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為何會失調?這1件事是關鍵!學會2技巧,不怕自律神經失調
嚴格來說,自律神經失調並不是一種疾病,主要是因為神經系統裡的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失衡,因而誘發身體出現各種不適,進而影響生活品質。臨床心理師李偉康指出,簡言之,身體的自律神經系統就像一座蹺蹺板,一旦其中一端的交感神經過於發達,另一端的副交感神經沒被活化,就會出現所謂的自律神經失調。
其實原因不難理解,李偉康解釋,當我們早上醒來開始活動或工作,就是交感神經活化的時間,讓身體處於戰鬥的狀態,準備把最大的能量,拿來應付白天的各種活動。這時,心跳和呼吸會變快、腸胃蠕動就會減慢、肌肉會比較緊繃,膀胱也會跟著收縮,為的就是讓身體處在一個活動的狀態下。
反之,當晚上休息時,就該換副交感神經上場,身體會進入一種休息放鬆的模式,讓腸胃開始消化蠕動、心跳呼吸變緩、肌肉和膀胱隨之放鬆。「問題是,現在的生活節奏與各種壓力,可能已經不分白天和黑夜,尤其是得加班、熬夜工作的人,或是因為科技發達,讓看不見的工作緊箍咒以及社群人際壓力,可能24小時都如影隨形的情況下,造成許多人連在晚上的休息時間,都處於高焦慮、高緊繃的交感神經亢奮狀態中,長期下來,自然就會出現各種不適。」李偉康解釋。
失調現象年輕化, 誘發多種病症
許多有自律神經失調困擾的人,往往跑遍了各大醫院許多科別檢查的結果,身體幾乎都沒什麼大問題,通常都是服了藥減緩症狀之後,沒多久可能又會反覆發作。這就代表身體的自然調節已經失去功能,有些人會因為長期肌肉緊繃造成血管收縮,影響血液循環而開始頭暈、頭痛、手腳冰冷,時間一久,還會出現肩頸酸痛等現象。
李偉康提醒,「長期處於自律神經失調狀態的人,除了會頭痛、頭暈、肩頸酸痛、腸胃不適拉肚子外,還會衍生出情緒焦慮、眼睛乾澀、呼吸困難、耳鳴、心悸、腸躁、口乾、頻尿等問題,當然還包括晚上睡不好,甚至因此陷入失眠危機。」他也發現,現在有越來越多30、40歲的青壯年人,開始有頻尿的困擾,可能每半個小時就得跑一次廁所,究其根源,也是自律神經失調的關係。
心理狀態攸關健康, 熟齡者也需正視
此外,現在也有不少老年人改善失眠困擾之後發現,由於步入老年後,開始擔心起身體出現病況,心情過於緊繃的情況下,可能導致淚液分泌功能受限,使得眼睛老化後,乾澀的狀況越發嚴重,其實,這些狀況都跟自律神經失調脫不了關係。還有一些熟齡者可能因長年都處於緊繃的工作狀態早已習慣,甚至忘了該如何放鬆,或是退休了,卻仍然處於緊繃情緒無法切換,這些都會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的現象。
李偉康提醒,從心理觀點還有一項值得注意的是,熟年者往往更容易忽略自己的內心狀態,或是不認為心理健康足以影響自律神經失調,而導致生理出現不適,或者是退休後人一閒下來,變得更多慮,甚至是想法變得有些悲觀,都有可能引起自律神經失調,這些都是需要正視的問題根源。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改善焦慮、憂鬱,營養師大讚「5食物」吃了超穩情緒! 尤其這1樣1天至少吃1次
·是心情差還是憂鬱症?一張表格自我評估,得分超過19分,趕緊去就醫
其他人也在看

「愛吃烤香腸」18歲男學生罹大腸癌 譚敦慈:吃芭樂助解毒
大腸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國內每年新增逾萬名患者。無毒教母譚敦慈指出,飲食不當會增加罹癌風險,曾有一名18歲男學生因長期食用烤香腸,後來不適就醫確診大腸癌,病情快速惡化不治。她強調,燒烤食物在高溫過程中會產生多種致癌物質,建議民眾每月最多食用1至2次,且需搭配高維生素C水果幫助排毒。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手腳冰冷被稱「現代林黛玉」?她靠藥膳調理改善體質
38歲上班族吳小姐因體力差、手腳冰冷,自小被同學戲稱為「現代林黛玉」。去年冬天就醫後,透過中藥與藥膳調理體質,今年立冬回診時表示手腳已變得溫暖,體力也明顯改善,直呼立冬補冬確實有助於改善身體狀況。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頭痛胸悶不舒服常喊「自律神經失調」 中醫師揭3招調節身心解壓力
現代人生活、工作壓力大,一旦出現頭痛、胸悶、腹痛等不舒服症狀時,常自稱是自律神經失調,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中醫師吳宛容說...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不是高血壓!「晚上1現象」害猝死:增2倍心梗、中風機率
一名女子睡前量血壓時,發現比白天低10~20毫米汞柱,擔心「血壓太低」有健康風險。醫師林軒任表示,這是好事,反而晚上血壓降幅小於10%的人,清晨發生腦中風或心肌梗塞的機率,高出一般人2.2倍。另一項研究發現,一個人就算白天血壓「完全正常」,光是「晚上血壓沒有降」,心血管死亡率的風險就暴增 2.35 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關關難過關關過 人生課題善護心門
68歲的林琇甄曾是科技公司的輔導員,歷經過婚變及肝癌等考驗,所幸都是慈濟法親的陪伴下,勇敢度過低潮,雖然現今體力大不如前,不過她積極參與各項志業都參與,也固定到慈濟長照據點帶動長輩做運動,希望分...
大愛電視 ・ 2 小時前
頭痛要小心了!4部位「出現症狀不能拖」:恐是腦中風、癌症前兆
身體出現疼痛時,很多人習慣忍一忍就過了,但要小心這些「看似小毛病」的痛,其實可能是癌症、腦中風等嚴重疾病的警訊!越南健康媒體《SOHA》就指出,如果你常在以下4個位置出現持續的疼痛,務必要提高警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國家檔案館開幕 賴清德:「大家都是同一國」在真相的基礎上團結前行
賴清德總統今(11/17)日上午出席國家檔案館開幕典禮時指出,檔案館的成立象徵國家落實開放政府與轉型正義的決心,盼全民在真相基礎上團結前行,持續守護台灣民主,他也強調大家都是同一國,面對未來威脅的時刻要團結一致,一定要深刻理解侵略者最害怕的就是團結的力量。
太報 ・ 2 小時前侯友宜:國民人權民主自由 中國大陸不應干涉
(中央社記者王鴻國新北17日電)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表示,國民人權、民主與自由,中國大陸不應干涉,政府也要提具體方式,讓人民更安心、自由。
中央社 ・ 2 小時前
受對等關稅影響無薪假家數人數略降 勞動部:訂單回穩
勞動部今公布最新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統計,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事業單位計435家,實施人數8456人,本次家數減少20...
聯合新聞網 ・ 1 小時前
台南科學城推動中 社宅「沙崙安居」動土備受看好
台南高鐵特定區周邊的智慧綠能科學城全力推動中,尤其台積電的1.2奈米先進製程也可能在附近設廠,發展願景可期,政府也在當地興建社會住宅,「沙崙安居」今天熱鬧動土,被譽為「未來性最佳」,備受各界關注。緊鄰科學城的歸仁區沙崙安居社宅,將興建2棟地上14層、地下3層的大樓,規劃1~3房,共有580戶,工程經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
外送美食出包!4家不合格共罰12萬 這店「紅茶」腸桿菌超標85倍
美食外送平台興起,食藥署今日公布「114年度美食外送平台暨雲端廚房餐飲業稽查專案」,餐飲業者及雲端廚房業者共計稽查343家,有4家違規,包括基隆市人从众厚切牛排和川崎拉麵、台南市早安美芝城台南西門概念店,以及台東縣六扇門時尚湯鍋,共計裁處12萬元。
中時新聞網 ・ 2 小時前
將成立兒家署 衛福部拚草案年底送政院 (圖)
衛福部長石崇良(中)16日在台北受訪被問到兒家署成立規劃,他說,面對少子女化與兒童保護等議題,希望將現有分散的兒童照顧與福利資源整合為一個專責單位,相關建議已呈報,相關的組織法草案會力拚114年底送行政院。
中央社 ・ 21 小時前蘇澳煙波飯店30餘車泡水 住客發5聲明將集體訴訟求償
鳳凰颱風造成宜蘭縣蘇澳鎮暴雨,洪水灌入蘇澳煙波四季雙泉館地下室停車場嚴重淹水,超過30輛車慘泡水。其中11名受災住客今天委任律師發表5點聯合聲明,認為「並非天災,而是典型人禍」,將提出集體訴訟;飯店表示,討論後再作回應。聲明指出,中央氣象署於11日下午16點55分將宜蘭列為「超大豪雨地區」,18點1
自由時報 ・ 5 小時前
瘦瘦筆爆紅/台灣胖子有多少? 真實數據嚇死人
台灣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代謝危機。國健署統計顯示,全台20歲以上成人有高達50.3%、約988萬人過重或肥胖;更有超過8成糖尿病患者同時面臨體重問題,形成日益嚴重的「糖胖症」。健保署資料顯示,糖尿病每年醫療支出超過250億元,若加上減重用藥需求,在腸泌素類藥物崛起下,有關減重健康規模經濟將突破千億元。
鏡報 ・ 8 小時前

研究證實秋葵可降空腹血糖!醫:黏液是關鍵成分勿炒太久
全台約有200萬名糖尿病患者,近期研究顯示,常見蔬菜秋葵具有穩定血糖的功效,其中最關鍵的成分就是那令人印象深刻的黏液,而料理方式也會影響其保健效果。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哈瑪斯加厲控制加薩 協議履行堪虞
記者施欣妤/綜合報導 以色列與哈瑪斯10月達成初步停火後,以色列持續攻擊加薩走廊部分地區,但力度大幅降低,哈瑪斯則疑似利用徵稅、搜捕反對者等方式,加強對當地的
青年日報 ・ 15 小時前
降息雜音與評價面修正 專家:基本面仍正向
[NOWnews今日新聞]台股上週五(14日)開低走低,主因為美國聯準會(Fed)12月降息機率驟降、美股下跌影響,但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基本面而言,AI發展、資本支出、企業財報及相關產業展望仍保持...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早期發現乳癌,降低死亡風險:免費乳房X光檢查攻略
為響應國民健康署推動的「免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政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引進最新型乳房攝影系統,提供舒適、不痛的即時乳篩服務,鼓勵40歲以上女性每兩年定期接受公費乳房攝影檢查。乳房X光攝影是乳癌早期篩檢工具陽明院區影像醫學科主任王德珍表示,乳房X光攝影是目前國際公認最有效的乳癌早期篩檢工具,可偵測乳腺內微小鈣化或腫瘤,研究顯示定期檢查可降低乳癌死亡率20%至30%。公費檢查對象包括40至74歲女性,每2年1次,以及設籍臺北市75歲以上女性。新引進的乳房攝影系統以女性為中心設計,兼顧舒適與安全,包括專利彈性壓迫板自動調整壓力、圓潤外型與放鬆扶手,並採低輻射劑量設計,讓檢查過程不再令人緊張。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此外,院方同步提供「3D數位乳房斷層攝影」,可從多角度拍攝乳房影像,特別適合乳腺緻密的婦女,分層成像可降低影像重疊、減少誤判,協助醫師精準診斷與定位病灶。王德珍提醒,乳癌防治關鍵在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呼籲女性朋友把握國健署免費乳篩服務。(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 .有這些症狀,可能是乳癌 .乳癌婦女,骨質健康更重要!
常春月刊 ・ 1 天前
新生女嬰全身紅疹,驗出罕見1疾病,醫籲家長勿慌:早期治療可正常成長
一名剛出生不久的女嬰,雖然活動力正常,但全身卻布滿如小水泡般的紅疹。經詳細檢查後,確診為罕見遺傳疾病「色素失調症」(Incontinentia Pigmenti),讓父母憂心不已。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科主治醫師陳劍韜強調,只要早期診斷並積極追蹤治療,孩子仍可在正常生活環境中健康成長。 什麼是色素失調症?陳劍韜指出,色素失調症是一種因 X染色體上IKBKG基因突變 所導致的罕見遺傳性疾病,發生率僅約四萬分之一。基因異常會影響身體對發炎與壓力的反應調控,因此可能波及 皮膚、牙齒、毛髮、眼睛與神經系統 的發育,其中皮膚異常是最早、最明顯的症狀,目前尚無單一藥物能根治。 他說,因為此病與X染色體有關,多發生於女嬰;若男嬰帶有突變基因,多數無法存活至出生。臨床上常見的新生兒會在出生後不久出現小水泡般紅疹,之後轉為深淺不一的色素沉著,形成類似「大理石紋」的痕跡。這些痕跡雖會隨時間淡化,卻是醫師診斷的重要依據。 症狀多樣化,治療需跨科別除了皮膚症狀外,部分患兒可能出現 牙齒缺失或排列異常、毛髮稀疏、指甲變形、視網膜發育不全等問題;若影響到中樞神經,甚至可能導致 抽搐或發展遲緩。因此,治療需跨科別合作
常春月刊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