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口堰塞湖警戒13天成功拆彈 馬太鞍堰塞湖仍有隱憂
花蓮燕子口堰塞湖靠工程團隊開道,直衝壩體上方降挖引流,29日成功拆彈,結束13天警戒。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雖早已溢流,但壩體仍未潰決,且有大量土砂堆積坡面,仍有隱憂,解除紅色警戒後,仍需長期監測。
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17日清晨近5時,微地動儀器記錄持續18秒的振動訊號,是大理岩高陡岩坡的崩落聲,數萬立方公尺的岩石瞬間堵住立霧溪,形成新的燕子口堰塞湖。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這並不是燕子口第一次出現堰塞湖,根據東華大學強韌防災團隊紀錄,燕子口相同位置最早在1951年地震後形成73公尺高的天然壩,半年後才潰堤;1998年颱風芭比絲後再次形成堰塞湖。
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嚴重死傷,災後不到一個月內,燕子口堰塞湖形成,相關單位不敢大意,公路局、太管處當天即封路及封園,下游影響區域居民緊急撤離,隔天堰塞湖水漫淹至中橫公路。
中橫公路靳珩隧道西口因湖水水位上漲幾乎淹沒,湛藍湖水景色令外界印象深刻,溢流湖水從靳珩隧道東口流出,漫過從魯丹橋兩側落下成瀑布,再匯入立霧溪,原本人車通行的中橫公路成為溪水改道的水路。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監測,燕子口堰塞湖壩高54公尺,壩體土砂體積40萬立方公尺,蓄水量約190萬噸(滿庫230萬噸),量體跟水量都比馬太鞍溪堰塞湖來得更小,且壩體是大理石跟花崗岩組成,不會有土石泥流問題。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及宜蘭分署合作,研議從舊台8線開闢道路,讓重機械進入壩頂開挖引流,過程中歷經廠商招標,最終由曾協助花蓮0206、0403的救災老朋友,嘉南重機械有限公司接下拆彈任務。
嘉南重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國寶親自指揮施工,他說,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第二天,就帶著40多部重機械進駐花蓮,再來協助燕子口堰塞湖減災工程,經專家討論後,採逐層降挖壩體方案。
黃國寶說,這是大家合作的成果,有爬上邊坡的工作人員處理鬆動的邊坡落石,壩體開挖過程常因落石中斷,一面開挖,一面關注落石狀況,感謝很多人的幫忙,才能順利完成降挖工作。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觀測,燕子口堰塞湖昨天上午11時25分發現溢流水量逐漸增大,11時40分壩體潰決,幾乎完全沖毀,湖水傾瀉而下,40分鐘內水位就下降18公尺。據成大團隊監測,下游最大洪峰造成錦文橋橋墩水位上升2公尺,所幸並沒有造成下游災情發生,堰塞湖水位已下降至原河道水位,僅剩少量壩體殘存土石分布河道,對下游已無致災風險。
花蓮分署昨天下午4時20分宣布解除立霧溪警戒。公路局太魯閣工務段也趕工進場清理淤土,確認道路安全無虞後,恢復原有日間管制放行,太魯閣國家公園仍維持強震復原階段,部分景區開放。
相較燕子口堰塞湖從發現到潰決短短13天成功拆彈,馬太鞍溪堰塞湖雖於上月23日壩頂溢流導致潰決,蓄水量從9100萬噸下降至155萬噸,天然壩體積仍有約1.1億立方公尺,解除紅色警戒後,仍需長期監測。
21日中午在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游800公尺,形成小型堰塞湖,滿水位60萬噸,於當天晚間溢流,水位上升一度造成涵管便道封閉,雖沒有造成災情,但也凸顯上游土砂堆積的隱憂。
特遣隊伍徒步進入堰塞湖,領隊之一張光承提出警示,這次溢流到光復鄉的土砂約1386萬立方公尺,上、中游還有約2.5億立方公尺的崩塌堆積土砂,雖不會一次沖刷下來,但遇到颱風、大雨沖下100萬、1000萬立方公尺就會對下游帶來威脅。
特遣隊伍點出,目前科學監測有限,未知的事仍多,人為築堤雖能暫時改變河流的行徑,但在極端事件下,水流往往仍會依循既有的地形低窪處復返,對於那麼大量的土砂的治理、對策仍待解方。
(責任主編:莊儱宇)
其他人也在看

燕子口堰塞湖成功引流!從溢流撤離到度過洪峰…「蒂芬妮藍」湖水沒了,農業部還原驚心動魄半小時
花蓮縣的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雖然湖面散發著夢幻的「蒂芬妮藍」,但也對下游造成嚴重的威脅。所幸在經過13天監控、疏散與處置後,農業部周三(10/29)宣布,經過降挖與引流作業,成功解除燕子口堰塞湖壩體的危機。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還原近半小時25分鐘的驚心動魄拆彈過程。 10/29上午11時25分,施工人員發現燕子口堰塞湖溢流水量增大,壩體開始出現沖刷跡象,現場人員與下游緊急撤離;11時30分,沖刷加劇、壩體逐步潰散。 接著來到11時40分,壩體幾已完全沖毀,絕大多數水體傾瀉進立霧溪下游;11時50分,下游最大洪峰出現,橋墩水位約上升2公尺。 洪峰過後,堰塞湖水位下降至原河道水位,僅少量壩體殘存土石分布於河道,形成少量蓄水區域,但已無致災風險。
今周刊 ・ 1 天前
危機圓滿拆彈!燕子口堰塞湖壩體完全潰決 「前後對比畫面」曝光
林保署花蓮分署說明,今天11:25,現場施工人員發現堰塞湖壩頂溢流水量逐漸增大,現場人員立即安全撤離,其後壩體開始出現沖刷跡象;11:30,沖刷情形加劇,壩體逐步潰散;11:40,壩體幾乎已完全沖毀,堰塞湖絕大多數水體已傾瀉入立霧溪下游。根據成大團隊監測顯示,下游最...
CTWANT ・ 1 天前
養豬協會建議阿兵哥幫忙消化30萬禁宰豬!網轟:阿兵哥不是廚餘桶
[Newtalk新聞] 台中梧棲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疫情,中華民國養豬協會28日建議幫監獄加菜或找阿兵哥幫忙消化豬肉,不過遭國防部婉拒,稱目前副食供應站冷凍豬肉存量充足,而網友也直言「為什麼有事就要找阿兵哥?有對人家很好嗎?」 中華民國養豬協會28日拜會朝野團,針對豬隻禁宰15天累計的30萬隻豬,呼籲團協助消化,建議「30萬隻豬一定要消化,我們跟矯正署說一下,看守所,監獄都吃很差,幫他們加菜,阿兵哥吃豬排,30萬隻一個月就吃完了」。 針對請阿兵哥消化豬肉的建議,國防部指出,目前副食供應站冷凍豬肉存量充足,各伙食團以滿足官兵營養均衡及衛生健康為原則,同時國軍冷凍生鮮肉品採公開招標採購,投標廠商須備有「屠宰場登記證明」,且販售肉品必須為CAS(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認證產品。 對於養車協會的建議,網友紛紛留言「軍人欠你們的喔?叫盧媽媽吃啊」、「阿兵哥不是你們的廚餘桶,每次有什麼崩盤都要國軍吞下去,怎麼不崩盤個肯德基麥當勞」、「為什麼不是台中市政府買下來給台中政府人員跟市民吃?」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豬肉價崩盤趁機囤貨賺一筆?陳駿季:冷凍業者切勿趁機哄抬肉價!中市府非洲豬瘟疫調報
新頭殼 ・ 1 天前
珍珠不是冠軍!營養師揭「手搖飲配料熱量排行榜」,粉粿、芋頭竟都列紅燈區
手搖飲已成為台灣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街頭巷尾各式飲料店林立,尤其珍珠奶茶更是國民飲品。然而,飲料加料看似增添口感層次,實際上卻可能讓熱量攝取嚴重超標,其中最危險的配料竟非大眾認知的珍珠,而是另
食尚玩家 ・ 5 小時前

光復救災28天餐費近億!議員質疑花蓮縣府:每天有發到3萬個便當?
花蓮光復鄉的馬太鞍溪堰塞湖因受樺加沙颱風影響,造成溢流,災後各地的熱心民眾成為「鏟子超人」,前往災區協助清理,也有許多善款湧入光復。而今(30)日花蓮縣政府也公布災害準備金動支案件彙整表,不過議員胡仁順發現在救災共28天採購便當費用高達9166萬7040元,換算下來每天會發超過3.2萬份便當,遠遠高出人潮高峰期,因此怒批縣政府花費不合理。
太報 ・ 15 小時前
花蓮燕子口堰塞湖拆彈成功 工程團隊向立霧溪致敬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的堰塞湖,經過連日降挖與引流工程,昨(29)日上午壩體已完全被沖毀。所幸洪峰通過後,並沒有傳出災情,相關警戒也在昨日下午4時20分正式解除。受影響封閉的中橫公路台8線,也在昨晚5時恢復「天祥到太魯閣口」路段的管制放行,每日開放5個時段通行。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拆彈7天 燕子口堰塞湖警戒解除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17日出現後,林保署23日出動機具對壩體降挖與引流減災,29日中午約11時許溢流水量逐漸增大,湖水不到1小時幾乎全數傾瀉而下,壩體隨之潰決、消失,燕子口堰塞湖警戒終解除。林保署感謝所有參與單位的專業協力與守護,施工團隊離開前,6部大怪手一字排開向山林致敬,令人感動。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感動!花蓮燕子口堰塞湖潰決未釀災 6台怪手「展臂謝山神」
花蓮縣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29日早上突然潰決,幸而當時已在進行壩體降挖與引流作業,加上防範得宜,本次未造成水患災情。現場人員敬拜山神與土地眾神感謝保佑,6台怪手也朝山的方向「展臂致敬」。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颱風延長賽沒結束?專家估下周恐雙颱形成 曝「1警訊」:注意炸雨
已經過了霜降日期,來到10月底,恐怕還是有颱風生成機會。天氣專家吳勝宇今(30)日強調,晚上東北季風會增強,但太平洋熱帶洋面仍相當活躍,目前有3個系統擾動;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認為,未來預估恐有2個颱風生成,儘管路徑變數仍大,但須特別留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今晚低溫恐探17度!專家曝「新颱風侵台機率」:2關鍵要再觀察
東北季風再度增強,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表示,今(31)日北台灣再度轉涼,今晚到明晨最低溫將來到17度。至於菲律賓東南方熱帶擾動近日有機會增強為颱風,雖直接威脅台灣機率低,但仍可繼續觀察其進到南海的變化及外圍水氣是否往北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燕子口堰塞湖壩體「幾乎潰決」湖水全數傾瀉而下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前天啟動壩體降挖,因上游集水區密集降雨,造成壩體溢流水道水量擴大,今天中午發生壩體遭水流沖刷破壞壩體,引發立霧溪下游水位抬升,約40分鐘堰塞湖水位下降18公尺,下午最新消息,堰塞湖壩體已幾乎完全潰決,湖水全數傾瀉而下,立霧溪下游人員與設施均安。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入秋以來最大降溫!東北季風恐影響至下週六 北台3地區低溫下探18度
中央氣象署指出,今(31)日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增強,清晨苗栗以北有局部短暫陣雨,花東地區也有零星降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白天起鋒面遠離,降雨轉為以迎風面為主,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山區、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雨,大臺北平地、桃園地區及竹苗山區也有零星降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中南部山區有零星短暫陣雨;北臺灣天氣再度轉涼,整天氣溫約21至26度,其他地區早晚也涼,低溫22至24度,白天高溫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終於放晴!明東北季風減弱北部重返30度 未來天氣趨勢一次看
[Newtalk新聞] 下了快半個月的雨,明(30)天終於將迎來好天氣,氣象署指出,明天白天東北季風減弱,不只雨量較少,氣溫也將明顯回升,北台灣有機會重回30度左右,不過明晚又會有新一波東北季風增強,一路降溫至11月3日,但這次冷空氣水氣較少,僅迎風面北部、東半部有短暫陣雨。 氣象署指出,明日白天東北季風減弱,是接下來一週中降雨較少的一天,各地多雲到晴,僅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宜蘭、花蓮可能有零星降雨出現,午後高屏地區、其他山區可能有零星午後陣雨,但雨量不多,且北部、宜蘭白天氣溫可達28至30度。 但明日晚間起,東北季風再度增強,並一路持續至下11月3日。31日北部、東半部、恆春半島地區轉涼,白天氣溫下滑至20至25度,夜間清晨氣溫維持22至25度,白天則約28至32度;11月1日至3日降雨較少,雨區主要分布於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宜蘭、花蓮有局部短暫雨,北部山區、台東、恆春半島有零星降雨,其他地區多雲到晴,午後南部、中部山區有零星降雨。 預計11月4日這波東北季風減弱,環境轉為偏東風,隔天11月5日再有一波東北季風,北部、花蓮有局部短暫雨,台東、恆春半島有零星雨,其他地區多雲,且強度會比
新頭殼 ・ 1 天前
颱風季延長賽!下週估有雙颱接連生成 氣象粉專提醒:要留意共伴
即將進入11月,但南方熱帶系統再度活躍!「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指出,下週預估有2個颱風接續生成,儘管路徑變數仍大,但要特別留意是否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天氣風險」也提及,目前數值模式持續預報11月初在菲律賓東方海面有颱風形成機會。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明起北東降雨「低溫下探19度」 周末恐有熱帶系統發展
今天東北季風減弱,白天短暫回溫,但晚間起東北季風增強,北部、東半部降雨增加,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劉沛滕表示,下周一起雨區再擴...
聯合新聞網 ・ 15 小時前
把握空檔!白天回暖轉乾 晚起又變天「降至19度」陰雨天
今(30)天白天東北季風減弱,除了東半部、北海岸有零星雨外,其他地區回到相對穩定的天氣,北台灣高溫會回升到28度,不過很快地,晚上起東北季風又會增強,伴隨水氣增加,北部、東部又會回到陰雨的天氣,氣溫也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周四短暫回暖 周五再一波東北季風南下 最低溫下探19度
天氣風險分析師歐宗學指出,今日受到東北季風持續影響,華南雲系帶來的水氣明顯減少,預估白天起桃園以南陸續都會轉為晴到多雲天氣,迎風面的大臺北、東半部地區則持續有較多雲量及局部短暫雨機會,中南部山區午後也會有短暫陣雨機會。
天氣多一典 ・ 1 天前
關島旁熱帶系統恐生成颱風 氣象專家揭預估路徑
賈新興說明,目前位於關島附近的熱帶系統,預計在本週六、日可能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之後也有機會發展成颱風,路徑預估將往西移動,通過菲律賓呂宋島南方海域。不過他提醒,超過五天的預報變數仍大,需密切留意後續最新資訊。至於台灣天氣方面,賈新興指出,從本週五起至下...
CTWANT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