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病就送急診!醫見「假日孝子」一問三不知嘆:反而幫了倒忙
你有假日孝子症候群嗎?急診室醫師吳佳駿(小吳醫師Ray)於《陪爸媽走到最後》一書中,結合醫師的專業與子女的親身經驗,並訪談長照人員、社工與多個家庭案例,細膩描繪陪伴父母老去的挑戰;全書從醫療現場、照顧者心理、父母視角、長照資源到臨終告別五大面向出發,提供實用知識與心靈支持,陪伴讀者少一些慌張,多一些安心。以下為原書摘文:
假日孝子症候群
每逢假日,急診室有一類病人最讓醫師既無奈又心疼,我戲稱這種現象為「假日孝子症候群」。我曾看過一對兒女,在週六的上午,匆匆忙忙地將年邁的母親送進急診室。他們聲淚俱下地描述:「我媽說她胸口悶悶的,好像很不舒服。」他們焦急的眼神,急切地想在最短時間內得到一個「安心」的答案。
然而,當我開始追問細節:「這個症狀多久了?」「平常有在吃什麼藥嗎?」「之前有去看過門診嗎?」他們卻一問三不知,甚至完全答不上來。
作為醫師,我們並不是不理解這份孝心。大多數人工作繁忙,平日難以抽空回家;一到假日,才有時間陪伴父母、關心健康。當父母一句「那裡不舒服」出現,子女自然想用最快速、最積極的方式表達孝心,帶去醫院,請醫生檢查、給個安心答案。
這份出發點是很可貴的。但問題是:急診的設計並不是用來做長期健康檢查或慢性病管理的。急診要處理的是生命徵象不穩、需緊急處置或快速鑑別診斷的病人。
若把慢性、穩定或只是想「被關心」的症狀帶到急診,不僅可能浪費醫療資源、增加等待時間,還可能讓醫療流程變得低效率;對病人與家屬來說,急診費用也較高,醫師在短時間內能提供的幫助其實有限,最後往往轉到門診做後續追蹤,失去了到急診的意義。
更重要的是,許多父母所表達的「不舒服」,其實背後是渴望關心與陪伴。有時候症狀本身已在控制,或只是慢性病的波動;有時候父母藉由身體訴求,希望子女能更多地注意到他們。但因時間與場域不對,子女一股腦把父母送進急診,結果是醫療團隊無法給出實質性長期解方,也難以滿足父母真正需要的情感支持。
因此,我想說:帶著孝心來看病是好,但帶著準備來看病更能幫助父母。
必備1清單就醫有效率
在你決定帶父母到急診之前,做一個簡單的準備,會讓就醫更有效率,也能避免成為「假日孝子症候群」。以下是一張實用清單,你可以列印或存在手機,但平時你就得慢慢整理,遇到需要就診時,即可告訴醫師父母的基本狀況,讓看診更順利,甚至可以把這清單筆記直接拿給醫療人員,能大幅提升診療速度與品質。
【實用清單】
1. 基本身分資料:姓名、出生年月日、健保卡號/身分證號。
2. 緊急聯絡人:誰是主要聯絡人(姓名、關係、手機號碼),若有第二聯絡人也列出。
3. 過敏史:藥物、食物、其他過敏反應(有無休克、呼吸困難等)。
4. 主要慢性病史: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肺病、腎臟病、癌症等(簡短列出即可)。
5. 目前用藥清單:藥名、劑量、服用頻率(若可,帶藥袋或藥盒照片)。
6. 已做處置或檢查:最近是否去過門診、做過檢查、使用過任何治療或成藥。
7. 近期住院或重大手術紀錄:最近一年若有住院或手術,簡述時間與原因。
8. 常見主治醫師資訊:若平常有固定醫師或診所,寫上姓名與聯絡方式。
9. 特殊注意事項:譬如語言溝通限制、宗教忌諱、需要特殊床位等。
10. (可選)近期生理數據:若有自測血壓、血糖、體重等,請記下最近數值與日期。
【重要文件】
健保卡、身分證、預立醫療指示、醫療代理文件(如有)。
建議同時可拍照或掃描備份至雲端,並告知其他家人備份位置。
【溝通提醒】
送醫時,請務必簡短說明這次發病的主因、何時開始、症狀是突然或漸進,以及已做了哪些處置,這些資訊對醫師判斷非常重要!
【使用建議】
你可以把這份清單印成一張小卡,放在常用的錢包或貼在冰箱上;或者用電子檔紀錄,同時存在手機。最後請指定一位家人主要負責定期更新(建議每季或每次看診後更新)。
什麼時候該送急診?
還記得我的大兒子剛出生沒多久時,還不太會翻身,那時我們總把他放在床的正中央,心想應該很安全。結果某天半夜,突然「蹦」一聲,他竟然整個人掉到床下!我太太嚇得六神無主,急急忙忙要送醫院,似乎一時忘了自己身邊就有一位急診醫師。
這讓我非常能理解多數病人家屬的心情:當看到狀況突然大變化,例如發高燒、意識不清、行為怪異,心中立刻響起警鈴,只想飛快把人送到醫院。更別說在急診室等待的過程裡,五分鐘都像是五年一樣煎熬。
正如我們在前面談到的,無知才是恐懼的根源。「知道該怕什麼、不該怕什麼」,比不分青紅皂白匆忙奔向急診更能保護家人。如果缺乏基本判斷能力,往往會被焦慮帶著走,甚至做出錯誤決策。事實上,若能掌握一些簡單知識,我們就能在第一時間分辨「這真的該送急診嗎?」。
首先,你要知道急診主要處理什麼?急診室最核心的功能只有兩個重點:
搶時間:需要立刻處置,拖延會造成不可逆傷害的情況。例如:中風、心肌梗塞、大出血。
不能拖:時間延誤會大幅降低治療成功率的疾病。例如:突發性耳聾、急性青光眼、某些中毒。
換句話說,急診不是「哪裡不舒服都來看一下」的地方,而是「錯過當下就可能出大事」的地方。若只是慢性穩定問題或僅僅需要被關心,急診往往幫不上忙,亂去急診反而浪費資源與時間。這裡我提供2個簡單的判斷原則,至少8成以上危急的情況你都能辨認出來。
判斷原則1:黃金三角法
在臨床上,我們常用「小兒黃金三角」來快速判斷孩子是否危急:外觀、呼吸、循環。這個方法不只適用小孩,其實也能幫助我們快速掌握成人狀況。
1. 外觀(意識狀態)
看精神:是否清醒、能對答?
危險信號:如果叫不醒、講話混亂、眼神呆滯。
2. 呼吸
是否呼吸急促、費力,甚至喘不過氣?
危險信號:出現「越來越喘」、「躺下更喘」、呼吸聲怪異。
3. 循環
測血壓:收縮壓>180或<60都要警覺。
危險信號:臉色發紫,突發嚴重蒼白、突然冒大量冷汗、非常不舒服、四肢突發性冰冷。
只要在「外觀、呼吸、循環」中,任何一項出現明顯異常,請不要猶豫,立刻送急診。如果3項都還算穩定,基本上可以先冷靜觀察,或安排在門診進一步評估。這樣做,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恐慌與奔波。
判斷原則 2:5大身體警訊
除了黃金三角的身體狀況評估,也可以從症狀中發現危險。下面是五個要注意的身體症狀,你可以當口訣來記憶:暈、痛、喘、出血、意外。
暈:突發的劇烈頭暈、失去平衡、視線模糊,甚至意識混亂。例如:中風、肝昏迷。
痛:突然發生的劇烈胸痛、腹痛,或爆炸性的頭痛,都是危險信號。例如:心肌梗塞、主動脈瘤破裂、腦動脈瘤破裂。
喘:呼吸明顯困難,甚至平躺就會喘,或胸口有強烈壓迫感。例如:嚴重肺炎、肺水腫。
4大出血:外傷導致持續大量流血,或內出血徵兆:吐血、解出大量鮮紅色便,或黑便。
重大意外:例如嚴重車禍、墜落等,症狀通常明顯且危急。
多多觀察你的父母與家人的身體狀況,如果把握這2個原則,8成以上的急症都能做出基本判斷。醫療當然無法百分之百準確,有些特殊狀況需要專業人員判斷。但只要你懂這些基本原則,就能避免大多數不必要的慌張,也能在真正需要的時候果斷、正確地選擇送急診。
(本文摘自/陪爸媽走到最後:急診、長照、安寧全方位照護知識/財經傳訊)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看更多優活健康網相關報導
小孩發燒到40度要掛急診嗎?醫:出現「這6種危險症狀」才需要送醫院
解決急診壅塞!健保署擬設「假日急症中心」地點、人力進最後討論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父母一病就送急診!醫見「假日孝子」一問三不知嘆:反而幫了倒忙
其他人也在看
青少年偏頭痛被誤以為是課業壓力 醫揪2大誘發殺手
15歲的林姓女學生一直飽受偏頭痛困擾,家人誤認是課業壓力大所致,奇美醫學中心以藥物雙軌治療,透過追蹤,了解她最愛巧克力、起司,也常長時間空腹,進行調整後,再搭配規律運動、固定睡眠,已有改善,院方強調,高熱量美食與秋冬低溫是誘發的2大殺手,值得注意。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獨家》好天氣洗車日 車主好猛! 高壓水槍「猛噴」引擎室
民眾目擊在彰化的自助洗車場內,有一名車主拿著高壓水槍,直接朝引擎室猛沖,目擊者傻眼問說,第一次看到洗引擎還冒煙,不曉得引擎還好嗎。網路掀起討論還說車主是個狠人,不過專業汽車美容業者回應,那並不是冒煙而是水霧,另外高壓水槍確實可以清洗引擎室,只是取決角度、水壓問題,但錯誤清洗,確實會傷害引擎。 #高壓水槍#引擎#傷害
東森新聞影音 ・ 21 小時前
擠痘痘竟釀敗血症!20歲男大生「肺穿10幾洞」 醫示警:危險三角區別亂擠
近日一名20歲大二學生小林(化名)因高燒、咳嗽及胸痛就醫,檢查發現肺部竟出現多個空洞,部分肺組織甚至已壞死,被診斷為「血源性肺膿瘍」。醫師指出,病因竟與他臉上一顆黃豆大小的痘痘有關。
鏡報 ・ 23 小時前
監獄「直送女模嘿咻」!中國大佬「爽坐牢」VIP專屬炮房細節曝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泰國曼谷中央監獄近日爆出震驚外界的重大醜聞,多名獄警被指控收受巨額賄款,金額累計達數百萬泰銖,替關押在此的中國重刑犯打造種種「特殊待遇」。除了協助走私大量禁用品、提供各式電器與日常便利外,最誇張的是,還暗中安排中國籍頂尖女模入獄陪伴,與特定囚犯發生性行為,甚至有獄警將原有空間改建成隱密房間,成為中國囚犯專用的「VIP秘密性室」,整套運作幾近猖獗。
民視 ・ 1 天前
刷新歷史!今年新生兒近5000人從母姓 這2縣市最多
在經濟壓力下,全球都面臨少子化危機,其中台灣在去年更登上生育率最低寶座,成為生育率最低之地。根據內政部統計,今年(2025)截至9月底為止,台灣的新生兒中,有將近5000人從母姓,為歷史最高,看似已慢慢打破傳統框架。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南韓高中生昏迷遭多家醫院急診拒收致死 議員揭露:14家醫院「沒一間願意收他」
綜合韓媒報導,南韓國會「公共管理安全委員會」的民主議員楊富南(音譯)22日從119急救中心和釜山消防局獲得的資料顯示,當日上午6時17分,釜山某高中教師發現當事學生倒地抽搐、意識模糊但仍有呼吸,立即撥打119求援。報導指出,救護人員在6時33分到場,隨即展開初步處置...
CTWANT ・ 1 天前
眷村冷清如孤島 店家苦撐求生
第一批「以住代護」申請者10年前陸續進駐老眷村,當時大多人懷抱理想與文化使命,但有不少住戶指出,只有舉辦大型活動時,眷村才熱鬧,平常如同孤島幾乎沒人,導致許多店家經營不善被迫撤出眷村基地,對此,高市府文化局承諾會盡力協助廠商,同時探索文化保存的可能性。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美少女郵輪遭殺害「屍體藏床底」!警鎖定16歲繼弟涉勒殺
國際中心/張予柔報導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名18歲啦啦隊少女凱普納原本和家人一同參加嘉年華地平線號(Carnival Horizon)享受為期6天的郵輪假期,卻在旅途中離奇身亡,遺體更被藏在床底,震驚全船乘客。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她是被人以鎖喉方式活活勒死,而警方目前鎖定的主要嫌犯,竟是同行旅遊的16歲繼弟。調查單位指出,少年對死者長期展現近乎「執念式」的迷戀,甚至曾在她睡覺時趴到她身上,舉止令人不寒而慄。
民視 ・ 1 天前
彭啓明遺憾光電環評修法未用科學方法 台灣成全球最嚴格
立法院由藍白團挾人數優勢,14日三讀通過「環評法」、「觀光發展條例」、「地質法」等修法,大幅度加嚴各類光電板要納入環評,經濟部、光電業者等皆批評扼殺台灣光電發展;環境部長彭啓明今(24日)受訪也稱「遺憾」,指出修法沒有用科學方法討論,使台灣淪光電環評最嚴格國家,將持續關注。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

原來這些大家都超愛買!外國人在日本便利超商的消費愛好大揭密
日本便利超商的商品種類應有盡有,從食物、飲料到日用品,堪稱現代人生活最不可或缺的一環!且便利超商不只是方便,許多商品品質超優,讓人沒事就想去逛兩圈~以下訪問了6位來自不同國家、住在日本的外國人,當他們到日本便利超商時,最常買什麼東西?意想不到的答案更是超有趣,一起來瞧瞧吧! (本文內容僅為受訪者的個人意見) 協助採訪:赤門會日語學校
LIVE JAPAN ・ 1 天前
北捷爆衝突!婦控被陌生男踩腳 一言不合亮利器
昨(22)日晚間11點多,北捷西門站車廂內傳出亮利器恐嚇事件!原來是一名婦人不滿被陌生男子踩到腳,雙方爆發口角糾紛,婦人從包包中拿出利器,說是要自保,不過下一秒就往男子逼近,嚇壞車上乘客出聲勸阻,警方...
華視 ・ 1 天前
宏都拉斯「靠向中國」反被拖垮!蝦農倒一片淚喊:台灣最好
宏都拉斯與台灣斷交後,部分產品的出口受到衝擊,當地媒體報導指出,不少中小型「蝦養殖」業者倒閉,相當艱難,當地商會更提出,在出口量與穩定性上,台灣明顯優於中國;許多蝦農希望恢復與台灣的貿易。而宏都拉斯總統大選在即,對外政見成為重點,執政方主張深化與中國的關係,兩名反對派候選人則提出願與台灣恢復邦交。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宏都拉斯反對派提復交政見 外交部慎重回應
[NOWnews今日新聞]台灣前邦交國宏都拉斯即將在11月30日進行總統大選,其中兩名反對派候選人提出與台灣恢復邦交訴求當成政見,因為自從宏國與台灣斷交後,白蝦產業與咖啡外銷都重創,讓國民立委葉元之...
今日新聞NOWNEWS ・ 22 小時前
女高中生吃鍋!被店家懲罰「刷鍋20分鐘」控訴遭欺負 網友反力挺業者
日前桃園有兩名女高中生到一間火鍋店用餐,吃完之後讓鍋子持續加熱,直到鍋子被燒乾,底部一片焦黑。店家發現之後非常生氣,當場要求兩名女高中生把自己燒焦的鍋子刷乾淨才可以離開;女高中生當下因為沒有大人跟在身旁,心中害怕,所以依照店家指示刷鍋,事後控訴店家欺負她們,沒想到網友卻一面倒,力挺店家沒做錯事。
鏡報 ・ 1 天前
中國男學生「穿裙」賽跑奪冠!校方「這原因」取消資格
國際中心/李明融報導中國廈門一名男高中生參加跑步比賽時,因穿裙子、戴假髮扮演遊戲角色,而且還在比賽最後大幅領先對手奪下冠軍,不過事後校方竟因為他穿裙子參賽,以「違反體育精神」取消資格,消息曝光之後引發許多學生不滿,網友也發聲力挺男學生,怒嗆校方請科普一下什麼是體育精神?奧運一直喊的,更高,更快,更強難道不算嗎?」。
民視 ・ 1 天前
白髮越來越多?小心是吃錯油 多吃這種魚讓你一頭黑髮
最容易讓白頭髮增生的原因,莫過於「現代型營養失衡」。明明現代人隨時都能取得食物,為什麼還是會營養失衡呢?關鍵可能是吃了不該吃的脂肪。 血液循環差 易增生白頭髮 日本頭皮保養專家辻敦哉指出,「該
健康2.0 ・ 5 小時前
臉上「1特徵」=健康!醫大讚:越粗越黑代表雄性激素越多
鼻毛外露頗讓人尷尬,但醫師黃軒表示,鼻毛本來就傾向往外長,以便形成有效的過濾網。鼻毛比較濃密的人,得到季節性過敏性鼻炎,比較不容易發展成氣喘。此外,鼻毛與雄性激素有關,雄性激素越多,毛髮就越粗越黑,因此,有些男生鼻毛特別「茂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