業到整個社會,都能透過再生、低碳能源,使世界充滿能量;同時,更象徵聯合再生能源在策略性、全方位布局再生能源市場下的Total Solution系統思維,展現了聯合再生能源以身為產業領導品牌以身作則的決心和全體營運團隊的遠見抱負,更是加強聯合再生能源己身在國際永續供應鏈中的價值。張為策進一步說明,此次整體展位結構以「可回收方形框架」並搭配「低耗能LED 漁網燈」以及「3D全息投影展示」取代木工施作與一次性印刷,同時展位內設置「永續聲浪」Live Podcast行動車為活動中樞,邀請到各個領域的專家前來分享,能源故事、生活永續議題和專業知識,從現場延伸到Podcast節目,向外擴散、
財訊快報 ・ 1 天前《電週邊》英業達集團再擴越南廠 明年H2投產
【時報-台北電】英業達持續擴展全球多元生產布局,宣布旗下英華達之越南子公司,預計將以5,622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7.2億元內總預算,再興建一自有新廠,預計最快明年下半年啟用投產、年底前量產,產品線仍集中於智慧裝置相關產品。 英華達於前一波美中貿易戰期間,即為因應美系客戶生產需求、先赴馬來西亞建置非中國之生產據點,後又前往越南購地建廠。初期以美系客戶的聲學相關智慧裝置產品為量產主力,隨著其在當地一、二廠的產能逐步到位,近兩年間,在地生產線已陸續擴展非中系客戶之智慧裝置、智慧手持及穿戴裝置等產品線。 在歷經前幾年全球疫後產業低潮期後,英華達去年營運已回穩至年正成長走勢,旗下位於馬來西亞與越南的兩大非中國生產據點,也在客戶訂單需求回溫下,逐步提升產能效率。其中,越南廠更已開始貢獻獲利,今年間越南二廠亦已啟用、投入量產。 法人看好,英華達斬獲的大額新訂單在越南新廠投產後,其越南廠的貢獻度將進一步提升,除有助於英華達整體營運加速轉正,亦進而對英業達整體營運帶來助益。 除了越南外,英業達近一年多來亦積極擴展在泰國、美、墨等產能,以配合客戶因應美國關稅政策變化之生產需求。今年第二季間,為再擴展美系
時報資訊 ・ 1 天前
個股/AI電源績優 光寶科新目標價曝
台灣電源與伺服器廠光寶科(2301)受惠AI伺服器強勁需求、CSP(雲端服務業者)客戶擴增與產品組合升級,2025年第三季營運表現優於預期,多家投顧上調目標價與獲利預估。凱基與玉山投顧均指出,公司正成為AI電源供應鏈中結構性成長的關鍵受益者,預期2026年AI伺服器業務將大幅放量,推升獲利創高。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焦點股:搶先進封裝測試商機+產品結構優化,中探針強拉漲停
【財訊快報/研究員周佳蓉】中探針(6217)上半年產品比重探針業務佔七成,金屬成形加工雖然佔比僅4.7%,但成長幅度最高,主因在去年併購中國冠德電子,並以此切入機殼領域。在連接器業務方面,已切入無人機、AI眼鏡市場,訂單將一路延續至明年,公司研發的Pogo Pin,除了3C電子也可用於機器人、汽車領域,相關連接器效應可望持續發酵;半導體領域,則持續耕耘包括測試座、微機電式探針、1200W高功率老化測試座(Burn-in Socket),除了順利打入封測與IC設計大廠供應鏈,也預計在最快在今年底前量產,成為一大新動能。隨著智慧眼鏡及無人機鏡頭連接器等訂單陸續於下半年出貨,新品毛利率可望逐步往上,加之既有手機客戶拉貨效應、半導體測試新品逐步放量,下半年營運情況將優於上半年。股價回測至月線附近出量反彈,技術指標也呈KD低檔翻揚、MACD收斂,短線觀察前波59.3元日後若能順利突破,有利於攻擊動能持續。
財訊快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