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餐多「1飲品」能防糖尿病、脂肪肝!美女醫:還有助減肥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健康資訊普及,醋不僅是調味料,甚至被視為保健飲品。醫師邱筱宸表示,醋有益健康,主要來自於其中的醋酸。研究發現,醋酸具有提升胰島素敏感性、控制血糖、增加飽足感、減少脂肪肝的發生率。她建議,民眾可在餐中或餐後攝取少量稀釋醋(15~30cc),有助於減緩澱粉引起的血糖上升。
婦產科醫師邱筱宸在其臉書表示,醋可增添料理的風味,減少鹽與味素的用量,這才是對健康最實在的貢獻。目前研究顯示,醋會和健康有關,主要來自醋酸帶來以下的可能潛在效益。
1. 降低餐後血糖
醋酸可能透過抑制醣類的消化酵素,讓碳水化合物吸收速度變慢,降低餐後血糖。
2. 提升胰島素敏感性
醋酸可能提升胰島素敏感性,幫助肌肉更有效率地利用葡萄糖。
3. 增加飽足感
醋酸會讓食物在胃中停留更久,增加飽足感,因而減少進食量。
4. 減少脂肪肝的生成
動物研究發現,醋酸有助減少肝臟脂肪生成,並促進脂肪酸氧化。
邱筱宸表示,餐中或餐後攝取少量稀釋醋(15~30 c.c),或許對血糖或體重控制等有益,但不能取代治療,食用時務必稀釋,避免傷害牙齒琺瑯質或食道;有胃食道逆流或胃潰瘍的人,不要空腹飲用。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動眼操」可護眼?醫解密:反害「2類人」失明!親曝正確作法
空污害人罹癌、巴金森氏症!醫苦勸:「這2時段」別外出
不是3C!醫揭「2日常習慣」會害青光眼:我自己超怕
小酌更健康?研究揭「安全飲酒量」:不聽慘失智、罹癌
其他人也在看

2026年最低工資出爐!月薪29500、時薪196 違反最重罰百萬
最低工資正式公告!依《最低工資法》規定,勞動部21日公告2026年按月最低工資為2萬9500元、每小時最低工資為196元,若是違反可依最低工資法可處2萬元至100萬元罰鍰並公告雇主姓名。
中時新聞網 ・ 11 小時前
羅浮宮驚天竊案疑有內鬼!4嫌喬裝工人破窗而入 「9件王室珍寶」7分鐘全搬光光
據法國月刊藝術雜誌《Beaux-Arts》的報導,10月19日上午9時30分至9時40分之間,4名身穿黃色反光背心、頭戴安全帽的男子,從停在密特朗碼頭(Quai François-Mitterrand)的1輛貨車中展開行動。他們在眾目睽睽下透過雲梯車,直通阿波羅長廊窗戶,這是珍藏法國王室珠寶的名廳,...
CTWANT ・ 1 天前
不用斷食、不用運動!日本明星靠「飯前加1步驟」兩個月狂瘦7公斤!
減肥的方法千百種,從168斷食、碳循環、低醣飲食到運動訓練,大家或多或少都試過幾種,但你聽過「非慣用手減肥法」嗎?這個聽起來有點冷門的瘦身法,其實是許多明星默默實踐過的祕密武器!像是韓國女神全智賢、日
女人我最大 ・ 1 天前
睡前喝牛奶助眠? 營養師曝真相:「這些人」反而睡不好
很多人習慣睡前來一杯牛奶,希望幫助放鬆入眠,但這個看似有效的習慣,對某些人可能反而「干擾睡眠」。到底誰適合、誰不適合睡前喝牛奶? 1、牛奶中含有的色胺酸,有助睡眠?食物的力量.呂美寶營養師指出,牛奶中的色胺酸(Tryptophan)確實參與血清素與褪黑激素的合成,對情緒與睡眠有幫助。但其實牛奶中色胺酸的含量並不特別高,而且色胺酸的作用是累積性的——白天就該開始補充,單靠睡前那一杯效果有限。 2、腸胃敏感者,喝了反而睡不好?如果你有 乳糖不耐、胃食道逆流、腸躁症或腸胃功能較敏感,睡前喝牛奶反而可能引起腸胃蠕動、脹氣、甚至胃酸逆流,讓你夜裡頻頻醒來。這時候,牛奶就不再是助眠良方,反而破壞自然的睡眠節律,影響睡眠。 3、睡覺前,更需避免吃什麼?很多人會把宵夜當成睡前儀式,但 高糖高油的食物容易刺激血糖與胰島素上升,反而 抑制褪黑激素、影響入睡。如果你喝牛奶沒有不適,那麼它確實比炸物、甜點好得多,是一種相對溫和的選擇。 4、有其他替代選擇?可以嘗試 無糖優格(部分乳糖已被分解)、或選擇「無乳糖牛奶」,可大幅降低不舒服的機會,或用少量奶粉沖成「較稀」的牛奶,可減少腸胃負擔,也能滿足你的睡前儀式感
常春月刊 ・ 20 小時前
想靠跑步燃脂?規律長跑是關鍵!跑對了才能打造高代謝體質
健康運動風氣日漸盛行,許多人會選擇透過跑步達到「燃燒脂肪」與「控制體重」的目標。不過跑得久可不一定就能瘦得快!想藉由跑步強化燃脂,關鍵在於如何掌握跑步強度、時間與持續性,才能讓身體進入高效燃脂的節奏,讓你跑的每一公里都更有成效。
Yahoo奇摩趣運動 ・ 1 天前
高雄減重名醫又出事!女花24萬換失智、躁鬱 遭控過度醫療被停業4月
高雄博田醫院減重名醫宋姓醫師替一名BMI僅24、體重54公斤女子施作縮胃手術,術後患者出現嚴重併發症,暴瘦至37公斤,還罹患韋尼克氏腦病變,恐致早發性失智。家屬控訴術後未獲積極追蹤,宋醫師僅稱「一切正常」;高市府衛生局調查認定宋涉過度醫療,處停業4個月。
太報 ・ 13 小時前
台中恐陷危機 多地垃圾清運服務將暫停
目前傳出異動的業者包括榮輔、國業、綠野與佑安4家業者,粗估服務社區應超過400家,由於垃圾進場量受總量管制,社區轉換合作對象時,還受業者容許清運總量限制,不是說換就能換。有管委會爆料,著手準備更換清運公司時才驚覺,原業者每月申報的核准清運量僅0.2公噸,卻承接了...
CTWANT ・ 1 天前
營養專家點名「3種常見食品」恐害糖尿病、焦慮上身! 很多人早餐就吃
你知道自己經常吃的食物是「超加工食品」嗎?根據CNBC報導,超加工食品是工業化生產的食品,通常價格低廉、方便食用,而且非常美味,因此成為許多人餐桌上的主要食物。但這樣的食物營養價值低,且含有多種食品添加物,長期攝取可對健康造成影響。哈佛醫學院營養精神醫學專家Uma Naidoo醫師和夏威夷大學營養學Jinan Banna教授就為大家列出日常生活中應避免的超加工食品。 什麼是超加工食品?與多種疾病有關 還會影響精神健康 Naidoo醫師指出,超加工食品在生產的過程中,所使用的如玉米、大豆和糖等天然食材中的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都會大量流失。這些食品透過添加防腐劑、化學物質、人工調味料、甜味劑和著色劑等食品添加物來大大延長保質期,同時含有過量的Omega-6脂肪酸和較低的Omega-3脂肪酸。早餐穀物、薯片、沙拉醬、含糖飲料、冷凍食品,以及熱狗等加工肉類,甚至一些植物奶都屬於超加工食品。長期食用超加工食品會增加身體發炎反應,以及導致腸道菌群失衡,引發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大腸癌等健康問題。此外,攝取過多超加工食品也與憂鬱症、焦慮症等有關,Naidoo醫師就分享,當她的患者用未經加工、營養
常春月刊 ・ 1 天前
日本人三餐吃白飯!「為何不會得糖尿病?」 醫曝2大關鍵解答了
糖尿病是以持續性高血糖為特點的代謝性疾病,也是台灣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就有網友好奇,為何日本人三餐都吃白飯,卻不會得糖尿病?對此,醫師蒼藍鴿(吳其穎)列出2大關鍵,表示其實日本受到飲食西化的影響,糖尿病盛行率漸增,只不過放眼全世界依然是「中等偏低」的程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比含糖飲料、酒精還毒!「它」更易脂肪肝、害人肝病亡
含糖飲料早已被認為會引起很多新陳代謝的疾病,或是增加內臟脂肪、脂肪肝的風險,有些人因此選擇「代糖飲料」。然而,食安專家韋恩(楊世煒)表示,最新英國研究指出,代糖飲料仍會傷害肝臟,引起脂肪肝,甚至風險還比含糖飲料高。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英業達與華南銀行完成6.25億美元聯貸案 發展AI伺服器與其他關鍵產品
英業達 (2356-TW) 今 (20) 日宣布,為支持新產品 AI 伺服器及其他關鍵產品的發展,委任華南銀行統籌主辦美金 6.25 億元聯貸案,今天順利完成簽約。
鉅亨網 ・ 1 天前
水果愈甜熱量愈高?營養師解答真相 很多人都誤會了
許多夏季蔬果富含礦物質及維生素,能幫助身體代謝,豐富的纖維含量,對於維持腸道及血管健康也有助益。另外,不同顏色的水果含有不同的植化素,是身體抗發炎及預防疾病的好幫手。 水果攝取量要注意 市售果汁不可取代 根據國健署的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每天應攝取至少2份水果,而每份的份量,大約是一個女性的拳頭大小,若為切塊的水果,則以飯碗的7分滿為一份的量。營養師傅茵指出,平均而言,每份水果的熱量約60大卡、醣類15公克;許多人誤以為水果甜度和熱量呈現正相關,其實不然,甜度高的水果,熱量不一定比較高,也不代表醣類含量較多或容易導致血糖上升。現代忙碌的社會中,許多人會以喝果汁來取代吃水果,但其實大部分瓶裝果汁都是使用濃縮果汁還原而成,濃縮果汁在製作過程中,為確保品質會經過高溫、高壓、殺菌的過程,容易導致維生素流失,也會添加糖,且製作過程中,大多會過濾掉膳食纖維。現打果汁則有衛生安全疑慮,及應確認使用的水果是否新鮮。 水果乾太甜 多食當心熱量爆表 營養師傅茵強調,水果乾的份量要注意,因水果乾是水果脫水而製成,雖然來自天然食材,看似安全、養生的小點心,仍然要留意攝取量,經過脫水後雖然縮小了體積與重量,但提供熱
常春月刊 ・ 14 小時前
散熱廠也是未來趨勢?野村點名「這3檔」喊買進:成長空間豐厚 目標價落這數字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上週(10月13日至10月17日)台股受台積電(2330)法說會影響,再加上美中局勢升溫,股價趨勢較為震盪。外資野村投信指出,...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前台大名醫酒中下藥 3女受害 遭通緝落網
台大醫院婦產科前名醫鄭姓醫師,被指控對3名金融保險業女業務員下藥、帶到旅館,遭台北地檢署起訴,他卻棄保潛逃加拿大,法院發布通緝,因此他的護照被註銷,21號被押解返台歸案,最終裁定收押。
TVBS新聞網 ・ 7 小時前
不插管不氣切!80歲獨居阿姨做好善終準備 每天1杯蔬果汁手腳靈活
年過八旬的慧心阿姨,身手俐落、氣色紅潤,一點也看不出她已高齡80歲。4年前丈夫過世後,她開始獨居生活,不僅沒有被孤單擊倒,反而過得更加充實規律。靠著健康飲食與持續運動,她以實際行動證明,老年生活也能活
健康2.0 ・ 22 小時前
更年期掉髮不可輕忽!壯世代女性注意3掉髮警訊 3營養素有助緩落髮
壯世代女性總是被更年期掉髮問題纏身,掉髮、禿頭問題更是讓許多女性頭痛不已。皮膚科醫師指出,更年期容易掉髮的原因在雌激素變化,影響頭皮健康,導致頭髮變細、掉落速度加快。 預防更年期掉髮 從40歲開
健康2.0 ・ 1 天前
天涼想溫補?營養師推吃「這花苞」高纖又可祛寒:神物!
時序進入10月,天黑得越來越早,顯示也已進入深秋。營養師劉學民表示,24節氣剛過「寒露」,早晚氣溫開始轉涼,空氣也開始變得乾燥;建議此時可以適當攝取溫補食材,驅逐體內寒氣,並推薦富含葉酸、膳食纖維與維生素A的韭菜花,驅寒又能補元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光復節將至!他曝「今年最後一個連假」呼籲:好好把握
光復節將至,由於行憲紀念日落在12月25日周四,因此光復節連假也成為今(2025)年最後一個連假,有網友也將此發現分享到論壇,呼籲「大家要好好把握」,掀起大票網友熱議。
Yahoo奇摩(綜合報導) ・ 2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