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扛關稅戰與AI泡沫恐慌,全球經濟「血超厚」!《經濟學人》:OECD僅「這國」經濟衰退,川普負面衝擊不如預期
美國總統川普在今年4月的「解放日」宣布發動關稅戰,讓全球金融市場都準備迎接經濟衰退。但《經濟學人》日前分析指出,全球經濟展現了驚人的「韌性」,不僅抵禦了關稅戰衝擊,甚至也未受 AI 投資過熱、就業市場疲軟等恐慌影響。部分高頻活動指標顯示,全球經濟成長速度幾乎與關稅戰前持平,以OECD 38 國而言,目前只有芬蘭一國處於經濟衰退。金融市場持續樂觀情緒,週期性股票正在飆升——看來全球市場與經濟都比想像中更具韌性。
「解放日」經濟衝擊只是曇花一現?
儘管川普4月祭出激進的對等關稅,導致美國消費者信心暴跌、一些「即時」的經濟成長指標也隨之下跌。川普當時暗示美國的有效關稅可能高達 28%,但在經過一系列的政策妥協後,目前美國進口商品的實際稅率僅略高於 10%。即便美中貿易戰重燃硝煙,但實際的影響卻比預期中小。《經濟學人》稱,這種「不那麼殘酷」的關稅影響,是全球經濟得以維持強勁動能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美國國內激進的財政政策,正在大舉刺激國內需求,支撐了經濟成長。受惠於此,需多經濟的高頻活動指摽,包含:摩根大通(JPMorgan)「全球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在 8 月達到 14 個月以來的新高;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的即時指標也顯示,美國第三季 GDP 年化成長率達 3.9%;全球股票指數(MSCI ACWI)正處於歷史新高;高盛(Goldman Sachs)發布的「當前活動指標」發現,在全球經濟經歷春季的暴跌後,目前的成長速度幾乎與川普4月發起關稅戰前一樣快。
此外,在經濟擴張期間,供應汽車和建築設備等非必需品的「週期性公司」(cyclical companies)的表現,通常會優於生產民生必需品的「防禦性公司」(defensive companies)。與4月解放日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前全球「週期性公司」的股價正在飆升。
《經濟學人》指出,這些有利條件可能會結束——因為川普可能隨時祭出新的關稅措施,美國政府也可能在某個時候找到方法減少預算赤字。但就目前而言,金融市場相信這種經濟動能將會持續下去。
AI投資過熱、就業市場疲軟、消費低迷⋯⋯不必太過擔憂!
除了關稅戰的衝擊外,當時市場普遍擔憂,目前全球經濟的成長是否只靠人工智慧(AI)投資支撐?一旦 AI 熱潮消退,是否將引發災難性後果?然而,經濟學家認為這種擔憂被誇大了。以美國為例,雖然資訊處理設備和軟體(IPES)的投資佔過去一年實際 GDP 成長約 40%,但至少有3分之2的 IPES 與 AI 毫無關係,其中包含了企業購買電腦等一般性支出。在美國以外,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 IT 正在推動經濟成長。
此外,AI 衝擊就業市場的恐懼也被淡化。儘管美國就業成長放緩,但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研究發現:「自 ChatGPT 發布以來,更廣泛的勞動力市場並未經歷明顯的中斷。」在美國以外,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其他 37 個國家在今年上半年增加了 300 萬個工作崗位,這與疫情前的常態相符。《經濟學人》分析,美國勞動力市場的疲軟,可能更多是川普政府打擊移民等特定因素所致。
另一個常見的擔憂是消費者信心低迷。儘管美國消費者信心已從 4、5 月低點回升,但仍遠低於疫情前的水準,其他國家的情況也沒好到哪去。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擔心 AI 股市泡沫破裂、以及 Google 搜索「關稅」的熱度依然高漲,顯示川普政策仍在影響人們的心態。
經濟放緩預期未實現,僅「這國」比較慘
《經濟學人》稱,雖然這些悲觀情緒通常預示著經濟放緩,但距離「解放日」已過去六個月,如果高度的不確定性會產生這種影響,現在應該已經發生了。現實情況是,經濟學家對 2025 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從春季下調至 2.2% ,現在修改為 2.6%,與年初持平。目前 OECD 38 國中僅有芬蘭處於經濟衰退,而 2023 年初則有八個國家。
面對國際貿易戰的衝擊、美國內部政府財政風險,以及技術變革(AI)帶來的焦慮時,經濟體系並未如預期般崩潰。這表明,全球經濟體系對「危機」的韌性已變得非常顯著,其「耐打」程度遠超過去的傳統預期。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18萬件肉品「小包衝關」躲避防疫防線? 淘寶台灣回應了
台中梧棲養豬場22日出現非洲豬瘟病毒陽性反應,撼動全台,民進立委吳思瑤表示,是時候了!禁止淘寶等中國電商寄送肉製品,守護台灣安全!淘寶台灣則發出聲明,依循台灣法規,針對所有肉類製品實施三重消費者防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亞太風向急轉?IMF上修今、明年中港GDP估值,示警區內增長動能放緩
【財訊快報/陳孟朔】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亞太展望指出,亞洲上半年經濟表現優於預期,但受美國上調關稅與保護主義升溫影響出口與外需,下半年動能轉弱,預估今年亞太地區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約成長4.5%,明年放緩至4.1%,較4月當時預測水準各上修0.6與0.1個百分點。在主要經濟體中,受惠財政政策刺激與內需支撐,中國今年GDP成長預測自4月上調0.8個百分點至4.8%;但因年初提前付運效應消退,明年增速料回落至4.2%,仍較4月預估高0.2個百分點。香港方面,IMF將今年與明年成長預測分別上修至2.4%與2.1%,較先前各調高0.9與0.3個百分點。IMF建議,面對關稅摩擦與地緣不確定性,區內應強化內需,特別是消費與生產力復振;短期可動用「有針對性」的財政與貨幣工具緩衝外需走弱衝擊,同時著手結構性改革以抬升中期潛在增長並推動再平衡。結構改革重點包括:加大對服務業的支持、提升金融中介效率、減少資本錯配,並以制度性安排緩解人口老化對勞動與財政的壓力;另需加強區域內貿易與金融一體化,升級政策工具與推進財政改革,以應對日益擴大的支出需求並為未來衝擊預作準備。報告並點出人工智慧(AI)帶來
財訊快報 ・ 21 小時前匯率期貨趨勢專欄-日圓漲勢有限 宜靈活操作
自日本自民新任總裁高市早苗當選以來,日圓兌美元持續承壓,近期一度貶破153,創今年2月中旬來新低。市場解讀其政策基調偏向延續寬鬆,投資人信心受挫,日圓在同期主要貨幣中跌幅居冠,累計貶值逾3.5%。
工商時報 ・ 1 天前
奧黛麗赫本在蘇州開餐廳?其子跨海怒告侵權 法院判決出爐
大陸江蘇省蘇州市一家名為「Angel's 赫本時光」的餐廳,使用已故知名影星奧黛麗赫本的姓名與肖像進行宣傳,遭赫本之子跨海提告,蘇州法院日前判決出爐,該餐廳敗訴並須賠償。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川普:加國關稅再加10%!
美國總統川普不滿加拿大播放「雷根反關稅廣告」,繼23日中止美加雙邊貿易談判後,25日再宣布對加拿大額外加徵10%關稅,令兩國貿易緊張局勢急遽升高。為了安撫川普,加拿大27日起撤回該廣告,加國總理卡尼也喊話,隨時願意重啟協商。
工商時報 ・ 1 天前
抗中主旋律不變!與美國簽署貿易協議 馬來西亞關稅維持19%
即時中心/顏一軒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展開第二任期首次亞洲行,今(26)日抵達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參與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峰會,啟動為期約一週的密集行程。川普與馬來西亞首相安華(Anwar Ibrahim)稍早簽署一項貿易協議與關鍵礦產協定,盼能加深美國與東南亞的貿易互動,同時因應中國對稀土的出口管制;而美方將維持對馬國19%的關稅稅率。
民視 ・ 1 天前股價指數期貨贏家專欄-科技戰再起 美股停看聽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再度針對中美科技競爭發表強硬言論,表示未來將考慮對美國軟體出口大陸施加更嚴格限制,加深市場對中美科技戰再度升溫的憂慮,也使地緣政治風險重新浮上檯面,衝擊投資人信心。美股主要指數一度回檔,反映出市場對高估值科技股的疑慮,以及對政策風險升溫的敏感反應。
工商時報 ・ 1 天前全美經濟衰退州 華府、喬州、伊州上榜
根據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首席經濟學家贊迪(Mark Zandi)的一項分析顯示,就全美來看,「...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5 小時前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表態「美國不會放棄支持台灣」 周玉蔻曝關鍵重點
美國總統川普展開亞洲行,預計將造訪馬來西亞、日本、南韓,也將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南韓與舉行雙邊會談,預料台海情勢也是會談議題之一。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25日表示,川普在與中國進行貿易談判時,不會放棄美國長期以來的對台灣的支持,不必擔心美中談判。資深媒體人周玉蔻今(26)天列出六點,她表示,這些發展均牽動台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巴西總統:立即與美國商討關稅解決方案
(中央社吉隆坡2025年10月26日綜合外電報導)巴西總統魯拉今天表示,他已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舉行一場具有正面意義的會談,強調雙方團隊將「立刻」開始討論關稅和其他事宜。路透社報導,馬來西亞吉隆坡正在舉辦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峰會,川普與魯拉今天在峰會場邊舉行會談,試圖化解兩國緊張關係。川普8月初大幅調升巴西輸美商品關稅稅率至50%,導致雙方關係緊張。魯拉會談後在社群媒體平台X發文說:「我們都同意雙方團隊將立即會面,積極商討方法以解決巴西面臨的關稅和制裁。」川普稱巴西政府對前總統波索納洛(JairBolsonaro)進行政治「獵巫」,並將關稅措施與此事掛勾。美國政府之前制裁數名巴西官員,包含最高法院法官莫瑞斯(Alexandre de Moraes),原因是他審理波索納洛密謀政變一案並判決罪名成立。不過,川普在今天會談前表示,他有望與魯拉達成部分協議,「我認為我們應能為兩國達成一些相當不錯的協議」。魯拉先前形容美國調高關稅是一個「錯誤」,並指出美國過去15年對巴西累計享有4100億美元貿易順差。巴西外交部長維艾拉(Mauro Vieira)表示磋商將立刻展開,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美越兩國將敲定貿易協議 越南部分商品有望免關稅
(中央社華盛頓2025年10月26日綜合外電報導)白宮今天表示,美國和越南會在未來幾週敲定一項貿易協定,該協定將維持對大多數越南銷美商品課徵20%關稅,但會取消部分產品的關稅,具體細節將於之後的階段決定。路透社報導,作為回報,越南則承諾為幾乎所有美國商品提供「優惠准入」。白宮發布的美越聯合聲明指出,雙方已經就兩國「互惠、公平和平衡」貿易協定的框架達成共識。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今年7月宣布要向越南許多產品課徵20%關稅,在新的協議中,美方會維持對越南商品徵20%關稅,但將決定哪些產品的關稅稅率可以降至零。今天發布的聯合聲明還提到,該協定「將提供兩國出口商進入彼此市場的前所未見機會」。美國是越南最大出口市場,去年越南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約為1230億美元。聯合聲明的內文寫道:「未來幾週,美國與越南將努力敲定互惠、公平和平衡貿易協定,且準備簽署該協定,以及在協定生效之前完成國內法定程序。」聲明也提及,在非關稅壁壘方面,美國與越南同樣會展開合作,以兼顧兩國利益。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找到了!美聯邦政府停擺 慨捐40億軍餉的是川普金主梅隆
紐約時報25日報導,有神祕富豪匿名慨捐1.3億美元(約台幣40億元)好讓聯邦政府能在停擺期間發軍餉,根據2名知情人士指出,這名隱居避世的億萬富翁就是川普總統大金主之一提摩西.梅隆(Timothy Mellon)。川普23日晚間宣布收到這筆捐款,但拒絕透露捐款人的姓名,僅稱其為「愛國者」與友人。但2名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離台灣太近是一種原罪?菲參謀長稱即使沒有美軍進駐,該國仍會成中國的「目標」
地處「潛在火藥庫」周邊,一直讓菲律賓相當苦惱,一邊得擔心自家公民生命安危,同時還要防範自身不被捲入。菲律賓武裝部隊(AFP)總參謀長布勞納(General Romeo Brawner Jr.)日前受訪時直言,馬尼拉即使沒有和美國簽訂新協議、允許美軍部隊進駐該國,他們仍是中國潛在的「攻擊目標」。 布勞納口中提到的協議,是指美菲新簽訂的《加強防務合作協議》(......
風傳媒 ・ 1 天前多產地調度出口 因應美關稅
面對美國開徵對等關稅,健身器材三雄力山(1515)、岱宇(1598)、喬山(1736)採多元生產基地策略,從容因應。喬山在兩岸、越南、美國均設有工廠,產品銷售可靈活調度;岱宇將出口至美國產品移回台灣廠出貨,大陸廠改出貨給「非美系客戶」。
工商時報 ・ 1 天前
臺美經濟夥伴關係再深化 經部與美國田納西州簽合作協議
經濟部與美國田納西州簽署合作協議,將為雙方在AI、伺服器、先進製造等領域,進一步深化雙向貿易、投資及產業合作奠定基礎。為推動臺美經濟夥伴關係再深化,經濟部長龔明鑫與美國田納西州州長BillLee日前共同簽署「臺灣與田納西州經貿合作備忘錄」。龔明鑫指出,田納西州不僅是美國汽車重鎮,亦是美國發展AI重要區域中心,為臺灣產業升級的重要夥伴,未來將以此協議為基礎,與田納西州政府合作,攜手強化企業合作,提升供應鏈的韌性與競爭力,並肯定田州設立駐臺辦事處對雙方經貿交流之重要性。田納西州州長BillLee指出,該辦事處為田州在全球第十三個據點,將為臺灣企業提供直接諮詢窗口,並強化雙邊經貿交流。他並讚許臺灣人民真誠的精神,與田州價值不謀而合,透過臺灣企業到田州設廠,將為當地文化注入更多元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美國政府停擺經濟不明朗 聯準會預期再度降息
(中央社華盛頓2025年10月25日綜合外電報導)由於政府持續停擺導致美國經濟健康狀況不明朗,外界仍預期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將於29日宣布今年第2次降息。法新社報導,在共和和民主因健保補助問題僵持數週之下,聯準會將召開今年倒數第2次的利率會議,這場僵局導致幾乎所有官方數據都停止發布。由於缺乏這些洞察美國經濟的重要指標,聯準會官員將被迫在無法取得完整數據的情況下決定利率。分析師和交易員預期,聯準會將繼續降息1碼,使主要貸款利率降至3.75%至4.00%之間,並對12月最終降息幅度不會多做透露。美國總統川普對主要貿易夥伴徵收的大規模關稅,助長通膨持續高於2%的目標。缺乏官方資訊,更使聯準會內部在迅速降息以支持疲軟的就業市場,與堅決抗通膨之間的辯論難以取得共識。聯準會肩負國會賦予的雙重使命,可獨立運作,透過調高、維持或調降基準貸款利率來解決通膨與失業這兩個問題。前聯準會官員蓋農(Joseph Gagnon)告訴法新社:「聯準會必須權衡,未來還會出現多少通膨,以及有多少通膨已經不會再發生,這是目前的關鍵問題。」蓋農現為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Institute for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亞洲Z世代抗爭:能否引爆實質變革?
從尼泊爾到孟加拉,從印尼到斯裡蘭卡,Z世代正改寫亞洲多國的政治版圖。面對威權、貪腐與經濟不平等,這群年輕人走上街頭,掀起一波世代抗爭。有人稱之為「亞洲版阿拉伯之春」,但這場浪潮是否真能開創新局面?
德國之聲 ・ 1 天前