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種前後別亂吃!營養師列「3食物」打完針不要碰
生活中心/張尚辰報導
流感疫苗開打季來了!營養師高敏敏表示,每年一到換季就是流感病毒蠢蠢欲動的時刻,很多人都以為打了疫苗就萬無一失,但事實上,疫苗只是輔助,它能幫身體記憶病毒,但保護力通常不超過1年,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身免疫力」。對此,高敏敏列出施打疫苗前後必須攝取的營養,以及打針後要避免吃的東西給民眾參考。
高敏敏昨(9)日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若想要讓疫苗發揮最大效果,施打前必須讓身體保持在最佳免疫狀態,這時就需要補充蛋白質、維生素與礦物質,才能讓防護力更穩定。
疫苗前要吃什麼?打針前先補足蛋白質與維生素
【蛋白質】:蛋、雞胸肉、豆腐、牛奶
免疫細胞的重要原料,幫助維持免疫健康與組織修復。
【鋅】:牡蠣、腰果、南瓜籽
促進免疫細胞生成,提升代謝與修復力。
【維生素A】:地瓜、豬肝、胡蘿蔔
保護呼吸道與腸胃黏膜,降低病毒入侵風險。
前一天也要多喝水促進代謝、早點睡讓身體充分休息,也要記得保持心情放鬆,降低壓力荷爾蒙。
高敏敏說,打完疫苗後,免疫系統會進入訓練模式,這時就需要補充抗氧化與抗發炎營養,幫助免疫細胞穩定、修復力更好。
疫苗後吃什麼?補抗氧化營養助免疫修復
【維生素C】:芭樂、奇異果、花椰菜
幫助抗發炎,促進免疫細胞分化。
【維生素D】:雞蛋、乾香菇、黑木耳
維持體內發炎平衡,強化細胞防禦。
【維生素E】:堅果、酪梨、葵花籽
清除自由基,增強抵抗力與修復速度。
【Omega-3】:鮭魚、深海魚、亞麻籽
減緩身體氧化壓力,抑制病毒複製。
除此之外,高敏敏也提醒,有些食物會讓發炎加劇,或影響免疫表現,若想讓疫苗效果穩定,以下食物應盡量避免。
疫苗後避免吃什麼?遠離高油、高糖食物與酒精
1.高油高鹽食物
像炸物、洋芋片、加工食品等食物,容易使體內發炎反應上升。
2.高糖食物
甜點、含糖飲料會抑制免疫細胞反應,使體內慢性發炎。
3.酒類
降低免疫力、減弱抗體生成效果,病毒更易入侵體內。
最後,高敏敏強調,疫苗能幫你記得病毒,但真正保護你的是每天的營養與生活習慣。從飲食、作息到壓力管理都是免疫防線的重要一環,打針只是起點,養好身體才是最強防護盾。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7-11新推「自助沙拉吧」!蔬菜、海鮮夾到爽 網教1招就回本
吊車大王赴紫南宮參拜!拉主委「大跳超扯舞」 影片狂吸48萬人朝聖
黴菌毒素爆表!醫示警「5類人」小心恐致癌 8種排毒法曝光
剛吃飽又餓!營養師列「假性食慾」5徵兆 示警:容易越吃越焦慮
其他人也在看


接種保護力需兩週 疾管署提醒符合資格民眾儘速接種
疾病管制署今(11)日公布,截至 11 月 10 日止,公費流感疫苗累計接種約 545 萬人次,新冠疫苗接種約 124 萬人次,均高於去年同期。疾管署提醒,疫苗接種後約需兩週才能產生足夠保護力,符合資格但尚未接種的民眾,應儘早完成接種,以提前獲得免疫防護。 自明(12)日起,將新增提供 Novavax JN.1 新冠疫苗。年滿 12 歲以上的公費對象,可選擇接種莫德納 LP.8.1 或 Novavax JN.1 任一廠牌;6 個月以上至 11 歲的公費對象則僅可接種莫德納 LP.8.1。疾管署強調,兩種疫苗均經安全有效性驗證,呼籲符合公費資格的民眾儘快接種。 流感疫情脫離流行期 仍有重症與死亡個案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第 45 週(11/2~11/8)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為 101,100 人次,較前一週下降 7.5%,且急診類流感病例比例連續兩週低於流行閾值,顯示國內已脫離流行期。 不過,上週仍新增 38 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含 8 例 H1N1、28 例 H3N2)及 7 例死亡。本流感季截至目前累計 258 例重症病例、27 例死亡,其中 65 歲以上長者占 64%、具慢性病史者占
常春月刊 ・ 6 小時前
快訊/流感重症增38人!11月底「疫情恐再升溫」 Novavax疫苗明開打
疾管署今(11)日表示,上週(11/2至11/8)類流感急診就診計101,100人次,較前一週下降7.5%,其中急診類流感就診病例百分比連續2週低於流行閾值,研判脫離流行期,但仍新增38例流感重症及7例死亡,鄰近國家與歐美疫情也仍在上升,仍需注意,且「流感11月下旬將升溫」。而流感疫苗目前累計接種545萬劑,為歷年同期最高,部分縣市可能在12月初用罄,疾管署呼籲高風險族群盡快接種。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影/高雄5.3地震 溫泉會館「13秒天搖晃動」瞬間曝
高雄市甲仙區今(10日)13時發生芮氏規模5.3地震,13縣市有感,台南市楠西區龜丹六二溫泉監視器拍下13秒天搖晃動瞬間,場面相當駭人。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96%新冠重症未打疫苗!明起開放Novavax接種
流感疫情已脫離流行期,但近期天氣變化大,呼吸道傳染病仍須防範。疾管署今(11)日表示,截至本年11月10日,公費流感疫苗已接種約545萬人次,新冠疫苗約124萬人次,均高於去年同期。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第13屆總統科學獎頒獎 中研院院士梁賡義、葉均蔚獲獎
總統科學獎每兩年頒發一次,今(2025)年是第13屆,上午在總統府舉行頒獎典禮,本屆獲獎者有兩位,分別為生命科學組的梁賡義院士及工程科學組的葉均蔚院士,由總統賴清德頒獎,表彰兩位院士的重大貢獻。
公視新聞網 ・ 6 小時前1歲童遭誤打A肝疫苗 疾管署:未落實三讀五對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1日電)1名1歲幼童在金門醫院接種流感疫苗,遭誤打A肝疫苗。衛福部疾管署今天表示,經檢討事件原因,為未落實疫苗接種程序的「三讀五對」,將要求醫院建立防錯機制,避免再發生。
中央社 ・ 3 小時前
花椰菜切完別急著下鍋煮! 專家曝「多這1步驟」抗氧化效果提升3倍
走進超市,花椰菜是一年四季都買得到的蔬菜。無論是沙拉、炒菜、燉湯,花椰菜都能輕鬆入菜、增添色彩,因此許多人冰箱裡總是常備一顆。大家常聽說「花椰菜對身體好」,既然要吃,就希望能把它的營養發揮到最大效益吧!但其實,很多人吃花椰菜的方式,讓它的營養沒有完全被吸收。對此,蔬菜專家分享一個「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花椰菜營養加乘小秘訣」。 切完花椰菜後 靜置「5分鐘」就好 想讓花椰菜的營養發揮到最大,其實只要這麼簡單:「切好之後,先放著5分鐘再煮」。 你可能會想:「咦?就這樣?為什麼?」這個簡單的小動作,其實背後有充分的科學根據。花椰菜中含有一種成分叫做「蘿蔔硫素(Sulforaphane)」。它能促進身體生成多種與「解毒」和「抗氧化」相關的酵素,幫助提升身體的解毒力與抗氧化能力。研究指出,這類酵素的種類超過100種。 而蘿蔔硫素的生成,需要透過切割或破壞組織後,與酵素接觸才會被活化。根據研究,只要在切完後靜置約5分鐘,就能讓蘿蔔硫素充分生成,使其抗氧化效果提升3倍!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 ·花椰菜抗癌、護心、控糖!營養師曝「配這些吃」吸收翻倍 但別煮超過5
常春月刊 ・ 5 天前
打流感疫苗前「吃3類食物」效果大升級!營養師認證 前1天千萬別犯這錯
每年一到換季,就是流感病毒蠢蠢欲動的時候,很多人以為打了疫苗就萬無一失,其實疫苗只是輔助,它能幫身體記憶病毒,但保護力通常不超過1年,建議每年都要接種一次,才能維持穩定防護力!營養師高敏敏強調,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的免疫力」,想讓疫苗發揮最大效果,就要讓身體在「打針前」保持最佳免疫狀態。 ▲打疫苗前:維持免疫力、維持最佳狀態這時補足蛋白質、維生素與礦物質,才能讓防護力更穩定! .蛋白質:蛋、雞胸肉、豆腐、牛奶免疫細胞的重要原料,幫助維持免疫健康與組織修復.鋅:牡蠣、腰果、南瓜籽促進免疫細胞生成,提升代謝與修復力.維生素A:地瓜、豬肝、胡蘿蔔保護呼吸道與腸胃黏膜,降低病毒入侵風險 ▲前一天注意事項要讓免疫系統穩定,避免接種後不適,前一天的生活也很重要! .多喝水:促進代謝.早點睡:讓身體充分休息.保持心情放鬆:降低壓力荷爾蒙 ▲打疫苗後:抗發炎、提升自我保護力打完疫苗後,免疫系統會進入訓練模式,這時要補充抗氧化與抗發炎營養,幫助免疫細胞穩定、修復力更好: .維生素C:芭樂、奇異果、花椰菜幫助抗發炎,促進免疫細胞分化.維生素D:雞蛋、乾香菇、黑木耳維持體內發炎平衡,強化細胞防禦.維生素E
常春月刊 ・ 9 小時前
125公斤主廚「燙傷意外確診糖尿病」!靠「這1控糖減重策略」找回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42 歲王姓男主廚體重高達125公斤(BMI 38),在燙傷住院時意外發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糖化血色素11.3%),並有嚴重脂肪肝,每日須施打四針共120單位胰島素控制血糖。出院後,王主廚透過連續性血糖監測器(CGM)即時數據監測,搭配瘦瘦針(GLP-1/GIP受體促效劑)治療與生活型態調整,三個月後成功停用胰島素、六個月後糖化血色素降至5.9%,體重減少近23%,目前僅需每週施打一劑瘦瘦針與口服藥維持血糖。 看見血糖變化 飲食管理更科學 奇美醫院代謝減重中心主治醫師彭瓊慧指出,糖尿病與肥胖常並存,若僅靠意志力節食往往難持久。透過CGM與瘦瘦針雙管齊下,能讓控糖更精準、減重更安全。 彭瓊慧醫師表示,CGM能24小時紀錄血糖變化,揭露傳統指尖血糖無法捕捉的「餐後血糖盲區」,幫助病人即時了解哪些食物會引起血糖波動。 她舉例,許多人認為番薯是健康食物,但透過CGM發現,單吃番薯可能讓血糖暴衝,若搭配蛋白質或冷藏再食用,升糖幅度就會明顯降低。「這樣的即時數據讓飲食管理不再靠感覺,而是有科學依據。」她說,CGM也能協助醫師依據患者血糖型態,微調藥物劑量與運動時間,達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北市明放颱風假? 蔣萬安:料敵從寬、禦敵從嚴
中度颱風鳳凰來襲,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前往台北市災害應變中心,主持颱風整備會議前被問到侵襲機率達6成9,台北市今晚是否可能宣布明天停班課,或是比照上次一樣,讓風雨較大的北投山區學校停班課?蔣回應,市府團隊會持續掌握颱風最新動態。蔣萬安表示,因應鳳凰颱風接下來可能對台北市造成的風勢和雨勢,要求各局處進行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在一起越久,越容易不珍惜的星座TOP4:雙子越熟越隨便,「這星座」連你難過都懶得安慰
愛情剛開始的時候,每一句「晚安」都甜、每一次見面都心動。可一段關係走得越久,有些人卻把「習慣」當成「理所當然」。他們不是不愛了,只是覺得——反正你不會走、反正你懂我。於是,關心變成敷衍、耐心變成習慣,連一句安慰都懶得多說。今天,就來看看——哪些星座在一起越久,越容易不珍惜對方。
bella儂儂 ・ 11 小時前
簡廷芮傳出軌 老公發聲力挺「沒有任何介入、欺騙」
范姜彥豐公開爆料愛妻粿粿婚內出軌王子後,傳出一起到美國行的友人中,還有另外一對出軌。據悉,女方老公早知情,不過為了顧全家庭和事業,選擇隱忍維繫婚姻,稍早,簡廷芮老公曬出夫妻倆合照,發聲強調彼此關係都很好,呼籲造謠的人停止詆毀,否則會尋求法律途徑解決。
中時新聞網 ・ 7 小時前
劉德華最愛點心曝光!營養師揭加這2物降三高又美味
接連陰雨天,外套又穿了回來,肚子也容易小餓,這時若能吃上天王劉德華吮指大讚的點心,肯定精神大振。什麼點心這麼神?網上最近又在瘋傳劉德華下廚做點心的短影音,專家表示能加上2物,這道點心更完美! 港
健康2.0 ・ 1 天前
水喝太多恐傷身?醫示警「尿液變透明」藏4危機:腎臟撐不住
水喝到尿變透明,就代表健康嗎?小心是腎臟在求救!泌尿科醫師王士綱解釋,尿液的顏色,確實是身體代謝與腎臟功能的指標,但如果尿液顏色長期呈現「完全透明」,反而可能是喝水過量、腎臟超出負荷的警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輕熟女不明原因自發性高潮 竟是外陰前庭神經炎惹禍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高雄報導 圖:張民傑診所院長張民傑醫師/本報資料照片 有一位辦公室行政人員,經常坐在辦公桌工作時,會突然間自發性高潮,這種狀況一再發生讓她非常困擾。張民傑診
好醫師新聞網 ・ 23 小時前
沒吃也胖、皮膚變差!慢性發炎恐害罹癌 醫推「10類食物」助滅火
若經常感覺疲累、腸胃不適,甚至皮膚粗糙,可能是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營養醫學專家劉博仁提到,慢性發炎像是「火種」,會慢慢消耗免疫系統,長期下來可能導致心血管問題、肥胖、癌症等。他建議,平時多攝取全穀雜糧、十字花科蔬菜、堅果等10種抗發炎食物,有助於降低全身性慢性發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坣娜肺腺癌奪命!譚敦慈:魚這樣吃恐成最毒習慣 7症狀像感冒卻奪命
以〈奢求〉等歌曲深植人心的59歲情歌女神坣娜,驚傳於10/14病逝。外界一度猜測是紅斑性狼瘡或胰臟癌奪命,但她摯愛的猶太裔富商老公薛智偉今(31)日悲痛證實,坣娜是因「肺腺癌」病逝。他透露,4年多前坣
健康2.0 ・ 1 天前
以為很健康其實傷肝!營養師點名「3種食物」最容易吃出脂肪肝 香蕉也中招
肝臟被稱為「沉默的器官」,即使受到一些損傷,也很少會出現自覺症狀。因此,當症狀出現時,往往病情已經進展到一定程度。許多人認為:「我不喝酒,所以肝臟沒問題。」然而,造成肝臟負擔的並不僅僅是酒精。近年來,由於飲食過量與缺乏運動等原因,導致肝臟堆積脂肪、形成「脂肪肝」的人數正在增加。因此,營養師佐藤久美將介紹幾種對肝臟不利的「意外食物」,幫助你檢視自己的攝取頻率,並作為調整飲食習慣的契機。 肝臟容易受損的飲食習慣與高風險食物 1、水果(含罐頭、果汁).水果含有較多糖分,過量會在肝臟轉化為中性脂肪,增加脂肪肝與肥胖風險。.罐頭水果含糖漿,糖分更高。.果汁(即使100%純果汁)若不控制量,容易攝取過量糖分。▲建議:每日約 200g(如 2 顆橘子),避免以水果取代正餐或蔬菜。 2、甜麵包高熱量、高糖、高脂肪,若當主食吃,會造成肝臟脂肪累積。▲建議:.主食優先選擇吐司、法國麵包等低糖版本。.甜麵包當成偶爾的點心,並在當日增加活動量消耗。 3、油炸食品脂肪含量高,過量會導致脂肪囤積與肝功能下降。▲建議:每週 1-2 次為宜,並搭配清淡飲食。 其他需注意的飲食與飲品 高糖飲料與酒精.酒精:肝臟負責分解
常春月刊 ・ 5 天前
大家都誤會了!「這零食」其實高纖低熱量 可防腸道病變
爆米花是許多人看電影的必吃零食,一般都認為爆米花熱量高,堪稱垃圾食物,但醫師高銘鴻表示,爆米花若是原味或輕度調味,熱量並不高,且有很高的膳食纖維,有益腸胃健康、防便秘及腸道病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