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幽門螺旋桿菌是胃癌元凶!醫曝:根除可降近5成風險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胃癌最常見的成因,根除該菌可降低47%胃癌發生率及39%死亡率。對此,林柏任醫師指出,幽門螺旋桿菌會分泌毒素破壞胃黏膜,引發胃部發炎,進而可能導致萎縮性胃炎、腸黏膜化生,最終演變成胃癌。
北市聯醫仁愛院區消化內科林柏任醫師受中天新聞《健康我+1》頻道訪問指出,飲食與生活習慣也是影響胃癌發生的重要因素。「加工肉品、煙燻或醃製的高鹽食物會提高胃癌風險,吸煙和飲酒同樣會增加胃癌的發生率。」此外,家族遺傳、基因突變或缺失也可能導致胃癌,但在台灣,家族遺傳性胃癌的比例僅約5-10%。
值得注意的是,胃癌患者以男性及年長者居多,而生活不規律、三餐不正常的人也屬於高風險族群。林柏任表示,某些特殊工作者一天只吃一到兩餐,其胃部常呈現紅腫發炎狀態,甚至有腸黏膜化生現象,處於胃癌高風險狀態。
胃癌早期症狀往往不明顯,容易與一般消化不良混淆。林柏任解釋「有些胃癌病人會出現上腹部悶痛、脹氣或食慾不振等症狀,但這些都屬於非典型症狀,在門診中九成以上仍是消化不良或胃潰瘍患者。」
當胃癌進展至中後期,患者可能會出現更明顯的警訊。「較嚴重的症狀包括黑便、貧血、臉色蒼白、頭暈,以及食慾不振和體重減輕等現象。」林柏任警告,如果出現這些症狀才就醫,發現的胃癌通常已進入中後期,治療效果較不理想。
針對胃部不適症狀是否需要進行胃鏡檢查,林柏任建議,一般會先給予藥物治療兩三週,若症狀未改善,可考慮進行胃鏡檢查。若出現黑便、食慾不振、體重減輕或慢性貧血等較典型症狀,則建議直接進行胃鏡檢查。
林柏任指出,早期發現的胃癌治癒率非常高,第零期或第一期胃癌的五年存活率可達九成以上。他分享曾遇過因早期胃癌接受手術的患者,之後健康生活至八九十歲,「所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非常重要。」
延伸閱讀
影/台南男痔瘡住院嗆「不服來戰」 仇家殺進停車場還開槍
陸揚言對沈伯洋發全球通緝令 吳子嘉嗆:青鳥不見了!全是孬種
高雄驚見「軍火大場面」!餐飲科畢業生經營地下兵工廠
其他人也在看

搶看25歲呂允拚手速 大咖歌王隱身台下力挺
25歲的歌壇新人呂允今晚在台北Legacy開唱,大票歌迷到場力挺,現場見證這位新生代創作歌手的現場魅力。呂允共舉辦3場演唱會全都火速秒殺,他上台後笑說:「恭喜大家手速非常快(指搶票),又平安的度過了一個禮拜,在禮拜五的晚上跟大家相見。」談到新專輯《別著急》的概念,呂允表示:「我本人其實很急躁,大家以
自由時報 ・ 18 小時前聽奧》東京聽奧明開幕 運動部次長鄭世忠赴千年神社祈福
2025年東京第25屆達福林匹克運動會(簡稱聽奧)將於明日開幕,我國各代表隊已陸續抵達當地進行最後調整,運動部由政務次長鄭世忠率隊隨團,今在駐日代表處協助下,與代表團團長林昭穎前往被譽為日本武道與運動勝負守護神的「龜戶香取神社」,為我國聽奧代表團祈福,祝福參賽任務平安順利、選手全力發揮,為自己及台灣
自由時報 ・ 23 小時前
挑戰製作鐵花窗!鹿希派一上來就展現驚人天賦 徐新洋喊快要崩潰?!【 #星二代很忙內 每週二下午一點首播!】
徐新洋、鹿希派化身鐵工職人完整版!👉https://youtu.be/2HMYLQ-pUMM - 星二代登大人,勇闖真實職場!余祥銓、徐新洋、鹿希派、焦曼婷,四位演藝圈星二代努力擺脫「靠爸靠媽」標籤,體驗各行各業的辛酸與艱難,揭露職業特色與生存之道。每週二 13:00 鎖定《星二代很忙內》,看看他們的汗水能換到多少薪水?
星二代很忙內 ・ 17 小時前

「現代林黛玉」手腳冰冷 健康藥膳補冬恢復體力身子暖
38歲吳女是個上班族,外表秀氣身材纖細,從小體力差、手腳經常冷冰冰,同學戲稱「現代林黛玉」,近幾年一入冬,感覺症狀更嚴重。去年底就醫,接受中藥與藥膳調理體質,日前回診,開心跟醫師分享現在手腳比較溫暖,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高爾夫》柳慧蘭力拚單季第二勝,阿妮卡錦標賽開局獨行
【羅開新聞中心Minsey Weng綜合報導 圖╱Getty Images╱LPGA提供】2025年的LPGA球季漸進尾聲,目前只有Jeeno Thitikul(吉諾‧提蒂卡)
羅開Golf 頻道 ・ 1 天前瑪利亞基金會攜手醬油品牌 推馬年聯名禮盒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14日電)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攜手知名醬油品牌「豆油伯」推出馬年新年禮盒,繪製禮盒主視覺的翊杰及6名參與創作的瑪利亞青年,今天分享創作成果,品牌大使江宏恩呼籲民眾支持。
中央社 ・ 21 小時前
芬普尼雞蛋風波 醫:應評估適度增加抽驗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4日電)芬普尼雞蛋風暴持續延燒,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任楊振昌今天表示,政府機關應盡快釐清藥物殘留來源,並在評估後適度增加抽驗量,讓消費者更放心。
中央社 ・ 1 天前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治療迎曙光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約占所有白血病1成,台灣每年新增約270例,發病年齡9成為55歲以上、9成合併慢性病。醫師指出,過去CLL只能化療,療效有限、副作用大;近年出現新一代標靶藥,健保署10月起擴大給付第1、2、3線患者都能受惠,並可透過固定療程,縮短用藥時間。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收太子集團捐款? 邱議瑩秀證據駁:同名同姓
太子集團詐騙案持續延燒,但有網友拿太子集團公布的名字,去查他們的捐款名單,發現多位政治人物,像是民進立委邱議瑩、吳思瑤都在列,對此邱議瑩一早秀證據駁斥,強調這只是「同名同姓」,更將採取法律動作提告,而吳思瑤也澄清完全不認識。
TVBS新聞網 ・ 22 小時前
蔡英文結束訪歐行程清晨返抵台灣 微笑揮手畫面曝
即時中心/劉朝陽報導前總統蔡英文今(15)日上午6時30分許返抵台灣。此次出訪是她卸任後第三度受邀訪歐演說,行程包括參訪德國國會、歐積電及柏林圍牆,並與旅居德國的台灣人士餐敘,持續強化台灣與國際的連結。從《民視新聞網》直播畫面可以看到,蔡英文步出登機門時,微笑向媒體鏡頭揮手致意,神情顯得相當愉快。此次出訪行程包括參訪德國國會、歐積電及柏林圍牆,並與在德台灣人士餐敘,如同她所說的「外交工作是一棒接一棒」,繼副總統蕭美琴於歐洲議會演講的外交突破之後,台灣前元首又再度活躍於國際舞台。蔡英文是在11月8日晚間啟程前往德國法蘭克福,展開為期一週的歐洲訪問行程。首站抵達柏林,於11月10日出席首屆「柏林自由會議」(Berlin Freedom Conference),發表「民主國家面臨的威脅:台灣捍衛自由的經驗」專題演說,分享台灣的民主韌性與對全球局勢的觀察。小英總統後續並參訪台積電與多家歐洲企業共同投資的歐積電(ESMC)廠區,並與當地台籍工程師交流,了解半導體產業在歐洲的發展進度。之後也到了存有「柏林圍牆」遺址的「恐怖地形圖博物館」(Topography of Terror)。她參觀之後發文指出「台灣與德國都共同走過國內威權的統治,現在我們也一樣面對境外另一個威權的競爭,唯有更深的連結、更強的團結,才能守護我們的民主防線,確保經濟發展的繁榮。」此次訪歐,不僅承接副總統蕭美琴於歐洲議會的突破性演講,蔡英文也透過文化、科技、民主三大面向,深化台灣與歐洲各界的交流。原文出處:快新聞/蔡英文結束訪歐行程清晨返抵台灣 微笑揮手畫面曝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血流成河!比特幣昨再跌2.3% 過去一個月蒸發30兆市值非沈不投!藍民調「沈伯洋全國知名度72%」 網力挺選北市長「環評造成光電廠商受重擊!」立院新法三讀 經濟部:恐釀「四輸」局面
民視影音 ・ 7 小時前認列轉投資森崴能源虧損 正崴前三季虧22.28億元
森崴能源(6806)因子公司富崴能源承攬離岸風電二期工程認列77.36億元虧損,累計今年前三季大虧121.72億元,拖累持股母公司正崴、永崴投控財報,二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均交赤字成績單,分別每股淨損4.81元、19.78元。
中時財經即時 ・ 19 小時前
不只是油!營養師曝膽固醇飆高元凶 不挨餓2週有效降低
連假過後不少人面對健檢報告上的膽固醇數字感到憂心,營養師李婉萍表示,假期後兩週內是黃金降膽固醇期,透過正確飲食調整,能有效幫助代謝,避免脂肪定居體內。
中天新聞網 ・ 23 小時前
早餐吃加工肉品慘罹大腸癌 醫師:危險等級與菸草相同
有民眾早餐常吃加工肉品,最終慘罹大腸癌。事實上,加工肉品早在2015年就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第一類致癌物」,危險等級與菸草及石棉相同。食安專家韋恩也示警,亞硝酸鹽在人體內會轉化為名為「亞硝胺」(nitrosamines)的化合物,這是一種能損害DNA的強力致癌物。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早餐吃好吃飽「有助身體代謝」 燃燒熱量還增2倍
德國最新研究顯示,即使攝取相同熱量的食物,若選擇在早上食用,燃燒的卡路里會比晚上多出兩倍。專家指出,將大部分熱量集中在早餐攝取,不僅有助於控制體重,還能預防代謝疾病,顛覆了許多人省略早餐或晚餐大吃的飲食習慣。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顛覆印象!喝咖啡能改善心律不整? 研究:1杯最好
美國最新臨床研究顯示,咖啡不僅不會增加心房顫動風險,適量飲用甚至可能降低疾病復發機率。這項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的研究結果,挑戰了大眾普遍認為咖啡會引起心悸與高血壓的傳統觀念,為心律不整患者提供了新的飲食參考。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支持者被影射太子集團成員!邱議要告邱毅
[NOWnews今日新聞]柬埔寨「太子集團」(PrinceGroup)涉嫌跨國詐欺、洗錢,引發國人譁然,有網友、藍營名嘴指控,太子集團成員曾捐政治獻金給綠委邱議瑩,她今(14)日強調,相關內容屬「同名...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吸菸不只傷肺!專家:糖尿病風險暴增4成 這樣做才能救血糖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吸菸不只傷肺,還可能得糖尿病!」糖尿病是我國十大死因之一,每年奪走近萬人生命,國民健康署呼籲,吸菸會降低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能力,導致血糖失控,增加第2型糖尿病及併發症風險。戒菸可降低糖尿病發生風險達4成。 吸菸增糖尿病風險 每年近萬人死於糖尿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WHO)統計,自2000年以來,糖尿病死亡率持續上升,2021年,糖尿病及其引起的腎臟疾病甚至導致全球超過200萬人死亡。我國死因統計年報中亦可發現,糖尿病是全國主要死因,近年來每年約有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研究顯示,吸菸者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顯著上升,而改變生活方式是預防或延緩第2型糖尿病發作的最佳方法。 菸害危害血糖 健康快速失控 WHO報告顯示,吸菸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子,吸菸與暴露於二手菸環境中,會提高罹患第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的風險,且增加糖尿病併發症(如糖尿病腎病變)及心血管事件的機會。吸菸使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能力下降,同時會在體內產生大量自由基與氧化壓力造成胰臟細胞損傷。 長期血糖升高損害身體 菸害與糖
健康醫療網 ・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