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隔夜飯炒飯」吃完險喪命!男子送醫呼吸困難休克 醫警告:再加熱也殺不死細菌
浙江省杭州市近日出現一起罕見的食物中毒案例,一名姚姓男子(化名)吃下用冰箱存放2天的剩飯炒成的炒飯後,突然出現劇烈腹痛、嘔吐等症狀,送醫時更已休克。所幸經搶救後脫離險境,院方診斷為由「蠟樣芽孢桿菌」感染引起的「炒飯症候群」。
根據《健康杭州》等陸媒報導,姚男為圖方便,將前兩天冰在冰箱裡的剩飯重新炒來吃,沒多久便感到劇烈不適。當地南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師發現他病情危重,立刻啟動綠色通道轉送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送達時,姚男面色慘白、呼吸困難並陷入休克,情況一度危急,幸好在ICU醫療團隊全力搶救下,最終恢復意識。
院方指出,姚男確診為「炒飯症候群」,是由蠟樣芽孢桿菌感染所造成的嚴重食源性疾病。這種細菌常見於米飯、炒飯等澱粉類食品,若在室溫下放置,會大量繁殖並產生毒素。即使再加熱,也難以完全消除細菌與毒素,食用後可能導致劇烈的嘔吐、腹瀉,嚴重時甚至引發肝腎衰竭或死亡。
醫師提醒,蠟樣芽孢桿菌中毒在夏秋兩季特別常見,除了隔夜飯外,麵包、酒釀等澱粉類食物也屬高風險食品。這類污染往往無法從外觀或氣味察覺,使得防範更加困難。專家也建議,剩飯剩菜若無法當天食用,應盡快冷藏並在食用前徹底加熱;若發現氣味或顏色異常,寧可丟棄也別冒險入口。
延伸閱讀
其他人也在看

膽固醇一飛沖天!醫嚇阻:吃鍋3大地雷=血管灌油
生活中心/吳宜庭報導天氣逐漸轉冷,許多人都會用暖呼呼的火鍋來暖身,但若吃法不當,恐怕補身不成,反傷身。雲林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卓韋儒近日分享一名門診案例,一名患者在立冬連續三天吃火鍋,回診時膽固醇竟從180 mg/dL飆升至260 mg/dL,還被檢出輕度脂肪肝。卓韋儒直言,台灣人普遍喜歡「高油、高鹽、狂喝湯」的進補方式,等同於在替血管「灌油」,一塊肥肉甚至可以說是心血管地雷!
民視健康長照網 ・ 18 小時前
覺得自己每天都有喝水?營養師揭「4警訊」:身體缺水了
為了維持身體健康,每天都應攝取足夠的飲水量,營養師羅晞蕾提到,很多人會誤以為自己有喝水,但實際上都沒補夠,當水分不足時,身體會出現很多小警訊,呼籲民眾不要等到覺得口渴才喝水,雖然咖啡、茶、湯都能算一部分水分,但絕對無法取代白開水。
Yahoo奇摩(綜合報導) ・ 1 天前
以為自己喝夠水!營養師曝「4大症狀」:其實沒補夠
人體有超過60%是水,喝水能夠幫助身體代謝,好處多多,很多人天天提醒自己喝水,以為喝夠量的水,但營養師羅晞蕾卻說,「你以為自己有喝水,其實沒補夠」,這種情況會造成身體出現一些症狀,包含頭痛、便祕,想亂吃東西等等。
鏡報 ・ 1 天前
新北12位小將征戰亞青運大放異彩 勇奪12面獎牌展現扎實培育成果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台北報導 10月底落幕的2025巴林亞洲青年運動會,新北市12位青年選手代表國家出賽,面對激烈競爭仍繳出亮眼戰績,共拿下1金、3銀、8銅,展現多年扎根基層運動與完善培訓系統的成果。日前市政會議上,由3對3籃球金牌選手謝艾彤代表獻獎,與全體市民分享這份榮耀。 新北市長侯友宜親自頒發獎勵金,向小將們表達高度肯定。他表示,這群仍在求...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坑殺遊客?龜吼漁港4顆黃金果近千元 業者喊冤:總統來也是這價位
新北市萬里區龜吼漁港出現天價水果!資深媒體人彭華幹透露,有朋友日前在漁港的水果攤購買黃金果,4顆要價「近千元」,事後上網發現電商平台9顆750元,驚覺被坑,痛批攤商怎麼連台灣人也坑殺。當事業者則喊冤,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芬普尼雞蛋管制仍流出 彰化動防所:檢調偵辦中
(中央社記者蕭博陽彰化縣15日電)彰化縣文雅畜牧場雞蛋芬普尼超標遭移動管制,市面仍查獲非法流出雞蛋,食藥署今天要求轄區政府應說清楚並追究責任;對此,彰化縣動防所回應表示,目前全案移請檢調偵辦中。
中央社 ・ 16 小時前
「膝蓋卡卡」不一定是年紀到了 醫教3招改善退化:先救肌肉
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感覺上下樓梯吃力、蹲站時膝蓋痠痛等,北榮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醫師在粉絲專頁提醒,其實這種情況不一定只是老化,也可能與肌肉量流失有關;只要每天多運動5分鐘、多吃蛋白質,保住肌肉,就有機會反轉退化。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27歲女僅13公斤 社福醫療介入關懷
已經27歲,體重卻只有13公斤,難以想像,卻就發生在雲林,是慈濟人醫會往診、關懷的對象,她患有多重疾病,卻因為生活環境,營養不良、也沒有穩定就醫,這次人醫會出動,有雲林衛生局一起,了解她實質需求。...
大愛電視 ・ 20 小時前
出生僅600克!23週極早產的她「比養樂多還輕」醫:每次呼吸都決定生死
六個月前的加護病房裡,一個只有巴掌大的小生命努力掙扎著,她的胸口微微起伏,每一次呼吸都像在與世界搏鬥。小粉圓,出生時體重僅600公克,甚至還比一組養樂多輕,肺部尚未成熟,每一個微弱動作,都牽動著醫護人員的心。僅有23週大的她,也是亞東醫院照顧過最年幼的早產寶寶。(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花生是糖尿病加速器?營養專家給正解 一錯誤吃法小心血糖失控
到底花生是好東西?還是如一則短影音說它是「糖尿病的加速器」?讓人一時不敢碰花生。專家表示,花生無罪,錯在把它油炸、裹糖來吃。吃得巧,它就是寶! 針對花生被網路謠言黑了的訊息,營養師趙函穎表示,從
健康2.0 ・ 52 分鐘前
小孟老師運勢/2星座桃花來了!專家曝「做1事」才有機會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11月16日星座運勢出爐!清水孟國際塔羅小孟老師分析12星座的幸運色、貴人與小人,以及工作運、財運以及感情運勢。財運部分,金牛座與天蠍座要細心莫大意,小心駛萬年船;在事業運勢上,摩羯座的工作壓力重擔將減少;感情方面,金牛座與巨蟹座需主動出擊,表達愛慕之情,才有收穫愛情的機會。
民視 ・ 52 分鐘前
汪洋中一片乾爽!宜蘭泉月樓爆紅遭質疑違建
[NOWnews今日新聞]鳳凰颱風導致宜蘭部分地區嚴重淹水,不過,冬山鄉旅宿業者「泉月樓行館」防水閘門成功擋水,即便外部積水高達半層樓,該館仍成一片水中淨土,在社群媒體上爆紅。然而,有網友昨(13)日...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三重男殺妻攜子陪葬釀3死 新手媽生前發文令人鼻酸
新北市三重一名男子去年7月情緒失控砍死妻子後帶著幼子共赴黃泉,全案新北檢近日不起訴處分結案,妻子在案發前才發文說「為了寶寶我不能死」令人鼻酸。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教宗良十四世會好萊塢名人 史派克李贈紐約尼克球衣
(中央社梵蒂岡15日綜合外電報導)羅馬天主教教宗良十四世今天在梵蒂岡接見史派克李、葛莉塔潔薇、凱特布蘭琪等多位好萊塢名導和明星,讚揚電影藝術及其啟發並凝聚人心的力量,並獲史派克李贈送紐約尼克隊球衣。
中央社 ・ 5 小時前
比藥物還有效!研究揭「1蔬菜汁」讓人生髮:2週就見效
許多人苦於落髮困擾,皮膚科醫師柯傅桓表示,落髮不只是外觀問題,許多患者因髮量少或禿頭而自卑、憂鬱,目前雖有藥物,仍副作用讓人卻步,一項研究發現,廚房常見的洋蔥,竟是治療落髮的天然良藥,男性效果尤佳,僅2週就看到初步效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膽囊切除後狂拉肚子?醫揭真實原因 這樣吃才不會痛又不會拉
膽囊雖然小小一個,但在消化系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對此,秀傳醫療體系中區總院長黃士維醫師詳細解釋膽囊切除後的飲食控制原理,幫助大家了解如何正確調整飲食! 膽囊的重要功能 ? 首先要了解膽囊在消化過程中的作用!膽囊主要負責「儲存」和「濃縮」肝臟產生的膽汁,當我們吃進油脂食物時,膽囊會收縮擠出濃縮膽汁到十二指腸,幫助分解和吸收脂肪。 切除後身體的變化? 膽囊切除後,肝臟依然會持續產生膽汁,但失去了「儲存槽」的功能,這意味著: .膽汁變成「細水長流」模式:不再有大量濃縮膽汁可以瞬間釋放,而是少量膽汁持續流入腸道。就像原本有個大水桶可以一次倒出大量水,現在只剩下細細的水龍頭慢慢滴水!.消化油脂的能力下降:當你突然吃進大量油脂食物時,身體無法立即提供足夠的膽汁來分解,就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很多患者形容就像「身體突然不認識油脂了」! 常見的不適症狀? 膽囊切除後如果沒有做好飲食控制,身體會出現這些警訊: .腹瀉是最常見症狀:未完全消化的脂肪會刺激腸道,導致腹瀉、油便或大便呈現油膩感。有些患者形容大便「浮在水面上」或「沖不乾淨」,這就是脂肪吸收不良的表現!.腹脹腹痛:尤其是右上腹部會有脹痛感,這是因
常春月刊 ・ 23 小時前
生活被中風打亂?中醫教你找回行動力ft.李政純 主編
每年約有近三萬名台灣人首次罹患腦中風,這個數字不僅震撼,更提醒我們,中風絕非只能接受命運的安排。中風後的後遺症輕重不一,有人可能微幅影響行動,有人則可能終生仰賴照護。對這些病人與家庭來說,重拾生活功能、恢復自主,是一條漫長且複雜的旅程。 在這樣的背景下,越來越多專家開始重視「中醫三管齊下」的整合方式——針灸、中藥加上現代醫療結合——在中風後功能重建上的可能性。從活血化瘀改善腦部血流,到經絡疏通促進神經恢復,再搭配適時的現代藥物支援,中醫手法提供另一條可以並行的復健路徑。本篇將帶您一窺專家眼中,中醫如何在中風復健中扮演助力角色,協助患者重回生活。 https://apple.co/4i0aBaH https://bit.ly/4o6BgV2 https://bit.ly/3WVuLcw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 ·不只眼歪嘴斜!醫點名「腦中風5個警示前兆」出現快就醫 答非所問中了 ·中醫師推薦「6食材」,打通血管預防中風,其中1項很多台灣人不敢吃
常春月刊 ・ 1 天前

連吃3天火鍋害脂肪肝!醫揭「3大地雷=血管灌油」 喝藥膳湯也中鏢
天氣逐漸變冷,許多人愛吃火鍋暖身,但小心吃太多恐傷身。胃腸肝膽科醫師卓韋儒分享,一名患者立冬時連吃3天火鍋,導致膽固醇飆升,還患輕度脂肪肝。他建議,吃火鍋時應選擇少鹽的湯底,食材下鍋順序為「先菜後肉」,盡量不喝湯,想喝應趁「下肉前」舀清湯。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