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酪梨減肥」真的有效!營養師揭1招正確吃法:替代沙拉醬使用
酪梨一直被愛美女性視為減肥聖品,每年一到夏天,酪梨的銷售量大增。隨著生酮飲食減肥的盛行,酪梨也更受歡迎。研究發現,吃酪梨不僅能改變女性腹部脂肪分佈,連內臟脂肪也跟著減少,而且真的有助降低膽固醇、維持血糖平穩。不過,最主要影響的是女性,男性則變化不大,顯示酪梨的減重飲食似乎特別適合女性。
吃酪梨真的能減肥嗎?
近年來酪梨減重越來越受愛美女性的歡迎,但吃酪梨真的能減肥嗎?伊利諾伊州運動機能學教授進行的12週酪梨飲食研究發現,吃酪梨最重要的改變不是減重,而是調節人體脂肪的分布,用更健康的方式儲存體脂肪,這篇論文也發表在近期的《營養學期刊》。
研究人員找來105位年齡介於25歲到45歲的受試者,這些人被隨機分為兩組,其中一組每天有一餐吃到有新鮮酪梨製成的餐點,另一對照組則是吃相同成份、相同熱量,但不含酪梨的飲食。
實驗維持12週,研究人員為所有受試者在研究最開始和結束時進行檢測,包括腹部脂肪和葡萄糖耐量試驗,了解受試者研究前後對血糖濃度的調節能力有無變化。
內臟脂肪減少對女性特別有效
研究結果顯示,每天都有吃含酪梨餐點的女性的內臟脂肪明顯減少,其中包括內臟脂肪和皮下脂肪的比率都降低,脂肪從器官中似乎重新分佈;不過,酪梨飲食對男性並沒有太大的作用,男性脂肪分佈沒有任何變化。
為什麼酪梨飲食對女性特別有影響,對男性卻沒有作用?目前仍無法得知,但研究人員指出,從這項研究證實,飲食也能調整人體的脂肪分佈。過去一般認為運動或飲食無法左右脂肪分佈,只能靠整體體重下降後,去改變身體脂肪,現在則發現酪梨對女性有這種作用。
女性如果有潛在的內臟脂肪疾病問題,可以將酪梨納入飲食,調整內臟脂肪分布,降低腹部肥胖相關的潛在疾病。
酪梨大量食用恐愈吃愈胖
很多愛美者聽說吃酪梨可以輔助減肥,紛紛買酪梨做為減肥食物,但卻完全不見效果,有的人還越減越胖。
雲林基督教醫院營養室主任林旻樺表示,很多人以為可以吃半顆或一整顆酪梨替代飯,簡單又方便,但其實建議飲食中的「1份酪梨」指的是50公克,現在台灣市面上的酪梨每個重達500、600克,半顆就有半斤多,等於是5份酪梨的份量,一整顆就是10份,難怪瘦不下來。
林旻樺說,酪梨整顆幾乎都是油,除非是進行生酮飲食,飲食組成是低醣或極低醣,在水份大量流失的情況,確實可能會快速減重。雖然酪梨吃錯可能會越吃越胖,不過,林旻樺說,酪梨的油脂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而且含有抗氧成份,食用有益人體健康,所以應該要好好運用酪梨,不要白白浪費它。
林旻樺說,兩匙的酪梨相當於1匙油,建議將酪梨替代沙拉醬使用。因為酪梨可增強類胡蘿蔔素等脂溶性生物活性植物營養素的吸收,在含番茄醬和紅蘿蔔等食物的莎莎醬中,可以增加生菜內各種植化素、維生素A、β-胡蘿蔔素的轉化效率。
另外,酪梨能加強類胡蘿蔔素、葉黃素和玉米黃質的吸收,對於用眼過度的現代人而言,有助將這些有益眼睛的成份積聚在眼睛和大腦中,補益視網膜黃斑部的健康,想要護眼的民眾不妨試試。
延伸閱讀:
酪梨怎麼切才不爛? 農糧署教你「3步驟」快速取果肉、不沾手
酪梨減少餓感、降膽固醇!切開吃不完如何保存? 「2訣竅」不變黑還能久放
(本文獲常春月刊授權轉載,原文為:酪梨有助減少「這部位脂肪」,尤其女性效果更明顯!研究認證 但別一次吃半顆)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研究揭「酪梨減肥」真的有效!營養師揭1招正確吃法:替代沙拉醬使用
其他人也在看

得舒飲食、地中海飲食、麥得飲食、彈性素食是什麼?營養師教不同慢性病怎麼選
慢性病相關疾病已佔據國人十大死因多位,成大營養部主任郭素娥表示,這些疾病背後多與與長期高熱量、精緻澱粉、加工肉類攝取過多...
Heho健康網 ・ 1 天前
癌王胰臟癌不再只有壞消息!新一線用藥12/1納入健保 提升治療可近性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靖昀報導】近期名人因胰臟癌過世的消息,讓這個被稱為「癌王」的疾病再次引起社會討論。胰臟癌進展快速、症狀又不明顯,許多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治療挑戰極高。成大醫院外科教授、前醫學院院長沈延盛醫師指出,由台灣研發的「微脂體藥物」在臨床試驗中觀察到,若用於第一線治療,可望延長胰臟癌患者的整體存活期,被視為治療的重要進展之一,提供病人更多治療選擇。適逢今天11月20日為「世界胰臟癌日」,沈延盛醫師也提醒民眾提高對胰臟癌的認識與警覺。 胰臟癌多是晚期確診 治療充滿挑戰 胰臟癌在台灣的發生率近年不斷攀升,每年約有三至四千名新患者,其中超過七成病人確診時已是局部晚期或產生遠處轉移。沈延盛醫師表示,胰臟位在腹腔深處,周邊緊鄰多條大血管,只要腫瘤侵犯血管,手術難度就會大幅提升;加上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早期篩檢工具,多數病人往往是在出現症狀、病情已明顯惡化時才被診斷發現。 第三、四期以化療為主 病灶控制決定存活期 胰臟癌的治療主要分成兩大類:局部治療(手術、放射線)以及全身性治療(化學治療)。第一、二期胰臟癌以手術為主,再輔以加強性化學治療;但第三、四期則以化療為主,希望藉由全身性用的藥物控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銀髮族「多唱歌」就能維持口腔肌力!醫建議「嘴巴體操」越動越靈活
「唱歌不只是娛樂,更是口腔運動!」門諾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葉梓賢提醒長輩,常開口說話、唱歌、咀嚼,都在鍛鍊嘴巴的肌肉。」他指出,許多愛唱歌、愛聊天的長輩,口腔肌力較佳,咬合力強、口乾與牙周問題也少,這些看似微小的習慣,其實是維持健康與生活品質的關鍵。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
南投縣第3處~埔里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正式啟用
南投縣埔里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於(十九)日正式開幕啟用,由代理秘書長簡青松、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長陳柏熹、衛生局長陳南松、南投縣各醫事公會董(理)事長、醫療院所代表、社福團體、各級民意代表與學校等貴賓出席共同揭牌,目前南投縣已設立三處,分別為南投區、竹山區及埔里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以提供在地化、可近性的心理健康服務。衛福部陳司長表示,心理衛生中心是「心理的衛生所」,以社區為基礎,提供更即時且可近的心理健康服務,除提供精神疾病患者的照護與個案管理外,亦將推動免費心理諮詢與諮商服務,深入社區進行心理健康衛教、危機介入及早期篩檢,期盼透過跨專業合作,把社會安全網的漏洞補起來,把過去安全網沒接住的人找出來,讓弱勢及高風險族群不再被忽略,打造更安全、健康與有韌性的社會。簡代理秘書長表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瑜珈球」就能放鬆背部肌肉!居家必學「4個簡單動作」改善緊繃
背部肌肉痠痛是許多上班族最常見的健康問題,主要形成的原因就是錯誤的生活方式,當我們整天維持一個動作,都很容易因為少動而造成背部肌肉緊繃,最後就導致背部出現問題。然而,透過一些簡單的訓練能緩解這些問題,其中又以抗力球(瑜珈球)的訓練最為簡單有效率。《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4個簡單動作」放鬆背部肌群。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高市發言引中國進口禁令 林佳龍籲赴日旅遊買日產品
(中央社記者楊堯茹台北20日電)多位立委關切中國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外交部長林佳龍今天指出,希望台灣人以行動表達對日相高市早苗及其政策的支持,多到日本觀光旅遊、多購買日本產品,表示台日友好。
中央社 ・ 1 天前

46歲健身教練天天運動飲食超自律竟得肺癌 醫揭1習慣破功,很多人都中
46歲的健身教練,體脂率僅12%、每天晨跑+重訓、食量控制嚴謹,卻在公司健康檢查中被診斷為早期肺腺癌。這位教練不解地問醫師:「我這麼努力維持健康,為什麼還會得癌?」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
健康2.0 ・ 6 天前
戒菸3年竟肺癌末期!他靠「1方法」抗癌成功 5公分腫瘤消失了
南投一名45歲吳姓男子,6年前確診第四期肺腺癌,被告知若不治療,平均存活期僅4到6個月。後來在台中榮總胸腔腫瘤團隊的建議下,接受免疫治療合併化療,治療後體力與生活品質明顯改善,4至5公分的腫瘤幾乎消失,病情獲得良好控制。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趙露思甩嬰兒肥靠「這招」!醫證實:做法超正確 燃脂效率提升10%
陸劇《許我耀眼》女主角趙露思狠甩嬰兒肥,身材蛻變成為熱議焦點。她透露自己的瘦身秘訣之一,就是晚餐提前在6點前吃完,並以花椰菜和芹菜等高纖蔬菜為主食。這樣的飲食方式不只是明星偏好,更有多項國際研究證實其減重效果。 提早吃完晚餐 提升燃脂效率 用餐時間真的會影響體重嗎?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暨成人體重管理林承達醫師說這個答案是肯定的。美國內分泌學會研究發現,晚間用餐者的血糖峰值比傍晚用餐者高出近20%,脂肪燃燒效率則降低約10%;營養學期刊指出,睡前兩小時內進食會讓肥胖風險暴增5倍,顯示提早用餐的減重成效明顯優於晚間用餐。林承達醫師解釋人體代謝在早晨最活躍,順應生理時鐘進食能提升營養消耗率,避免熱量在睡眠時轉為脂肪囤積。若將進食時段控制在早上8點到下午2點之間,不僅全天飢餓感更穩定,夜間脂肪燃燒效率也顯著提升,對代謝健康有正面幫助。 花椰菜低卡高纖 吃得飽又能瘦 為什麼花椰菜成為減重聖品?林承達醫師說明其關鍵在於它的低熱量與高纖維特性,每100公克花椰菜僅含25大卡,卻能提供超過2公克膳食纖維與每日所需維生素C。當纖維在腸道中移動緩慢,就能延長飽足感並穩定血糖,避免飯後血糖波動引發的飢餓感,進
常春月刊 ・ 1 天前
歌手石琇惠術後成植物人 女兒抗議醫療過失 嘉基:尊重司法
藝名石琇惠的7旬王姓婦人因胃癌一期,去年到嘉基醫院手術後成植物人 ,在加護病房躺了285天後往生,女兒質疑執刀的周姓醫師醫療疏失,到嘉義地檢署檢控告周醫師,今天到醫院舉牌抗議。院方回應表示,王婦呼吸衰竭並非因接受內視鏡黏膜剝離術治療與重症肌無力風險所導致,本案已進入司法程序,盼藉由審理讓真相與責任能
自由時報 ・ 12 小時前

名醫會客室/女性頭號殺手不是乳癌 這個疾病病癥不同更可怕
文/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心血管中心專科護理師潘姿菁 圖:潘韶甫醫師 一名64歲女性,本身無特殊疾病史,近期主訴上腹部疼痛。先前於消化內科接受相關檢查,但未
好醫師新聞網 ・ 11 小時前
遊日染流感吃成藥 65歲男突尿不出來「膀胱險裂」醫警告:這藥物易中招
日本流感疫情不斷升溫,民眾前往日本旅遊要特別當心。醫師就分享一個案例,一名65歲男子赴日旅遊期間感染流感,他自行前往藥妝店購買成藥服用後,沒想到隔天出現無法排尿情況,在日本就醫被緊急使用插尿管處置,在日本就多花了4萬元醫藥費。醫師提醒,若含有第一代抗組織胺成分的感冒藥,可能會造成攝護腺肥大病史的病人「急性尿滯留」,最嚴重可能膀胱破裂。
太報 ・ 1 天前
很多人都被騙了!醫點名「這5種零食」沒有你以為的健康 海苔、寒天果凍上榜
邱筱宸醫師在臉書分享,長年吃素的她時常嘴饞,看到標榜植物性來源的零食,外表清爽、成分也看起來單純,就會以為「這應該比別的健康吧?」結果有時候仔細一看成分表,才發現裡頭其實藏著不少營養陷阱。對此,就來和大家一起拆解五樣常見的素食零食選項,分析它們的優缺點,讓我們都能吃得開心,也吃得安心。 1、消化餅乾名字健康,但不一定都幫助消化。很多人以為「消化餅乾」比較健康,甚至適合長輩或小孩吃,但它們多半由精製麵粉、糖和油製成,有些還加了氫化植物油。幾片餅乾就可能接近一碗白飯的熱量,糖和油的比例也不低。.優點:方便取得、好保存、快速消除飢餓感.注意:熱量不低、脂肪種類需留意,建議適量吃就好 2、花生仁湯溫暖甜湯,糖分大魔王。花生本身是優質脂肪與蛋白質的來源,但當它變成甜湯,常伴隨多餘熱量。一碗下肚,熱量可達400-500大卡,糖含量甚至超過25克。.優點:提供飽足感、富含蛋白質.注意:血糖控制或有三高的人要特別斟酌頻率與份量 3、即食海苔片輕盈的外表,小心高鈉。很多人愛吃海苔片,因為它薄薄一片、吃起來感覺沒負擔。但市售海苔有時為了提味,會加入大量鹽、油和調味粉,一小包的鈉含量就可能超過300毫克。.
常春月刊 ・ 17 小時前
1蔬菜健康又美味…日研究顯示具「抗癌潛力」
生活中心/翁莉婷報導許多人上班忙碌經常將「泡麵」當作三餐的選項之一,是快速解決飢餓感的方便選擇,不過單吃泡麵可能不太有飽足感也不健康,為了補充更多營養不少人會往裡面加肉、蛋等配料。醫師邱筱宸近日在臉書分享1則貼文,在白飯或泡麵中加入「1蔬菜」可有效減緩血糖波動,吃完後也不會太快感到飢餓。
民視健康長照網 ・ 15 小時前
醫大推「1蔬菜」降血糖血脂、抗癌:我都加在泡麵中
蔬菜有益健康,醫師邱筱宸特別推薦海帶芽,因為它富含膳食纖維、多種礦物質,研究發現,吃白飯時加4克海帶芽者的飯後血糖、胰島素值,都低於沒吃海帶芽的人。另一項研究發現,連吃8週海帶芽點心的人,壞膽固醇(LDL)可降低7.4%。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語歌手石琇惠胃癌開刀成植物人! 女兒控名醫害命 醫院駁疏失
知名台語歌手石琇惠因胃癌一期在嘉義基督教醫院接受胃黏膜剝離手術後,竟出現嚴重併發症,手術隔天呼吸困難,五天後一度斷氣成為植物人,最終在285天後離世。家屬質疑醫院有醫療疏失,女兒甚至到院外舉牌抗議,要求給予解釋。醫院否認手術與重症肌無力風險導致呼吸衰竭,強調「醫療團隊都是依照專業常規進行」,目前已將資料提交司法單位評斷。
TVBS新聞網 ・ 7 小時前
進補別亂吃!大學生吃羊肉爐突「中風」 醫揭「1元凶」釀禍
隨著天氣轉冷,許多人相約吃薑母鴨、羊肉爐等食物進補,不過北榮傳統醫學部整合醫學科醫師張清貿提醒,食補並非人人適合,若本身有免疫疾病,恐越補越糟。他的門診曾出現一名大學生因吃羊肉爐而中風,檢查才知是紅斑性狼瘡釀禍,由於羊肉爐屬熱補食物,容易活化免疫系統,進而攻擊血管,若有血栓恐導致中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