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職業病認定 醫:以「工作無礙、健康常在」為目標
在工廠擔任作業員超過15年的劉小姐,近年肩膀時常疼痛無力,持續於骨科診所治療。聽說同事申請職業病認定後獲得工作調整,她也好奇自己是否能申請,在同事建議下,前往成大醫院職業醫學科門診。
經超音波檢查,確認劉小姐為「旋轉肌袖症候群」,與診所的診斷一致。劉小姐的工作包含過肩抬舉與負重,但無法明確評估每日操作次數。若要判定是否為職業病,需安排公司現場訪視,劉小姐擔心雇主反應而猶豫不決。
劉小姐回診治療期間,持續服用藥物和進行復健,並向公司反映病況及請普通病假。因病況仍難以滿足工作需求,和醫師討論後,正式申請職業病評估,公司內部討論後也配合進行與安排現場訪視。訪視結果顯示,她的工作在特定生產季節確實負荷偏高,符合職業病診斷條件。醫療團隊也協助公司主管與劉小姐共同釐清可能加重病情的動作,討論仍可執行勝任的範圍,順利完成工作調整。
成大醫院職業及環境醫學部陳柏磊醫師表示,許多受雇員工即使身體不適,也常因擔心被貼標籤或影響公司利益,而不敢到職業醫學科門診。事實上,就醫紀錄都受到保密規範保障,只能由本人提供給其他單位。先行評估是安全而重要的第一步,除了記錄病情和追蹤治療,若日後需要進一步判定,也能作為客觀依據。
陳柏磊醫師針對民眾常關心的部份進一步說明,就醫並不代表一定要申請職業病補償,門診的目的在於釐清病因、接受治療,並了解醫師的評估與建議,是否申請完全由個人決定。其次,即使在同一職場中,每位員工的診斷結果、工作型態與身體狀況皆不同,仍需個別評估和判斷。
對於就診程序的時間安排,陳柏磊醫師也說明,大多數病人1至2次門診即可完成初步評估。若能提供其他醫療院所的資料、檢查影像或診斷書,或提供實際工作內容的照片與影片,更能加快流程、減少重複檢查。
陳柏磊醫師最後提醒,職業病評估不只是「補償程序」,更重要是協助勞雇雙方了解工作風險、調整工作內容的重要過程。透過醫師的專業建議與雇主的合作,努力達到「工作無礙、健康常在」的目標。
更多新聞推薦
其他人也在看

醫生三餐只吃「這種魚」:3周後三酸甘油酯降一半!哪種魚最健康?
大家都聽過吃魚對身體很好,不過到底有多好?又該吃哪種魚才對健康有幫助?日本醫師曾以自身進行實驗,三餐不吃肉只吃魚,結果3周後進行檢查,發現三酸甘油酯指數少了一半! 魚類、蔬菜對健康很好 日本流
健康2.0 ・ 3 小時前
她天天嗑便當長息肉!2習慣沒改切了又復發 醫警告:恐變癌
當代人生活忙碌、飲食失衡,導致各種腸胃疾病與文明病逐漸年輕化,其中「腸躁症」與「大腸息肉」更是常見困擾。一名42歲的上班族婦女因長期外食、飲食不均,健康檢查時竟發現大腸長出息肉,切除後雖改吃得較清淡,但息肉仍再度出現,最後才找出真正的原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60歲高金素梅凍齡抗老靠3招!醫師、研究都稱讚:防癌、降血糖、抗失智
「一點也不科學!」60歲立委高金素梅最近在雙十國慶晚會久違登台開唱,沒想到一出場驚艷全部觀眾,民眾直呼怎麼還是這麼年輕。到底高金素梅怎麼保養出凍齡外貌? 高金素梅生病後調整生活習慣 高金素梅在
健康2.0 ・ 4 天前
血糖高不只甜食惹禍!醫師揭露多數人 忽略五大可怕陷阱?!
三高儼然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之一,尤其是糖尿病盛行率日益上升,而且糖尿病跟傳統認知上的小血管 眼睛腎臟,還有心臟大血管病變有關之外,居然也跟人體老化有關。是不是大家有時候都會經歷過中午吃飽飯後,下午的上班上課,精神專注力都難以集中,而且甚至是昏昏欲睡,這些都是血糖波動的警訊。
TVBS新聞網 ・ 11 小時前
跟著趙露思吃出仙女體態!「7日減重菜單」公開,營養師提醒1大關鍵點
有追陸劇《許我耀眼》的觀眾應該都注意到了——趙露思比以往更顯纖細。身高161公分的她,體態維持得相當勻稱,據傳長期控制在約39公斤。她曾分享一套自訂的「七日清淡菜單」,藉由控制飲食搭配運動,成功讓身形線條更緊實,就連同劇男主角陳偉霆都稱讚她「背部線條很好看」。
姊妹淘 ・ 1 天前
女子陰道滲尿!5次手術皆無效 醫解「骨灰級難題」獲國際肯定
一名女性在婦科手術後罹患罕見併發症「膀胱陰道廔管」,導致尿液從陰道口不斷滲漏,身上散發尿騷味,嚴重影響生活。經歷5次失敗手術後,她被醫師宣告「無法治癒」,需終身包尿布。所幸轉診至高雄四季台安醫院後,成功接受修復手術,術後追蹤一年已完全康復,相關手術案例更登上國際醫學會並獲選為最佳手術影片。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
不只生活習慣!日吃「1維生素」發炎指標狂降 逆轉脂肪肝
肝臟過多的脂肪堆積,會導致肝臟慢性發炎,造成肝臟細胞受損,最終演變成慢性肝病、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根據衛福部指出,台灣的脂肪肝盛行率約為33.3%,在亞洲,每1千名脂肪肝個案,1年就約有5.3名個案會死亡。由於目前沒有直接治療脂肪肝的藥物,醫生多建議以良好生活習慣、飲食改善,不過一項研究發現「每日補充300毫克維生素E」能顯著改善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對肝臟健康可能有正面影響。
鏡報 ・ 1 天前
「地瓜+五穀粉」是偽健康早餐 醫師提醒血糖恐爆炸
早餐選擇清淡不代表健康,某些看似營養的食物組合可能是隱藏的「血糖炸彈」。減重醫師范亞萱指出,許多人自以為健康的早餐組合,實際上可能導致血糖飆升,甚至讓人越吃越餓,影響減重效果和整體健康。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狂嗑堅果杏仁小魚「她腸胃全失調」! 中醫師推「這些飲料」消脹氣、解便秘
小美趁休假大啖最愛的調味堅果、杏仁小魚,每天一大把一大把的抓來吃,幾天下來出現口乾舌燥、嘴破、便秘、脹氣等症狀,至傳統醫學科看診,經醫師問、望、聞診及把脈評估,診斷小美一下子食用大量燥熱油膩的食物,導致脾胃失調上火,以香砂六君子湯為主調劑治療,並衛教可適度按摩手腕第一條橫紋往手臂三指幅處的內關穴,消除脹氣不適感,在一周後回診,不適情況已大幅改善。 中醫治療腸胃不適 這樣調理效果佳 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傳統醫學科主任醫師吳宗益表示,中醫在腸胃不適方面一直有良好的療效,中醫師通常以疏肝健脾的逍遙散、柴胡疏肝湯幫助患者通達肝氣,補強胃部功能,或用香砂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甘溫除熱增進腸胃消化功能,若有胃食道逆流症狀可用旋覆代赭石湯、半夏瀉心湯等來降逆和胃。 依下肚食物看解方 穴道按摩也有幫助 吳宗益說到,若吃了過多燥熱食物如油炸物、堅果,造成口破、口渴、胃脹氣,可適度喝茶葉或大麥茶緩解症狀;如果因吃了過量肉類造成便秘,可以泡具有疏理肝氣效果的牛蒡茶改善,也能降低血壓血糖;若因起居不慎,造成腸胃型感冒可選擇用薑、蔥煮水喝,並選擇按摩通條百病的足三里(位於小腿外側,膝蓋往下約四指幅寬處)、內關穴(手腕
常春月刊 ・ 19 小時前
喜歡吃冰塊消暑? 醫示警背後含義:身體在求救
吳昌騰分享自己曾經遇到的案例,一名年輕上班族小陳,近幾個月來總是感到異常疲倦、精神不濟,工作效率也直線下降,連爬幾層樓梯都氣喘吁吁。除了疲勞,他每天還要咀嚼好幾杯冰塊,這種清脆的聲響和冰涼的口感讓他無法自拔。他從未想過,這個「吃冰塊」的習慣會和自己的健康...
CTWANT ・ 22 小時前

柿子抗氧化力「比維生素E強20倍」 踩5大地雷就破功
秋季是柿子盛產的季節,這種水果富含多種植化素,有助控制血糖、降低血脂及抗發炎,但營養師薛曉晶指出,柿子含有單寧酸,若與高脂肪、高蛋白、高鐵質食品或酒精類飲品同時食用,甚至空腹食用,可能在腸胃形成不溶性沉澱物「柿石」,造成腸胃不適,嚴重時甚至引發腸阻塞。
中天新聞網 ・ 20 小時前
國二女罹糖尿病 母自責曝「三餐飲食」:害了她一輩子
糖尿病患者年齡層持續下降,一名14歲國二少女因長期攝取過量精緻糖,導致血糖飆高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營養師高敏敏分享此案例時表示,少女的母親在得知診斷結果後激動痛哭,自責害了女兒一輩子。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喝冰咖啡還是熱巧克力?研究:飲品溫度差可能左右情緒和消化
福斯新聞24日報導,根據美國聖地牙哥州立大學(UCSD)的一項新研究,無論是喝熱巧克力還是冰咖啡,飲品的溫度與飲用時機都...
聯合新聞網 ・ 18 小時前
豬有3部位是地雷食物?名醫、營養師建議這樣選豬肉 吃得健康少負擔
豬五花是很多人的心頭好,有大陸醫師透過視頻指出豬有3部位是地雷食物,其中就包括豬五花,其他還有豬頸肉和腰子,最誇梅花肉、後腿肉和里肌是好肉。這番說法在台灣專家聽來,卻不這麼認為。只要把握黃金3原則,吃
健康2.0 ・ 3 小時前
熟男無預警「抽搐倒地不起…」 腦瘤竟是肺腺癌轉移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41歲的許先生,從事文具業務,某日清晨突然出現右側肢體無力與抽搐,倒地不起,被家人緊急送至急診,經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檢查,醫師發現腦部有個約3.1公分大的腫瘤,進一步追蹤又在右下肺發現4公分腫塊,確診為肺腺癌合併腦轉移。醫師提醒,肺腺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等出現頭暈、咳嗽或神經異常時,往往已屬晚期。 彰化基督教醫院...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進診間就高血壓?「白袍高血壓」醫師講給你聽
生活中心/李世宸 台北報導什麼是「白袍高血壓」?醫師分享一個案例:50多歲女性因血壓偏高前來就診,測量血壓值為170/100 mmHg,休息五分鐘再量,血壓上升到176/105 mmHg,3分鐘後再測,血壓又上升到180/108 mmHg。患者自述,幾個月前因為血壓偏高,服用了兩種藥物,之後常感到頭暈無力,在家量測血壓,發現血壓偏低106/62 mmHg (正常血壓值120/80 mmHg),認為自己是「白袍高血壓」而自行停藥。
民視健康長照網 ・ 1 天前
心酸!他罹乾癬20年 怕影響同事加班不敢回診 嘆人生「2課題」未解
「乾癬共病連環扣!」乾癬和乾癬性關節炎為一個慢性、嚴重的非傳染性疾病,雖現已有新的治療方式,但由於皮膚病灶型態相當多變化,有的患者罹病到確診時間漫長,更常與心血管疾病等共病相互牽連,形成「骨牌效應」讓病況加重。讓患者在生活工作、心理甚至經濟上都易受挫。(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一堆人常踩雷!保健品吃多反傷身 醫:這維生素過量恐腎結石
為了維持身體健康,大家會選擇補充保健食品,不過有些維生素的攝取要小心不要過量,醫師就提醒,有些水溶性維生素若攝取過量恐引發周邊神經病變、腎結石等健康問題,提醒民眾要小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16歲少年「全口28顆蛀牙」牙痛送急診! 醫曝元凶:「這1習慣」惹禍
16歲的「小杰」有焦慮緊張之情緒問題,平時經常靠進食及喝飲料紓緩心情,長期下來造成全口嚴重齲齒及肥胖,且有重度發炎疼痛情形,甚至引起蜂窩性組織炎送至急診!在家長陪同下至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牙醫求診,透過兒童牙科、根管治療、口腔外科及膺復牙科,以全身麻醉方式完成全口治療,同時解決小杰焦慮緊張的問題,患者終於不再過度進食,成功減重6公斤。 跨團隊全身麻醉精準治療 小杰經兒童牙科主任孫國丁檢查後,發現門牙整排齲齒深入至神經,全口竟有28顆齲齒,其中有10顆需要根管治療,另外亦需拔除1顆殘根與2顆智齒。中醫大兒童醫院集結跨專科團隊,包括兒童牙科、根管治療、口腔外科及膺復牙科,以全身麻醉方式完成全口治療,並解決小杰焦慮緊張的問題。治療過程中,牙醫部以移動式x光機等尖端醫療設備來精準監測,孫國丁在2次門診中成功為小杰完成28顆齲齒治療與3顆牙齒拔除,包括第一次根管治療、第二次牙套治療。小杰術後牙齒狀況良好,目前由中醫大兒醫定期追蹤。同時在孫國丁的鼓勵下,小杰不再過度進食,已成功減重6公斤。 近1/3青少年看牙恐懼焦慮 孫國丁表示,小杰非常害怕看牙,看診時手上緊緊握著點心及飲料,甚至連基本檢查也極度
常春月刊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