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普尼雞蛋風波 醫:應評估適度增加抽驗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4日電)芬普尼雞蛋風暴持續延燒,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任楊振昌今天表示,政府機關應盡快釐清藥物殘留來源,並在評估後適度增加抽驗量,讓消費者更放心。
彰化文雅畜牧場芬普尼雞蛋風暴延燒,連蛋雞羽毛也檢出含芬普尼,飼主涉違法用藥;且動物防疫所日前又在同畜牧場蛋品,驗出芬普尼代謝物0.045ppm殘留。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長姜至剛日前稱芬普尼殘留是個案,但他昨天改口表示,不排除有橫向或更多案例。
楊振昌今天出席衛福部暨台北榮總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2025國際中毒防治與研究發展研討會」,並接受媒體聯訪表示,此次事件的問題,在於是否會造成食安信心危機。因為民眾在乎的是,每天吃的蛋到底安不安全、會不會其實有其他養雞雞農有同樣狀況,政府須讓消費者盡快確定所購買的蛋是沒有問題的。
這次事件讓人聯想2017年多國陸續爆發芬普尼被用於雞舍清潔與殺蟲,造成雞蛋污染事件。楊振昌說,相信在事件爆發後,應該不會有人再偷用芬普尼,但是如何防患未然仍相當重要,且對消費者最重要的還是「就是不要吃到」。因此政府機關需要盡快釐清藥物殘留來源,評估是否需要擴大稽查。
楊振昌認為,應該在評估後,適度增加抽驗量,至少可以讓消費者更放心。
芬普尼可能造成的人體危害,楊振昌說,急性中毒可能造成抽筋、昏迷等症狀,但要造成急性危害,需要非常大量,以目前檢驗出來的量,應沒有此疑慮;至於慢性危害,以先前所驗出0.03ppm的殘留量,如果60公斤成年人,一天吃超過6、7顆,確實有可能造成腎臟、肝臟或甲狀腺等器官的慢性危害。
楊振昌指出,高溫無法破壞芬普尼,攝取後在人體內的半衰期雖僅約7、8小時,但其代謝物就需要長達7、8天,不過,其可靠腸胃與腎臟代謝,因此多喝水確實有可能加速排出。(編輯:管中維)1141114
其他人也在看

水來發!國內保存完整最大單姓聚落的風水池 修繕完工
台南楠西區鹿陶洋江家古厝歷史超過200年,被認為國內仍保存完整的最大傳統單姓聚落,前方有座象徵當地風水的半月池,也是知名景點,因淤積嚴重、設施老舊,投入逾1600萬元進行修繕,並推動週邊環境的改善,今天熱鬧啟用。市長黃偉哲為半月池整治工程的落成揭幕,感謝總統賴清德會勘期間,指示中央挹注經費,加速推動
自由時報 ・ 1 天前
不能把芬普尼蛋視為個案 專家喊話農業部:出面管源頭
芬普尼蛋事件擴大,食藥署抓包文雅畜牧場在移動管制期間,仍將雞蛋非法流出。不具名食安專家指出,不能把此事視為單一事件,文雅會使用芬普尼,其他人也會。後市場檢驗是其次,農業部應出面解決雞大便發臭、雞舍的降溫問題,才能從源頭防範,減少農藥使用;前食藥局長康照洲也批評,每次都是衛生單位市場抽查發掘問題,為何前端不能先把關?當初在農政單位壓力下,衛生單位不得不設下殘留標準,讓含有少量芬普尼的蛋上市,把風險轉介消費者,這種負面管理,只會讓台灣養殖業走向末路。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蔡英文結束訪歐行程清晨返抵台灣 微笑揮手畫面曝
即時中心/劉朝陽報導前總統蔡英文今(15)日上午6時30分許返抵台灣。此次出訪是她卸任後第三度受邀訪歐演說,行程包括參訪德國國會、歐積電及柏林圍牆,並與旅居德國的台灣人士餐敘,持續強化台灣與國際的連結。從《民視新聞網》直播畫面可以看到,蔡英文步出登機門時,微笑向媒體鏡頭揮手致意,神情顯得相當愉快。此次出訪行程包括參訪德國國會、歐積電及柏林圍牆,並與在德台灣人士餐敘,如同她所說的「外交工作是一棒接一棒」,繼副總統蕭美琴於歐洲議會演講的外交突破之後,台灣前元首又再度活躍於國際舞台。蔡英文是在11月8日晚間啟程前往德國法蘭克福,展開為期一週的歐洲訪問行程。首站抵達柏林,於11月10日出席首屆「柏林自由會議」(Berlin Freedom Conference),發表「民主國家面臨的威脅:台灣捍衛自由的經驗」專題演說,分享台灣的民主韌性與對全球局勢的觀察。小英總統後續並參訪台積電與多家歐洲企業共同投資的歐積電(ESMC)廠區,並與當地台籍工程師交流,了解半導體產業在歐洲的發展進度。之後也到了存有「柏林圍牆」遺址的「恐怖地形圖博物館」(Topography of Terror)。她參觀之後發文指出「台灣與德國都共同走過國內威權的統治,現在我們也一樣面對境外另一個威權的競爭,唯有更深的連結、更強的團結,才能守護我們的民主防線,確保經濟發展的繁榮。」此次訪歐,不僅承接副總統蕭美琴於歐洲議會的突破性演講,蔡英文也透過文化、科技、民主三大面向,深化台灣與歐洲各界的交流。原文出處:快新聞/蔡英文結束訪歐行程清晨返抵台灣 微笑揮手畫面曝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血流成河!比特幣昨再跌2.3% 過去一個月蒸發30兆市值非沈不投!藍民調「沈伯洋全國知名度72%」 網力挺選北市長「環評造成光電廠商受重擊!」立院新法三讀 經濟部:恐釀「四輸」局面
民視影音 ・ 1 天前
川普2.0首度對台軍售 王定宇:金額不大、但有助平息疑川論
[Newtalk新聞] 川普就任第二任總統後首度對台軍售,規模3.3億美元。民進立委王定宇今(15)日表示,內容包含了C-130、F-16或者IDF 這些定期更件、備用的零件以及相關的維修軍事服務,金額雖然不是太高,但這裡面有極大的意義,這一次的軍售案發布還同時告訴大家說,他是要從美軍現有的軍備庫直接交貨,將會縮短交貨的時程。而且從軍備庫交貨,一般在價格上會採取比較優惠的方式。除了在軍事上的意義,代表說台灣面對的騷擾,我們的戰機出勤頻率越來越高,零件的更換率當然也會越來越高。所以在我們國防預算的支出上,因為的威脅升高加劇,當然我們國防預算的支出就會隨之增加。 王定宇說,所以國民的主席鄭麗文不敢譴責對台灣的軍事威脅增高,反而要限制我們國防預算的增加,到底得利者是誰,這值得國人好好去想一想。 王定宇說,川普這一個軍購案除了在軍事上的意義之外,在政治上是更顯著,在中國以及中國在台灣的協力者不斷的製造疑美論、疑賴論、疑川論的當下,川普在APEC跟習近平見面,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習近平跟任何國家的領袖見面,一定要談到台灣,一定要逼各國領袖接受中國對台灣的態度。而川普這一次
新頭殼 ・ 1 天前
46歲健身教練天天運動飲食超自律竟得肺癌 醫揭1習慣破功,很多人都中
46歲的健身教練,體脂率僅12%、每天晨跑+重訓、食量控制嚴謹,卻在公司健康檢查中被診斷為早期肺腺癌。這位教練不解地問醫師:「我這麼努力維持健康,為什麼還會得癌?」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
健康2.0 ・ 1 天前
以為普通感冒!大叔發燒送醫「雙眼化膿」失明 醫示警:1個月已5例
綜合陸媒報導,55歲的陳叔(化名)來自茂名,身體一向良好,沒有慢性疾病,上月出現喉嚨痛、發燒,以為是普通感冒,自行服用退燒藥,未及時就醫。豈料病情急轉直下,他開始氣促、意識模糊,後被診斷為化膿性腦膜炎,於10月4日轉入深圳三院ICU,入院時已昏迷,完全依賴呼吸機...
CTWANT ・ 6 小時前
台灣人注意!醫勸「市場超夯3種魚」別吃了 曝1關鍵:恐加速失智、罹癌
台灣四面環海,海鮮「尚青」又肥美好吃,成為不少家庭和外食族的心頭好。不過小心別亂吃太多,尤其不少飲食含有重金屬,會讓身體受損。有醫師警告,台灣人喜歡的3種魚「鮪魚、鯊魚肉、旗魚」等深海魚類因為重金屬成分含量高,需要盡量避免,否則可能會加速失智,還會增加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比藥物還有效!研究揭「1蔬菜汁」讓人生髮:2週就見效
許多人苦於落髮困擾,皮膚科醫師柯傅桓表示,落髮不只是外觀問題,許多患者因髮量少或禿頭而自卑、憂鬱,目前雖有藥物,仍副作用讓人卻步,一項研究發現,廚房常見的洋蔥,竟是治療落髮的天然良藥,男性效果尤佳,僅2週就看到初步效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芝麻醬「這樣放」小心變一級致癌物! 醫嚴厲警告:很多人每天都在吃毒
芝麻醬是許多家庭常備的調味品,但這類製品其實容易受到黃麴毒素污染。根據國際食品安全研究顯示,芝麻及其製品因為富含油脂和蛋白質,為黃麴菌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這種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的黃麴毒素,主要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產生,正好符合台灣的氣候條件。 正確儲存很重要 小心引發健康問題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李翔豐醫師在門診中發現,一位家庭主婦長期有輕微的肝功能異常,但一直找不到明確原因。經過仔細問診後發現,這位患者喜歡用芝麻醬拌麵食用,使用的是從傳統市場購買的散裝芝麻醬,通常一買就是大份量,放在室溫下保存數個月。因此,李醫師懷疑可能與長期接觸低劑量毒素有關,建議她改變食品保存習慣後,肝功能指數逐漸改善。此案例突顯慢性低劑量毒素暴露的風險,李翔豐醫師指出,黃麴毒素不需要大量攝入就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長期累積在體內會對肝臟造成慢性損傷;即使是健康的人,如果經常食用保存不當的芝麻製品,也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若當毒素干擾肝臟的正常代謝功能,還會影響身體的解毒能力,長期下來可能增加各種肝臟疾病的風險。 使用保存都應注意 過期成分生風險 李翔豐醫師提醒,黃麴毒素主要由黃麴菌產生,這種真菌廣泛存
常春月刊 ・ 1 天前
花生是糖尿病加速器?營養專家給正解 一錯誤吃法小心血糖失控
到底花生是好東西?還是如一則短影音說它是「糖尿病的加速器」?讓人一時不敢碰花生。專家表示,花生無罪,錯在把它油炸、裹糖來吃。吃得巧,它就是寶! 針對花生被網路謠言黑了的訊息,營養師趙函穎表示,從
健康2.0 ・ 18 小時前
「用隔夜飯炒飯」吃完險喪命!男子送醫呼吸困難休克 醫警告:再加熱也殺不死細菌
浙江省杭州市近日出現一起罕見的食物中毒案例,一名姚姓男子(化名)吃下用冰箱存放2天的剩飯炒成的炒飯後,突然出現劇烈腹痛、嘔吐等症狀,送醫時更已休克。所幸經搶救後脫離險境,院方診斷為由「蠟樣芽孢桿菌」感染引起的「炒飯症候群」。
姊妹淘 ・ 1 天前
「40歲以下暴增25%」!糖尿病年輕化 營養師曝「4類人」最該警覺
年輕族群小心「糖化」加劇!「世界糖尿病日」剛過,現代人隨著工作繁忙、生活型態改變、外食比例攀升,血糖失衡成為現代人日常中潛藏的健康警訊;營養師表示,有效的血糖控制並非一味節食,而是建立在科學均衡的飲食策略上,若能做好均衡飲食、規律用餐、監測觀察等三雃則,不僅可以穩定血糖波動,更提升個人整體健康,遠離糖尿病威脅。(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網紅醫師蒼藍鴿告別眼鏡!不是近視雷射手術 用這招雙眼視力變1.5
網紅醫師蒼藍鴿近日接受新式植入式隱形眼鏡手術,他分享,從原本近視約400度、散光50度,術後隔天視力就恢復到1.2、雙眼1.5,可以如常上診工作,終於告別眼鏡人生。 蒼藍鴿戴眼鏡拍片困擾多 蒼
健康2.0 ・ 1 天前
神經為何會失調?這1件事是關鍵!學會2技巧,不怕自律神經失調
嚴格來說,自律神經失調並不是一種疾病,主要是因為神經系統裡的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失衡,因而誘發身體出現各種不適,進而影響生活品質。臨床心理師李偉康指出,簡言之,身體的自律神經系統就像一座蹺蹺板,一旦其中一端的交感神經過於發達,另一端的副交感神經沒被活化,就會出現所謂的自律神經失調。 其實原因不難理解,李偉康解釋,當我們早上醒來開始活動或工作,就是交感神經活化的時間,讓身體處於戰鬥的狀態,準備把最大的能量,拿來應付白天的各種活動。這時,心跳和呼吸會變快、腸胃蠕動就會減慢、肌肉會比較緊繃,膀胱也會跟著收縮,為的就是讓身體處在一個活動的狀態下。 反之,當晚上休息時,就該換副交感神經上場,身體會進入一種休息放鬆的模式,讓腸胃開始消化蠕動、心跳呼吸變緩、肌肉和膀胱隨之放鬆。「問題是,現在的生活節奏與各種壓力,可能已經不分白天和黑夜,尤其是得加班、熬夜工作的人,或是因為科技發達,讓看不見的工作緊箍咒以及社群人際壓力,可能24小時都如影隨形的情況下,造成許多人連在晚上的休息時間,都處於高焦慮、高緊繃的交感神經亢奮狀態中,長期下來,自然就會出現各種不適。」李偉康解釋。 失調現象年輕化, 誘發多種病症許多有
常春月刊 ・ 17 小時前日本流感暴衝!醫曝「落地後48小時最危險」:9成旅客早有徵兆
日本近期流感病例大增,讓不少準備赴日旅遊的民眾相當緊張。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醒,在海外染上流感時,旅客往往因語言、醫療制度不熟悉而更難及時就醫,尤其是長者、幼童、孕婦及慢性病族群,更可能因延誤處置而提高重症風險。他強調,若抵達當地的前兩天就出現不適,切勿硬撐行程,應立刻就醫。
聯合新聞網 ・ 4 小時前
腳麻刺痛竟非椎間盤突出!OL長期「暴食」B群 醫:維生素變慢性神經毒
現代人追求健康,大量攝取保健食品已成為日常,然而,錯誤的劑量與迷思,可能將原本「神經營養」的好幫手,轉化成毒害身體的「健康殺手」。中醫師徐國峰近期分享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臨床案例:一名長期腳麻、刺痛的A小姐,遍尋骨科、復健科未果,最終發現元凶竟是她每天補充的高劑量維生素B群,導致罕見的功能性神經病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被誤會最深的「3大食材」冤案!營養師揭真相 肉雞沒打針啦
許多民眾在挑選食材時,常因網路流傳的片面資訊而對健康食物產生誤解。從橄欖油、肉雞到豆製品,這些日常常見的食材,其實都背負了「不必要的罪名」。營養師徐慈家指出,只要掌握正確烹調方式與攝取原則,不但能安心享用,還能發揮保健功效。 橄欖油不只能涼拌 高溫烹調同樣安全 市面上許多人認為橄欖油只能用於涼拌,否則加熱後容易變質產生有害物質。徐慈家營養師表示,其實這是長期被誤傳的觀念。橄欖油的發煙點可達攝氏190至200度,而日常家庭烹飪如炒菜、煎、炸等溫度多介於120至180度之間,仍在安全範圍內。橄欖油主要成分為單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9),同時含有天然抗氧化多酚與維生素E,可幫助減少氧化壓力、維持血管彈性。相較於動物性油脂,橄欖油能有效降低低密度膽固醇(LDL),有助於心血管保健。徐慈家營養師建議,日常烹飪可依料理需求選擇不同等級的橄欖油,初榨橄欖油適合涼拌或低溫煎炒,精製橄欖油則可安心用於高溫烹調。 肉雞無生長激素問題 炸雞風險在高溫油脂 網路上流傳「肉雞為了長得快被注射生長激素」的說法,長期引起消費者疑慮。徐慈家營養師解釋,實際上,這項指控並不符合現代養殖實況。生長激素藥劑價格高昂、
常春月刊 ・ 10 小時前
他腰痛一年多痛到睡不著 脊椎長滿「痛風石」竟是元凶
一名49歲張姓男子長期受腰痛與右腳麻痛困擾,尤其夜間常因劇痛無法入睡,就醫診斷為第五節腰椎椎弓骨折合併脊椎解離,手術中意外發現脊椎關節內布滿痛風石,這正是造成異常劇痛的元凶。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手腳冰冷被稱「現代林黛玉」?她靠藥膳調理改善體質
38歲上班族吳小姐因體力差、手腳冰冷,自小被同學戲稱為「現代林黛玉」。去年冬天就醫後,透過中藥與藥膳調理體質,今年立冬回診時表示手腳已變得溫暖,體力也明顯改善,直呼立冬補冬確實有助於改善身體狀況。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東京流感爆發!醫示警「落地2天內最危險」:90%出發前就有症狀
又到了流感流行季節,日本東京都政府13日發布季節性流感疫情警報,稱「病毒已達到警戒級別」,讓許多哈日族人心惶惶。今(15)日,醫師黃軒表示,在海外得流感往往會比想像中更加嚴重,統計指出有90%國外住院的流感者,在出國之前都早已有症狀,所以千萬不要硬撐,尤其是剛落地前兩天一定要特別注意,很多人都是「第一天還好好的,第二天突然變重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