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論壇/因應碳有價時代新挑戰 2025零碳永續論壇產官領袖提解方
台灣碳費制度於2025年正式上路,並預計於明年5月開始繳費,宣告正式進入碳有價時代!為協助企業因應碳有價時代的新挑戰,《鏡週刊》日前舉辦「2025零碳永續高峰論壇」,邀請經濟部長龔明鑫、環境部次長謝燕儒、和碩集團董事長童子賢等產官領袖與會,希望集思廣益,助力台灣企業邁向淨零永續之路。本次論壇吸引近300位各界人士參加,為讓無法參與論壇盛會的讀者一窺究竟,本刊特別摘要論壇精華內容。
《鏡週刊》社長裴偉在論壇開幕致詞特別指出,今年起,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超過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電力業、燃氣供應業及製造業事業體將徵收碳費;但台灣碳費制度上路前,美國尚未實施對等關稅,因擔心二大事件相繼發生,可能加重企業經營負擔,故工商團體不斷呼籲政府應思考緩徵碳費,讓碳費徵收的時間點等問題再度浮上檯面。
政府規劃 推多元綠能
有鑑於各界對於減碳與再生能源等淨零永續相關議題的高度關注,《鏡週刊》希望透過舉辦「零碳永續高峰論壇」,搭建產官學溝通與交流平台,從「政策」「實務操作」等面向,一起找出企業零碳永續的經營路徑,協助企業因應此一變局,讓台灣的經濟發展得以持續維持穩步向上的局面。
政府近年積極協助企業減碳及採購綠能,其中,經濟部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經濟部長龔明鑫表示:「極端氣候是世界各國政府所面臨的嚴峻挑戰,造成許多經濟與非經濟的傷害及損失,所以台灣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並沒有改變。除此之外,烏俄戰爭等地緣政治的變化,造成能源價格的劇烈波動,為因應氣候變遷及產業發展的需求,尤其是相當耗電的AI基礎設備,政府必須考慮發展包括地熱等在內的多元綠能,並且積極推動節能設備、技術,方能在減碳與供電穩定之間取得平衡。」
龔明鑫指出,政府會協助離岸風電業者落實三之一及三之二案場的建置,至於三之三也會盡早規劃。除此之外,經濟部也將針對浮式離岸風電展開規劃,請行政院出面協調國防部與交通部,找出合適的場址,讓相關業者可以提早做準備。而太陽能方面,爭議比較少的屋頂型太陽能,經濟部會盡力來推動、實施;而地面型太陽能,在與地方達成共識、確定可以融合互惠之後,也會持續推動。在地熱方面,台灣有豐富的地熱儲藏量,政府正在規劃如何結合國外技術開發地熱。
針對零碳永續議題,環境部向來扮演把關者角色。環境部次長謝燕儒表示:「環境部會持續針對淨零永續的各種問題跟各界進行溝通,執行的過程固然會有些波瀾,但政府的目標基本上並沒有改變、調整。環境部會優先針對碳定價來推動,因為它是因應氣候變遷相當重要的一個驅動力,這個驅動力的強弱程度與進程,環境部會持續與相關產業、與企業做好溝通。」
減少碳排 趨勢已成型
謝燕儒進一步指出,碳費的徵收有一定的期程,也有一些收費的門檻;此外,企業也可以透過提出自主減碳(量)計畫降低碳費的徵收。目前,有高達約九成的企業已提出自主減碳計畫,可看出碳定價的驅動力已經展現。
論壇專題演講由向來關心地球暖化議題的和碩集團董事長童子賢率先登場,童子賢強調:「我們(台灣)是全球產業的好夥伴,應該善盡責任,減少碳排放量不僅基於道德良心,也有現實意義,如果不減排,很快地其他先進文明國將對台灣課以高額的碳稅。」
童子賢語重心長地表示:「希望能源政策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如果前面做了環評與仔細思考,現在(光電亂象)就不會這樣!」他認為,地形多山、與台灣相近的瑞士值得借鏡與學習,瑞士以「核綠共存」的方式,繳出低碳電力占比達98%的佳績,也因為減少太陽光電板,保有生態美景,其核能發電比例達30.5%。童子賢也藉此呼籲外界,不需要太過擔憂核能占比高,更應該擔心的是因減碳不足而引來的碳稅問題。
至於太陽能與離岸風電的建置,都牽扯土地等相關問題,且二者都是間歇性能源。童子賢指出,核能所具備的五大優勢正好可以補足其不足之處,「經濟實惠、不排碳、非間歇發電,相對穩定高品質,占用土地小且能源韌性佳。」他希望各界以務實角度思考台灣能源政策,並重申:「台灣需要核電幫忙。」
黃碳革命 南畝王先行
在碳費上路前,政府為因應企業淨零轉型的需求,率先於2023年推動本土的碳權交易,而透過與台灣碳權交易所合作,以農業管理起家的南畝王,在實踐本土碳權方面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南畝王執行長林宗富表示,相較於企業透過更換節能設備、使用綠電達成的「減排型」碳權,南畝王專攻技術門檻更高、但固碳效果更長久的「移除型」碳權,直接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封存到土壤裡。
林宗富透露,南畝王大約5年前在響應友善農業政策時,漸漸關注「黃碳」商機,以現行技術估算,黃碳每公頃每年約可增匯0.5至1公噸的二氧化碳量。今年5月,南畝王和碳交所合作首個位於雲林北港的土壤碳權專案,所採集上千個土壤樣本,皆需送交專業實驗室分析,且評估期長達3至6個月。「所有結果都必須通過第三方機構的查證,最終送交環境部審核。」林宗富強調。
「這門生意,遠比想像中複雜。」林宗富並進一步表示,農民是這場黃碳革命的核心。「增加碳匯其實是一個附加性。」他強調,農民不需要放棄原本的作物生產,只要透過更友善的耕作方式,例如減少翻耕、使用有機肥等,就能在原有的收入之外,獲得額外的碳匯收益。
再生能源 挺進新時代
此外,本次論壇特別邀請二家再生能源指標性業者CIP(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與雲豹能源,分享他們對於再生能源在減碳方面的貢獻及未來發展的想法。
CIP亞太區域總裁許乃文自豪表示,目前台灣四百多支運轉的風機,約有93支是由CIP所打造;位於台中外海、耗資近新台幣1千4百億元的渢妙一號風場,是台灣能源轉型非常具指標性的風場之一,因而受到不少來自政府的勉勵。
話鋒一轉,針對離岸風電費率問題,許乃文表示,台灣離岸風電已經揮別躉購費率的年代,進入企業購售電合約(CPPA)的時代,渢妙一號風場的綠電全都直接賣給對綠電有需求的用電大戶,並沒有增加民眾的電費負擔。「不單如此,在RE100等規範之下,我們(CIP)還讓客戶的產品得以順利賣到歐洲等地,成就了台灣的經濟成長。」
許乃文分析,台灣工業電價未來應會持續上揚,因此,綠電價格現在看起來雖然貴,但因為三十年都維持同樣的價格,所以隨著工業電價持續往上走,會出現死亡交叉(對開發商則是黃金交叉);屆時,將形成對採購綠電廠商有利的局面。
而外界普遍對於雲豹能源有歸屬光電業者的刻板印象,雲豹能源副總經理譚宇軒特別表示:「雲豹剛開始以太陽能為主,太陽能比重越來越大後,雲豹轉型風力發電,做完發電後做儲電(能),包括國內外的計畫,接下來則是電力買賣,子公司天能綠電也已經掛牌,而且在綠電領域一直保持領先。除了綠電外,雲豹也打造多元低碳解方,包括再生塑膠、生物分解技術以及電動腳踏車等,雲豹都已經蓋新的工廠,並衍生新商機。」
譚宇軒分享,雲豹透過塑膠回收,在不用添加新料的情形下,就可以處理塑膠包裝膜、農業包裝膜等廢棄塑膠,並將其再製100%全再生塑膠袋,透過獨家技術將廢塑膠還原為接近新料品質的顆粒,建立閉鎖式循環經濟模式,碳排只有0.44%,比在便利商店購買的其他塑膠袋好得多,目前是國內第一個拿到政府認證的企業。
此外,譚宇軒也透露雲豹在碳權相關的事業布局。他表示:「雲豹透過AI追蹤黑水虻(新興飼料用蟲)提高養殖效率,為客戶提供很好的解決方案,我們現在已經蓋了第一個廠,並和藥廠簽約合作,這也是雲豹滿棒的新嘗試,因為做完以後還可以產生碳權,等第一座廠運作起來,順利的話,我們會再蓋第二座、甚至第三座廠。」
在論壇壓軸上場的,則是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資深執行副總經理李介文,他指出,許多產業已經面臨減排的物理極限,節能、綠電等傳統手段的邊際效益遞減,導致部分企業想減碳都減不下來,迫切需要新的解決方案。
創建智庫 發展組合技
李介文說,勤業眾信利用全球Deloitte會計師事務所的資源,創建了一個名為「GreenSpace Tech」的全球氣候科技智庫,裡面收錄超過四百項減緩氣候變遷的轉型技術,以及77項應對極端氣候的韌性技術。「企業想了解有哪些技術存在、哪些供應者有最佳解決方案,以及所要採用的減碳方法和布局,都可以從中找到解答。」李介文分享。
他透露,勤業眾信曾經協助台灣半導體業者規劃「燈塔工廠」,也與水泥、瓦斯等傳統產業合作,尋找低碳轉型的突破口。此外,李介文也看到了台灣新創的潛力,成功幫助台灣公司的技術登錄資料庫,期待能夠吸引全球的目光與投資。
最後,李介文強調,淨零轉型很少能倚靠單一技術,更多時候需要的是「組合技」,企業要從數百種技術中,挑選出最適合自身情況的幾張牌,組成一套有效的減碳策略組合。
更多鏡週刊報導
零碳永續論壇1/美國對等關稅打亂國內企業減碳布局 部會首長與企業領袖交流提解方
零碳永續論壇2/碳有價時代農地黃碳淘金 南畝王領軍與農民一起當台灣碳農
零碳永續論壇3/稀土戰開打!童子賢:演變為國與國競爭 可能誘導各國自己開採
其他人也在看

聯合再生看好台灣與國際低碳能源市場 投入海外與表後儲能開發
聯合再生能源將積極參與儲能投資、增加案廠持有數,加強深入低碳能源交易市場,並擴大海外布局,提升再生能源趨勢的動態因應能源。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2 小時前
台廠持續布局海外 童子賢:將在供應鏈放大影響力
受AI強勁需求以及客戶要求下,台灣產業積極到海外設廠,市場認為可能引發產業空洞化,和碩董事長童子賢23日出席台灣半導體協會年會擔任主題演講人,會後表示,製造業外移是在全球的供應鏈中放大影響力,現在的優勢是過去幾十年的正確選擇、人才累積而成。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開應召站出人命/揪開「查某間」被譏龜公 他狠殺金主夫妻還想滅口車手
26年前,台北市松江路發生一起震驚社會的雙屍命案!死者顏姓夫妻一開始被誤判是互相殘殺,但幾天後出爐的鑑識報告,顯示凶手另有其人。警方追查發現,凶手是顏男的唐姓好友,唐找顏合夥開應召站,卻被顏妻怒罵「龜公」,氣憤下先勒斃顏妻,再殺顏8刀滅口,還偷走支票想領走百萬元現金,卻因企圖殺害幫忙領錢的人,被警方設局逮捕,最終遭判死刑定讞,槍決伏法。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亞洲最前瞻!經濟部啟用智慧車電自駕車場域
東南亞首座具備全天候、全速域及全車種驗證能力的「智慧車電自駕車場域」,10月21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召委楊瓊瓔委員、陳秀寳委員、謝衣鳯委員及經濟部政務次長何晉滄的見證下,於車輛研究測試中心正式啟用。未來可提供各式載具在超大豪雨、濃霧、隧道或高架橋等情境下,執行最高時速達110公里之自動駕駛驗證測試,展現台灣推動智慧載具產業的新里程碑。
工商時報 ・ 1 天前
非洲豬瘟全面禁止廚餘養豬?農業部回應 環境部籲源頭減量「吃多少煮多少」
台中養豬場驗出非洲豬瘟陽性反應,目前首階段全台5天禁宰禁運,外界好奇未來是否可能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對此,農業部次長胡忠一今(23)日回應,目前暫未有全面禁止規劃;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則表示,過去近7年來成功防疫,如中心溫度要到90度以上、持續蒸煮1個小時等措施,代表處理配套有相當的成效;農業部防檢署組長林念農補充,依照世界衛生組織(WHO)規範,經過90度以......
風傳媒 ・ 1 天前安世半導體晶片供應中斷 福斯生產恐停擺
德國汽車巨擘福斯(Volkswagen)22日警告,受中國大陸對安世半導體(Nexperia)生產晶片施加出口限制影響,他們部分產線可能被迫暫時停擺。這也顯示出,新冠疫情期間暴露的汽車業供應鏈漏洞尚未完全解決。
工商時報 ・ 1 天前
2025亞太循環經濟論壇盛大開幕 環部首度公開《臺灣循環經濟路徑圖》
環境部、經濟部、農業部及循環台灣基金會共同主辦「2025亞太循環經濟論壇暨熱點」(AsiaPacificCircularEconomyRoundtable&Hotspot2025),於今(廿二)日上午於台北松菸文創園區盛大開幕,現場吸引來自日本、菲律賓、印尼等五十國、逾五百人的產官學研代表與會,展現臺灣推動循環經濟,並與國際合作的決心。環境部長彭啟明出席開幕典禮致詞,並參加座談與各國產官學研代表分享我國推動淨零轉型和循環經濟的經驗,彭部長指出,推動產業綠色轉型及循環經濟三部曲「好點子、好治理、好生意」,三方面串連起來,是可以創造經濟效益的,鼓勵產業響應綠色轉型及循環經濟。本次論壇包含兩場國際與談、六大產業及參訪路線、十項治理趨勢議題,邀請近百位循環經濟領域專家講者,展現臺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鏡論/蔣萬安的頭痛時間
立法院三讀通過普發一萬元預算案,中央定錨,地方起鬨,一堆縣市議會各燃火苗,唧唧叫,別別跳,也要普發現金,鬧得諸縣市長一佛出世,二佛涅槃。這裡頭,台北市長蔣萬安尤其尷尬。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下波東北風這天接力!低溫探20度 北部「雨再下1週」濕到崩潰
氣象署指出,明天(24日)東北季風影響,中部以北及東北部天氣稍涼,水氣偏多,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及新竹以北山區有陣雨,並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桃園以北及東部地區有短暫陣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竹苗、東南部地區及中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
CTWANT ・ 22 小時前
豪雨警報明天解除!氣象署估雨勢將緩 未來一周天氣一次看
連日豪雨造成北北基宜桃多地傳災,好消息是明(23)日氣象署預計解除豪雨警報。氣象署資深預報員葉致均指出,雖然仍有降雨,但雨勢已明顯趨緩,今晚過後將停止加強作業。不過,他也提醒,東北季風仍強、沿海風浪偏大,民眾海邊活動務必注意安全。(陳韋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行動電源遇到這4種情況最好不要再用!行動電源回收怎麼做才安全?
行動電源可說是現代人隨身必備物品,走到哪充到哪,不用擔心3C產品沒電。不過,近來行動電源爆炸意外頻傳,讓不少民眾人心惶惶。其實,行動電源的壽命有限,一旦出現特定徵兆,就代表應避免使用、該回收了。究竟行動電源遇到哪些情況最好不要再用?行動電源回收怎麼做才安全?Yahoo新聞編輯室帶你了解!
Yahoo奇摩新聞編輯室 ・ 1 天前
1圖看「光復3天連假」天氣 東北季風減弱時間曝光!
生活中心/江姿儀報導今(23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天氣狀況仍不穩定,今、明(24日)水氣偏多、氣溫濕涼。24日開始放光復節連假,由於剛好碰上週五、加週末形成3天連假,不少人都規劃出遊來慶祝。對此,氣象專家特別分享連假天氣,親曝東北季風「這1天」減弱,雨勢將會趨緩。
民視 ・ 1 天前


訂國旅飯店卻不提供大浴巾?觀光署急澄清
近日有民眾抱怨訂國旅飯店住宿,卻收到通知不提供大浴巾,引起熱議。交通部觀光署今澄清,今年起旅宿業僅針對「一次性小瓶裝盥洗用品與拋棄式個人衛生用品」實施減塑措施,非一次性基本旅宿用品均照常提供,不受影響,請旅客放心,旅宿服務品質不會下降,將朝國際標準升級。
中時新聞網 ・ 4 小時前
秋意漸濃天氣急凍! 專家警告:下週中部以北「下探20度」
今(24)日是光復連假開跑首日,東北季風強勢來襲,氣象署針對台北市發布豪雨特報,基隆及新北市則為大雨特報,北部及東北部地區全天氣溫僅在22至26度之間。對此,氣象專家林得恩表示「霜降過後,秋意濃!」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光復連假「雨下最大」地區出爐!賈新興:下週又有東北季風報到
受風神颱風外圍環流以及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北部、東部連日出現劇烈雨勢。對此,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指出,東北季風影響至下週一(27日),其中宜蘭及桃園以北山區,仍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另外,下週五至下週六(10月31日到11月1日)受另一波東北季風影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大雨下不停!近3日雙北多地雨量「破千毫米」 光復連假天氣曝光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近日台灣多地雨量驚人,雖已開始出現趨緩,但氣象署預報員官欣平今(23)仍說明,顯著的降雨情況可能得等接近後(25)天,才會明顯消退;不過10月26日左右,又有一波東北季風,屆時迎風面降雨量恐再次提升。氣溫方面,最近已開始明顯偏涼,特別是降雨情況最明顯的迎風面地區,一天當中最高溫也普遍跌至28度以下。官欣平首先回顧10月20日至今天的累積降雨量,可發現大台北山區、基隆北海岸、新北靠近山區、宜蘭蘇澳等迎風面地區,累積雨量最豐沛;他直言說,這樣的降雨分布,就是非常傳統的、東北季風帶來的迎風面降雨。官欣平進一步指,這段時間累積雨量榜首的地點,主要位在台北市山區,尤其北投鞍部竟將近1500豪米;新北汐止五指山1169.5毫米、宜蘭南澳鄉東澳嶺940毫米、基隆及桃園多地也錄得破600毫米。也由於東北季風強勁,他直言說,這段期間縣市最大陣風也相當驚人,新北、苗栗、台中、彰化都持續出現11級陣風。現在,大規模豪雨可能已逐漸消停,但東北季風的影響仍在持續,因此未來一週仍得密切關注風力情況。氣象署預報員官欣平今(23)說明近期天氣狀況。(圖/民視新聞)從雷達回波圖來看,官欣平表示,台灣附近反而是東南方雲系較多,因為該處已經出現一個低氣壓、且有旋轉現象。即便如此,今天的降雨仍主要是受到迎風面東北風之影響,所以宜蘭、北台灣等地,還是源源不斷地有對流進來,並造成大量的累積雨勢。他接著說道,之後非常劇烈的降雨會變少,但長時間小雨仍會一直出現,故從總雨量來看,整體降雨量仍然豐沛。另,上述的低壓帶緩慢朝巴士海峽移動,期間可能帶動部分雲系移入台灣,因此花蓮地區、特別是沿海一帶,都應留意降雨。至於下雨的天氣何時才能趨緩?官欣平說,從今天早上到後天清晨,東部及東北部地區,雨看幾來還是會繼續下,但雨量有望逐漸下修;像是大台北地區、宜蘭地區或山區,目前都還有出現豪雨,但晚間以後看起來有望緩和。反觀花蓮、台東、恆春半島等地,受到低壓南移的影響,可能都要注意逐漸升高的雨量。氣象署預報員官欣平今(23)說明近期天氣狀況。(圖/民視新聞)談到即將到來的光復連假,官欣平則表示,東北部可能還是會持續降雨,只是會有趨緩跡象;尤其10月25日可能更為緩和。不過,26日以後東北季風恐又增強,恐造成迎風面降雨,但不會像這幾天如此顯著。官欣平認為,這就是典型的秋冬季天氣型態,未來這段期間,民眾會持續聽到東北季風相關的詞彙。溫度方面,他則指出,最近體感比較偏涼,受到東北季風持續影響,降溫情況也是非常顯著。一直到10月29日,各低高溫可能都不超過28度,中南部可能有機會略大於28度,但近期仍是偏低。尤其是最受東北季風影響的迎風面地區,因為可能同時下雨,所以感受上又會更涼一些。那後續什麼時候會回溫?官欣平認為,可能至少得等到29日以後,中南部白天高溫有機會回升至32度、台北則是接近28度,但相較於之前,整體溫度仍是明顯下滑的趨勢。原文出處:快新聞/大雨下不停!近3日雙北多地雨量「破千毫米」 光復連假天氣曝光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街頭全武行!司機狂毆高中生「壓地打到出血」 桃園客運出手了市府動作慢「害台中成非洲豬瘟破口」 吳思瑤嗆盧秀燕:防疫不是購物節!疑天雨路滑!北投小客車失控撞車 再衝分隔島燈桿「車頭全毀」
民視影音 ・ 1 天前
雨何時停?氣象專家曝光復節連假天氣:10/25水氣減少
東北季風及低氣壓影響,今(23)日宜蘭縣、新北市地區及台北市山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不過光復節連假即將到來,氣象專家林得恩指出,24日水氣仍多,北部、東部仍有大雨發生機率,25日起環境水氣開始減少,降雨趨勢緩和。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